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云台中学2024届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新云台中学2024届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新云台中学2024届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新云台中学2024届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新云台中学2024届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新云台中学2024届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1.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液、肾小管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Q两种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请指出P、Q各是什么物质?()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B.P是葡萄糖,Q是尿素C.P是尿素D.P是尿素,Q是葡萄糖2.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创立者是()A.达尔文 B.孟德尔 C.罗伯特•虎克 D.牛顿3.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生来就有的是()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婴儿的吮吸4.呼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平静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A.肺是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B.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C.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时完成吸气D.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5.某校餐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小明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均衡,添加下列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会变得更为合理?()A.素炒豆角 B.红焖羊肉 C.煮鸡蛋 D.炸河虾6.人的肾单位在下列哪种器官中()A. B. C. D.7.“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关于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粗细粮合理搭配②主副食合理搭配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④饮食要定量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A.①②④ B.①②⑤C.②③⑤ D.③④⑤8.小明的爷爷在体检中发现了尿中有糖,如果排除了胰岛病变的因素,则可能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动脉9.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要大声说话的原因是A.有利于保护声带 B.唾液分泌量减少C.不利于食物咀嚼 D.食物会误入气管10.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如下列图示,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A. B.C. D.11.科学家利用干细胞成功的制造出了心脏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A.干细胞分裂的结果 B.干细胞分化的结果C.干细胞生长的结果 D.干细胞成熟的结果12.激素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表所列患者症状及其病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选项患者临床表现可能的病因A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生长激素分泌过多B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C血浆中葡萄糖含量是正常值的2倍胰岛素分泌不足D身体矮小,智力低下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A.A B.B C.C D.D13.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心脏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B.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同时进行C.房室瓣和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D.动脉出血,应按压近心端止血14.下列做法中,未注意食品安全的是()A.吃发芽的马铃薯 B.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蔬菜C.生产绿色食品 D.买肉时看肉是否是检疫合格的15.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A.鼻 B.肺 C.喉 D.气管16.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17.人的血液组成包括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C.血浆和红细胞 D.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18.下列食品中,有明显安全隐患的是①过期食品②受潮发霉的粮食③三无食品④无公害农产品⑤绿色食品⑥有机食品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9.经常用铁锅炒菜,可预防()A.骨质疏松症B.脚气病C.缺铁性贫血D.夜盲症20.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B.蚯蚓可以松土C.沙漠中的植物的根很长D.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21.下面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我们一直看的非常清晰,主要是由于图1中[]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是_____甚至眼球的前后径变长,需要佩戴_____加以矫正.(2)刚进电影院时眼前一片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物体,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眼球的[]_____变大所致.(3)图2是耳的基本结构,听觉感受器位于[]_____内,产生神经冲动后沿听神经传至_____形成听觉.(4)某人不慎被尖锐物体刺到手指,他立刻缩手.请用图3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他缩手后又感觉到疼痛,由此说明了脊髓的两大重要功能_____、_____.22.摄食行为对动物群体的生存至关重要。对于大熊猫这种单一依靠竹子的动物来说,研究摄食行为有助于把握其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探讨圈养大熊猫摄食行为,2014年3月15日-10月20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对26只大熊猫的摄食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其择食率、摄食速率、辨别食物时间的差异,以期了解大熊猫摄食行为特征,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做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择食率摄食速率(千克/分钟)辨别时间(秒)老年(16岁以上)51.0%0.0556.8成年(5-15.5岁)74.8%0.1523.2亚成年(1.5-4.5岁)41.6%0.0724.5幼体(0-1岁)15.0%0.00610.3注:择食率=(每日投喂的竹(笋)的总重量-剩余竹(笋)的重量)/每日投喂的竹(笋)的总重量(1)大熊猫的摄食行为中,从幼年到成年,择食率和摄食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________;辨别时间随年龄的增加而_______,而老年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使其摄食行为的特征出现衰退现象。(2)大熊猫幼体在0—0.5岁期间以母乳为主食,这是哺乳动物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行为,由_________决定;在一岁左右开始学习食用竹笋或竹子,这属于______行为。(3)研究对每个年龄段的雌、雄个体的择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数据表明,大熊猫的择食率在_______年龄段出现了雌雄个体差异最大,研究推测,成年雄性个体在繁殖和领域行为方面需要更多的能量支出,所以对成年雄性个体的饲养过程中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解题分析】根据葡萄糖在血液中的浓度为0.1%,可判断Q是葡萄糖,又根据原尿中有葡萄糖,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把全部葡萄糖吸收回血液,可知尿中不含有葡萄糖。血液、原尿、尿液中都有尿素,而且浓度在尿液中含量最高,这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由此可判断P是尿素,D正确。2、A【解题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主要的生物学家在生物学上的突出贡献,据此解答.【题目详解】A、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符合题意。B、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不符合题意。C、罗伯特•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生物学等方面也有贡献。它曾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测了火星的运动。1663年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至今仍被使用。不符合题意。D、牛顿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不符合题意。故选A。3、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是简单件反射,热天出汗,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故选D.4、B【解题分析】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据此解答。【题目详解】肺是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占0.0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6%,二氧化碳占4%。因此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少于氧气,不是多于氧气,B错误;

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时完成吸气,C正确;气体扩散是指某种气体分子通过扩散运动而进入到其它气体里,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5、A【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设计健康食谱.解答时可以从合理营养、均衡膳食方面来回答。【题目详解】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清炖排骨和麻辣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质类,此食谱中无蔬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再添加上蔬果类,可见A符合题意。【题目点拨】关键点:食谱中的营养要均衡.6、D【解题分析】

人体有两个肾脏,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题目详解】A器官是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不符合题意。B器官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B不符合题意。C器官是胃,胃能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D是肾,肾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D符合题意。

故选:D【题目点拨】解题关键是掌握肾脏的组成。7、A【解题分析】

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据此解答。【题目详解】青少年的合理饮食: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饮食要定量。①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故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①正确;②主副食合理搭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②正确;③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因此不能只吃自己喜爱的食物,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③错误;④合理膳食要求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④正确;⑤晚餐不易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因为晚上活动较少,对能量的需要较少,故晚餐应该以清淡为主,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掌握合理膳食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8、C【解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由于肾小球的发生病变导致其通透性增大,可使部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原尿,又由于肾小管对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重吸收,导致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和蛋白质。另外,当肾小管发生病变,其重吸收作用降低,将会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因此,小明的爷爷在体检中发现了尿中有糖,如果排除了胰岛病变的因素,则可能是肾小管重吸收出现的问题。故选C。9、D【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题目详解】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呼吸和吞咽食物不能同时进行。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故选D。【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10、C【解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可见C正确。11、B【解题分析】细胞分化的过程大致是: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在生长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结果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经过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例如,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是来自中胚层,但是,后来红细胞能够合成血红蛋白,而心肌细胞则能够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这两种细胞的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胚胎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了心肌细胞,是利用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使胚胎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分化出人类需要的心肌细胞。12、A【解题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如图:激素症状生长激素幼年时分泌过少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后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幼年时分泌过少呆小症成年后分泌过多甲亢成年后身体内碘合成不足大脖子病胰岛素分泌较少时糖尿病【题目详解】A、如果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食量大增而身体却逐渐消瘦,情绪易于激动,通过分析上述病人的症状,他患的是甲亢,A错误;B、生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正常,B正确;C、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出现糖尿,C正确;D、幼年时分泌甲状腺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生长迟缓,身体矮小,智力地下,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分泌异常时引起的症状。13、A【解题分析】

心脏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血液循环如图:【题目详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内流的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内流的静脉血,故A错误;血液循环有两条,即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同时进行,在心脏内连在一起,不能分开,故B正确;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故C正确;动脉是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内流动脉血,血色是鲜红的,在近心端止血,故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止血的方法。14、A【解题分析】

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题目详解】马铃薯发芽后有毒,所以不能食用,吃发芽的马铃薯会引起食物中毒,A符合题意;生的蔬菜或水果的表面可能残留着农药,应用清水浸泡、冲洗后再食用,B不符合题意;绿色食品是指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C不符合题意;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买肉时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选购检疫合格的肉,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食品安全是关乎人们健康与否的大事,应特别注意。15、B【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题目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故B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道的组成。16、B【解题分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17、B【解题分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呈圆球状,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功能是防御疾病;血小板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选C。18、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食品安全应贯穿于生产、运输、加工、储存、烹饪等安全过程。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在购买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是否有质量安全图标,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①过期食品、②受潮发霉的粮食、③三无食品有明显安全隐患。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关注食品安全19、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变缓,消化能力减弱,骨骼中的钙逐渐丢失,因此易患骨质疏松症,A不符合题意;维生素B1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时,易得神经炎,脚气病,B不符合题意;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可见贫血可以多吃含铁质丰富的食物,C符合题意;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皮肤粗糙,易得夜盲症,D不符合题意。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20、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选项B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而其它选项均反应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1、1晶状体晶状体过度变凸凹透镜3瞳孔4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①→②→⑤→⑥→⑦反射传导【解题分析】观图可知:图1中5是睫状体、2是虹膜、3是瞳孔、1是晶状体、4是角膜、10是脉络膜、7是视网膜、9是视神经、6是玻璃体;图2中1是鼓膜,2是听小骨,3半规管,4耳蜗;

图3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抠、⑥传出神经、⑦效应器。(1)在眼球的结构中,图中1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当看到有物体由远及近而来,它的曲度变化是由小变大。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眼球壁的最内层)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图示中虹膜中央有3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