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时)北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时)北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时)北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时)北师大版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时)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时)北师大版汇报人:AA2024-01-21目录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概述视觉系统与眼睛听觉系统与耳朵嗅觉、味觉与相应器官触觉、温度觉与皮肤感受器总结:保护我们的感觉器官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概述01感受器定义感受器是指生物体中能够接收和转换外界刺激为神经冲动的特化细胞或细胞结构。接收刺激感受器能够接收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如光、声、温度、压力等。转换刺激感受器将接收到的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适应刺激感受器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能够根据不同的刺激强度进行适应和调整。感受器定义及功能感觉器官组成外感受器位于体表或体腔壁,接收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皮肤感受器、嗅觉感受器等。内感受器位于体内各器官和组织中,接收来自机体内部的刺激,如温度感受器、压力感受器等。感觉器官由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组成,附属结构包括保护、支持和调节感受器功能的组织。本体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中,接收来自机体运动状态的刺激,如肌梭、腱梭等。感觉器官组成与分类舌头味觉器官,包含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神经元,能够感知食物的味道。鼻子嗅觉器官,包含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神经元,能够感知气味和味觉。耳朵听觉器官,包含声音感受器和听觉细胞,能够感知声音和平衡觉。皮肤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包含多种感受器,能够感知触觉、温度觉、痛觉等。眼睛视觉器官,包含光感受器和视觉细胞,能够感知光线和颜色。人体主要感觉器官简介视觉系统与眼睛02角膜位于眼球前部,透明无血管,具有屈光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巩膜构成眼球壁外层,维持眼球形态,保护眼内组织。虹膜位于角膜后方,含有色素,可调节瞳孔大小,控制光线进入眼内的量。睫状体连接虹膜与脉络膜,分泌房水,营养角膜和晶状体。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方,双凸透镜形状,具有屈光作用。玻璃体填充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眼球结构及功能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物像。神经脉冲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物像转化为神经脉冲信号。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视觉。视觉形成过程白内障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可通过手术治疗更换人工晶状体。近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遗传等因素导致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用眼距离、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远视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弱导致。可通过佩戴凸透镜矫正。青光眼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需及时就医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常见眼部疾病及预防措施听觉系统与耳朵030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声音并将其引导至鼓膜。02中耳由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组成,主要功能是放大声音并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03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主要功能是感受声音和平衡。耳部结构及功能0102声波传导外耳收集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导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鼓膜将声波振动传递给听小骨,听小骨将振动放大并传递至内耳。内耳感音内耳的耳蜗内充满淋巴液,当听小骨传递来的振动经过耳蜗窗时,淋巴液开始振动,经过蜗管内的螺旋器(也称柯蒂氏器)的感音细胞感受声音,产生神经冲动。神经传导螺旋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将神经冲动传导至听神经,听神经再将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大脑皮层处理听觉中枢对传来的声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听觉。030405听觉形成过程耵聍栓塞由于耵聍(耳屎)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导致,治疗方法包括直接取出、耵聍钩取出、外耳道冲洗等。中耳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局部用药、手术治疗等。突发性耳聋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手术治疗等。梅尼埃病以内耳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常见耳部疾病及治疗方法嗅觉、味觉与相应器官04嗅觉细胞对气味分子的识别过程01气味分子通过鼻孔进入鼻腔,与嗅觉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进行识别。02嗅觉细胞的种类与功能嗅觉细胞分为多种类型,分别对不同的气味分子敏感,能够将气味分子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识别。03嗅觉的适应性与敏感性人的嗅觉具有适应性,长期接触某种气味会使嗅觉细胞对该气味的敏感性降低。同时,嗅觉也具有敏感性,能够感知极低浓度的气味分子。嗅觉细胞对气味分子识别机制味觉细胞对味道分子的识别过程01味道分子通过舌头上的味蕾进入口腔,与味觉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进行识别。味觉细胞的种类与功能02味觉细胞分为酸、甜、苦、咸等多种类型,分别对不同的味道分子敏感,能够将味道分子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识别。味觉的适应性与敏感性03人的味觉同样具有适应性,长期接触某种味道会使味觉细胞对该味道的敏感性降低。同时,味觉也具有敏感性,能够感知极低浓度的味道分子。味觉细胞对味道分子识别机制

常见嗅觉、味觉障碍及改善方法嗅觉障碍包括嗅觉丧失、嗅觉过敏等。改善方法包括避免长时间接触刺激性气味、保持鼻腔清洁等。味觉障碍包括味觉丧失、味觉异常等。改善方法包括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长时间接触刺激性食品等。同时存在嗅觉和味觉障碍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改善方法包括就医检查、调整药物使用等。触觉、温度觉与皮肤感受器05温度感受器感知温度刺激,分为冷觉和温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感知触觉刺激,如压力、振动和摩擦。痛觉感受器对伤害性刺激产生反应,引起痛觉。皮肤感受器类型及功能温度觉形成温度感受器对温度变化敏感,将温度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温度感知。触觉形成机械感受器将皮肤受到的机械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识别。触觉和温度觉形成原理皮炎皮肤炎症,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瘙痒或疼痛。湿疹皮肤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表现为皮肤红肿、渗出、结痂等,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银屑病一种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鳞屑等,影响皮肤的美观和功能。皮肤癌皮肤细胞恶性增殖导致的肿瘤,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常见皮肤问题及其影响总结:保护我们的感觉器官06保持适度的用眼距离和角度,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控制使用耳机、音响等设备的音量和时间,避免听力受损。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保护味觉和嗅觉细胞。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以免对感觉器官造成压力。重视日常保健,避免过度使用01定期进行视力、听力、嗅觉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02如遇感觉器官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03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和遗传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检查。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