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质量评估卷(学生+教师)_第1页
2023年秋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质量评估卷(学生+教师)_第2页
2023年秋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质量评估卷(学生+教师)_第3页
2023年秋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质量评估卷(学生+教师)_第4页
2023年秋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质量评估卷(学生+教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秋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质量评估卷(学生+教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质量评估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张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欣赏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安徒生童话里的那个皇帝喜欢炫耀他的新衣服,于是被两个狡huá的骗子布下惊天骗局;神话故事里的女娲在澄澈的池水中看见了自己的身影,灵机一动,便开始创造人类;《伊索寓言》中,赫耳墨斯是商人的庇护神,蚊子和狮子给我们上演了一场较量之战……这些想象散发出奇幻的光辉,引人xiá思。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狡huá()引人xiá()思

(2)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chéngpìB.dèngpìC.chéngbìD.dèngbì

2.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主题古诗文名句

情义诗中有情。李商隐通过“①,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流露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杜甫在“②,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的回忆中追怀过往岁月的美好。

志向诗中有志。谭嗣同借“③,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传达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诸葛亮用“④,⑤”(《诫子书》),谆谆告诫其子唯有平心静气,凝神专注,才能实现远大抱负。

理思诗中有理。王湾通过“⑥,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揭示了自然界新旧交替的规律;《论语·为政》中的“⑦,⑧”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瑞典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B.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

C.《列子》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杞人忧天》就选自《列子》。

D.《狼》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郭沫若曾评价这部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西游记》中,一向以坚强无畏形象示人的孙悟空也有许多“落泪”时刻。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其一,结合所给故事的相关情节指出孙悟空落泪的缘由。

①尸魔三戏唐三藏②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2)《朝花夕拾》这部作品中人物众多,对其褒贬态度亦不相同。请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分析对人物的态度。

①藤野先生②陈莲河③范爱农

5.综合性学习。(共8分)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社团“文学部落”,近期拟开展一项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读书现状调查”

下表是同学们开展的问卷调查统计。请对调查表进行分析,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4分)

初中学段阅读现状调查表

学段调查项目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双减”前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小时0.5小时

“双减”后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8小时1.5小时0.8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27.8%35.8%45.6%

“社团徽标征集”

社团进行了徽标图案征集活动。请从下面两个徽标图案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一个,根据徽标的构成元素、社团名字和徽标传递的设计创意,提出你的意见。(3分)

“读书活动宣传”

为了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某同学写了一段宣传语。宣传语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提出修改意见。(1分)

读书,应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风景线,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更多充当示范者、感染者,发挥示范引领,让同学们在阅读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学习和效仿,从而能够主动去拿书阅读,进而沉浸并爱上阅读。

修改意见: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6~9题。(共15分)

一棵有梦想的树

①从前,有一棵树,当它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梦想。它不想停留在任何地方,它要像鸟儿一样,四处流浪,看尽世界。那是老树听鸟儿们说过的世界:它们广阔无边,山的那一边还是山,无数的山,高高低低的山;河流转弯之后还会碰上河,宽宽窄窄的河,它们汇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流到海洋。

②星光灿烂的夜晚,种子们都睡着了。“去吧,孩子们,到远方去,海就在世界的尽头。”那颗小小的种子听到了老树的梦呓。它记住了那悄悄的梦呓,连同满天的星光。它下定决心:不要像树一样,植根在某一地方,要走到世界的尽头,找寻蔚蓝的大海。

③起风了,种子们跃跃欲试,乘着风的翅膀启程。老树大声地祝福:“孩子们,到远方去吧,生根,发芽,好好成长!”种子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跟着风,纷纷扬扬。

④它们穿过云层,在天空和大地之间飞翔,它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土地,要一辈子相守的土地。第一批种子停留在山坡上,小伙伴大声呼喊:“停下来吧,我们是树呀,树有树的生活,我们不是鸟,我们没法永远流浪。”那颗种子没有回答,它固执地跟着风飞行,世界多么辽阔,而大海闪着神秘的光。第二批种子落在了田野上,它们七嘴八舌:“留下来吧,这里土地肥沃,我们会长成一片茂密的树林,热闹而团结的树林,不要再飞了,那里只有孤独和苍凉。”

⑤那颗种子依然沉默,它是一颗很轻的种子,风带着它,继续流浪。终于有一天,风突然说:“我累了,我驮不动你了。”风消失了,只剩下种子被孤单地留在高山的边上。种子仍然不愿停留,它顺着山坡慢慢向下滚,它看到朝云和夕阳,远方之外还是远方,翻过那座山,就会离海更近一些吧。它努力翻滚,向着梦想的方向。

⑥种子被一块石头挡住了去路,它停下来,靠着那块石头,一不小心,它睡着了。不过是睡了一个晚上,当它听到雨声醒来时,惊讶地发现:它走不动了。种子长出了无数的根须,扎进泥土。头上冒出了芽苞,鼓鼓胀胀的芽苞。种子陷在了湿润的泥土里,一天天长大,根向着土地,枝干向着天空,种子长成了一棵树,一棵小小的树。它拼命踮起脚尖,它还记得星光下的梦想,而远方,无法到达,只能眺望。树悲伤而难过地成长。

⑦树不喜欢自己的样子,它讨厌黑暗土地下那些紧密连接的根,牢牢禁锢着它的身体,不能动弹;它怨恨那些枝干,它们太沉重,太阔大,没有鸟儿翅膀的轻盈。风来时,它们只会喧哗,不能变成翅膀。树埋怨命运,这是多么不公平呀,为什么一棵树就注定不能在世界行走,一直走到大海的中央。

⑧那颗想看遍世界所有大海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树,它的梦想融化在树的血液里,一天一天,那棵树的叶子和枝干变成了浅蓝色,深蓝色,蔚蓝色,湛蓝色。各种各样的蓝色,在阳光下发出奇异的光。微风轻抚时,细浪耳语;山风狂野时,树叶发出巨浪的咆哮。那棵树,长出海的颜色,海的模样。风又来了,风说,树呀,你的声音就像大海。风走过很多地方,风看过大海,可树留不住风。树又一次想到了鸟儿。去不了远方,看不到大海,听听鸟儿们的讲述也好呀。

⑨于是,树打开了树枝,收留一只只南来北往的鸟,那些筑巢的鸟,迁徙的鸟,飞走的鸟,死去的鸟。它们飞过了无数的天空和山川,它们很乐意跟树讲起远方的故事。树不再寂寞和悲伤,它专心致志地听那些远方的故事:海洋中的大鱼会唱歌;金色的砂砾在半空中织成罗网;火在天空中飞快地燃烧;白色的熊滑进白色的海洋;热带的森林里,最稀缺的是阳光。一年又一年,树把那些神奇的故事储存在年轮里,越来越多的故事,越来越多的远方。每一片蓝色的树叶里都藏着一个故事,重重叠叠的树叶,密密麻麻的故事,关于远方和大海,还有生活和梦想。后来,飞来的鸟,不仅在讲述,讲述自己的远方;也在聆听,聆听别人的故事。

⑩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一只白头鸟借着风的力量,跌跌撞撞地闯进了树枝中,它脚步踉跄,翅膀沉重,羽毛暗淡。“终于找到了,蓝色的大树,我实现了我的梦想。”它垂死的眼睛里闪着幸福的光。大树好奇地问:“我只是一棵树,怎么会成为你的梦想”白头鸟发出微弱的声音:“很多年来,鸟儿们渐渐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在层层叠叠山的背后,一座高山之上,有一棵蓝色的树,找到了它,就找到了远方。在那些浓密的树枝里,有数不尽的远方:现在的远方,过去的远方,时光中的远方。”

又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那棵怀揣梦想的大树忽然明白:它知道这个世界最多的远方的故事,它把自己变成了大海的样子,它早已实现了梦想。

现在,它成为远方,它就是梦想。

(:蒋曼,有删改)

6.阅读上文,请你梳理“一棵树”在追梦历程中的情感变化,完成填上空。(4分)

7.本文中画线句是对“一棵有梦想的树”的形象刻画,请你品味,说说对这一形象刻画有何理解。(4分)

它的梦想融化在树的血液里,一天一天,那棵树的叶子和枝干变成了浅蓝色,深蓝色,蔚蓝色,湛蓝色。各种各样的蓝色,在阳光下发出奇异的光。微风轻抚时,细浪耳语;山风狂野时,树叶发出巨浪的咆哮。那棵树,长出海的颜色,海的模样。

8.白头鸟找到大树并与之交谈是一处别具匠心的情节设计,请你说说“白头鸟”这一角色的作用。(3分)

9.下面是两位同学对于这篇文章的疑问:

小甬:这棵树没有到达大海,没有实现愿望,怎么能说“早已实现了梦想”呢?

小真:文章最后说“它成为远方,它就是梦想”,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请你结合对这篇文章的思考,谈谈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0~13题。(共15分)

小鸟的力量

①森林一片寂静——太寂静了。

②一股灰烟袅袅升起,有个黄色的小舌头舔过干燥的叶子,试探着围住一棵树,然后抓住树皮,向上蹿跃,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着火啦!”乌鸦大叫,“快逃哇!”

③森林里的动物们,有飞的,有跑的,有爬的,纷纷奔向河边和安全地带。鹌鹑妈妈沿着小路跑了一段,然后本能地赶回来,聚拢起小鹌鹑,疯狂地叫喊,咯咯地哄着他们一起走,好沿着小路去往安全地带。一头往常举止优雅的鹿,慌乱地绊倒在一根原木上。

④一只棕色的小鸟和别的动物来到河对岸的安全地带。他落在岸边,看着远处燃烧的森林,不禁问道:“我们能做些什么?”谁都没有回答。

⑤“可那是我们的家园,”他说,“正在燃烧。”他唯一得到的解析就是沉默。

⑥他拒绝接受这样的解析,又说:“我身单力薄,干不成大事,但我有所行动。”说着,他俯冲而下,含了一口水,吐在火堆上。他一次次地从河边往返,翅膀变成灰色,冒起了烟。

⑦高天之上,众天神俯视着混乱的下方,都在看笑话。

⑧“看那只发疯的小鹌鹑,几乎忘了孩子在哪儿,正绕着圈找他们!”

⑨“你看见那只绊倒在原木上的鹿吗?四条腿都在扑腾,却趴在原木上了!”

⑩“可那只小鸟在干什么呢?”一位天神沉思着自言自语。

“他正试图用一口口的水把火扑灭!”

“为什么那样干?我要探个究竟。”这位天神化作一只鹰,飞到了小鸟身旁。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问。

“我身单力薄,干不成大事,但我有所行动。”

回到天空,天神从鹰变回来,重新与其他天神会合。

“喂,他为什么那样做?”

“他说,”天神回答,“他说,‘我身单力薄,干不成大事,但我有所行动。’”顿时,众天神热泪盈眶,泪水如同温柔的雨滴,落向下面的火焰,熄灭了火焰。

(:罗丝·欧文斯,译者:孙宝成)

10.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故事中那只“棕色的小鸟”为拯救燃烧中的“家园”,展现出了哪些力量。(4分)

1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3分)

一股灰烟袅袅升起,有个黄色的小舌头舔过干燥的叶子,试探着围住一棵树,然后抓住树皮,向上蹿跃,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

12.阅读选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这则寓言故事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4分)

13.还记得《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爱慕虚荣又不被人重视的神使赫耳墨斯吗?设想一下,如果他没有自以为贵,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请为本文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4分)

我设计的新情节:森林着火啦——动物四处避难———

我赋予的新寓意: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14~17题。(共10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杞人忧天》)

宋有狙公①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俄而匮③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④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⑤,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庄子·齐物论》)

①狙公:养猴子的老头。狙,猕猴。②口:口粮。③匮:缺乏。④驯: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⑤芧:橡树的果实。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身亡所寄名存实亡B.废寝食者废寝忘食

C.躇步跐蹈手舞足蹈D.伏而喜此起彼伏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6.选择原文句子填上空。(2分)

寓言虽故事短小精悍,但也不缺乏富有表现力的精练之语,如文中,杞人老是担心天会崩塌下来,无比忧虑以至于“”;文中的宋人爱狙如命,以至于甘愿“”。阅读时,要抓住精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细细品味。

17.同学们对两篇寓言的寓意进行了讨论,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以下对话。(4分)

读完“杞人忧天”的故事,笑过之后,我明白了:(1)。相对而言,“朝三暮四”的寓意就简单一些:一群愚蠢的猴子只计较眼前的利益,却缺少长远的目光。

那可不一定,在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我们的确需要“杞人”一样的忧患意识呢!而且对于“朝三暮四”寓意的理解,你那是从猴子的角度来说的。若从狙公的角度,恐怕应该这么来理解:(2)。

由此看来,寓言往往是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19题。(共4分)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天净沙·秋思》营造的氛围可以用《秋词(其一)》中的“”一词来形容。《天净沙·秋思》中的“”一句描绘的画面温馨宁静,更增加了游子的思乡之情。(2分)

19.两首诗歌均写到了鸟——“鹤”“鸦”。假如你身处诗歌营造的意境之中,这两种鸟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2分)

五、作文(50分)

20.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在本次“童心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怀揣一颗童心告别童年,体悟成长,书写心灵。

任务一:童年里的人或事提示:(1)童年有哪些让你难忘的人或事?哪些细节最让你印象深刻?它可以是让你开心的、难过的、醒悟的、疑惑的……(2)这些人或事带给你哪些影响?(3)可讲述经历,可发表议论,也可进行想象。

任务二:十年后的我提示:(1)十年后的我会处在怎样的生活环境中?我会遇到哪些事情?(2)经历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我是否依然葆有一颗珍贵的童心?我的性格、心态是怎样的?(3)可以大胆想象,但要符合性格发展的逻辑;故事应在具体情境中展开,要有语言、动作等描写。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第12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质量评估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

张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欣赏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安徒生童话里的那个皇帝喜欢炫耀他的新衣服,于是被两个狡huá的骗子布下惊天骗局;神话故事里的女娲在澄澈的池水中看见了自己的身影,灵机一动,便开始创造人类;《伊索寓言》中,赫耳墨斯是商人的庇护神,蚊子和狮子给我们上演了一场较量之战……这些想象散发出奇幻的光辉,引人xiá思。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狡huá(猾)引人xiá(遐)思

(2)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chéngpìB.dèngpìC.chéngbìD.dèngbì

2.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名句。(8分)

主题古诗文名句

情义诗中有情。李商隐通过“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流露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杜甫在“②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的回忆中追怀过往岁月的美好。

志向诗中有志。谭嗣同借“③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传达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诸葛亮用“④非淡泊无以明志,⑤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谆谆告诫其子唯有平心静气,凝神专注,才能实现远大抱负。

理思诗中有理。王湾通过“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揭示了自然界新旧交替的规律;《论语·为政》中的“⑦学而不思则罔,⑧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瑞典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B.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

C.《列子》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杞人忧天》就选自《列子》。

D.《狼》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郭沫若曾评价这部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西游记》中,一向以坚强无畏形象示人的孙悟空也有许多“落泪”时刻。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其一,结合所给故事的相关情节指出孙悟空落泪的缘由。

①尸魔三戏唐三藏②斗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解析]示例一:唐僧师徒途经白虎岭,白骨精欲吃唐僧肉,先后变作年轻女子、老妇人、老公公来接近唐僧,却都被悟空识破并打死。唐僧对悟空杀生的行为恼怒不已,写下一纸贬书驱逐悟空。悟空心系师徒之情,只得离开,回到花果山。在花果山,悟空听到大海潮响,又想起唐僧,不禁落泪。

示例二: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得知唐僧师徒将路过此处,欲吃唐僧肉来延寿长生。银角大王因畏惧悟空的本事而变作跌折腿的年老道者接近唐僧师徒。在妖怪的花言巧语下,唐僧命悟空驮妖怪。妖怪使出“移山”大法召来三座大山将悟空压在山下,从而掳走唐僧。悟空寸步难移,不禁泪如雨下。(意思对即可。4分)

(2)《朝花夕拾》这部作品中人物众多,对其褒贬态度亦不相同。请从下面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分析对人物的态度。

①藤野先生②陈莲河③范爱农

[解析]示例一: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他对来自中国的鲁迅毫不歧视,严格要求他的学习,帮他纠正解剖图,他是认真负责、有博爱精神的良师益友,鲁迅先生深深感激、敬重、怀念他。

示例二:《父亲的病》中的陈莲河,是一个江湖骗子,他没有救治病人的本事,为显示自己的高明,总用奇特的药引来糊弄病人及家属,心安理得地骗取钱财。鲁迅对他颠倒黑白、坑蒙病人及其家属的行为非常痛恨。

示例三:范爱农是一个普通的进步知识分子,他倔强耿直、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社会,倾向于革命,为革命的成功而兴奋,但在革命失败后又备受打击和迫害,穷愁潦倒。鲁迅先生对这位亡友充满了同情。(言之有理即可,4分)

5.综合性学习。(共8分)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社团“文学部落”,近期拟开展一项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读书现状调查”

下表是同学们开展的问卷调查统计。请对调查表进行分析,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4分)

初中学段阅读现状调查表

学段调查项目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双减”前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小时0.5小时

“双减”后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8小时1.5小时0.8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27.8%35.8%45.6%

[解析]①初中生随着年级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②“双减”政策实施后,各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有所增加。③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随初中生年级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大。(每点2分,任意答两点即可。共4分)

“社团徽标征集”

社团进行了徽标图案征集活动。请从下面两个徽标图案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一个,根据徽标的构成元素、社团名字和徽标传递的设计创意,提出你的意见。(3分)

[解析]示例一:我喜欢第一个,有弯曲的水流、前行的脚印,社团名字“踏浪文学社”,寓意社团少年踏浪而行,迎着浪花前进,表示打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

示例二:我喜欢第二个,有扬帆的小船、滔滔的流水,社团名字“风帆文学社”,寓意社团少年在文学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结合构成元素和社团名字,能写出寓意即可,3分)

“读书活动宣传”

为了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某同学写了一段宣传语。宣传语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提出修改意见。(1分)

读书,应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风景线,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更多充当示范者、感染者,发挥示范引领,让同学们在阅读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学习和效仿,从而能够主动去拿书阅读,进而沉浸并爱上阅读。

修改意见:应在“示范引领”的后面加上“的作用”。(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6~9题。(共15分)

一棵有梦想的树

①从前,有一棵树,当它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梦想。它不想停留在任何地方,它要像鸟儿一样,四处流浪,看尽世界。那是老树听鸟儿们说过的世界:它们广阔无边,山的那一边还是山,无数的山,高高低低的山;河流转弯之后还会碰上河,宽宽窄窄的河,它们汇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流到海洋。

②星光灿烂的夜晚,种子们都睡着了。“去吧,孩子们,到远方去,海就在世界的尽头。”那颗小小的种子听到了老树的梦呓。它记住了那悄悄的梦呓,连同满天的星光。它下定决心:不要像树一样,植根在某一地方,要走到世界的尽头,找寻蔚蓝的大海。

③起风了,种子们跃跃欲试,乘着风的翅膀启程。老树大声地祝福:“孩子们,到远方去吧,生根,发芽,好好成长!”种子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跟着风,纷纷扬扬。

④它们穿过云层,在天空和大地之间飞翔,它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土地,要一辈子相守的土地。第一批种子停留在山坡上,小伙伴大声呼喊:“停下来吧,我们是树呀,树有树的生活,我们不是鸟,我们没法永远流浪。”那颗种子没有回答,它固执地跟着风飞行,世界多么辽阔,而大海闪着神秘的光。第二批种子落在了田野上,它们七嘴八舌:“留下来吧,这里土地肥沃,我们会长成一片茂密的树林,热闹而团结的树林,不要再飞了,那里只有孤独和苍凉。”

⑤那颗种子依然沉默,它是一颗很轻的种子,风带着它,继续流浪。终于有一天,风突然说:“我累了,我驮不动你了。”风消失了,只剩下种子被孤单地留在高山的边上。种子仍然不愿停留,它顺着山坡慢慢向下滚,它看到朝云和夕阳,远方之外还是远方,翻过那座山,就会离海更近一些吧。它努力翻滚,向着梦想的方向。

⑥种子被一块石头挡住了去路,它停下来,靠着那块石头,一不小心,它睡着了。不过是睡了一个晚上,当它听到雨声醒来时,惊讶地发现:它走不动了。种子长出了无数的根须,扎进泥土。头上冒出了芽苞,鼓鼓胀胀的芽苞。种子陷在了湿润的泥土里,一天天长大,根向着土地,枝干向着天空,种子长成了一棵树,一棵小小的树。它拼命踮起脚尖,它还记得星光下的梦想,而远方,无法到达,只能眺望。树悲伤而难过地成长。

⑦树不喜欢自己的样子,它讨厌黑暗土地下那些紧密连接的根,牢牢禁锢着它的身体,不能动弹;它怨恨那些枝干,它们太沉重,太阔大,没有鸟儿翅膀的轻盈。风来时,它们只会喧哗,不能变成翅膀。树埋怨命运,这是多么不公平呀,为什么一棵树就注定不能在世界行走,一直走到大海的中央。

⑧那颗想看遍世界所有大海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树,它的梦想融化在树的血液里,一天一天,那棵树的叶子和枝干变成了浅蓝色,深蓝色,蔚蓝色,湛蓝色。各种各样的蓝色,在阳光下发出奇异的光。微风轻抚时,细浪耳语;山风狂野时,树叶发出巨浪的咆哮。那棵树,长出海的颜色,海的模样。风又来了,风说,树呀,你的声音就像大海。风走过很多地方,风看过大海,可树留不住风。树又一次想到了鸟儿。去不了远方,看不到大海,听听鸟儿们的讲述也好呀。

⑨于是,树打开了树枝,收留一只只南来北往的鸟,那些筑巢的鸟,迁徙的鸟,飞走的鸟,死去的鸟。它们飞过了无数的天空和山川,它们很乐意跟树讲起远方的故事。树不再寂寞和悲伤,它专心致志地听那些远方的故事:海洋中的大鱼会唱歌;金色的砂砾在半空中织成罗网;火在天空中飞快地燃烧;白色的熊滑进白色的海洋;热带的森林里,最稀缺的是阳光。一年又一年,树把那些神奇的故事储存在年轮里,越来越多的故事,越来越多的远方。每一片蓝色的树叶里都藏着一个故事,重重叠叠的树叶,密密麻麻的故事,关于远方和大海,还有生活和梦想。后来,飞来的鸟,不仅在讲述,讲述自己的远方;也在聆听,聆听别人的故事。

⑩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一只白头鸟借着风的力量,跌跌撞撞地闯进了树枝中,它脚步踉跄,翅膀沉重,羽毛暗淡。“终于找到了,蓝色的大树,我实现了我的梦想。”它垂死的眼睛里闪着幸福的光。大树好奇地问:“我只是一棵树,怎么会成为你的梦想”白头鸟发出微弱的声音:“很多年来,鸟儿们渐渐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在层层叠叠山的背后,一座高山之上,有一棵蓝色的树,找到了它,就找到了远方。在那些浓密的树枝里,有数不尽的远方:现在的远方,过去的远方,时光中的远方。”

又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那棵怀揣梦想的大树忽然明白:它知道这个世界最多的远方的故事,它把自己变成了大海的样子,它早已实现了梦想。

现在,它成为远方,它就是梦想。

(:蒋曼,有删改)

6.阅读上文,请你梳理“一棵树”在追梦历程中的情感变化,完成填上空。(4分)

沉默不语埋怨命运不再寂寞悲伤(坦然接受)明白醒悟(每空1分,共4分)

7.本文中画线句是对“一棵有梦想的树”的形象刻画,请你品味,说说对这一形象刻画有何理解。(4分)

它的梦想融化在树的血液里,一天一天,那棵树的叶子和枝干变成了浅蓝色,深蓝色,蔚蓝色,湛蓝色。各种各样的蓝色,在阳光下发出奇异的光。微风轻抚时,细浪耳语;山风狂野时,树叶发出巨浪的咆哮。那棵树,长出海的颜色,海的模样。

[解析]①交代了这棵树的成长状态,茁壮成长终至枝繁叶茂,暗示梦想对成长具有巨大的促进力量。②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发挥想象,描绘了这棵树慢慢接近自己梦想的过程,启示人们只要不忘记梦想,坚持下去,梦想也许会以另外一种姿态靠近你。③在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与后文鸟儿们寻找这棵蓝色的大树照应。(答出任意两点,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

8.白头鸟找到大树并与之交谈是一处别具匠心的情节设计,请你说说“白头鸟”这一角色的作用。(3分)

[解析]白头鸟的出现,引出了树与鸟的一番对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分)树正是受到白头鸟的启发,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变得坦然而欣慰;(1分)白头鸟的话语,为树的最后醒悟做了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合情合理。(1分)(共3分)

9.下面是两位同学对于这篇文章的疑问:

小甬:这棵树没有到达大海,没有实现愿望,怎么能说“早已实现了梦想”呢?

小真:文章最后说“它成为远方,它就是梦想”,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请你结合对这篇文章的思考,谈谈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4分)

[解析]这棵树经历了追求梦想的过程,虽然没有最终见到大海,但它追求梦想的初心不变,并且持之以恒,这种逐梦的精神难能可贵,即使自己最终没有实现梦想,但它已经成了真正的追梦者。同时,它的逐梦让它在高山之上茁壮成长,成了一道受人尊崇的独特风景,成了他人心中渴望见到的远方和梦想。文章通过叙述种子追求梦想的经历告诉世人:在逐梦过程中,只要坚持不懈,无论结局怎样,人生都同样精彩,同样受人肯定与赞美,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0~13题。(共15分)

小鸟的力量

①森林一片寂静——太寂静了。

②一股灰烟袅袅升起,有个黄色的小舌头舔过干燥的叶子,试探着围住一棵树,然后抓住树皮,向上蹿跃,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着火啦!”乌鸦大叫,“快逃哇!”

③森林里的动物们,有飞的,有跑的,有爬的,纷纷奔向河边和安全地带。鹌鹑妈妈沿着小路跑了一段,然后本能地赶回来,聚拢起小鹌鹑,疯狂地叫喊,咯咯地哄着他们一起走,好沿着小路去往安全地带。一头往常举止优雅的鹿,慌乱地绊倒在一根原木上。

④一只棕色的小鸟和别的动物来到河对岸的安全地带。他落在岸边,看着远处燃烧的森林,不禁问道:“我们能做些什么?”谁都没有回答。

⑤“可那是我们的家园,”他说,“正在燃烧。”他唯一得到的解析就是沉默。

⑥他拒绝接受这样的解析,又说:“我身单力薄,干不成大事,但我有所行动。”说着,他俯冲而下,含了一口水,吐在火堆上。他一次次地从河边往返,翅膀变成灰色,冒起了烟。

⑦高天之上,众天神俯视着混乱的下方,都在看笑话。

⑧“看那只发疯的小鹌鹑,几乎忘了孩子在哪儿,正绕着圈找他们!”

⑨“你看见那只绊倒在原木上的鹿吗?四条腿都在扑腾,却趴在原木上了!”

⑩“可那只小鸟在干什么呢?”一位天神沉思着自言自语。

“他正试图用一口口的水把火扑灭!”

“为什么那样干?我要探个究竟。”这位天神化作一只鹰,飞到了小鸟身旁。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问。

“我身单力薄,干不成大事,但我有所行动。”

回到天空,天神从鹰变回来,重新与其他天神会合。

“喂,他为什么那样做?”

“他说,”天神回答,“他说,‘我身单力薄,干不成大事,但我有所行动。’”顿时,众天神热泪盈眶,泪水如同温柔的雨滴,落向下面的火焰,熄灭了火焰。

(:罗丝·欧文斯,译者:孙宝成)

10.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故事中那只“棕色的小鸟”为拯救燃烧中的“家园”,展现出了哪些力量。(4分)

[解析]①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含水救火。②用自身的行动感动了天神,促使天神帮忙救火,拯救了家园。(4分)

1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3分)

一股灰烟袅袅升起,有个黄色的小舌头舔过干燥的叶子,试探着围住一棵树,然后抓住树皮,向上蹿跃,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

[解析]拟人,将火苗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森林之火燃烧的突然和迅猛。(3分)

12.阅读选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这则寓言故事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4分)

[解析]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缺少解决困难乃至做成大事的能力,而是因为缺少责任与担当,习惯于观望等待,有着不开展有效的行动的流弊,导致错失最佳时机,事情走向失败的结局。(4分)

13.还记得《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爱慕虚荣又不被人重视的神使赫耳墨斯吗?设想一下,如果他没有自以为贵,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请为本文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4分)

我设计的新情节:森林着火啦——动物四处避难—示例:情节:小鸟带头商议如何灭火——大家齐心协力把火扑灭(2分)

我赋予的新寓意:寓意: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大家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才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力量,才可以战胜一切困难。(2分)(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14~17题。(共10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杞人忧天》)

宋有狙公①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能得公之心。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俄而匮③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