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观音片区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A.口腔、胃、小肠 B.口腔、小肠、胃C.胃、小肠、口腔 D.胃、口腔、小肠2.下面不属于酸雨危害的是()A.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B.危害植物的芽和叶C.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D.使动物中毒3.人在大量出汗和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的是()A.血浆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水4.下列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A.蜘蛛 B.蝴蝶 C.蝗虫 D.蜻蜓5.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少“碳足迹”的是()A.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少使用不锈钢金属筷子B.多使用石油燃料,少使用天然气燃料C.多使用垃圾焚烧处理方法,少使用垃圾填埋处理方法D.多使用共享单车和步行,少使用私家汽车6.胃部是一种强酸的环境,细菌一般很难在里面生存。但幽门螺旋杆菌是一个例外,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在人胃中生存的细菌。以下图片中,哪一个是幽门螺旋杆菌?()A. B.C. D.7.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膀胱8.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A.长突起 B.神经元 C.细胞体 D.神经末梢9.小张患了感冒,需要用药,以下用药方法正确的是(
)A.感冒糖浆很甜,可以多喝点B.用茶服药,可以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C.当感冒病情减轻,就停止服药D.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到医院药房拿药10.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实验来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物和遗迹,是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C.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人类的起源D.古书以及人类的传说都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1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1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A.缩手反射 B.望梅止渴 C.膝跳反射 D.眨眼反射13.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图是小明检查时的化验单和血涂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
(4.0〜10)×109个/L
H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A.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B.血液由上图中的①②③组成C.上图中的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D.上图中的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14.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A.主动脉与肺动脉 B.肺静脉与肺动脉C.上腔静脉与下腔静脉 D.肺动脉与肺静脉15.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图中的①②③代表肾单位的三个结构,依次是()A.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B.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C.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D.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16.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观察工具应是()A.放大镜B.望远镜C.低倍显微镜D.高倍显微镜17.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植物人”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脑干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化腺的是()A.唾液腺 B.胆囊 C.肝脏 D.胰腺19.正常人的尿液和原尿相比,尿液中没有()A.血细胞B.葡萄糖C.大分子蛋白质D.无机盐20.《水浒传》中武大郎身材矮小,可能是幼年时期什么物质分泌不足造成的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雄性激素D.胰岛素21.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中会依次流经不同器官,正确表示此过程的流程图是()A.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C.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D.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22.有人看到别人吃酸杏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现象。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A.是后天形成的B.属于低级神经活动C.可以消退或减弱D.图中的①处参与反射的完成23.根据传染流行的条件,必须以预防为主,请你仔细分析下面四种预防措施,找出哪一种是保护易感人群()A.吐痰入盂 B.生吃瓜果要洗净C.勤消毒、灭蝇 D.积极锻炼身体24.肾小囊中的液体里不含有的成分是()A.大分子蛋白质 B.尿素C.葡萄糖 D.无机盐25.在下列血管中,血液含氧浓度最大的是()A.肺动脉B.肺部毛细血管C.肺静脉D.脑静脉26.春夏换季时节,小明出现了咳嗽、高热等现象,经医生诊断为细菌性肺炎。请据图分析并作答:(1)医生为小明进行了静脉注射抗菌药物治疗,药液在体内到达肺部感染部位依次经过了上臂处静脉血管→上腔静脉→____→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同时,如甲图所示,在肺部,血液由____血变为____血。(2)一段时间治疗后小明的症状大大缓解,医生停止对小明进行静脉注射,改为口服头孢类药物继续治疗,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____吸收,因为该器官具有长度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____(如丙图所示),从而增大了____,有利于物质的吸收。(3)药物进入体内后,未被吸收的药物中的一部分通过乙图所示等结构排出,通过[②]____的____作用和(___)____处的____作用,与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形成的尿液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27.根据你所做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l)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变到视野②时,应将玻片向____移动。(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的作用是____,在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然后在剖面上滴一滴碘酒,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变蓝的是种子结构中的____,未变蓝色的是种子结构中的____。28.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液体A、B、C是从肾单位中提取的样品(单位:克/100毫升).请回答下列问题样品成分ABC水909896蛋白质80.030葡萄糖0.10.10无机盐0.720.721.1尿素0.030.031.8(1)“B超”检查需“憋尿”,能“憋尿”说明排尿反射受到_____的控制.(2)样品C是从[⑥]_____中提取的液体,样品C可作为农家肥利用,主要是其中含有无机盐和_____.(3)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最终排出的尿液为1.5升,这跟肾小管的_____作用有关.(4)[④]与[①]中的血液成分比较,[④]中蛋白质浓度明显_____(填“升高”或“降低”).29.“中小学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状况令人担忧。具体表现:无机盐摄入量不足,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校园周边聚集流动摊点等。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我国实施了“学生饮用奶计划”。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无机盐中_____的摄入量不足会导致贫血。(2)多糖分、高脂肪饮食使人肥胖,是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_____。(3)“学生饮用奶”富含的维生素_____能促进钙的吸收。(4)“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还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5)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注意食品的______和保质期,其次要关注食品名称、食品成分、储存方法、使用方法等。在食用水果、蔬菜前,你认为应如何处理?_____。30.分析下面有关神经系统的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①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大脑没有发育完全,常发生尿床现象;②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成年人,出现尿失禁现象;③脊髓腰骶段损伤的病人,常出现膀胱有尿不能排出的现象(1)新生儿的排尿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非条件/条件,选填其一),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内。(2)胸部脊髓完全横断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的原因是脊髓与____________的联系被切断,致使低级中枢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3)脊髓腰骶段损伤的病人膀胱有尿不能排出的原因是脊髓被破坏导致____________结构不完整,反射不能进行。按照神经冲动传递方向顺序,反射弧结构依次包括感受器→____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效应器。31.胎儿在母体内是如何吸收营养的受精作用后,输卵管中的受精卵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人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就是怀孕。胚胎经过两个月的发育,长度可达22毫米,从外形上看已初具人形,因此,到第8周左右的胚胎就叫作胎儿,此后的胚胎发育也叫作胎儿发育。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随着在母体子宫内的发育,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生命之桥,一端连着胎儿腹壁(就是以后的肚脐),另一端连着胎盘。如果把胎盘比作一把雨伞的话,脐带就是伞把。足月胎儿的脐带长约45-55厘米,直径2厘米。表面被覆羊膜,中间有胶状结缔组织充填,保护着脐带里的血管。脐带从胎盘那里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胎儿,并将胎儿排泄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等送到胎盘。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是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虽然胎儿的血管紧挨着母亲的血管,但两部分的血液不会混合。双方血液在这里进行了物质交换。母亲的血液中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水、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供给了胎儿,而胎儿也将自己产生的代谢废物二氧化碳等传递给母亲,再由母亲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将废物排出体外。(1)胎儿在母体子官内发育约需(___)A.280天B.220天C.180天D.120天(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___)A.脐带B.胎盘C.子官内膜D.前三项(3)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A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子官内膜相连B.绒毛壁应该很薄,便于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C.胎儿与母体血液相通,有利于交换营养D.脐带与子官没有直接相连(4)孕期应该有的生理现象是(___)A.饭量大增B.体重加大C.排泄量变大D.前三项(5)母体供给胎儿的氧气最初通过母体八大系统中的________系统从外界摄入,供给胎儿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养料最初通过________系统从外界摄入,然后摄入体内的氧气和养料通过________系统输送到胎盘处,通过交换满足胎儿发育需求。(6)有些女性为了保持身材,分娩后很快停止母乳喂养,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正常发育有影响吗?______
参考答案1、B【解题分析】
淀粉在口腔中开始消化,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在小肠处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开始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题目详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开始消化的部位。2、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还可以腐蚀建筑物及其他物品.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化的水源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被称为“空中死神”。考点:酸雨的危害。3、D【解题分析】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无机盐等物质;人在腹泻时,消化道的黏膜受损,吸收能力降低,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的水、无机盐以及其它营养物质都会减少。【题目详解】大量出汗时,血液主要丢失水分和一部分无机盐。喝水和适量补充无机盐就能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严重腹泻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损,人体主要丢失水分、一部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喝水、适量补充无机盐以及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等方法来补充血液中丢失的这些成分。因此不管是大量出汗还是严重腹泻都不会使血液中的血细胞丢失,丢失的主要是血浆成分,而在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因此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主要散失的是水分。【题目点拨】结合着血浆的主要成分和出汗或腹泻的原因进行解答。4、A【解题分析】
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面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有3对足,2对翅。【题目详解】A.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符合题意。BCD、蝴蝶、蝗虫、蜻蜓等具有昆虫的特征,属于昆虫。故选A。【题目点拨】考查昆虫纲的主要特征。5、D【解题分析】
(1)根据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考虑。(2)根据煤石油燃料产生的产物考虑。(3)根据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结果考虑。(4)根据私家车出行代替公供交通工具的缺点考虑。【题目详解】A.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浪费原料,用木材制筷子,就需要多砍伐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就少,所以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少使用不锈钢金属筷子会增加“碳足迹”。A不符合题意;B.煤石油燃料中含有大量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多使用石油燃料,少使用天然气燃料会增加“碳足迹”。B不符合题意;C.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应该回收再利用。所以多使用垃圾焚烧处理方法,少使用垃圾填埋处理方法会增加“碳足迹”。C不符合题意;D.私家汽车出行会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燃烧的是汽油,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多使用共享单车和步行,少使用私家汽车可以减少“碳足迹”。D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该做法是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是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是吸收了二氧化碳。6、B【解题分析】
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因此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题目详解】A、属于球菌,A错误;B、属于杆菌,B正确;C、属于病毒,C错误;D、属于螺旋菌,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B。【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具备相应的识图能力。7、D【解题分析】
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题目详解】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一、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因此与尿液形成无关的结构是膀胱。【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解答该题要从尿的形成及排出过程入手。8、B【解题分析】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9、D【解题分析】
安全用药应该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题目详解】A.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故A不合题意。B.茶叶里有很多的矿物质,还有一种叫单宁酸的酸性物质.我们吃的药,有不少含有碱性物质,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如果和单宁酸遇到一起,发生了中和反应,就形成了既不能溶解,也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和水,这样会影响药性的发挥,一般用温开水服用,故B不合题意。C.感冒症状减轻,但体内的致病菌还没有完全清除,一般情况,症状完全消失也要加服药品1到2日,故C不合题意。D.感冒的病因病情有多种,请医生诊治,对症治疗,是恰当的处理方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B【解题分析】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题目详解】化石是说明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因此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最直接的应该是古人类的化石,如“露西”的骨骼化石、东非人的头骨化石及其使用的石器,都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故选B。【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作用。11、D【解题分析】心脏主要由心肌造组成,因而能够强有力的收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当心脏收缩时,血液由心脏压入动脉,由动脉流入全身,再由全身流到静脉,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再由静脉流回心脏。12、B【解题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据此解答。【题目详解】ACD、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都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ACD不正确;B、望梅止渴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解答时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切入。13、B【解题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4.0﹣10.0)×109个/L
最小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形成贫血。图中,①血小板、②白细胞、③红细胞。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红细胞数量少于参考值,因此小明可能患有贫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所以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故A正确;血液由图中的①血小板、②白细胞、③红细胞和血浆组成,而不是仅由图中的①②③组成,故B错误;图中的①血小板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故C正确;图中的③红细胞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故D正确。故选B。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14、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在肺循环中,动脉血管(肺动脉)里流静脉血,静脉血管(肺静脉)里流动脉血,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是静脉血管,流动脉血,应为肺静脉,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是动脉血管,流静脉血,应为肺动脉,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15、A【解题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的核心是一个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肾小球,肾小球外有肾小囊的包裹,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图示如下:
由图示可知: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点睛: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小球有滤过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16、C【解题分析】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际上是观察红细胞的流动特点,要观察细胞,因此需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题目详解】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我们选取的材料一般是颜色浅的小鱼,色素少,有利于观察,观察时需要用到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故选C。【题目点拨】掌握“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原理及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7、D【解题分析】
明确大脑、小脑及脑干的结构及功能即能正确答题。【题目详解】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所以该类病患者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脑干。18、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人体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胆囊储存胆汁,不属于消化腺。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19、B【解题分析】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尿液中不含葡萄糖。【题目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浆的化学成分,可以证明原尿中除了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其他成分几乎都与血浆相同。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故选B。【题目点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些成分被过滤到肾小囊腔而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球管时。其中一成分由肾小管重新吸收,最终形成了尿液。20、A【解题分析】水浒中武大郎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是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21、B【解题分析】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题目详解】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从尿液的形成到尿液的排出的器官依次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22、B【解题分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题目详解】见到杨梅分泌唾液是多次吃过杨梅的人,当他见到杨梅时,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他曾经吃过杨梅分泌唾液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想到了杨梅的很酸的滋味才完成的,因此是条件反射。故选B。23、D【解题分析】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题目详解】吐痰入盂、生吃瓜果要洗净、勤消毒、灭蝇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积极锻炼身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题目点拨】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本题解题关键。24、A【解题分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肾小囊中的液体里不含有的成分是大分子蛋白质。故选A。25、C【解题分析】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是含氧多的鲜红色的血液。26、右心房静脉动脉小肠小肠绒毛吸收面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③肾小管重吸收【解题分析】
(1)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所示:
(2)人体排出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3)图乙中,①肾小囊、②肾小球、③肾小管。【题目详解】(1)医生为小明进行了静脉注射抗菌药物治疗,则药物随血液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到达肺部。即上臂处静脉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甲图中,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所以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3)药物进入体内后,未被吸收的药物中的一部分通过尿液排出,尿液的形成包括②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③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后,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形成的尿液。【题目点拨】理解掌握血液循环路线及尿液的形成过程和小肠是消化、吸收主要器官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27、右上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气泡胚乳胚【解题分析】
(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速记为:一滴→二刮→三涂→四盖→五染色;
(3)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是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题目详解】:(1)在①图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保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利于观察。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然后缓缓地盖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3)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储存在胚乳中。所以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然后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洒,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变蓝的是种子结构中的胚乳。未变蓝色的是种子结构中的胚。【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及玉米种子的结构。28、大脑肾小管尿素重吸收升高【解题分析】(1)排尿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的非条件反射,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反射活动要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因此,“B超”检查需“憋尿”,能“憋尿”说明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的控制。(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样品C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而是含有大量的尿素。因此,样品C是从[⑥]肾小管中提取的液体,样品C可作为农家肥利用,主要是其中含有无机盐和尿素。(3)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只有1.5L左右,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像水、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的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④]出球小动脉与[①]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成分比较,[④]中蛋白质浓度明显升高。29、含铁的无机盐能量D蛋白质生产日期用清水冲洗、浸泡或削皮等(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题目详解】(1)人体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小,但作用却很大,如无机盐中的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易导致贫血。(2)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供能的主要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人如果摄取过多的糖类和脂肪,易造成肥胖,因为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能量。(3)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学生饮用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要经常饮用,还富含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4)奶类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它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作用。所以,“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发育和成长。(5)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次要关注成分、厂名、地址、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在食用水果、蔬菜前,你认为应如何处理:用清水冲洗、浸泡或削皮等。【题目点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30、非条件脊髓大脑神经中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解题分析】
人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户品牌建设中的企业文化传播路径-全面剖析
- 短视频平台的即时性与传统广播业的变革-全面剖析
- 小学一年级副班主任工作计划(5篇)
- 工作检查自查报告(15篇)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定向选调毕业生考试真题
- 2024年宁波市余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招聘考试真题
- 隐私保护下的地图数据共享-全面剖析
- 装修材料环保性能研究-全面剖析
- 面向非结构化文本的培训内容提取算法开发-全面剖析
- 矿山开采安全管理与保卫计划
- 隐蔽工程影像资料采集要求和拍摄方法(网络版)
- DB37T 1913-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特种作业人员配置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大单元教学学历案4 《现代诗二首》(略读实践课)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看《种地吧》思考 课件 高一下学期 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二
- 《保护板培训教材》课件
- 绿色医疗器械设计
- 用电协议书范文双方简单一致
- DB11T 2155-2023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现场检查评定规程
- 2024年电工(高级技师)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DB34T 2146-2014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报告编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