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泰州白马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泰州白马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泰州白马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泰州白马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泰州白马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泰州白马中学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下列免疫方式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B.吞噬细胞吞噬病菌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D.溶菌酶溶解病菌2.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倒而造成下肢截瘫,可能摔伤的部位是:()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下肢骨骼3.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B.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4.下列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有关的是()A.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B.睾丸和卵巢 C.精子和卵子 D.前列腺和子宫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 B.反射弧 C.应激性 D.适应6.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最强()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大肠7.下列物质中,属于代谢废物的有()①水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葡萄糖⑤尿酸⑥尿素⑦粪便A.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⑤⑥⑦ D.③⑤⑥⑦8.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和胚胎发育的部位分别是()A.卵巢;子宫 B.输卵管;胎盘 C.输卵管;子宫 D.子宫;胎盘9.人体形成视觉的部位是()A.视网膜B.视神经C.晶状体D.大脑的一定区域10.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A.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C.享受休闲的特殊待遇 D.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1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 B.大猩猩 C.长臂猿 D.森林古猿12.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是A.鱼类 B.节肢动物 C.两栖动物 D.哺乳动物13.有人通过节食减肥,长期不吃肉蛋类食物,结果出现脸色苍白,这可能是A.贫血B.炎症C.感冒D.坏血病14.“吸毒一口,落入虎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B.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C.用注射器“吸毒”的人,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D.某人只要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属于非条件反射15.下列哪一项不是当代主要疾病()A.肥胖病 B.心血管疾病 C.糖尿病 D.癌症16.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A.排尿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17.皮肤中参与体温调节的结构有()A.血管和汗腺B.毛发和皮脂腺C.角质层和汗腺D.皮下组织和生发层18.下面关于呼吸道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温暖C.呼吸道可以使空气湿润 D.呼啦道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19.如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图。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管①、④是动脉B.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低C.血管②、③是静脉D.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20.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是A.吸入外界空气中的氧气 B.排出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C.进行气体交换 D.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森林古猿一部分进化成了人类C.古人类首先用火,接着逐渐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D.古人类的语言的完善是在直立行走后2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56个民族的人民秉承祖先的智慧,形成了有自己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如《舌尖上的中国》提到的临安的“油焖春笋”;台湾兰屿的“清蒸飞鱼干”;陕西“凉皮”;上海“红烧肉”等等。如图是它们在“平衡膳食宝塔”的位置及在人体内被消化的程度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凉皮”在甲图中属于a层,其主要成分在体内的消化曲线可以用X表示B.“红烧肉”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i,其主要成分在体内的消化曲线可以用X和Z表示C.“清蒸飞鱼”在图甲中属于c层,其主要成分在体内的消化曲线可以用Y表示D.“春笋”在图甲中属于b层,所含营养成分在体内主要吸收部位是i23.下列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A.咽B.鼻腔C.食道D.喉24.下面人体反射活动的实例中,不属于复杂反射的是()A.池塘里的草鱼每到定时喂食时间,自动游到池塘边的喂食点B.小狗听到主人的呼喊,从远处奔跑过来C.人感觉到鼻子不舒服,立刻就打喷嚏D.人听到身后有汽车喇叭声,自然向路边走去25.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A.羊水 B.卵巢C.胎盘 D.输卵管26.若用如图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包含关系,则如表中内容与图示相符的一组是()选项①②③④A门目科种B海绵层栅栏层叶肉叶片C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血液D人工授粉异花传粉自花传粉传粉A.A B.B C.C D.D27.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动脉的是()A. B.C. D.28.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通过立法从2013年元月1日起,加大对闯红灯司机的惩罚力度.“红灯→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是司机看见红灯后的反应,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C.感光器、神经中枢、效应器构成了完整的反射弧D.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眼球内29.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30.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B.唾液中含有淀粉酶C.胰液中含有脂肪酶 D.大肠能够吸收水和维生素31.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出二氧化碳 B.排出汗液 C.排出粪便 D.排出尿液32.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33.请根据健康生活常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食用B.网络能使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使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资讯,所以染上网瘾并非什么坏事,没必要大惊小怪C.流感可通过空气传播,在流感流行期间戴口罩出门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几率D.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没有疾病,也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34.同学们听到开考信号后,就会提笔答题。下列哪项与该反射不属于同一类型()A.听到上课铃声就立刻走进教室B.看到生物老师走进教室就立刻拿出生物书C.生物课上听到自己的名字就立刻起立D.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刻排尿35.下列对排泄叙述错误的是()A.尿素可通过泌尿系、汗腺排出B.二氧化碳只能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大多数代谢废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D.水只能通过泌尿系、汗腺排出36.下图是鸡卵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⑤]所示的结构是_____,若未完成受精,则[⑤]相当于乙图中标号[_____]所示的结构。(2)胚胎发育时呼吸很旺盛,要消耗大量的氧气,[]_____和卵壳上的_____可以满足这个需要。(3)能为鸡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_____(填标号)。37.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可以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2)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它由图中的_____(填序号)组成。(3)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时,发现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如果是肾脏有疾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__]_____。(4)健康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有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主要是因为[__]_____的重新吸收。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4年﹣﹣2016年间,世界各地多处发生重大地震,面对自然灾害,不要畏惧,掌握一定的自护和急救知识可以减少人员伤亡。请你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答抗震救灾中对伤员的救援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_____系统的畅通,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2)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喷射出鲜红的血液,救援人员应立即在他失血血管的_____端用止血带止血。大量失血后要输_____血。(3)若静脉注射药物,药物到达患处一次要_____次经过心脏,_____次经过肺。(4)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_____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食用少量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补充体内_____。(5)在伤者受横梁砖块所压处,血液所输送的_____气和_____不能输送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所产生的_____等废物不能运出体外,因而会造成组织坏死。(6)地震救援中,要求所救出的伤员:闭上眼睛并在眼睛上蒙上纱布或毛巾,这是为了防治强光刺激损伤眼球的_____。(7)救援过程中,被困者要尽量少说话,保持冷静,不要乱喊乱叫,听到有救援信号时再大声呼救。这主要是为了降低_____作用,从而降低体内_____的分解,减少_____的散失,保持体能。39.下边是2017年11月18日新京报的一篇报道,结合相关资料回答问题:(原标题:湖南卫计委:桃江四中已确诊29例肺结核)湖南省桃江县四中多名学生感染肺结核一事有了新进展。昨日,湖南省卫计委发布情况通报,截至11月16日,共发现29例肺结核确诊病例和5例疑似病例,另有38名学生预防性服药,共计72名学生接受治疗和管理,对疑似及预防性服药学生的诊断待观察、复查后再予以确认。通报称,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传播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当出现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尽快到当地结核病定点治疗医院就诊。肺结核还会伴有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肺结核病人应当注意做到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普通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但如果不规范治疗,则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1)根据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可以判断,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除此之外,还有_____传染病、_____传染病和_____传染病。(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_____的特点,有些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一般其传染性最强是在_____。(3)报道中29例肺结核确诊病例患者属于_____;肺结核病人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外出佩戴口罩等措施属于预防措施中的_____。(4)要防止传染病蔓延,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_____、_____、早隔离、早治疗。40.1988年上半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八次测得南极酸性降水,其中一次pH为5.46。有趣的是,当刮偏南风或偏东风时,大气是新鲜的,测得降水的pH都接近于中性;当刮西北风时,形成酸雨。你知道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解题分析】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兔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名称形成时间形成因素特点器官包括的防线举例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先天性的由遗传因素决定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皮肤、黏膜等第一、二道防线唾液中的溶菌酶特异性免疫出生以后才产生的与遗传因素无关;和与该病原体斗争的人有关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胸腺、淋巴结、脾脏第三道防线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题目详解】接种卡介苗后人体会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人体就不会再得结核病,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结核杆菌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A符合题意;

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病原体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不符合题意;

溶菌酶溶解病菌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熟练掌握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和作用,人体三道防线的免疫特性。2、C【解题分析】

根据脊髓的功能进行解答。【题目详解】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所以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下肢截瘫的病人损伤的是脊髓。【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3、B【解题分析】

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由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是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含量极少,作用很大;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共同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人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多种,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题目详解】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A错误。B.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过血液循环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B正确。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C错误。D.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70cm,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D错误。4、A【解题分析】性激素是维持人体第二性征的激素,男性的性激素是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女性的性激素是雌性激素,有卵巢分泌,精子和卵细胞是生殖细胞,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器,主要是分泌前列腺液,这是构成精液的重要成分,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产所。故选A。5、A【解题分析】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题目详解】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这就叫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反射的概念。6、C【解题分析】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样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所以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最强。7、B【解题分析】

代谢废物指的是经过人体内环境代谢过的物质,只有进入过内环境才算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而粪便等由大肠排出的废物并没有进入内环境,所以也就不算是代谢废物,只能算消化废物,排便的过程也只能叫做排遗,而非排泄。【题目详解】代谢废物指的是经过人体内环境代谢过的物质,只有进入过内环境才算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而粪便等由大肠排出的废物并没有进入内环境,所以也就不算是代谢废物,只能算消化废物,排便的过程也只能叫做排遗,而非排泄。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8、C【解题分析】

受精在输卵管内进行,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内完成。【题目详解】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如果此时恰好与精子相遇,卵细胞就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所以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就开始发育,并逐渐向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并植入子宫内膜。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所以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子宫。【题目点拨】关于人的受精和发育场所,可结合着人受精和发育的过程掌握。9、D【解题分析】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经过晶状体、玻璃体投影在视网膜上,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形成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题目详解】通过分析知道视觉形成的过程是: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经过晶状体、玻璃体投影在视网膜上,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形成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可见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题目点拨】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是个非常重要的考点。10、A【解题分析】

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震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题目详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11、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考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2、B【解题分析】

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题目详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而鱼类共有24600多种,爬行动物现在应该有接近8000种,世界现存鸟类9000多种,哺乳动物有5000多种。因此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节肢动物。

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昆虫。13、A【解题分析】

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会引起贫血,出现精神不振、脸色苍白等症状,据此解答。【题目详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因为含有血红蛋白.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叫贫血。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有人通过节食减肥,长期不吃肉蛋类食物,会缺乏蛋白质,引起贫血。故A。【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贫血的概念: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14、D【解题分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可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A正确;毒品能损坏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B正确;吸毒有很多方式,如用注射器“吸毒”,即静脉注射,一般是将毒品直接注入人体的静脉之中,C正确;看到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毒瘾就会发作,这是对锡纸、打火机或注射器等条件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属于复杂反射,D错误。15、A【解题分析】

影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题目详解】过去传染病曾一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故选A。【题目点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16、D【解题分析】

(1)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2)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题目详解】“排尿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动物共有;“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选项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17、A【解题分析】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总之,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18、D【解题分析】

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题目详解】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作用;鼻腔内有鼻毛对吸入的气体有过滤作用,阻当灰尘等进入肺;鼻腔内有粘液腺能够分泌粘液,能够提高空气的湿度;同时在气管上还有纤毛,能够排出灰尘及病菌等,因此,呼吸道是空气进出肺的通道,减轻对呼吸道的刺激。故D选项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作用。19、B【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血管和血管里的血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血管的概念和血液流动的方向、血液性质方面来切入。【题目详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血流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流方向是心脏←静脉。用丝带扎紧上臂,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扁。因此①④是静脉、②③是动脉。体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含氧量较低;体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含氧量较高。因此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低;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低。

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先根据血流动的方向判断出血管名称。20、D【解题分析】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题目详解】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鼻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所以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D正确。【题目点拨】掌握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21、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由于环境剧变,大部分森林古猿灭亡了,一部分退居森林,进化成了类人猿,还有一部分只能下地生活,进化成了人类。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随着直立行走的出现,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然后才学会了用火。直立行走使得人的前肢解放出来,能够制造和使用各种灵活的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育,使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2、B【解题分析】【分析】(1)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即a谷类食物进食量最多,其后依次是b蔬类水果类、c鱼、肉、蛋类、d豆奶类、e油脂类。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2)由图乙可知,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所以X表示淀粉的消化,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Z表示脂肪的消化。【题目详解】凉皮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a谷物类,由图乙所示的曲线X可知,淀粉是从口腔内开始消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到达小肠,再被小肠内的肠液、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A正确;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i小肠,“红烧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曲线Y在胃内开始被消化,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Z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表示脂肪的消化,可见“红烧肉”的在体内的消化曲线可以用Y和Z表示,B错误;

曲线Y在胃内开始被消化,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清蒸飞鱼”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图甲中属于c鱼、肉、蛋类,其主要成分在体内的消化曲线可以用Y表示,C正确;

“春笋”属于b蔬类水果类,营养成分主要在i小肠吸收,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并会识图、分析,结合题意答题。23、A【解题分析】

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题目详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所以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组成。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咽既是呼吸器官又是消化器官。24、C【解题分析】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分析: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的特点有语言中枢的参与的反射。解答:ABD、池塘里的草鱼每到定时喂食时间,自动游到池塘边的喂食点、小狗听到主人的呼喊,从远处奔跑过来、人听到身后有汽车喇叭声,自然想路边走去,都是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C、人感动鼻子不舒服,立即就会打喷嚏,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神经中枢在不在大脑皮层,因此属于简单反射。故选:C25、C【解题分析】

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据此回答。【题目详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故选C。【题目点拨】胚胎的发育和营养。26、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A与图示不相符;4叶片包含3叶肉,3叶肉包含2栅栏层和1海绵层,1和2是并列关系,B与图示不相符;4血液包含3血细胞,3血细胞包含2红细胞,2红细胞包含1血红蛋白,C与图示相符;4传粉包含3自花传粉和2异花传粉,2和3不是包含关系,D与图示不相符。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7、C【解题分析】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题目详解】图中A是指血液由分支血管流入主干,指的是静脉,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的,所以选项B也表示静脉。动脉是指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血液流动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故选项C符合题意。D血管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不符合题意。28、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D符合题意。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9、A【解题分析】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题目详解】在耳朵的结构中,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的作用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故选:A。【题目点拨】注意:耳是听觉感受器的附属结构,在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听觉则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30、A【解题分析】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内的小消化腺,肝脏、胰腺和唾液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题目详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中,胆汁不含有消化酶,有乳化脂肪的作用,A错误;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B正确;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C正确;大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但无消化功能,D正确。【题目点拨】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特点、作用等是解题的关键。31、C【解题分析】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题目详解】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题目点拨】要注意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32、A【解题分析】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题目详解】①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②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③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④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但不提供能量。⑤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但不提供能量。⑥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但不提供能量。可见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蛋白质、糖类、脂肪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结合题意,即可解答。33、B【解题分析】

考查网络的两面性,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其不良诱惑,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题目详解】A.即使是轻微变质的食物里也含有微生物代谢的终产物(毒素),经高温煮过后也不可食用。A正确;B.网络虽然有有利的一面但也不能忽略其不良影响,生活中要自觉学会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B错误;C.流感可通过空气传播,在流感流行期间戴口罩出门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所以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几率。C正确;D.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即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没有疾病,也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考查食品安全、网络安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的概念。34、D【解题分析】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题目详解】同学们听到开考信号后,就会提笔答题,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听到上课铃声就立刻走进教室、看到生物老师走进教室就立刻拿出生物书、生物课上听到自己的名字就立刻起立,都属于条件反射;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就会立刻排尿,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故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35、D【解题分析】

人体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它们被排出体外的过程就是排泄。【题目详解】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D说法错误。【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排泄的途径。36、胚盘②③气室气孔④⑥【解题分析】

图甲中①卵壳膜,②卵壳,③气室,④卵白,⑤胚盘,⑥卵黄,⑦系带,⑧卵黄膜。图乙中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质。【题目详解】(1)甲图中⑤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可见⑤胚盘相当于图乙中的②细胞核。(2)③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②卵壳上有很多气孔,便于进行气体交换。(3)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白是透明的凝胶状物体,可以为受精卵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营养;减少震荡,其保护受精卵和缓冲的作用,所以为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提供营养的结构有⑥卵黄和④卵白。【题目点拨】掌握鸟卵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37、1肾脏3膀胱肾单位6,7,86肾小球8肾小管【解题分析】

图中1为肾脏,2输尿管,3膀胱,4为尿道,5为入球小动脉,6为肾小球,7为肾小囊,8为肾小管,9是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结合肾脏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分析作答。【题目详解】(1)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3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2)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即它由图中的6,7,8组成。(3)若发现某人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6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蛋白质和红细胞滤过到原尿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蛋白质和红细胞,因此蛋白质和红细胞随尿排出。(4)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人体虽然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但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99%的有用物质又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的尿量就大大减少约为1.5升。【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泌尿系统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有关知识点。38、呼吸近心端同型21水能量(或营养物质)氧营养物质二氧化碳视网膜呼吸有机物能量【解题分析】

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需要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为人体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需要循环系统将这些物质运到身体各处。【题目详解】(1)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因此为保证肺的通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