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潍坊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潍坊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潍坊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潍坊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潍坊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潍坊市重点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B.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C.若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D.若b为胃壁毛细血管,则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2.下列哪位夫妇可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得到亲生孩子()A.丈夫正常,妻子卵巢发育不良B.丈夫睾丸发育不良,妻子正常C.丈夫正常,妻子输卵管堵塞D.丈夫精子败育,妻子输卵管堵塞3.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④→毛细血管乙→③→右心房B.心脏左侧及相连血管①④流静脉血,心脏右侧及相连血管②③流动脉血C.血管②比血管①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D.若毛细血管乙位于小肠,则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明显增加4.2017年农业部联合中国奶业协会在北京启动了“中国小康牛奶行动”,牛奶为青少年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A.维生素A和钙 B.蛋白质和钙C.维生素A和糖类 D.蛋白质和糖类5.下列关于动脉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管壁厚,弹性大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C.血流速度快 D.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6.以下属于特异性免疫作用的是()A.皮肤的屏障作用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C.唾液的杀菌作用 D.被狗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7.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当尽可能避免感冒,否则感冒药的副作用会对胎儿构成危害,因为(

)A.药物可随废物排出而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B.药物可随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C.药物可随母亲吸入的氧气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D.药物可随母体吸入的二氧化碳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8.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A.水、尿素和无机盐 B.水、尿素和葡萄糖C.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 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A.小狗听到主人的呼唤就去吃食物 B.草履虫游向食物C.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D.海豚顶球表演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分析,“温故”对神经系统来说意味着()A.能使神经系统交替活动和休息,达到劳逸结合 B.寻求新的刺激C.巩固已有的条件反射,使反射更稳定 D.使大脑得到更好的休息11.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A.尿素 B.无机盐C.葡萄糖 D.水12.甲某患丝虫病,一只蚊子先叮咬甲,再叮咬乙,结果乙也患了丝虫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易感人群 B.蚊子是传染源C.丝虫是病原体 D.空气是传播途径13.近年来,患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那么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 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凸透镜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凹透镜 D.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凸透镜14.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15.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比较,主要的区别是裸子植物的A.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B.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C.没有子房 D.子房内没有胚珠16.关于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B.动脉管腔大血流速度快C.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

D.动脉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17.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流出肾脏的血液中()A.二氧化碳减少 B.尿素减少C.营养物质增多 D.氧气增多18.如图为某科研小组对呼吸系统中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情况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直径为1.5-10μm的颗粒物主要沉积在气管内B.直径小于1.5μm的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肺泡C.任何直径的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积率都要高于气管中D.颗粒物的沉积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19.下图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度,从高到低的正确顺序是()A.1-2-3 B.2-1-3C.3-2-1 D.3-1-220.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心肺复苏,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B.动脉出血,要压迫伤口远心端C.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D.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21.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A.子宫和睾丸 B.输卵管和输精管 C.前列腺和阴茎 D.卵巢和睾丸22.我市某初中学校一名生物教师到西藏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该教师未患病),则增加的血液成分最可能是()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23.某同学患了阑尾炎,在医院做血常规检査时,比正常人明显增多的是()A.红细胞 B.白细胞C.血小板 D.血红蛋白24.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A.能进行,此人无感觉 B.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C.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 D.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25.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A.病原体 B.抗体 C.病毒 D.抗原26.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多种疾病。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在成年期发生,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1)合理膳食:青少年应适当多吃图甲中______类和______类的食物,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______;冠心病患者,他在饮食中应尽量减少______类食物的摄取。(2)科学用眼:青少年尤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上网和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避免眼睛因过度疲劳引起图乙中[4]_____曲度变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象不能落到[7]_____上,形成近视,近视眼应该配戴_____矫正(填“凸透镜”或“凹透镜”)。(3)禁止吸烟:肺癌是癌症中的“头号杀手”。肺癌的发生,与吸烟有很大关系。请根据图丙,写出“开始吸烟年龄”与“发生肺癌相对危险度”之间的关系______。27.如图所示为消化系统组成及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因为它里面有三种消化液。(2)某人经常感到腹腔的右上部疼痛,经检查确定是图乙器官之一发生了病变,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_____]_____,那么_____物质的消化将受到影响。若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医生用5%的葡萄糖溶液配制药液,其中葡萄糖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药物到达患处,至少经过_____次心脏。(3)饭后,血糖浓度升高,e里面的器官分泌_____,调节血糖浓度。(4)为了防止佝偻病发生,不吃母乳的儿童应该多食富含_____的无机盐的牛乳粉。28.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的咀嚼、细细的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馒头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本身是没有甜味的)(1)结合上述生活体验,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试管编号甲乙丙馒头的处理等量馒头碎屑等量馒头碎屑等量馒头块加入的液体2毫升唾液A2毫升唾液是否搅拌搅拌搅拌不搅拌水浴温度37℃10分钟后取出,加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①甲、乙作为对照,则试管乙中加入的液体A是________。②处理馒头时,“用刀细细切碎”是模拟_________。③滴加碘液后,试管甲中颜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④由试管甲、乙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29.科学探究你经常熬夜做作业吗?那么熬夜会不会影响第二天学习时的反应速度?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在暑假期间仿照课本用尺子“测定反应速度”的方法进行实验,手指捏住尺子的位置与尺子下端的距离越小,代表人的反应速度越快。他们初步制订计划如下:请一位同学连续在三个晚间的三个不同时间段开始入睡,第二天均在早晨6点30分起床,进行正常的学习和运动,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反应速度的测定。以上为第一轮实验,之后再重复两轮,计算出三轮实验中所得数据的平均值。每轮之间间隔三天,这三天之内保持充足睡眠。他们设计的记录表如下:睡眠充足睡眠较少|睡眠过少(22点以前入睡)|(23-24点入睡)|(凌晨1点以后入睡)第一轮测定(cm)|第二轮测定(cm)|第三轮测定(cm)平均值(cm)请分析回答:(1)实验中,当被测同学看到尺子下落时,立即用手指去捏尺子,这种反应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完成该反应的神经结构叫做_______。(2)该兴趣小组制订的计划尚不够严密,请你为他们提出改进建议(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3)如果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预期结果应是_______。(4)关于“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你还能提出哪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呢______?(至少提出两个)30.2018年2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发育细胞》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对肺泡发育过程的研究成果。如下图所示: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非常薄。构成肺泡的上皮细胞主要有两种——扁平的Ⅰ型细胞和立方体状的Ⅱ型细胞。其中,Ⅰ型细胞主要行使气体交换功能;Ⅱ型细胞除了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同时还是成年肺泡的上皮干细胞,肺泡受损后可以增殖、分化为Ⅰ型细胞,从而让肺泡再生。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构成肺泡的两种上皮细胞都是由祖细胞_____________形成的。肺泡Ⅰ型、II型细胞交替排列,均为_______层细胞;肺泡外还有_____________细胞构成的弹性纤维,使肺泡具有良好的弹性。(2)在胎儿期,肺泡内会充满着羊水,无法进行呼吸运动,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需通过__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羊水能对肺泡祖细胞逐渐产生压力,使部分肺泡祖细胞被拉伸成扁平状,形成肺泡_____________细胞。(3)如果胎儿发育期羊水减少,就会导致胎儿的肺功能发育不全。根据此项研究,请分析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4)发育成熟的肺泡,除了具有非常薄、有弹性的特点外,还有哪些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试写出其中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分析题。资料一:2012年3月31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将再次来临,它将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资料二: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温室效应是气候反常、物种灭绝、沙漠化扩大的罪魁祸首.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资料三:“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并释放出_____气体。(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3)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_____。

参考答案1、C【解题分析】

图示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a→b→c,可以判断a为动脉,b为毛细血管,c为静脉。【题目详解】A.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故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图示中a为肺动脉,流动的是静脉血,c为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所以A项错误。

B.肾小球的功能是过滤,形成原尿,其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并且流的都是动脉血,所以a,c内流的都是动脉血,所以B项错误。

C.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细胞,所以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所以C项正确。

D.但血液流经胃壁时,胃的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胃组织细胞,所以血液会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即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所以D项错误。

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住血液流动的方向: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静脉。2、C【解题分析】

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题目详解】由分析可知,要想实施试管婴儿技术,必须能取得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女性的卵巢能产生卵细胞,自然受精完成在女性的输卵管内。

丈夫正常,可获得其精子,但妻子卵巢发育不良,不能获得卵细胞,因此无法实施试管婴儿技术,A错误;丈夫睾丸发育不良,不能获得精子,妻子正常,能获得卵细胞,也不能实施试管婴儿技术,B错误;丈夫正常,能获得精子,妻子输卵管堵塞,不能自然受精,但其卵巢是完好的,可以获得卵细胞,因此,适合用试管婴儿技术,C正确;丈夫精子败育,不能获得健康的精子,也不能实施试管婴儿技术,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试管婴儿技术的过程及原理、人体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B【解题分析】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即图中左心室→④→毛细血管乙→③→右心房,A正确;

心脏左侧及相连血管①④流动脉血,心脏右侧及相连血管②③流静脉血,B错误;

血管②肺动脉比血管①肺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C正确;

从小肠流出的血液是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所以若毛细血管乙位于小肠,则血液流经乙后营养物质明显增加,D正确。4、B【解题分析】

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不同的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题目详解】牛奶中主要含蛋白质和钙,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是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5、D【解题分析】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管壁最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血液压力最大。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6、D【解题分析】

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题目详解】A、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唾液属于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注射狂犬疫苗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该抗体只对狂犬病毒有免疫作用,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所以答案选择D。【题目点拨】熟练掌握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和作用。7、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药物可随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并进行物质交换,危害胎儿的健康。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8、A【解题分析】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中除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它成分与血浆相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区别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题目详解】蛋白质分子大,不能透过肾小球,所以原尿与尿液中都没有,故C错误;肾小管的重吸收将全部的葡萄糖都吸收,所以尿液中无葡萄糖,故B、D错误,A正确。9、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草履虫游向食物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性,不是反射;小狗听到主人的呼唤就去吃食物、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海豚顶球表演是通过神经系统产生的,对刺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反射。考点:反射的概念。10、C【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杂反射的强化巩固。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题目详解】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属非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学习知识,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巩固,温故已学过的知识,就是巩固已形成的复杂反射。选项C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学习知识的复杂反射。11、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故选C考点定位:尿液的形成过程。12、C【解题分析】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题目详解】甲为一患传染病的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属于传染源,A错误;蚊子是传播此传染病的生物媒介,是传播途径,B错误;丝虫是能使人得这种传染病的寄生虫,所以属于病原体,C正确;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是空气,是蚊子,D错误。【题目点拨】在做此类题时,一定要注意区别:病原体与传染源;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这几个概念,平时做题时最容易出错,属于易错点。13、A【解题分析】

(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题目详解】A、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前方,佩戴凹透镜矫正,A正确。B、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前方,佩戴凹透镜矫正,而佩戴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或老花眼,B错误。C、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前方,而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后方的是远视眼或老花眼,C错误。D、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前方,佩戴凹透镜矫正,而远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在视网膜后方,佩戴凸透镜,D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像特点、形成原因和矫正措施。14、C【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胚胎发育过程。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题目详解】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是子宫。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胚胎发育过程。对于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受精卵的发育是中考的热点,应熟练掌握。15、A【解题分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可见,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比较,主要的区别是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故选A。16、B【解题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题目详解】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A正确;动脉管壁厚、管腔小、血流速度快,B错误;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所以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C正确;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D正确。【题目点拨】注意: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特点。17、B【解题分析】

(1)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2)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题目详解】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和尿酸等废物的含量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所以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营养物质减少、氧气减少的静脉血,故只有选项B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在肾脏的流经途径和成分变化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虽然代谢废物减少,但肾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血液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18、C【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细颗粒物直径小于1.5μm时,肺泡的颗粒沉积率一直比气管的颗粒沉积率高,说明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肺泡中;细颗粒物直径为1.5-10μm时,肺泡的颗粒沉积率一直比气管的颗粒沉积率低,说明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气管中。【题目详解】由分析可知,当细颗粒物直径小于1.5μm时,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肺泡中,细颗粒物直径为1.5-10μm时,细颗粒物主要沉积在气管中,A、B不符合题意;细颗粒物直径为1.5-10μm时,肺泡的颗粒沉积率比气管的颗粒沉积率低,C符合题意;呼吸道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能使气体变得温暖、清洁和湿润,颗粒物的沉积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能据图分析是本题解题关键。19、C【解题分析】

(1)肾脏作为一个一般器官,其正常的生命活动,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和养料,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氧气和养料都会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会减少。血液经过肾脏的作用后形成尿液,尿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2)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可知图中1是肾静脉、2是肾动脉,3是输尿管。【题目详解】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1肾静脉与2肾动脉相比,1肾静脉的血液中尿素浓度降低。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尿素被浓缩。所以,剩下的物质----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因此3输尿管的尿素浓度最高。所以比较l、2、3三处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的3-2-1。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知道肾静脉是人体中尿素浓度最低的地方。20、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解:A、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75次左右.故每做1次人工呼吸,应做4~5次胸外心脏挤压,反复进行.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按照单人复苏方式应为30:2,也就是做2次人工呼吸,就要挤压心脏30次.A正确;B、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B错误;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C错误;D、药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要在有效期内服药,超过有效期药性会发生变化,不能服用,D错误;故选A考点: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21、D【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题目详解】A.子宫是女性的性器言,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言,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A不符合题意。B.输卵管是女性生殖系统器官,功能是输送卵细胞;输精管是男性生殖系统器官,功能是输送精子。B不符合题意。C.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器官,能分泌黏液。阴茎是男性生殖系统器官,内有尿道,是精液和尿液排出的通道。C不符合题意。D.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够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2、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西藏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后,体内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3、B【解题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题目详解】A、D.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B.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C.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某同学患了阑尾炎,在医院做血常规检査时,比正常人明显增多的是白细胞。所以答案选择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三种血细胞的功能特点。24、B【解题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题目详解】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据此可知,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故选B。【题目点拨】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25、B【解题分析】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题目详解】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我们把它叫作抗体,抗体是有病原体入侵而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抗体指的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B符合题意;病毒应是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应把病毒成为抗原,C不符合题意;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一般指的是病原体,病原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物质叫抗体而不是抗原,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明确抗体和抗原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乳豆鱼、肉、蛋蛋白质油脂晶状体视网膜凹透镜开始吸烟年龄越小,发生肺癌相对危险度越大(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1)合理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的需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适当,比例适中,以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这样的膳食才能符合均衡膳食的要求。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不能以每某一种为主。(2)视觉形成的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视觉。(3)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导致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通过佩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4)图示中1是虹膜,2是瞳孔,3是角膜,4是晶状体,5是巩膜,6是脉络膜,7是视网膜。【题目详解】(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应适当多吃图甲中乳豆类和鱼、肉、蛋类的食物,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冠心病患者,他在饮食中应尽量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取。(2)科学用眼:青少年尤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上网和看电视时间不要太长,避免眼睛因过度疲劳引起图二中[4]晶状体凸度变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不能落到[7]视网膜,形成近视,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矫正。(3)肺癌是癌症中的“头号杀手”,肺癌的发生,与吸烟有很大关系。请根据图三可知“开始吸烟年龄”与“发生肺癌相对危险度”之间的关系是: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自身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越差,因此,患肺癌的可能性越大。【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合理营养的含义及“平衡膳食宝塔”,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健康生活方式及意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识图、分析图表的能力。27、7小肠c肝脏脂肪能量两胰岛素钙【解题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图甲中1口腔、3食道、4胃、5胰腺、7小肠、6大肠、8肛门,这几部分构成了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2唾液腺,分泌唾液。是胆囊、B是十二指肠、C是肝脏、D是胆管、E是胰腺、F是胰岛。【题目详解】(1)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7小肠,因为它里面有图乙中c肝脏分泌的胆汁,e胰腺分泌的胰液,以及其自身腺体分泌的肠液等三种消化液。

(2)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基本与胃相对称。某人经常感到腹腔的右上部疼痛,经检查确定是图乙器官之一发生了病变,最有可能的是c肝脏。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够乳化脂肪,帮助脂肪的消化,所以肝脏发生病变,脂肪物质的消化将受到影响。葡萄糖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医生给病人进行葡萄糖静脉注射时,药物到达病患处依次经过是左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肝动脉→肝处毛细血管。若药物到达患处,至少经过2次心脏才能到达病灶。

(3)胰腺的内分泌部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饭后,血糖浓度升高,e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4)缺钙会患佝偻病,为了防止佝偻病发生,不吃母乳的儿童应该多食富含钙的无机盐的牛乳粉。【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回答此题的关键是:一、了解人体消化道和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二、学会识图。28、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有关吗?[馒头变甜与舌的搅拌有关吗?馒头变甜与唾液(的作用)有关吗?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吗?馒头变甜与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关吗?馒头为什么要变甜?]2毫升(mL)清水(口腔内)牙(齿)的咀嚼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分解了馒头变甜与唾液(的作用)[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馒头变甜与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关【解题分析】

通过分析图中中的相关信息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甲试管与乙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甲试管与丙试管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题目详解】(1)该试验提出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关吗?(2)①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甲试管与乙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所以A处应加入2ml清水.②实验中用刀细细切碎馒头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③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会变蓝的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原因是甲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乙试管里的清水对淀粉无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丙试管中的馒头块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小,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④甲试管与乙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结果甲不变蓝,乙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馒头变甜与唾液(的作用)[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馒头变甜与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关。【题目点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29、反射反射弧应该找多名学生,分别测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休息时间应该选择在相同的时间睡眠时间充足,反应速度快;睡眠时间较少,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