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40张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40张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40张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40张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4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断句文言文复习之语文组外出团建,给值班的老师写了张便利贴:“吃砂锅麻辣烫不给你带。”老师A(笑):“吃砂锅麻辣烫不

给你带。”。/老师B(哭):“吃砂锅麻辣烫不给你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韩愈《师说》

由于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什么叫“断句”学习目标:1.掌握断句的常用方法,正确断句;2.了解断句的基本步骤,精准断句。高考引路,前置学习[2022·新高考Ⅰ卷]……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高考引路,前置学习……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解析]第一步,根据文言文用词的基本特点及规律,可确定一处:“魏歃盟于秦”中的“于秦”是介词结构后置,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和D项高考引路,前置学习……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解析]第二步,根据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基本特点及规律,可确定一处:“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是判断句,其中“所以”是固定搭配,译为“……的原因”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高考引路,前置学习2023新高考卷Ⅰ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CEG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解析]第一步,根据文言文用词用句的基本特点及规律,可确定一处:①从固定结构上看,“岂……哉”为反问句式,G处要断,H不断。例: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选中册》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例: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王羲之·选下册》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解析]第二步,根据12题,疏通文意,联系文本语境反复推敲,最终确定答案。②从语意上看,“韩非书云”的意思是“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其后应跟说的内容,结合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A、B处不断,C处要断。夫子:孔门尊称孔子为“夫子”,后因以特指孔子。韩非书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韩非书云夫子善之C引以张本E然后难之G岂有不似哉?翻译: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是)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批驳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解析]③“然后”跟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中间不断,表示顺承,“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根据材料一,韩非子书中是先引述孔子的言论,这就是“引以张本”,接着加以批驳,就是“然后难之”,所以“然后”是顺承关系,因此E处要断,D、F处不断。例: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难:nàn,排斥、批驳(批评或否决别人的意见、要求)。例:辟邪说,难壬人——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张本:作为伏笔而预先说在前面的话。考点知识解读①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2022甲“诸大夫皆贺子独不贺”)②误断顺承等语意关系(2022甲“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③忽略倒装句(2022卷1“魏歃盟于秦”)文言文断句这一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加强考查之势,主要有两种题型:客观选择题和主观断句题。2023年以前,往往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而在2023年的语文试题中,将断句题改为主观断句题形式。且在2023年高考全国卷四套卷子均采用主观断句题形式。但无论是哪种题型,其解题的思路及基本方法都是一样的。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主要类型有:技巧方法探究1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标志1壹找名代,定句读主语前断,宾语后断注: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后面再出现就只有名而无姓。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2021新高考卷Ⅱ】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B.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C动词“有”的主语为“祖逖”,宾语为“大志”,不能在其前面断开解题思路

01.词性——名词、代词定主宾探究2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解题思路

02.对话——断句读

有一些对话的标志,如:“曰”、“云”、“言”等,在它们后面一般都要断开。注意一点: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

【2023全国甲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对话BDG

探究3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至者不能至也解题思路

03.虚词——定句读

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②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③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当它们前面没有动词时,一般作疑问代词置于句首,则其前面一般要断句。

④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然则、然、是故、故、是以、得无、大抵、何其、于是、虽然、至于、向使、纵使、虽、虽然、纵、假使、苟、则、或、况、而况、且、至若、岂、岂非等,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解题思路

03.虚词——定句读

⑤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自“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⑥表时间副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是时、昔者、须臾、既而、俄而等。这类词的前面一般要断句,后面则可断可不断。

⑦句首谦敬辞:下官、臣、窃、寡人、妾、愚、君、公、卿、夫子、愚以为等。这类词的前面一般要断句。[特别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4)“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点断。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解题思路

04.文言句式——断句读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学生正确断句。因此,学生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准确做出判断。[教材示例]请用“/”给以下文言语句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参考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探究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凭借对称结构断句文言文常见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探究6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断句攻略∶语道谓对云曰言,对话最易被发现相同词语背靠背,塑料友谊假姐妹句式工整遇对仗,看好字数中间断之乎者也矣焉哉,常用虚词先安排名词代词帮助判,固定句式莫拆散时间:6分钟任务:1、通过文段断句总结断句标志;2、组内判断所举例句是否合适;翻译小组合作断句攻略∶语道谓对云曰言,对话最易被发现相同词语背靠背,塑料友谊假姐妹句式工整遇对仗,看好字数中间断之乎者也矣焉哉,常用虚词先安排名词代词帮助判,固定句式莫拆散技巧方法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答题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记住,只涂三处,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不能乱涂。实战演练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处)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处)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3处)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3.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处)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课内回忆思考,迁移运用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5处)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处)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课内回忆思考,迁移运用

吴王寿梦有四子,长曰谒;次曰余祭;次曰爽昧;次曰季札,号曰延陵季子,最贤,三兄皆知之。于是王寿梦薨,谒以位让季子,季子终不肯当。谒乃为约曰:“季子贤使国及季子则吴可以兴乃兄弟相继。”饮食必祝曰:“使吾早死,令国及季子。”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涂黑。(3分)

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乃N兄O弟P相Q继课堂自我实践,迁移运用

CHM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谒;次子叫余祭;三子叫夷昧;少子叫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在兄弟中数他最贤能,三个兄长都知道这一点。于是吴王寿梦死后,长子谒要将王位让给季子,季子始终不肯接受。谒便作誓约说:“季子贤能,如果君位传给季子,那么吴国就能兴盛。我们就按照兄弟次序继承王位。”(他)每当吃饭时便祈祷说:“但愿我能早死,把君位传给季子。”对点巩固

使彘恭子将新军……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图败晋魏颗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可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秦图败A晋B魏颗却C退秦师D于辅氏E亲止F杜回G其勋H铭于景钟10.BE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