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古诗三首》(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古诗三首》(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古诗三首》(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古诗三首》(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元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这首诗描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大致的意思是:人们在一片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前两句紧扣题目,写出春节人们放鞭炮、畅饮美酒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后两句紧接着上两句的欢乐气氛,用早上的太阳象征无限光明的未来,用“新桃换旧符”的习俗,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按照古代的习俗,正月初一清晨人们会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挂在门上,用来辟邪和祈求平安;全家还要喝屠苏酒,有的地方还会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希望能驱邪和躲避瘟疫。教学目标1.认识“屠、苏”等7个生字,会写“旧、符”等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元日》。3.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默写《元日》。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同学们,寒假的时候我们庆祝了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谁知道是什么节日?指名说。出示春节图片。在春节的时候,我们全家团圆吃年夜饭,贴窗花,放鞭炮,高兴极了。除了春节,我们还有好多传统节日,大家还记得我们二年级学过的《传统节日》吗?老师找同学来说一说还有哪些传统节日。指名说。刚刚这几位同学记得很清楚,大家给他们鼓鼓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首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诗歌。出示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假期、节日导入,给学生轻松愉悦的感觉,同时提到原来学过的课文,既进行了复习,又引起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大家把这三首诗自己读一遍,注意读准生字。自由读,齐读。2.认读生字:(1)读完古诗啦,老师来考考你们,看这些生字从古诗中拿出来你们能不能认识。先自己读一下,一会儿老师找一列小火车读。(带拼音开火车读)túsūhúnjiǔ屠苏断魂喝酒mùxiōngbèi牧童兄弟加倍(2)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看看你们还能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多种方式结合。(3)识字方法。你们认字真厉害,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指名说。=+师明确:我们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如口+儿=兄,云+鬼=魂,还可以用字理识字,如酒字,是会意字。用水和粮食酿造的酒精饮品。=+还有一个牧字,我们在上学期不只一次在古诗中见过它,它的偏旁是“牛”,经常用于词语“牧童”,由此我们得知“牧童”就是“放牛的孩子”,通过偏旁我们也能学习生字。3.生字识记。jiùfúyùhúnjièjiǔ旧符欲魂借酒hémùxiōnɡdúyìjiā何牧兄独异佳自由读,带拼音开火车读。无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我们都会读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课部分生字书写要点。欲:书写指导:谷+欠=欲,注意右边的“欠”第二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钩”。牧:书写指导:“牛字旁”最后一笔“横”变“提”。【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识字、写字,加深学生的印象,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效果。4.学习第一首古诗。(1)诵读古诗。生字大家掌握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第一首古诗。(播放情境课文《元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来看这首古诗的题目是《元日》,“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指名答。①开始的,第一。②为首。③主要、根本。④元素。⑤构成一个整体的。⑥货币单位。师明确:我们知道这首诗讲的是春节,由此可知,“元日”是指春节(节日),所以应该选第①种解释,“元”是“开始的,第一”,“元日”是指“农历正月初一”。(2)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给后人留下100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代表作:《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等。(3)朗读古诗,了解重点词语。请大家跟着朗读录音一起读一遍这首古诗,注意断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谁说一说“一岁”是什么意思?指名答。师明确:我们的年龄一年长一岁,这里的“一岁”就是指“一年”。除是去,“一岁除”指“一年过去了”。谁知道屠苏是什么意思?指名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对了,学习古诗和古文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现在不常用的字词,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根据注释进行理解,“屠苏”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根据注释我们知道了“曈曈、新桃、旧符”的意思,同时对古代中国春节的风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读诗句,想一想:诗中写到了哪些节日情景?指名答。师小结:放鞭炮、喝屠苏酒、换桃符。下面我们来具体地看一下本诗。(4)句意解析。爆竹声中一岁除: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春风送暖入屠苏: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前两句讲了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千门万户曈曈日:这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开门迎新。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全诗大意: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了;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为庆祝新春,人们总要拿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说一说:《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指名答。师明确: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看图背古诗。《元日》我们基本讲解了,下面谁来根据图片背诵一下对应的诗句?指名背。三、课堂演练(一)选择题。《元日》是一首与(A)有关的诗。A.春节B.端午节C.重阳节(二)判断对错。1.“桃符”的“符”读fú,不读hú。(√)2.“倍”的拼音是biè。(×)(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爆竹声中曈曈日春风送暖一岁除千门万户入屠苏总把新桃换旧符【设计意图】随堂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