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2023.0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天命”说早在殷周时期已流行。商汤讨伐夏时,声称自己是奉天罚罪……周武王发动众邦国伐商的政治举动,周人解释为商纣王穷兵黩武、推行暴政、昏庸无道以致丧失“天命”。西周以后,“天命”逐渐具有“德”的内涵,“德位相配”成为时人共识。这些说法的共同点是()A.反映了“道法自然”观念 B.有助于为政权转移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C.迎合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 D.折射出德才兼备成为选任人才的主要标准〖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不论是商汤奉天罚罪,还是周武王的“敬天保民”,都是为政权转移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B项正确;“道法自然”属于道家思想,此时道家思想还未产生,排除A项;夏商周时期还未产生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中商汤和武王的行为和言论有助于为政权转移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材料未涉及选任人才标准,排除D项。故选B项。2.《汉书·西域传下·渠犁》记载文帝时采纳晁错建议:“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对此隋唐时期训诂学家颜师古注:“马复,因养马以免徭赋也。”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此措施()A.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B.确保了丝绸之路的畅通C.促进了农耕动力的变革 D.准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文帝时期,由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鼓励民间养马政策,目的旨在增加武装力量,以对抗匈奴。该政策推行后,民间养马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为西汉武帝对外政策提供了武装基础,D项正确;马复令使得民间养马的数量大大增加,准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不会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排除A项;马复令为反击匈奴准备了条件,与丝绸之路的畅通无关,排除B项;马复令为反击匈奴准备了条件,并不用于农耕,排除C项。故选D项。3.下面是古代物种交流示意图,由图可知()A.注重海上丝绸之路交流 B.饮食结构出现显著变化C.文明的交流具有双向性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中原的漆器、铁器和丝绸流向西域,西域的汗血马、葡萄等动植物以及西域舞蹈传入中原,说明中原和西域之间的文明交流具有双向性,C项正确;图中反映的是路上丝绸之路,排除A项;据图中信息可知,交流的内容除了蔬菜水果还有生产生活物品以及舞蹈,“饮食结构出现显著变化”的表述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经济作物种植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4.下图为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这一演变()A.抑制了藩镇割据的恶化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调整优化了经济结构 D.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均衡〖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后期(中国)。根据材料“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可知,唐朝后期,两税钱的收入占比在减少,但仍是占一半以上,青苗钱基本保持不变,榷酒钱和榷盐钱占比在逐步的增加,酒税和盐税的收入占比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抑制了藩镇割据的恶化,“抑制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收入占比,无法判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南北经济均衡,排除C项和D项。故选B项。5.北宋时期,不少官员秉持着“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的思想,以至于出现了“(君主)亲贤礼下,大臣有赐坐之仪、造膝之请。谏官有入阁议事,对仗读弹文之典”的“君臣共治”的局面。这反映出北宋()A.官僚政治开始走向成熟 B.士大夫政治具有较大影响力C.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D.崇文抑武政策导致君权式微〖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促成了君主亲贤礼下,官员积极参政的政治氛围和“君臣共治”局面的出现,反映出当时士大夫政治具有较大影响力,B项正确;中国的官僚政治并非直到北宋才开始走向成熟,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与“君臣共治”局面的出现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崇文抑武政策导致了君权式微,排除D项。故选B项。6.1400年到1800年间某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下列图示能准确描绘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的示意图是()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00年到1800年(世界)。根据材料可知,根据所学知识,1400年到1800年间是中国的明清时期,封建农耕经济高度发展,领先世界,中国的茶叶和瓷器等手工业品远销海外,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我国。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A项中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C项中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D项中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仅涉及欧亚大陆,未涉及其他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7.1853年4月,英美等国以保护侨民为名组织了上海义勇队,后称万国商团,成为租界当局的一支准军事化武装。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7月初,工部局会议决议:“万国商团由一支炮兵队、一支骑兵巡逻队和三个步兵队组成”,“其管理权法定理应归属工部局。”万国商团军事化发展反映了()A.太平天国运动势力不断向南方扩展 B.南方督抚大力扶植反帝力量C.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逐步加深 D.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彻底决裂〖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英美等国)。根据材料“1853年4月,英美等国以保护侨民为名组织了上海义勇队,后称万国商团,成为租界当局的一支准军事化武装。”“万国商团由一支炮兵队、一支骑兵巡逻队和三个步兵队组成”“其管理权法定理应归属工部局。”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万国商团建立,成为租界当局的一支准军事化武装,担当了维护租界当局统治的角色,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太平天国势力的拓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方督抚的内容,排除B项;近代清政府清政府并未与帝国主义彻底决裂,反而逐渐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8.下表为部分洋务官员的简介。这反映出洋务运动()人物简介朱其昂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者和初期主要的主持者,创办中国北方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郑观应先后担任过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总办,其著作《盛世危言》主张改良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A.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 B.注重培养资本主义人才C.经济近代化进程的曲折性 D.孕育了革新社会的力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人物如朱其昂、郑观应,积累了创办近代企业的经验,直接成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家;有的认识到洋务运动的不足,主张改良,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说明洋务运动孕育了革新社会的力量,D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经历洋务运动的一些人物的成就,他们并未根本改变社会结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历洋务运动的一些人物的成就,这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B项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洋务运动的成就,C项夸大了二人的成就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9.毛泽东曾在某战役前给中央军委指示中提出:“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该战役应该发生在()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井冈山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可知,这一时期###的军事力量明显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解放战争时期,C项正确;北伐时期,中共并未提出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主张,排除A项;抗战时期和井冈山时期,以游击战为主,排除B、D项。故选C项。10.如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部分措施。新中国这些举措旨在()1949年10月,中国海关总署成立。随后公布新的海关税则,并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1950年1月至9月,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军管会先后宣告收回或征用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在当地的兵营。1950年7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外轮一般不准在中国内河航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悬挂中国国旗,严格遵守中国的法令和规定方可驶入。A.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 B.贯彻“一边倒”外交方针C.稳定秩序以巩固人民政权 D.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由国家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1950年1月至9月,北京、天津和上海的军管会先后宣告收回或征用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在当地的兵营。”“外轮一般不准在中国内河航行,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悬挂中国国旗,严格遵守中国的法令和规定方可驶入。”可见新中国这些举措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D项正确;这些举措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与独立自主的外交理念无关,排除A项;“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这些举措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与稳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1.有一个古代帝国曾被视作是昙花一现,但它所带来的影响绝不是转瞬即逝的:它们翻开了地中海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这片地域的历史新篇章。该帝国是()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它们翻开了地中海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这片地域的历史新篇章”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衰退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它打败了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不久,亚历山大继位,他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东西方文明交融,A项地图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所指的是亚历山大帝国,B项属于倭马亚王朝,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所指的是亚历山大帝国,C项属于波斯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所指的是亚历山大帝国,D项属于罗马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2.中世纪的大学也像城市那样完全实行自治,如果学校与市政当局发生矛盾,便会搬迁到其它地方继续办学,因而有流动特点。同时,教会的势力也逐步渗透到大学,使经院哲学逐渐成为大学的主导内容,有自由思想的教师被教会排斥。这一现象()A.缓和了中世纪社会的各方矛盾 B.保证了大学持久健康发展C.说明西欧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D.直接推动人文主义的兴起〖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大学完全实行自治且具有流动性,但教学内容仍以经院哲学为主,说明西欧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C项正确;中世纪的大学作为教育机构,并不能缓和中世纪社会的各方矛盾,排除A项;教会的势力逐渐渗透到大学,有自由思想的教师被教会排斥,这不利于大学持久健康发展,排除B项;这一现象说明西欧仍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并不能直接推动人文主义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C项。13.有学者研究发现,17世纪英国革命时期,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区别,即双方队伍中都有贵族,有乡绅,也有富商和小商人,还有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又有佃农,甚至各社会集团在两个阵营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体相当。这一发现有助于()A.整体认识英国革命和政体建设 B.说明小商人的政治要求最激进C.颠覆史学界对英国革命的认识 D.证实经济生活决定政治意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各社会集团在两个阵营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体相当”可知材料认为革命期间封建王党和议会成员结构相当,这一发现有助于整体认识英国革命和政体建设,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小商人的政治要求最激进”,而且“最激进”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英国革命和政体建设,材料中学者的观点冲击了英国革命的传统说法,不能得出“颠覆”,排除C项;据材料“双方队伍中都有贵族,有乡绅,也有富商和小商人,还有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又有佃农”,这些阶层的经济生活不一样,但在两个政治立场对立的阵营里都有,由此不能证明“经济生活决定政治意愿”,排除D项。故选A项。14.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认为,这“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自从太阳照耀在天空而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时候起,还从来没有看到人用头立地,即用思想立地并按照思想去构造现实。……这是一次壮丽的日出”。促进“壮丽的日出”的主要社会思潮是()A.蒙昧主义 B.民族主义C.理性主义 D.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黑格尔(1770—1831)”“还从来没有看到人用头立地,即用思想立地并按照思想去构造现实”可知,黑格尔所说的“壮丽的日出”指的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C项正确;蒙昧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均不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排除ABD项。故选C项。15.如图是1947年6月5日出现的新闻漫画《来自德里的黑马》。漫画中,一匹来自德里的黑马被一分为二,分为“印度斯坦”(Hindustan)和“巴基斯坦”(Pakistan)两部分。骑士路易斯·蒙巴顿爵士将标有“自治领地位”的马鞍盖在马的身上,作者给漫画配的文字是“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这反映当时()A.殖民主义统治在亚洲的最后结束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重大胜利C.内外交困迫使英国改变殖民策略 D.印巴分治确保了南亚的稳定和平〖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1947年6月,印巴分治,由于二战后英国实力大减,各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英国被迫改变之前的殖民策略,对于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C项正确;印巴分治不能反映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结束,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取得独立,但没有造成印巴分治,排除B项;印巴分治加剧了南亚地区的不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16.美国长期以来都将经济制裁作为维护其利益和霸权的重要手段,下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制裁方发起的经济制裁次数及其效果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断()A.美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单极世界 B.美国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态度C.多极化趋势下国际竞争加剧 D.美国经济制裁的数量持续增加〖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14-2002年(美国)。根据美国作为主要制裁方发起的经济制裁次数及其效果示意图,可知20世纪美国发起的经济制裁次数总体上增多,但成功率总体上下降,与美国国际地位相对衰落,欧洲、日本、中国等崛起为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关,反映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项正确;冷战结束后,美国妄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排除A项;二战后的全球化浪潮中,美国一度是最大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和主导者,近来美国出现了逆全球化思潮,但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起经济制裁的数量较70年代减少了,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2分。17.清代在广州等口岸城市,有一大批运用西方画技进行模仿或创作的中国民间画家,被称为所谓外销画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通草水彩画广州博物馆藏材料二1757年至1842年间,清政府规定西方航海国家只能在广州开展贸易活动,史称“一口通商”时期。广州成为18世纪重要的世界贸易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的重要口岸。许多西方人通过广州了解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中国。于是在清代广州口岸,外销画应运而生。清代外销画题材丰富多样,从风景名胜、生活习俗,到家具陈设乃至各行各业的生产情况无不涉及。这些画作当年主要为了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内容大多围绕着广州贸易为中心而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如今,我们可以在这些画作中看到一个色彩明亮、商业繁荣、市井气息浓厚并且与西方交流紧密的广州。时至今日,外销画留存了18、19世纪中国社会的丰富图像,因此被研究者定义为“历史绘画”,具有一般艺术绘画无法比拟的历史研究价值。——摘编自《18、19世纪广州十三行外销画的现代意义探讨》等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就表现形式而言,指出材料一所示画作的史料类型。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清代外销画的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清代广州外销画畅销的原因。〖答案〗(1)实物史料(或图像史料)。史料价值:外销画是研究清代广州作为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整体上纪实性较高;弥补了文字文献记载的不足。但是由于受其制作目的和制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须与其它史料相互印证。(2)原因: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实行广州一口通商;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工业革命的推动;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所示画作为实物史料或图像史料。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二“清代外销画题材丰富多样,从风景名胜、生活习俗,到家具陈设乃至各行各业的生产情况无不涉及。这些画作当年主要为了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内容大多围绕着广州贸易为中心而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时至今日,外销画留存了18、19世纪中国社会的丰富图像,因此被研究者定义为‘历史绘画’,具有一般艺术绘画无法比拟的历史研究价值。”可知外销画是研究清代广州作为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整体上纪实性较高;弥补了文字文献记载的不足。但是由于受其制作目的和制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须与其它史料相互印证。【小问2详析】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原因:根据材料二“1757年至1842年间,清政府规定西方航海国家只能在广州开展贸易活动,史称‘一口通商’时期。”可推出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根据材料二“广州成为18世纪重要的世界贸易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的重要口岸。”可推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并结合材料二中的时间信息“18世纪”“19世纪”可推出工业革命的推动;根据材料二“这些画作当年主要为了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内容大多围绕着广州贸易为中心而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可推出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18.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但在州县以下广大的基层,公权力往往并不是直接接触民众的,二者之间还要隔着一个民间社会权威体系。这个权威体系有着相对独立的价值取向和一定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历朝历代只能利用这一基层社会内生权力结构来进行专制。这使得古代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乡土权威凭借“约定俗成”,来管理基层事务,维护社会秩序。而在历朝历代这一特色管理,都有着不同的形式。——摘编自张德美《古代乡官的嫂变》材料二在以分权制为特色的德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乡镇自治有着重要地位,是《联邦德国基本法》中的明确要求。乡镇自治在德国的起源与发展要追溯到19世纪初的普鲁士时期。1808年,随着普鲁士《城市法》的颁布,德国正式迈入现代地方自治时代。该法旨在瓦解贵族和教会主导下的复杂权力结构,在三级(省、县、乡镇)自治基础上建立现代国家体系。然而,《城市法》赋予的市民权最初仅限于城市区域,乡村地区依然遵循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村长主导下的传统管理体系。直到1831年,弗莱堡所在的德国西南部巴登地区率先颁布了《巴登乡镇法》,把乡村与城市提升到同等地位。最终,普鲁士的乡村地区于1872年获得自治权。1935年,首部德国统一的《乡镇自治法》颁布。从此,乡村地区与城市在法律上不再区别对待。——摘编自《德国乡村社会的组织形式》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制度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乡镇自治在德国形成的原因及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基层治理的认识。〖答案〗(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需要;乡村是中国封建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古代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古代宗法传统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2)原因:分权制的体现;地方自治传统的影响;法律政策的保障;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影响:促进德国封建统治的瓦解;推动德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进乡村的民主化进程;提高乡村的社会地位。(3)认识:基层治理是国家统治制度的一部分;是特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不同,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基层治理有助于缓和矛盾,稳定秩序。〖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原因:结合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以及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可从政治、经济、思想、基层社会组织形态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但在州县以下广大的基层,公权力往往并不是直接接触民众的,二者之间还要隔着一个民间社会权威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根据材料一“这使得古代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乡土权威凭借‘约定俗成’,来管理基层事务,维护社会秩序。而在历朝历代这一特色管理,都有着不同的形式。”可推出乡村是中国封建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古代宗法传统的影响;以及从思想的角度分析,即儒家思想的影响。【小问2详析】本题是原因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原因:根据材料二“在以分权制为特色的德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乡镇自治有着重要地位,是《联邦德国基本法》中的明确要求。”可推出分权制的体现;根据材料二“乡镇自治在德国的起源与发展要追溯到19世纪初的普鲁士时期。”可推出地方自治传统的影响;根据材料二“1808年,随着普鲁士《城市法》的颁布”可推出法律政策的保障;并结合时间信息,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即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影响:根据材料二“直到1831年,弗莱堡所在的德国西南部巴登地区率先颁布了《巴登乡镇法》,把乡村与城市提升到同等地位。”可推出促进德国封建统治的瓦解;推动德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根据材料二“最终,普鲁士的乡村地区于1872年获得自治权。1935年,首部德国统一的《乡镇自治法》颁布。”可推出推进乡村的民主化进程;提高乡村的社会地位。【小问3详析】认识:结合所学可从基层治理的方式、内容、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基层治理是国家统治制度的一部分;是特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或体现出经济发展的要求;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不同,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基层治理有助于缓和矛盾,稳定秩序。19.[近现代西方职业教育]材料一路易十四时期,重商主义思想萌发,重商思想与教会强权在碰撞中开始法国职业教育世俗化的主进程。在国家的重视下,培养制造业工人被视为当务之急;职业教育、军事教育、工艺和高职院校相继出现。1791年颁布《塔列兰法案》规定,以学区为单位设立中等教育机构,一方面进行普通教育,另一方面教授为生活做准备的职业科目。.1792年孔多赛提出取消宗教课程,除了教授基础知识外,也应学习技能,例如测量土地、农业、手工业等。1880年颁布《关于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补习学校的法律》将徒工手工学校划归国家初等学校,由教育部、商业部共同管辖,管辖方式为财政补助。——摘编自潘雅《法国职业教育世俗化:历史演进及特点》材料二1933-1934年,职业教育工作者与联邦紧急救援署密切合作,为失业工人提供培训机会。同时,联邦紧急救援署聘请了许多失业的职业教师来培训其他工人。在大萧条期间,这些新政救济机构开展的职业教育培训,极大的丰富和补充了学校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课程包括非全日制和夜校课程,保证了学员可以在业余时间参加职业再培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受场地和设施所限,学校内的职业课程偏向理论和学术型课程;而大萧条期的这些职业培训以快速就业获得薪水而开设的,因此针对性更强,甚至有的是边实际工作,边进行培训,可以更快的获得职业所需的技能。——摘编自李纯童《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推动近代法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近代法国相比罗斯福新政时期职业教育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影响。〖答案〗(1)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受重商主义的影响:政府的重视;启蒙思想的影响:有识之士的推动。(2)新特点:职业教育与社会救济相结合;是学校职业教育的补充;实践性和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社会影响:有利于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民众应对危机的信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法国)。据材料一“重商思想与教会强权在碰撞中开始法国职业教育世俗化的主进程”可知,受重商主义的影响;据材料一“在国家的重视下,培养制造业工人被视为当务之急”可知,政府的重视;据材料一“1792年孔多赛提出取消宗教课程”可知,有识之士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对制造业工人等的需求增加,同时启蒙思想推动了世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近代法国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利因素。【小问2详析】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第一小问新特点,据材料二“,职业教育工作者与联邦紧急救援署密切合作,为失业工人提供培训机会”可知,职业教育与社会救济相结合;据材料二“这些新政救济机构开展的职业教育培训,极大的丰富和补充了学校的职业教育”可知,是学校职业教育的补充;据材料二“职业培训课程包括非全日制和夜校课程,保证了学员可以在业余时间参加职业再培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可知,实践性和针对性强;据材料二“针对性更强,甚至有的是边实际工作,边进行培训,可以更快的获得职业所需的技能”可知,形式多样。第二小问社会影响,据材料二“职业培训课程包括非全日制和夜校课程,保证了学员可以在业余时间参加职业再培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可知,有利于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据材料二“大萧条期的这些职业培训以快速就业获得薪水而开设的”及所学知识可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民众应对危机的信心;据材料出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及所学知识可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20.下表是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工商业政策内容节选。时间政策1949年9月29日《共同纲领》进一步明确,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在工商业政策方面,则明文规定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1954年9月2日政务院通过《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规定:对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应当根据国家的需要、企业改造的可能和资本家的自愿。合营企业中,社会主义成份居领导地位,私人股份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主要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明确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1992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该条例根据两权分离的思路明确了企业经营权、企业自负盈亏责任、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企业和政府的法律责任等问题。2015年9月7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五大基本原则:要求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要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论题:建国后党和政府立足国情适时调整工商业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浪动物收容站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模板)
- 加强家医上门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
- 回转窑项目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 供水管网优化升级计划规划设计方案(参考)
- 八省八校T8联考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政治含解析
- 黑龙江东方学院《内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级学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海实训综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海洋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购销库尔勒香梨合同协议
- 资质挂靠设计院合同协议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2024年笔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食品中的X射线检查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陕西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课件 第六章 大语言模型
- 施工流水作业段的划分与组织毕业设计
- 跨文化团队协作研究-第1篇-全面剖析
- 鼻咽恶性肿瘤的护理查房
- 2025年江苏江阴市新国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辅导员招聘常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