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浣溪沙》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浣溪沙》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浣溪沙》教学设计教材解析《\t"/item/%E6%B5%A3%E6%BA%AA%E6%B2%99%C2%B7%E6%B8%B8%E8%95%B2%E6%B0%B4%E6%B8%85%E6%B3%89%E5%AF%BA/_blank"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t"/item/%E6%B5%A3%E6%BA%AA%E6%B2%99%C2%B7%E6%B8%B8%E8%95%B2%E6%B0%B4%E6%B8%85%E6%B3%89%E5%AF%BA/_blank"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t"/item/%E6%B5%A3%E6%BA%AA%E6%B2%99%C2%B7%E6%B8%B8%E8%95%B2%E6%B0%B4%E6%B8%85%E6%B3%89%E5%AF%BA/_blank"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2.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合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合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主要作品:《江城子》《水调歌头》《念奴娇》《水龙吟》《赤壁赋》等。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之前学过的诗句引出本诗,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古诗奠定基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指导学习:重点讲解“浣(huàn)”和“蕲(qí)”字的读音。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读出节奏感。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3.让学生结成小组,对照注释,利用三到五分钟理解重点字词意思。4.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5.小组合作诵读和探究诗歌,说一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春日游园所见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词人即景抒怀,展现了自己不服老、豁达乐观的性情。【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由读诗,对照注释理解字词,为诗歌学习扫清字词障碍,了解古诗大意,整体感知古诗。三、再读古诗,体会情感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傍晚,细雨萧萧,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师:“谁道人生无再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2)“白发”“黄鸡”比喻什么?(时光流逝)(3)苏轼写这首词时,正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而我们却从“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感受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结语: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乐观面对。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再读古诗,通过分析诗句含义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四、总结诗歌,升华情感1.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后的感受。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词人即景抒怀,展现了自己不服老、豁达乐观的性情。2.教师小结: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生机盎然的早春景象。下阕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叫声带来的愁思中,而是振作起精神。岁月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间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这表现了词人旷达的人生观。【设计意图】小结课堂,帮助学生梳理本课学习内容。五、检测巩固、布置作业1.检测巩固: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2.布置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