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知识点一
无法治不自由
信息或者干预呈现结果等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
者应该履行群组管理责任。这告诉我们()①任何时候都不能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②可以放心上网,因为网络上不会再有虚假信息③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④网络上同样没有绝对的自由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例1
(2018湖南娄底中考)自2017年10月1日起,网络跟帖评论须实名认证;
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通过发布、转载、删除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无法治不自由”。网络跟帖评论须实名认
证等规定说明,在网络空间,自由也是法律之内的自由,同样没有绝对的自
由,网民应该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可见,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
误,因为在讲诚信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隐私;②说法错误,因为网络信息良
莠不齐的状况不会因为题干中的规定而得到根本改变。故选C。答案
C知识点二
法眼看平等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眼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的含义是: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
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
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据此分
析,①③④符合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要求。②做法错误,排除。故选
B。答案
B1.有人认为,自由是绝对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自由只是相对的,当个人的自由不触碰法律、不
违反公共道德、不妨碍他人自由时,你可以享受这种自由,如果你的自由影
响到了上述这些,自由就要受限制,这样社会才能有秩序、有保障。社会是
人的社会,法律承认个人的个体自由,但是有个前提,个体的自由不能影响
到他人的自由,这也是一个基本原则。比如说,你有听音乐的自由,但是听
音乐这个自由不是绝对的,半夜12点,开着很大声的音乐,影响他人休息,这
个就不是你的自由了,因为你听音乐的自由影响到了他人休息的自由。2.有人认为,在网络上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同时宪法也明
确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的包括言论在内的各项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网络
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但绝非法外之地。为了规范网络言论行为,国家互联网
信息办公室印发并施行了《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要求,
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
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
空间。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
动、理性表达。如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已经深入人心,依法治网是其中的
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言论自由的真正含义,结合法治精神、了解法律责任、坚守法律底线,确保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表网络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
权利。答案
A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
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故选A。答案
D题干材料中的那些人需要认识到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
制的、相对的。故选D。D.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依法行使权利答案
DA、C两项说法错误,不能选;B项与漫画提供的信息不符,不能
选。漫画说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故选D。知识点二
法眼看平等4.(2018山西太原期末)“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是不平等。”这启
示我们
()A.要追求绝对平等B.要同等情况同等对待C.每个公民都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D.要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答案
DA项说法错误,因为平等与自由一样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B、
C两项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不符。这句话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平等,做到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选D。5.(2019江苏海安期末)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体现
“平等”原则的是
()①法不阿贵,绳不绕曲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③王子犯法,庶民同罪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
D②体现的是宽容,④体现的是尊重,均不符合题意。任何公民,不
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
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
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可见,①③体现“平等”原则。
故选D。D.只要严惩腐败,就能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
B“老虎”一般指职务级别较高的,特别是副部级以上的违纪违
法分子;“苍蝇”一般指职务级别较低的违纪违法分子。漫画“老虎苍蝇
一起打”表明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要依法予以追究。故选B。1.(2018海南琼中期末)“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
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句话启示我们
()A.法律只会限制人的自由B.法律制约并保障人的自由C.离开法律的约束更加自由D.人的自由可不受法律约束答案
B
题干中的话强调,法律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这给我们的
启示是,法律制约并保障自由。A、C、D三项都是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
故选B。22.(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期末)下列对自由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③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④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①②④理解正确。③理解错误,因为自由不
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故选B。3.(2018吉林农安期末)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这体现了法律意义上的平等的含义是
()A.同等情况同等对待B.同等情况差别对待C.不同情况差别对待D.不同情况同等对待答案
C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对老年人、儿
童、孕妇、残疾人的特殊关照,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选C。1.“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
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③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④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本题考查自由的内涵、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从自由的内涵来
看,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来
看,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
享自由。可见,①②④理解正确。③说法太绝对,也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不
符,应当排除。故选B。答案
D“霸座女”周某某因乘坐列车强占他人座位且不听列车工作
人员劝阻,最终被处以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并被列入铁路黑名单。这一
方面表明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另一方面表明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
可分割。可见,②③④符合题意。周某某180天内无法购买火车票,这说明
①说法错误,应当排除。故选D。3.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意指公民同等地依法
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宪法对之最为经典性的表述就是:“公民在法律面
前一律平等。”法律意义上的平等要求
()①男女同工同酬②一次选举一人一票③整个社会同等富裕,不存在贫富差距④老人、儿童、孕妇等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得到特殊关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C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
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
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
照。可见,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应该排除。故选C。答案
A观察漫画不难发现,B项与漫画表达的意思不符,不能选;C、D
两项说法错误。漫画提供的信息告诉我们,城镇居民能够享受到的权利,农
民工也能享受到。这说明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上是平等
的。故选A。1.(2018山西平遥期末)自1960年第一届残奥会后,每一届奥运会之后都会
举办残奥会。这体现了
()①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追求幸福的权利②人与人之间完全平等,没有差异③每个人平等地享有法律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律义务④每个人的发展权利是平等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C本题考查学生对平等的认识。从每一届奥运会之后都会举办
残奥会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的发展权利是平
等的,每个人平等地享有法律权利和平等地履行法律义务。可见,①③④符
合题意。②说法太绝对,应该排除。故选C。2.(2019河南信阳固始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北京日报》曾刊文指出:“任何自由都有底线,从来就没有超越法治边界
的自由。现在,在某些人眼中,“言论自由”貌似成了网络游戏中的‘大
招’‘神器’,只要一祭出,就可为所欲为、所向无敌。这样的想法不是法
盲无知,就是揣着明白耍无赖‘碰瓷’。法治是自由的底线,尤其是在涉及
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统一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法治的边界更不容逾
越。”(1)请谈谈你对自由的理解。(2)怎样理解“法治是自由的底线”?答案(1)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自由主要指人
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
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
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
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
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解析这是一道简答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1)问要求学生理解自由的内涵。回归课本,运用所学知识答出自由的内
涵即可。第(2)问要求学生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回归课本,运用所学知识答出法
治与自由的关系即可。1.(2019安徽蚌埠期末,17,★☆☆)下列诗句中,能体现人们向往自由的是
()A.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答案
C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
思是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
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可见,C项能体现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故
选C。2.(2019江苏海安期末,12,★☆☆)一只风筝在天上飞,它很想挣脱拴住自己
的那根线,突然,一阵狂风吹来,风筝就昂着头借着风拼命挣脱,线终于断了,
但风筝还未来得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A.没有必要的制约就没有真正的自由B.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遭遇困难和挫折C.只有逆来顺受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D.没有坚韧的意志就不可能实现理想答案
A风筝最终的结局告诉我们,没有必要的制约就没有真正的自
由。故选A。3.(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期末,11,★★☆)教育部下发通知,特别强调,
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2
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
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
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这些规定有利于
()①社会的稳定和进步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保证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平等地享有就业的机会④保证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能够就业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B本题考查平等的价值。通过阅读教育部通知中强调的“三个
严禁”,我们发现这些规定要求一律平等地对待每一个高校毕业生。这些
规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保证
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平等地享有就业的机会。可见,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
法太绝对,应当排除。故选B。4.(2018山西朔州期末,10,★★☆)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
要求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这一要求的有
()①设置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②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③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④在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D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通过审题不难发现,③体现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①②
④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可见,①②③④都是符合题意的。故选D。答案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是: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
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这里的平等是指“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可见,②③符合题意。①不能选,因为平
等不是绝对平均;④不能选,因为年轻人与老年人需要区别对待。故选A。答案
C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考查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自由精神是
法治产生的动力”告诉我们,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联系所学知
识来看,A、B、D三项理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
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可
见,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1.(2019福建中考,23,★☆☆)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
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②自由自在是人们向往的生活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②③理解错误,与这句话包含的意思不符。这句话告诉我们,法
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可见,①④理解正确。故选B。2.(2019安徽中考,9,★☆☆)2019年我国政府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
金;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专项救助等标准;加强困境儿童保障。从平等角
度看,对这些特殊群体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B.在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C.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D.人们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不同答案
CA、B、D三项理解错误,不能选。题干材料体现了不同情况差
别对待。故选C。3.(2018吉林长春中考,10,★☆☆)据调查显示,多数招聘会录用男性的职位
远远多于录用女性的职位,男性的薪酬也普遍优于女性。这种现象
(
)A.属于年龄歧视、就业歧视B.属于利用职务之便行使特权C.侵犯女性应聘者的隐私权D.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答案
D通过审题可以发现,A项不符合题意,因为题干材料中没有提到
年龄歧视;B、C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题干材料中的现象违背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故选D。4.(2018内蒙古包头中考,3,★☆☆)近日,包头市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审结一
起案件。被告通过微信朋友圈辱骂原告,并公布原告的照片和电话,结果被
判在微信朋友圈公开道歉三天。此案例说明
()①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规则②网络不是滥用自由的天堂③网络交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④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被告因在微信朋友圈辱骂原告,公布原告的照片和电话,被人民
法院判决在微信朋友圈公开道歉三天,这说明网络不是滥用自由的天堂,公
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可见,②④符合题意。①与题干材料不符,③
理解错误。故选C。5.(2019四川广元中考,16,★★☆)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
森林火灾,多名森林消防队员和地方干部群众在救火时不幸牺牲。正当各
地群众表达悼念之情时,竟有个别网民公然诋毁侮辱牺牲的消防战士,引发
其他网民的强烈愤慨,嫌疑人尹某因此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针对上述材料,两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请你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角度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6分)答案
(1)芳芳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因为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
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2分)(2)雨雨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因为法治与自由是相互联系、不可分
割的。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
才能享自由。(2分)解析这是一道辨析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芳芳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
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雨雨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法治
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根据上述分析,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的角度,
运用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即可。1.(2019广东中考,6,★☆☆)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广东依法立案查处涉
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000多人,其中厅级干部5人、处级干部94
人。这表明
()A.扫黑除恶是我省现阶段的中心工作B.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C.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D.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答案
D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与题干材料不符。在依法立案查处的2
000多人中,厅级干部有5人,处级干部有94人,这表明在我国,所有公民的违
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
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故选D。2.(2018新疆中考,8,★☆☆)2017年6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
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开启了我国依法治网的新
阶段。这表明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我们可以享受自由无限的网络交往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④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
A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课本知识告诉我们,无论是现实世
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
制的、相对的。可见,②观点错误,应该排除。故选A。3.(2019浙江湖州中考,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相关链接,从生命角度说明漫画中的整治行为绝非“多此一举”。
(4分)(2)运用自由与法治关系的知识,评析漫画中骑行者的言行。(6分)答案(1)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也是脆弱的。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多发,
且因不戴头盔造成人员死亡率高。(2分)交警的整治行为有利于保障我们
生命安全,提醒我们珍视生命、关爱生命,规范交通行为,增强安全意识和
自我保护意识,所以绝非多此一举。(2分)(2)电动车骑行者的言行是错误的。(1分)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
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治的红线,法治是自由
的保障,法治保障人们合法权利和自由的享有。(3分)骑行电动车不戴头盔
的行为超越了法治的界限,就会失去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权利和自由。(2分)解析这是漫画类简答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能力。第(1)问要求结合相关链接,从生命角度说明漫画中的整治行为绝非“多此
一举”。学生可以从“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等角度,运用所学知识来
回答。第(2)问要求运用自由与法治关系的知识,评析漫画中骑行者的言行。学生
首先要判断出骑行者的言行是错误的,然后要回答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最后
要指出骑行者言行的错误所在。根据上述分析组织答案即可。答案
(1)王某的说法不正确。自由是有限制的,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不
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2)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请居委会出面调解。(3)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
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
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
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辨析能力、对所学知
识的运用能力,考查学生理性思维、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第(1)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辨析能力。王某认为,自己的家修不修是自
己的自由,别人管不着,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从自由的角度来看,自由
是有限制的;从行使权利的角度来看,行使权利有界限。学生联系所学知识
说明理由即可。第(2)问属于建议类问题。维护权利守程序,学生应该建议张某采取正确的
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第(3)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回答法治与自由的关
系。回归课本,运用所学知识答出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即可。(2018河北新乐期末改编)2018年的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应出席2158人,其中
女委员应出席440人,女委员人数占比20.39%;全国人大代表应出席2980
人,其中妇女代表应出席742人,女代表人数占比24.9%。据数据统计,全国
两会上,女代表、女委员占比约两成。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有人依据出席我国两会代表的男女比例就说:“在我国,男女是不平等
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在现实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未来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开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广东东莞麻涌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DB11∕T 1589.1-2018 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城市内涝
- 2025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后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滑轮的相关课件
- 祖国建设跨骏马课件
- 滑轨课件教学课件
- 祖国在我心中课件
- 2025年重庆管理基础真题及答案
- 祖国口才课件
- 2024年吉他授课教案
- 我的家乡沧州
- 《脑出血》课件完整版
- 《日常手语学习》课件
-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含答案)-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 新概念第二册单词表(完整版)
- 2024年职教高考《机械制图》考试题库
- (完整版)个人简历模板大全(60种)
- DL∕T 593-2016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 GA/T 2133.1-2024便携式微型计算机移动警务终端第1部分:技术要求
- DL∕T 5850-202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双页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