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110+10分钟(仔细检查)分值:120分评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辈(h如g)兀杂(rbng)摩子(m6i)即熙然(xT)

B.脑畔(p汕)瞋仁(t6ng)争讼(sbng)戛然而止0闻

c.C绊包拿慢(d豆i)磅礴(b6)大理大悟(chG)

D.眼喀(ku&ng)潺潺(chRn)怅惘(ch如g)马前卒(zi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偏辟登时燎原人情事故

B.思慕严峻震憾千呼万唤

C.欺侮搏击亢奋叹为观止

D.吩咐汕馍斡旋兴高彩烈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今年的元旦节就要到了,街上张灯缜彩,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B.建军90周年大阅兵,弘扬了国威、军威,一切挑衅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必须最矮地

C.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木胡木博,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用哥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5.请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参照画线的句子进行仿写。(4分)

入团那天,春光融融,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校园里绽满鲜花,团旗映着我们的面颊。

那一刻,我的心里。蓝天如同浩瀚的海洋,白云鲜花犹如我们灿烂的未来,

团旗O

6.综合性活动。(9分)

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

成下面题目。

(1)请仿照示例,从“春节”“元宵节”中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说出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

(2分)

示例:中秋节,吃月饼,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辩论中,有的同学

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该过洋节;有的同学认为

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该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的观点是什

么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阅读以下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提两条建议。(4分)

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

少咸宜的风俗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

忘。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

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时,舞龙舞狮、逛庙会、闹花灯等都很

有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

(-)阅读苏轼的《中秋月》,回答问题。(6分)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熙宁十年(1077年)中秋,苏轼时任徐州刺史,他见到了胞弟,于是写下了这

首《中秋月》,记述了诗人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银汉:银河。玉

盘:明月。

7.你觉得一,二两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请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3分)

鹿亦有智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2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3,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

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4,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

期送,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5请。李氏迟疑日:“待吾虑之。”

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注)①博山:古地名。②伐薪:砍柴。⑨子:同修‘。④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

祭天地的仪式。⑤固:坚持。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家户外皆山()②时值秋祭()

③李氏不与()④鹿稍长()

10.用7"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

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嫉前鸣

1L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是夜鹿去,遂不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则小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3分)

除夕情怀

冯骥才

①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亲

人团聚一起。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陪伴老人过年,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再

有便是和同血缘的一家人枝叶相拥,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腊月里到火车站或机场去看看声

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不都要在除夕那天赶到家去?他们

到底为了吃年夜饭还是为了团圆?

②此刻,我想起关于年夜饭的一段往事——

③一年除夕,家里筹备年夜饭,妻子忽说:“哎哟,还没有酒呢。"我说:“我忙得都

是什么呀,怎么把最要紧的东西忘了!”

④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这一年一度的人间的盛宴哪能没有酒的助兴,没有醉意?我忙披

上棉衣,国土围巾,蹬上自行车去买酒。

⑤车行街上,天完全黑了,街两旁高高低低的窗子都亮着灯。一些人家开始年夜饭了,

性急的孩子已经辟辟啪啪点响鞭炮。但是商店全上了门板,无处买到酒,我却不死心,无论

如何也不能让这顿年夜饭没有酒。车子一路骑下去,一直骑到百货大后边那条小街上,忽见

道边一扇小窗亮着灯,里边花花绿绿,分明是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铺。我忙跳下车,过去扒窗

一瞧,里边的小货架上天赐一般摆着一瓶红红的果酒,大概是玫瑰酒吧。踏破铁鞋终于找到

它了!我赶紧敲窗玻璃,里边出现一张胖胖的老汉的脸,他不开窗,只朝我摇手;我继续敲

窗,他隔窗朝我叫道:"不卖了,过年了。”我一急,对他大叫:“我就差一瓶酒了。”谁

料他听罢,怔了一下,刷地拉开小小的窗子,里边热呼呼混着炒菜味道的热气扑面而来,跟

着一瓶美丽的红酒梦幻般地摆在我的面前。

⑥我付了钱,对他千恩万谢之后,把酒揣在怀里贴身的地方。我怕把酒摔了,然后飞快

地一口气骑车到家。刚才把酒揣进怀里时酒瓶很凉,现在将酒从怀间抽出时,光溜溜的酒瓶

竟被身体捂得很温暖。

⑦当晚这瓶廉价的果酒把一家人扰得热乎乎,我却还在感受着刚才那位老汉把酒“啪”

地放在我面前的感觉。他怎么知道我那时为年夜饭缺一瓶酒时急切的心情?很简单——因为

那是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

⑧于是我又想起,一年的年根在火车站上。车厢里人满为患,连走道上也人贴着人地站

着。从车门根本挤不上去,有人就从车窗往里爬。我看一个年轻人,半个身子已经爬进车窗,

车里的熟人往里拉他,站台上工作人员往外拽他。双方都在使劲,这年轻人拼命地往车里挣

扎。就在这时候,忽然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他推上去。我想,要是在平时,站台

的工作人员决不会把他推上去,但此时此刻为什么这样做?为了帮他回家过年。

⑨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

心灵相应。正为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燃起的烟花,才在寒冷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呈现出普

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

于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才是这除夕之夜

最深切的记忆。(有删节)

13.请给本文两件事分别命名一个小标题,要求准确、新颖。(不超过四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文意,分析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⑧自然段作者叙写第二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站台的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

月光饼

琦君①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

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

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

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

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的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

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

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

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

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

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

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

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

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

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

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

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②。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

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

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

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

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

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

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

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

----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③,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

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注释】①琦君:本名潘希珍,现代散文作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去台湾。

作品风格温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等。②观音

面:在这里指端庄美丽的容貌。③腻口:因太甜或油腻不想多吃。

17.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方面内容,事隔多年作者为

什么还能记忆犹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考点)18.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

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1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朱自清的《背影》是非常典范的作品。它以平实的语言叙

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请你模仿这篇文章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第一单元检测卷答案

1.D(chang-chang)

2.C(A.辟一僻,事一世;B.憾一撼;D.彩一采)

3.B(A张灯结彩:形容节日或有喜庆的事的繁华景象。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

止,不能用来形容行为中止。C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D困惑不解:表示不懂不明白,

很迷惑的意思。)

4.B(A项搭配不当,对于“日落”,不能去“把玩”,应将“把玩”改为“驻足”或“欣

r^,,,

见/

C项语义重复,去掉“约”或“左右”;D项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5.如同点点风帆;犹如我们庄严的誓言(每空2分,第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蓝

天”比喻为“海洋”,因此,仿写的句子也应该用上比喻修辞,第二句既有比喻有含有想象,

所以仿句时都要考虑进去。)

6.(1)示例一:春节,倒贴“福”字,期盼家人健康平安、富裕和谐。示例二:元宵节,

吃元宵,希望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2分)(2)示例:我们应该认真传承民族文化,(I

分)过好传统节日,(1分)在继承中发扬的同时,我们也不要盲目排斥洋节(1分)。(3)示

例: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社会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介绍,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2

分)社区、学校应该多组织传统节日活动,要注重节日活动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感染。(2分)

7.“溢”字写尽月光如水满则溢的动态美,冰清玉洁的光亮美。(2分)“转”字再现了明

月的运行轨迹和浑圆的形态美。(2分)。

8.表达了诗人对月圆人圆的珍惜,(1分)对亲人团聚的渴求。(1分)

9.①门②适逢,遇到③给④渐渐地(每空1分)

10.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

11.这天夜里鹿离开了李家,于是再也没有回家。(重点词有:是:这;去:离开;遂:最终)

12.①从李氏角度看,人还需多善良,善始善终,不要优柔寡断,更不能被小利益诱惑。(2

分)

②从鹿的角度看,信任也要有底限,注意防范潜在危机,多一分智慧。(2分)

【参考译文】

博山有一户姓李的人家,砍柴为生。一天,从山间平地得到一只鹿,带回家喂养。,鹿逐

渐长大,非常驯服,见到人就呦呦的叫。他家门外都是山,鹿出去,到了晚上一定回来。正

当秋天祭祀的时候,按照惯例需要用鹿。官府催促猎人很急,限定曰期(让猎人)送上。但

(猎人)十来天没有收获,就向姓李的人家求取那只鹿。姓李的人不答应,打猎的人坚持请

求,姓李的人迟疑的说:“让我考虑考虑。”当天晚上鹿走了,就没有回来。姓李的人非常后

悔。

13.①梦幻红酒;(2分)②陌生知己(2分)

14.环境描写,(1分)渲染夜幕降临,各家各户开始夜饭,共度除夕,迎接新年的温馨气氛,

(1分)烘托了“我”此时急切的心情。(1分)

15.更深刻、更有力表现“人们共有的年的情怀”——一家人团圆。(2分)

16.①恪尽职守:看一个年轻人爬进车窗,拼命地往车里挣扎,站台上工作人员也拼命使劲

往外拽他。(2分)②善解人意:为了忙年轻人回家过年,站台上的人不拉了,反倒笑嘻嘻把

他推上去。(2分)

17.月光饼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或思念之情;(2分)是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2分)

18月光饼。(1分)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1分)内容上;深化中心,表达了对故乡一

种绵绵的相思之情。(1分)

19.画纸被撕碎;(1分)月光饼被踩碎,白白浪费心疼;(1分)伤害了表姑,后悔。(1分)

20.对比(或衬托);(1分)睹物思乡,勾起浓浓的乡情,(1分)突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

情。(1分)

21.【写作指导】

1.重读《背影》,借鉴其具体的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发展,贯穿全

文,注意在行文中表现自己对所写的人物挚爱思念的情感。

2.呈现精彩细节。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的、特别有感触的片段事件从细处着眼,从细

处入手,由细处表现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要进行描写记叙时要多进行细节描写。不能胡

编乱造,天马行空随意想象,要从生活中选取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张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佳作展台☆重点分析

想念

小时候常会和外婆出去吃一些地道的南京小吃,如今,大部分的昧追①开篇点题,由活

早已隐藏在我的味蕾深处,再也想不起来,只有那两块钱一颗的活珠子我

珠子点出想念,直

却一直想念。①

指主旨。

那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见了一家很久都没有出现的小摊,隔着

老远,我仿佛就听到了一声声清脆的敲蛋壳的声音。

想起小时候,我爱吃活珠子,外婆便常常带我来这里。走进小摊,鼻

腔中顿时溢满了

种淡淡的异香,让人味蕾大动。②一组连续动作

“老板,来两个活珠子。”外婆说着掏出钱去。我们找到一个小髡的描写,可见我们

子,坐下来,取一个小碟子,挖上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