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理试卷样卷(答案)_第1页
马原理试卷样卷(答案)_第2页
马原理试卷样卷(答案)_第3页
马原理试卷样卷(答案)_第4页
马原理试卷样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淮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马克磋义论》(公修)A卷---------号学二二二一名姓注意事项:本试卷适用于2011级本科学生使用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入答题框中相应的题号下。每小题1分,共20分)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D)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亚专、级年二二二二二二二别系------------亚专、级年二二二二二二二别系8.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D)客观实在性的观点C.反映的观点•认识的本质是(C)A.主体汶寸客体的加工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概念、判断、推理是(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B)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主体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主体对客体的改造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社会4理的三种形式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D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D)CC.劳动者 D.管理方式B.纯粹是偶然的D.不确定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规律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杰出人物的产生是(C)纯粹是必然的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D)A.客观的物质世界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A)A.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C.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A.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缓解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C)B•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消除了经济危机B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C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C)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D)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0.从经济形态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是(A)B•产品经济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入答题框中相应的题号下。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哲学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BCD)B.理念论DB.理念论D.基督教有神论ACD)B.流动资本循环D.商品资本循环ABD)B•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产品分配关系AC)C•佛教有神论.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循环形式是(A.货币资本循环C.生产资本循环.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有(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C.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B.社会劳动C.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E.复杂劳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CD)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缽济跨越式发展.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o这表明(AC)本试卷共4页D.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得分评卷人D.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得分评卷人C.事物是普遍联想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BD)A.资本循环 B.资本积累C.资本周转D.资本集中.下列属于现象的是(ABCD)A.海市蜃楼B.蓬莱仙阁C.鸟语花香D.百花争艳.欧债危机表明(ABCD)B.矛盾具有特殊性A.B.矛盾具有特殊性.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5分).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5分).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5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5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论述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新变化及其实质。(10.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0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五、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美国为首的当今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理论,是对自由资本时代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摘编自《南方周末》(2011年12月21H)材料2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摘自《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九章材料3如何实施向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过渡呢?•••••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产生这些差别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摘编自《网易论坛一资本论问答之五十》请回答:(1)社会主义民主于资本主义民主根本区别。(9分)(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5分)黄淮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DDCDCBBD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1CDACCCCDC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题号2122232425答案1=1ABCDACDABDACABCD题号2627282930答案1=1CDACBDABCDABCD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5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1分)(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1分)(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1分)(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分)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5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分)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1分)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1分)(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分)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什么?(5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1分)(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1分)(3) 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1分)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分)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分)3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5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理论联系实际,(1分)实事求是,(1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分)四、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注:对于主观题,言之成理者,可酌情iS».)35.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及其实质。(10分)评分灘:(1) 新变化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居于主导地位。(1分)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职工出于决策;终身雇佣制;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1分)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在报价单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只是星河服务型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加。(1分)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1分)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行政机关的权限加强;政治制度多元化;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改良主义政党影响日益扩大。(1分)(2) 实质第一、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机警规律作用的结果(3分)第二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2分)36.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0分)评分灘: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3分)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分)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4分)五.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注:对于主观题,盲之成理者,可的|»i&»o)37.请回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关原理分析汶川地震没能事先预报的原因。(6分)輙评分灘: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着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此点可忽略)。(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