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各学校生物七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舌尖上的安全,味蕾上的健康”,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以下生活中常见的做法,合理的是A.土豆发芽后,掰掉芽就可放心食用B.吃剩后异味不大的饭菜下顿直接食用C.腌黄瓜容易腐烂,可以多加些防腐剂D.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识别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血细胞中被喻为“勤劳的搬运工”,“忙碌的修补匠”,“英勇的战士”的依次是()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C.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D.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3.人体呼吸时,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是()A.不含氧气 B.全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增加 D.不含氮气4.鲫鱼的下列特征中,能够在游泳时减少水对鱼阻力的是()①鲫鱼的体形呈流线形;②鲫鱼的体表有黏液;③鲫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5.如图所示,在显微镜下你观察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6.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是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C.甜、咸、苦、辣 D.麻、酸、甜、咸7.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血流速度由快至慢比较依次是:⑤、⑥、⑦B.⑤管壁比⑦要薄管腔要小些C.显微镜下观察到⑥中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D.该心脏内只含有房室瓣8.等量的下列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后,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D.淀粉9.人类的一个新生命开始于()A.婴儿的诞生 B.受精卵的形成 C.胚胎的形成 D.胚泡的形成10.当B型血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应先考虑给他输入()A.A型血 B.AB型血C.B型血 D.O型血11.血细胞中被喻为“勤劳的搬运工”,“忙碌的修补匠”,“英勇的战士”的依次是()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C.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D.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12.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A.小静脉 B.小动脉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13.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14.我市正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文明出行包括人过斑马线时应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人们见红灯则停、见绿灯便行走这一反射类型及其神经中枢分别是A.非条件反射,小脑 B.条件反射,大脑皮层C.条件反射,脊髓 D.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15.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是某同学对图中的血细胞所作的描述,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在人受伤时,细胞③会释放血液凝固的物质,形成凝血块而止血B.细胞①没有细胞核,数量过多时,人体可能患炎症C.细胞④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因含丰富血红蛋白而使血液呈现红色D.细胞③能够运输氧气,当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该细胞数目会增加16.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海豚 B.大猩猩 C.大熊猫 D.宠物狗17.人体血液在肺泡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可能出现的是()A.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C.氧的含量增加 D.动脉血变成静脉血18.下列关于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食品是指富含叶绿素和维生素的植物类食品B.发芽的马铃薯去芽煮熟后再吃C.青少年缺钙应适当增加动物肝脏、鸡蛋等食物的摄入量D.刚过保质期,没有霉变的食品仍可食用19.有关人类反射知识的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B.看小说激动得热泪盈眶是人类特有的反射C.当人从暗处到明处时瞳孔会缩小D.听觉形成过程中鼓膜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20.实验桌上有显微镜,试管,玻璃管,石灰水,清水,活小鱼和纸,笔,直尺,你能用它们完成下列哪些实验?①检验唾液对淀粉的作用②观察毛细血管血流特点③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④验证人呼吸需要消耗氧⑤测定反应速度⑥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④⑥21.在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非处方药可以长期服用B.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处方药C.服药前认真阅读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D.配备好家庭药箱,在急性伤病的及时处理方面具有积极意义22.下列各项不属于反射的是()A.食虫鸟见到某些昆虫的幼虫不敢食 B.熟睡的人被蚊虫叮咬会动一动C.病菌入侵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23.在“测量胸围差”的实验时,要求你尽力深吸气再尽力深呼气。那么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 B.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C.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D.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24.肾小球是由多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与之相连的血管()A.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均为小动脉B.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均为小静脉C.入球血管是小静脉D.出球血管是小静脉25.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果我们要购买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即绿色食品)需要关注的产品标志是()A. B. C. D.26.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 B. C. D.27.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A.睡梦中有时出现遗精的现象 B.学习期间常常出现近视C.月经初潮周期不规律 D.月经期间身体出现不适28.协调人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是(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脑干29.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A.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C.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D.环状软骨扩大30.图为男女主要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下列哪个结论()A.女孩性器官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早B.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特征之一C.大约8岁前男女性器官发育都很慢D.在性器官发育时,身高体重变化不大31.某病人因肠胃疾病而需要全静脉注射补给营养,则所配制的营养液应含有()A.淀粉、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B.葡萄糖、脂肪酸、甘油、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C.葡萄糖、脂肪酸、甘油、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D.淀粉、脂肪酸、甘油、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32.眼球内具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 B.虹膜 C.视网膜 D.脉络膜33.下列选项中与“绿灯行,红灯停”反射类型不同的是:()A.听到上课铃响尽快回教室B.听到警报声响有序撤离C.看到危险标志主动避让D.触到尖锐物体本能缩手34.人缺乏维生素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患一些疾病,如患夜盲症、脚气病、佝偻病、坏血病分别是缺乏()①维生素A②维生素B1③维生素C④维生素D。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35.血液中,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功能的成分是()A.血小板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浆36.人体的每个器官各具功能,协同完成相关生理活动。图一是人体部分器宫组成示意图。图二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如图一,器官甲、乙、丙、丁均属于人体的__________系统。甲和__________(填序号)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结构甲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它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2)图二中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是__________。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成__________,在小肠处被大量吸收进入血液。(3)饭后1〜2小时,CD段血糖含量大幅下降,是因为器官[丁]的内分泌部分泌的__________会增多,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37.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婷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请据图回答:(1)A表示_______正在和卵细胞结合,即受精过程,此受精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______完成的,形成了B受精卵。(2)B经过不断的分裂、分化形成D,D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并通过______和脐带从妈妈的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3)母乳中含有促进婷婷生长发育、细胞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是______。(4)进入青春期后,婷婷体内会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月经,这与卵巢分泌的______激素和孕激素有关。38.2016年1月25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2016地球一小时中国区主题——为“蓝生活”,鼓励公众为了蓝色天空和蓝色星球,践行可持续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为此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并释放出_____气体。(2)我们倡导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减少了大气中_____的含量,有利于维持自然界的碳——氧平衡。39.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尿液的排出受神经系统支配,过程如图1所示:当膀胱储存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胱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沿盆神经传导到脊髓的低级排尿中枢;同时,兴奋还沿着脊髓中的神经纤维向上传导,依次到达脑中各级排尿中枢,并在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做好准备后,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向下传导,控制脊髓低级排尿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再由盆神经传出,最终尿液排出体外。脊髓损伤常导致膀胱功能障碍,是国内外长期以来的医学难题。我国外科专家侯春林教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创“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为解决该医学难题作出重大贡献。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显微手术缝合,获得一个新的完整的“跟腱-脊髓中枢-膀胱”反射弧。术后8-10个月,患者通过敲击跟腱引起反射促发膀胱排尿。人工反射弧重建成功的关键在于,图2中①处所示的神经元从缝合点开始重新再生出轴突,并沿着②处所示传出神经生长到膀胱,这大约需要8-10个月的时间。(1)图1中,盆神经主要负责膀胱与脊髓的兴奋传入和传出联系,属于_____系统。各级排尿中枢分别位于_____内。(2)“尿意”是在_____产生的。脊髓损伤的病人_(能/不能)感觉到尿意,这是因为____。(3)观察图2所示重建的完整“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其感受器位于_____(填字母),神经中枢位于_____(填字母)。敲击患者跟腱促发膀胱排尿属于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40.分析下面的资料(表中的数值为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种类水分有机物氮磷钾粪便>70%20%左右1.00%0.50%0.37%尿液>90%3%左右0.05%0.13%0.19%(1)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粪便和尿液中的成分,含有机物多的是___________。(3)在沼气池中,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___________,可以杀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解题分析】
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食品是安全的食品;生活中要注意购买安全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题目详解】A、发芽的马铃薯内有剧毒物质龙葵素,去芽后,龙葵素仍存在,不能食用,错误。B、吃剩后有异味的饭菜以及被细菌污染,不能食用,错误。C、防腐剂含量多的食品对人有害,错误。D、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食品安全的概念。2、C【解题分析】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来运输,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所以红细胞是“搬运工”;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所以白细胞是“战士”;血小板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所以血小板是“修补匠”。故选C。【题目详解】3、C【解题分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气体成分环境中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题目详解】从表格中看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是16%,氮气含量是7%,二氧化碳含量是4%,而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是0.03%,因此人体呼吸时,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是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增加。故选C。【题目点拨】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4、B【解题分析】
随着生物的进化与自然选择的进程,生物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认真分析不难解决.【题目详解】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④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⑥鱼用鳃呼吸。⑦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而题干中鲫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与减少鱼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没有关系。【题目点拨】生物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但注意并不是所有特点都一定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5、B【解题分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题目详解】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每立方毫米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为10万--30万个。因此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B正确。【题目点拨】掌握血细胞的种类和正常值是本题解题关键。6、A【解题分析】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7、C【解题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由图可知,血液由⑤→⑥→⑦,故是⑦小静脉,⑤是小动脉,⑥是毛细血管。【题目详解】血流速度由快至慢比较依次是:⑤、⑦、⑥,故A错误;⑤动脉管壁比⑦静脉要厚,管腔要小些,故B错误;⑥是毛细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故C正确;鱼的心脏内没有瓣膜,故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和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8、B【解题分析】
根据每克葡萄糖、油脂、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以及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判断。【题目详解】每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15.6kJ,淀粉主要是糖类;每克油脂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39.3kJ;每克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放出的能量16.7kJ;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在人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脂肪。【题目点拨】“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所以对六大营养素的考查也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六大营养素包括的种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9、B【解题分析】考点: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分析:此题考查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据此解答.解答:解: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故选B.点评:此题是基础性的题目,较容易.明确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10、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AB型血的人失血过多,抢救时应该给他输入同型的AB型血。考点:输血的原则。11、C【解题分析】
红细胞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来运输,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所以红细胞是“搬运工”;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所以白细胞是“战士”;血小板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所以血小板是“修补匠”。故选C。【题目详解】12、C【解题分析】
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题目详解】毛细血管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13、A【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血液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血红蛋白的特性。【题目详解】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由血红蛋白的特性而决定的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故B、C、D错误,A正确,选A。14、B【解题分析】
(1)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题目详解】“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15、D【解题分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是白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红细胞,④是血小板。【题目详解】在人受伤时,④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A错误;①白细胞个体最大,能够吞噬病菌,有细胞核,细胞①的数列高于正常值,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错误;③为红细胞,属于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因含丰富血红蛋白而使血液呈现红色,呈两面凹的圆饼状,C错误;图中③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当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红细胞数目会增加,D正确。【题目点拨】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和三种血细胞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16、B【解题分析】
人与类人猿有很多相似的形态结构和行为习惯,并且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题目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B。【题目点拨】关键点:人和类人猿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17、C【解题分析】
(1)人体的呼吸包括: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几个过程。
(2)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这种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动脉血;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血液呈暗红色,这种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叫静脉血。【题目详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与血红蛋白结合,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氧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ABD错误,如图所示:所以答案选择C。【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理解气体交换的特点以及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18、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合理膳食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功能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A、绿色食品是指安全、优质、无污染食品.不符合题意.B、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C、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物质,人体如果缺钙,儿童易患佝偻病,补钙的同时要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动物肝脏、鸡蛋等富含钙、维生素D、蛋白质等,所以青少年缺钙应当增加动物肝脏、鸡蛋等的摄入量.符合题意.D、禁止使用过保质期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不符合题意.考点:注意合理营养;关注食品安全19、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听觉形成过程中鼓膜能把声波的刺激转化为震动,而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是耳蜗,D错误。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20、B【解题分析】利用显微镜、活小鱼可观察毛细血管血流特点;利用试管、玻璃管、石灰水可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利用纸、笔、直尺可测定反应速度。故选B21、A【解题分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题目详解】非处方药可按药品说明服用。但是“是药三分毒”,每一种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自行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若需长期服用,要咨询专业医师后,方可服用。A错误;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处方药。B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通过药品使用说明书,我们能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是否过期等信息,这是我们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C正确;
家庭小药箱一般备有常用的、急救药物,在急性伤病的及时处理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配备的外用药和内用药要遵循针对性、实用性、急救性等原则,而不必面面俱倒,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以及重要性。根据自己家人的疾病情况,要注意了解一些常用的药物。22、C【解题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题目详解】食虫鸟见到某些昆虫的幼虫不敢食属于条件反射;熟睡的人被蚊虫叮咬会动一动,这是动物的本能,属于非条件反射;病菌入侵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这是人体生理机能的作用,与反射无关;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是人类特有对语言文字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由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题目点拨】反射一定要有神经系统的参与。23、B【解题分析】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使胸廓的横径加大,隔肌收缩,膈顶下降,使胸廓的纵径加长。这样,由于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由于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膈顶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呼出体外。【题目详解】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的,肋骨上升,胸廓容积变大。故B正确。【题目点拨】巧方法:可以模拟减压过程,深吸气时,攥紧拳头(相当于膈肌和肋间肌收缩),呼气时,松开拳头(相当于膈肌和肋间肌舒张)。24、A【解题分析】
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特别注意: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题目详解】肾动脉通过入球小动脉与肾小球相连。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与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相连,血液经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入肾静脉,入球血管和出球血管都是小动脉。因此,肾小球是由多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与之相连的血管是入球血管与出球血管均为小动脉。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肾小球的实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肾单位的结构。25、A【解题分析】绿色食品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选项A的标志为AA级绿色食品的标志。26、B【解题分析】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题目详解】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属于循环系统,A错误。B、泌尿系统主要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其中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B正确。C、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其中的胆盐可以乳化脂肪,将大的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C错误。D、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是关键。27、B【解题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据此解答。【题目详解】睡梦中有时出现遗精的现象是男性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现象,A不符合题意;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近视往往是用眼不卫生造成的,所以学习期间常常出现近视不是青春期的表现,B符合题意;女性青春期出现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月经初潮多在青春发育期出现,一般年龄为12-18周岁。极少数早于10岁或迟于18岁才来月经。在月经初潮后的半年或一年,月经没有规律,以后会正常,C不符合题意;月经期间身体出现不适感,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8、A【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小脑的功能,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题目详解】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协调人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是小脑。
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点记住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29、A【解题分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据此答题。【题目详解】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所以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道的组成;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30、D【解题分析】由图知,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在性器官的发育上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A正确;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从图中看出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这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1-10岁之前性器官的发育都比较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C正确;在性器官发育时,是出于青春期,从图中可以看出12岁左右,器官达到的重量快速上升,因此,该时期身高体重很大,D错误。故选D。31、C【解题分析】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淀粉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淀粉类、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淀粉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某病人因肠胃疾病而需要全静脉注射补给营养,则所配制的营养液应该是消化的最终产物。【题目详解】A.此选项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吸收,要经过消化。不符合题意;B.葡萄糖、脂肪酸和甘油已经是消化的最终产物,维生素和无机盐是小分子无机物,都能被人体直接利用,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直接吸收。不符合题意;C.葡萄糖、脂肪酸、甘油和氨基酸已经是消化的最终产物,维生素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的无机物。符合题意;D.淀粉经过消化才能被利用。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了解人体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情况,明确有机物的最终产物。32、C【解题分析】【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题目详解】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A错误;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B错误;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眼球中的视网膜,C正确;脉络膜有营养眼球的作用,D错误。【题目点拨】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眼球的结构和是视觉的形成。33、D【解题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据此解答即可。【题目详解】“绿灯行,红灯停”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
ABC、听到上课铃响尽快回教室、听到警报声响有序撤离、看到危险标志主动避让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ABC不符合题意。
D、触到尖锐物体本能缩手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D符合题意。
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34、C【解题分析】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题目详解】由分析可知: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皮肤粗糙,易得夜盲症。维生素B1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时,易得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易得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症,主要分布在动物肝脏,蛋等。因此,人缺乏维生素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患一些疾病,如患夜盲症、脚气病、佝偻病、坏血病分别是缺乏①维生素A、②维生素B1、④维生素D③维生素C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各种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35、A【解题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因此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功能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36、消化丁胆汁乙葡萄糖胰岛素【解题分析】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2、人体的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3、观图可知:图一甲是肝脏、乙是十二指肠、丙是胃、丁是胰腺。【题目详解】(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甲肝脏和丁胰腺位于消化道外,属于大消化腺,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是小腺体,其中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中虽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乳化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2)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出现糖尿,即糖尿病,乙体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所以乙表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并加入血液,所以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3)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并进入血液,这时,胰岛分泌胰岛素的量增加。其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丁胰腺的内分泌部分泌的胰岛素分泌增加,调节血糖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题目点拨】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功能,胰岛素的作用是本题解题关键。37、精子输卵管子宫胎盘蛋白质雌性【解题分析】
(1)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2)A表示受精过程,B表示受精卵、B~C表示细胞分裂、D胎儿(子宫内发育)、E人体。【题目详解】(1)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A过程表示受精,此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输卵管完成的。(2)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因此D是由B经过分裂和分化等复杂过程后形成的,其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并通过胎盘和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土地整治及生态修复协议
-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科学试卷一(含答案)
- 友谊的味道中考满分作文14篇
- 整形外科胸部护理
- 儿科常见应急预案及处理
- 品牌授权经营与使用合作协议
- 2025网格员题库及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级财务会计(一)》真题题库及答案
- 心瓣膜置换护理查房
- 联合市场推广与合作协议书条款书
-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合作合同书
- 数据资产管理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腰椎术后的护理查房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研究全解析
- 2024年阿拉尔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笔试真题
- 院前急救新进展
- 2025红色中国风《长安的荔枝》读书分享模板
- 202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运输(公路)》真题
- 中国狼疮肾炎诊治和管理指南(2025版)解读
- 环保企业五年发展计划
- 金属非金属矿井通风作业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