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德州七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德州七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德州七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德州七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德州七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德州七中学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A.尿素B.多余的水C.二氧化碳D.无机盐2.体育课进行2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3.人体细胞从外界获得氧气的过程,下列哪项组合顺序合理①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②人通过呼吸将空气中氧气吸入肺。③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氧气便进入血管。④细胞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组织细胞。⑤氧气在血管中的运输。⑥细胞内在氧气参与下分解有机物放能。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④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4.如果脊髓在胸部横断,会造成患者小便失禁,原因是()A.脊髓中的排尿中枢损坏了B.大脑中的排尿中枢损坏了C.大脑失去了对排尿中枢的控制D.膀胱缩小了5.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被称为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的是()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浆6.如图是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体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表示吸气,膈肌为收缩状态B.曲线AB段表示呼气,膈肌为舒张状态C.曲线BC段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变大D.呼气结束点为B点,此时肺内外气压相等7.“生命是珍贵的、健康是快乐的”,下列行为习惯中,需要调整的是A.购买食物时会关注是否含有添加剂、保质期、生产日期等内容B.探视甲型HIN1病人时戴上医用口罩C.喝营养快线、可乐代替喝水,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D.与艾滋病人共用学习用具、共同进餐8.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及解释你不认同的是A.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B.每天喝一杯牛奶可获取蛋白质和钙C.多吃高能量的肯德基和麦当劳食品可促进身体快速发育D.多吃绿色食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摄入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措施中与环境保护无直接关系的是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B.加大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罚力度C.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 D.放开二胎政策,改善人口结构10.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草履虫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细胞 B.脂肪属于结缔组织C.洋葱鳞片叶属于器官 D.杜鹃花和杜鹃鸟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层次11.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B.①到②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C.④⑤与①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不同D.细胞分化增加了细胞的数量12.将蝗虫和蚯蚓分为两类,这是根据()进行分类的A.脊柱的有无B.体温是否恒定C.能否飞行D.能否水生13.动物在生物圈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下列不能体现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是()A.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B.动物体内的有机物经过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水、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C.各种动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每种动物的数量不能无限制增长。D.动物的粪便或遗体经分解者分解后,也能放出二氧化碳、水和含氮的无机盐。14.人体内完成受精的场所是()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阴道1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 B.反射弧 C.应激性 D.适应16.李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你给他提供的治疗方案是注射()A.生长素 B.甲状腺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17.当你在家中自行用药时,为了安全,必须考虑药物的①生产日期、有效期②是否广告推荐③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④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8.校园网络大电影《哎哟青春期》登陆视频网站,引起了不少少男少女的关注。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成年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女性出现月经,表现周期性,一般每月一次B.男性在青春期偶尔遗精,没有一定的周期性,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C.思维的独立性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大大增强D.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健康的心理19.小新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他为妈妈准备了以下营养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A.香蕉、苹果 B.牛奶、鸡蛋 C.巧克力、橙汁 D.面包、饼干20.古人类和古猿相比,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是由于()A.火的使用

B.语言的使用

C.工具的使用

D.直立行走21.进入青春期后的心理表现,不正常的是()A.性意识开始萌动 B.独立意识开始增强C.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D.与异性正常交往时感到恐惧22.2017年农业部联合中国奶业协会在北京启动了“中国小康牛奶行动”,牛奶为青少年提供的主要营养成分是()A.维生素A和钙 B.蛋白质和钙C.维生素A和糖类 D.蛋白质和糖类23.小李同志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身体某部位有炎症,你认为是血液中某种成分偏高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24.某病人每天的排尿次数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可能是下列哪种结构发生病变所致()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动脉 D.肾小囊25.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所用的保温瓶已作灭菌处理,保温瓶内的环境条件适宜.将适量、等质量的正在萌发和煮熟过的种子分别装入两个保温瓶后密闭,多次测定有关的量,并绘制成如图曲线.下列判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若y表示瓶内温度,则a表示萌发的种子B.若y表示瓶内氧气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C.若y表示种子有机物的质量,则b表示萌发的种子

D.若y表示瓶内二氧化碳量,则c表示煮熟过的种子26.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手被针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_____上的躯体感觉中枢。(2)图中结构⑤是_____。结构②受伤的病人即使手被火刺激,也不会缩回,这是因为_____。(3)图中甲和乙组成了人体的脊情,则脊髓从人体的结构层次上看属于_____,它与_____共同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27.下图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它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2)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的中进行。(3)图中b表示气体从外界进入肺泡,在此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选填“收缩”或“舒张”)。(4)健康人尿液的形成中,下列液体中没有葡萄糖的是。A.血浆B.原尿C.尿液28.综合应用下表是对某学校中学生进行体检后,发现部分同学被检测指标出现异常(−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据表分析回答:(1)请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健康状况,并说明判断依据。______(2)请你根据乙同学的情况,从平时的饮食方面给他提供一些建议。________(3)像甲乙丙这样的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可以选择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哪些?________(至少答两点,)29.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2018年11月16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云南省威信县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农业农村部兽医局表示,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会传染给人,只会在猪之间进行传播。(1)非洲猪瘟的病原体是_____,与酵母菌相比,该病原体的特点是没有_____结构。(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感染非洲猪瘟的家猪属于_____。(3)在防范非洲猪瘟疫情的过程中将病猪全部扑杀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4)如果非洲猪瘟疫苗研制成功,该疫苗注射进入家猪和野猪体内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从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30.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f代表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物质a__________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________。(2)a在血液中由________运输,并最终到达组织细胞。(3)在组织细胞内,a在b中的_______气体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能量。(4)正常情况下,d、e、f三者中______含有a,若某人f中含有a,且肾脏功能正常的话,则可以通过注射__________来进行治疗。31.近年来,在北京、石家庄等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和广为人知的PM10相比,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PM10是直径在2.5微米和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它可进入人体的呼吸道,但鼻黏膜和[]______内表面的腺细胞能分泌________,可以吸附PM10,随着吐痰、打喷嚏将其部分排出。PM2.5则会经呼吸道直接进入[]____,其携带的有害物质很难分解或消除。这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________的。(2)图中[G]是______,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与它的运动有关。在吸气时,其位置______(填“上升”还是“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填“增大”或“缩小”)。(3)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请你提出一个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解题分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出的是二氧化碳,C正确。2、D【解题分析】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的过程。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6---18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随着呼吸深浅度的不同,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通气量也不相同。【题目详解】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剧烈运动时的耗氧量很大,为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呼吸深度要增加,即每次呼吸肺的通气量(肺与外界交换的气体量)要增加;同时,呼吸频率也要加深。因此,体育课进行2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故选D。【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人在运动状态下的呼吸运动情况。3、B【解题分析】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呼吸,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分别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题目详解】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呼吸,如图:人体细胞从外界获得氧气的过程顺序为:②人通过呼吸将空气中氧气吸入肺→③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氧气便进入血管→⑤氧气在血管中的运输→④细胞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组织细胞,B正确。【题目点拨】掌握呼吸四个连续的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4、C【解题分析】

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例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题目详解】脊髓横断的病人,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失去了与大脑皮层的联系,因而脊髓灰质里的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排便、排尿中枢)的活动就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但这些中枢的反射活动仍然会进行,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题目点拨】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但其反射活动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5、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白细胞的作用是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被称为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6、A【解题分析】

考点:呼气和吸气。【题目详解】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呼吸肌舒张,隔顶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胸廓缩小,肺回缩。B点表示吸气刚好完成(或呼气开始);A、C点表示呼气刚好完成(或吸气开始)。7、C【解题分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题目详解】A、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因此在购买食物时,会关注是否含有添加剂、保质期、生产日期等内容,不符合题意。B、甲型HlNl病是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因此探视甲型HlNl病人时戴上医用口罩可以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探视者,不符合题意。C、用喝营养快线、可乐代替喝水,饮料中含有许多添加剂,有的对人体无益反而有害,所以不能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全面,容易缺乏某种营养。故需要调整,故符合题意。D、艾滋病是血液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和精液传播,因此与艾滋病人共用学习用具、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还能使艾滋病人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减少其危害,故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8、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因此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A正确;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每天喝一杯牛奶可获取蛋白质和钙,B正确;C、肯德基、麦当劳快餐食品多数是油炸的,食品高温过程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油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重要危险因素.食品高温过程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C错误;D、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因此,多吃绿色食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摄入,D正确。故选C.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注意合理营养。9、D【解题分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加大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罚力度,从思想上引起人们的注意,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B不符合题意;

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解决当前能源危机,C不符合题意;

放开二胎政策,改善人口结构与环保无关,D符合题意。10、D【解题分析】

细胞各种结构是分工协作的,生物体内各器官(系统)也是分工协作。【题目详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全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A正确;B.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比较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B正确;C.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所以洋葱鳞片叶属于器官。C正确;D.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杜鹃花是绿色开花植物,而杜鹃是动物,通过比较,二者的区别是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1、B【解题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2)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题目详解】A.图中①、②、③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而④⑤是分化形成的组织,只有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A错误。BC.在①到②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B正确,C错误。D.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D错误。【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12、C【解题分析】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有翅,能飞行,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不能飞行,但二者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也都属于变温动物,所以将蝗虫和蚯蚓分为两类,这是根据能否飞行,C正确。13、C【解题分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题目详解】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水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各种动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每种动物的数量保持相一个动态平衡状态。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14、C【解题分析】

男女生殖系统分泌的性激素,对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受精作用是指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即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题目详解】A.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与受精无关,A不符合题意。B.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促进女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等,与受精无关,B不符合题意。C.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卵细胞和精子相遇结合的地方,是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场所,C符合题意。D.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胚儿产出的通道,与受精无关,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的重点是输卵管及其功能。15、A【解题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题目详解】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这就叫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反射的概念。16、C【解题分析】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题目详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故选:C。【题目点拨】要注意:胰岛素制剂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17、D【解题分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题目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其中生产企业和批准文号等信息,可以证明药品的是否由合法的正规企业生产,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可以让我们知道该药品是否过期、功能用量、禁忌等信息,知道该药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可以让我们知道是否适合自己的病症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可见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题目点拨】明确处方药的使用有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是解题的关键。18、D【解题分析】女性出现月经,表现周期性,一般每月一次,A正确;遗精是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在青春期遗精没有一定的周期性,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B正确;进入青春期,思维独立性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增强,C正确;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也有一定的变化,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D错误。19、B【解题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题目详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某同学的妈妈因病手术,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应该注意补充。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重点了解蛋白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20、B【解题分析】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火、语言、工具的使用和直立行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古人类的交流与合作,语言的使用功不可没。【题目详解】使用火对人类的进化有以下好处:烧烤食物,有利于消化,能增强人的体质;火堆能够帮助人们御寒,使人们扩大了活动范围;火也是重要的武器,能增强人们围歼野兽的能力。总之,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对于交流与合作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人类主要的交流方式是语言,故语言的产生使古人类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B符合题意;

工具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早期原人阶段能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砾石工具。晚期猿人阶段能使用火,像北京周口店猿人。早期智人能制造石器,会人工取火。晚期智人阶段,能加工精细的石器,骨器,能制造使用骨针,产生原始宗教。人类发明创造各种工具使得人类能适应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但对于交流与合作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直立行走使人的视野更开阔,同时促进了手的功能的进化,越来越灵活,也使人的大脑进一步复杂化。促进了人类的进化。但对于交流与合作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明确交流的主要的工具是语言。21、D【解题分析】

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不能觉着自己长大了,就不想和家长交流。【题目详解】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A不符合题意;青春期的独立意识增强,但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B不符合题意;青春期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C不符合题意;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与异性正常交往时感到恐惧是不正常的,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平时应该注意心理卫生,促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22、B【解题分析】

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不同的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题目详解】牛奶中主要含蛋白质和钙,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是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23、C【解题分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小李同志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身体某部位有炎症,因此白细胞较多,C正确。24、A【解题分析】排尿次数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因为肾小管没有将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重吸收。原尿有150升,而正常排出来的尿有1.5升,原因就在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肾小管发生病变时,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导致尿量增多。因为尿量增多,膀胱的储存量却没有增大,所以膀胱就会经常充满,人就会不断产生尿意,导致排尿次数过多。故本题选A。25、A【解题分析】

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题目详解】若a是萌发的种子,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瓶内温度升高,可见A正确。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有机物和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CD错误。煮熟过的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瓶内的氧气不会减少,B错误。考点:呼吸作用的概念。26、大脑皮层感受器反射弧不完整器官脑【解题分析】

观图可知:⑤是感受器、④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甲是灰质、乙是白质。【题目详解】(1)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会感到疼痛,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上的躯体感觉中枢。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和①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所以结构②传出神经受伤的病人即使手被火刺激,也不会缩回,这是因为反射弧不完整。

(3)甲是灰质,乙是白质,甲和乙组成了人体的脊髓,则脊髓从人体的结构层次上看属于器官,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认识,重点知识,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题,结合反射弧的模式图出题。27、(1)葡萄糖吸收(2)线粒体(3)收缩(4)C【解题分析】淀粉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小肠绒毛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做吸收,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中进行的,气体从外界进入肺泡即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因为肾小管能将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所以尿液中没有葡萄糖。28、甲同学的肾脏有病变,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因为其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的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在肾小球处是不能滤过的。乙同学患有贫血,因为其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值均低于正常值。)丙同学患有炎症,因为其血液中白细胞的值高于正常值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合理均衡饮食;三餐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的热量比例为3:4:3;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多参加体育运动等【解题分析】

(1)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红细胞过多或血红蛋白过少人体患贫血。白细胞多得炎症。【题目详解】(1)从尿检表格中可知,甲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肾脏的肾小球发生了病变,影响了肾小球对蛋白质和红细胞的过滤作用。从血检表格中可知,乙同学患有贫血,因为其血液中红细胞(3.0)和血红蛋白(80)的值均低于正常值(3.5~5.5(×1012个/L)。丙同学患有炎症,因为其血液中白细胞(13.0)的值高于正常值(5.0~10.0(×109个/L))。(2)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当血红蛋白的数目和红细胞的数目少用正常值时,说明患贫血病,在饮食中应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表中的乙同学红细胞过少,患贫血,因此应该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3)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为了健康成长,必须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合理均衡饮食,各种营养的种类要丰富量要均衡;三餐定时定量,;早中晚三餐的热量比例为3:4:3;不暴饮暴食;不挑食,均衡摄入各种营养;多参加体育运动等。【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血常规化验单和知道尿液的形成过程。29、非洲猪瘟病毒细胞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抗体【解题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题目详解】(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非洲猪瘟的病原体是非洲猪瘟病毒;病毒结构极其简单,没有细胞结构。

(2)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所以感染非洲猪瘟的家猪属于传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