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1..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的特色。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由六大部分组成。一是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方块字,表义,表形,表声);能把写字作为艺术、书法。二是翰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古典,经学,史学,类书和丛书等);三是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西汉透光铜镜(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文明);四是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诗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五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哲学,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哲学著作,起始于中国的道教,中国化的佛教);六是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维持了当时的人伦关系)。2.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1.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容,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完美的人格特征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需要中国文化的氤氲化育。而且,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的联系,各科知识门类之间互相交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而又相辅相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工具,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是我们与古人交流的载体,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给我们以无穷无尽的美的启迪和享受,成就斐然的科学技术让我们对这片古老而又日日常新的国土心生敬意。中国文化需要更新和建设,但决不能消失。2.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建国50多年来,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走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所以深刻认识和了解文化的历史及其现状,仍然是一项长远的任务。数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带来因袭的重负。外来资本主义文化的积极因素,我们吸取得还很不充分,但其负面影响已足够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忧虑。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才能谈得上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是我们认清国情,加快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工作。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人文教育是什么呢?所谓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教育年轻一代,使受教育者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以陶冶,品格得以完善,心智得以充实,培养健全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人文教育是铸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5.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美好未来。因为中国文化概论包含着德育,智育,美育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继承传统是我们每个人起码的义务,在此基础上创造新文化是我们的目的。3.孔子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1)以“仁”为内在的思想核心“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人生哲学的最高概括和总结。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把仁由一个具体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抽象上升到了一个道德哲学概念,这是孔子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关于仁的内容我们在第十四章中细讲。(2)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3)以“中庸”为辩证的思维方法(4)以“知、行、学、思”为其认识论4.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一)汉语汉字是汉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因为有了语言文字,就会有文献记载,有文献记载则前人记录和总结的历史经验,包括政治、经济、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思想信仰和文化艺术等等,才得以直接传承给后人,并且经由一代代人的积累和发展,人类文明才会出现加速发展的局面。另外,汉字表意的特点不仅使它在共同的地域传播中能够超越方言的局限,而且也使它在历时传承过程中超越语言的历史音变,商周的古文和由秦汉传下来的古书,我们依然能读得懂,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积累意义重大。可以说没有汉语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汉语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二)汉语汉字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和战争一直持续不断,汉民族不断从各少数民族吸收其经济文化中的精华,以丰富自己的的母体,少数民族更是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不断汉化。东汉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入主中原,先后建立起北朝、金、元、明、清等独立政权达800多年,但是,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字大部分都渐渐熔化在汉民族之中。现在,汉语汉字基本上已经成为各民族间相互交往和交流的共同语言。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过程,也就是汉民族思想文化的传播过程,汉语对其他民族语言的同化,往往与对其他文化的同化有联系。可以说,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进程中,汉语汉字一直发挥着统一工具的作用。(三)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纽带。同时,汉语汉字也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吸收其他语言的营养来丰富自己。世界文明是在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汇合中发展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汉语汉字,不仅对周边国家的语言和文字产生了影响,如日本的假名文字、朝鲜的谚文、越南的字喃,就是在仿照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文字。而且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产生过深刻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凭借汉语汉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国先进的中医药学、天文历法、和器物文明流传到国外后,也对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进步产生过不小的影响。5.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所谓“因材施教”即根据教学要求,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使学生各尽其才。孔子是最早注意到这一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教育家。孔子注意到了学生的不同特点“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品德、才识等方面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孟子也强调因材施教,注意到了教学方式的变化,“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之者。”后来的教育家如朱熹、王守仁都承继了这一优秀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形式。孔子在教学中对能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的学生大加赞扬,认为他们有独立钻研,自求自得的精神,孟子也很重视启发式教育,并形象地喻之为“引而不发,跃如也”其意是说,教师如同射手,引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态,以启发和诱导学生。他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自得”的兴趣和能力,“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中两个决定性环节。孔子提出了学思并重的思想,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成为历代教育家一致赞同和普遍遵循的原则。思孟学派在《中庸》一书中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思想,充分肯定了学、问、思、辩、行的相辅相成关系,发展了孔子的“学思并重”的思想。孟子尤其强调“思”的重要性,甚至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王充更重思考,说“唯精思之,虽大无难”。朱熹重视读书和思考相结合,“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王夫之说得更透彻“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这些主张都是对学、思辩证关系的精辟总结。《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是其代表作。五言诗和七言诗逐渐成熟。齐梁间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为诗歌在声律和丽辞方面作好了充分的准备。4.唐代,五、七言律诗的格律成熟。此时,古体诗继续发展,近体诗进入全面鼎盛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5.宋代,“倚声填词”渐成风尚,这是诗歌和音乐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化的文学样式。到宋代,词家林立,词的现实内容和表现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的程度。成为可与唐诗并峙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一大批词作家。6.元代,“胡乐”和北方民间“俚曲”相结合而形成了新的诗歌样式——散曲,给诗坛注入清新的空气。散曲在元代迅速发展,与唐诗、宋词一起成为后代难以企及的“华岳三峰”。宋、元、明、清各代仍然有大量的诗歌创作,并且各具特色,其中五、七言古体诗和律诗一直极受重视,但总体成就都没有超过前代。(二)散文:散文是与诗词并列的文学正宗。有三大功能,即叙事、论说、抒情。散文创作的渊源,可追溯至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1.《尚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集子。它是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虽然文字佶屈聱牙,但已略能叙事,初具文学特质。2.先秦散文:春秋战国,群雄争霸,士人们纷纷献计献策、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散文亦得以迅速发展。其中主要是偏重记述的历史散文和偏重论说的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诸子散文以《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为代表。3.秦汉时期:散文更讲究文采,对偶句增多,有辞赋化倾向。司马迁的《史记》获得极大成功。此时,散文分古文和骈文两大类。古文以散行的单句为主;骈文以骈偶的对句为主,但二者也有互相交融的情形,二者发展的不平衡。4.魏晋六朝:骈文形成并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5.唐宋:韩愈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古文又渐渐地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直至近代白话文兴起为止。(三)叙事文学:有小说和戏曲两大门类。1.小说(1)源头:上古神话和史传作品。(2)魏晋:出现了真正的小说创作。有志怪和轶事两大类。(3)唐代:传奇小说已开始有意识的虚构作品,在情节结构、人物描写等方面已达到了很高的成就。(4)宋代:在民间说话艺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成熟的白话话本小说。(5)元明清:一方面,元杂剧、明清传奇戏曲臻于成熟,《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都成为文学园地中的不朽之作;另一方面,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金瓶梅》等,也均为文学珍品。《红楼梦》更是纪念碑式的作品,它把中国古典文学创作推向了顶峰。三、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1.中国古代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容易为现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态,哲学、历史、宗教无法与文学相比。2.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桥梁,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回到几千年的古代社会,与古人同悲同喜。3.是世界其它文化背景中的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现代人(包括外国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最佳途径是观赏古装电视剧、电影、阅读古代文学作品。9.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中国科技曾经辐射亚洲、远播世界,但到了16世纪(明清)以后,西方科技以惊人的速度突飞猛进,而中国的科学技术却每况愈下,渐渐被世界抛开,这是什么原因呢?所以,探讨一下中国近代至现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根源是十分必要的。(一)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1.重综合,抽象深度不够,科学的“生殖”能力不强,重复发明,长在技术。古代人有注重实用而轻玄思的思维习惯。可是,科学的本质在于对自然奥秘的认识,其所产生的技术反在第二位,中国却反客为主,使科学的生殖能力不强。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讲的是一种超越的作用而非可以量化的作用。中国传统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使中国古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满足于通过直觉得到总体印象,而不习惯于作周密的、详细的分析。中国古代的圣贤显示了与古希腊的智者极为不同的知识结构。古希腊的智者力图用理性的逻辑方法描绘自然世界的真实图画(求真),而中国的圣贤总是用直观的方法表现主观精神的总的理想图景,且许多时候具有神秘色彩,往往以“求善”为先导。2.缺乏演绎推理系统,科学的“形式化”不够。近代西方科学就是建立在用抽象演绎及数学系统对实验材料概括的基础之上的。(伽里略的例子)中国缺乏这种严密的概括体系,是以科学的可持续性不强。3.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道器”属哲学范畴。“道”为原理,器为器物,技术。但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把“道”解释为政治伦理的原理,而不是科学理论。重道轻器,就是重视宏观之道的探索,重视事物总体特质、事物与环境关系的探求,而轻视一事一物具体形质的研究。轻视社会生产领域具体器物、具体技能的研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只热衷于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而对科学技术持嘲笑的态度。重道轻器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传统。中国是一个文化政治化倾向非常强烈的国家。可以说从古至今,推崇政治,重视作官,鄙视技艺,轻视学问,成为整个国家的时尚。孔子一句“学而优则仕”,把所有的读书人都引上了“千里求学为作官”的岐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很多科学巨著无人理睬,甚至成为绝版,《九章算术》在北宋以后,其术已不传,至明朝时己无人知晓,倒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的此书,一直被作为教科书而代代流传。明末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因与功名无关而很快失传,在日本却发展成为“天工学”,用以指导他们的科技发展。李时珍花了整整27年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没想到献给朝廷后,明神宗只批了“书留览,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康复科学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骨科骨折固定装置选择与应用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离婚协议书作废
- 2025年免疫学学习者的免疫力调节措施检测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肾内科肾脏疾病诊断及透析操作技能评估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美容整形技术应用实践能力测评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烧伤整形科手术后伤口护理技能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常见眼病诊断与治疗技巧考察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护理学基础知识专项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文化创意行业数字文化创新案例研究报告
- 儿童化妆教学课件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五粮液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配送中心合伙协议书
- 销售合同法律风险分析-全面剖析
- 2025中美关税战时政述评-初中《道法》25年时政述评课件
- 中国成人患者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解读 2
- 高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肠外营养安全输注专家共识课件
- 2025年保健品总代理合同样本
-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