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朽木易折,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页/共页(三年级)备课教员:×××第二讲测量一、教学目标: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建立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常用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会举行容易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挑选单位;3.能预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挑选不同的方式举行测量;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二、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建立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常用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会举行容易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挑选单位。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主意,有关应用题的理解、计算。四、教学决定:学生尺、绳子、硬币、曲别针、新华字典、水杯、图钉等。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导入(5分)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大家想不想玩呀?生:想。师:好,大家伸出自己的手,然后像教师这样握成拳头,游戏的内容就是跟你的同桌比比谁的拳头大。生1:我的拳头大。生2:我的大。师:有没有两个人不决定谁大谁小的呀?生:有,我们就不知道谁大谁小。师:那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怎么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测量】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3分)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一棵树高约10(
)
一张课桌高约8(
)
一块橡皮长约4(
)一枚曲别针长约3(
)
一枚1元的硬币厚2()
水杯高约1()师:我们用尺子测量我们拳头的长度时,我们能不能异常确切地测量出来呢?生:不能,还有一点点,不到1厘米,测不出来。师:教师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全新的长度单位,它比厘米还小哦,它叫做毫米,我们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确切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我们现在能确切地测量出我们拳头的长度了吗?生:可以了。师:其实啊,长度单位还有无数,大家还想不想知道一个处于厘米和米之间的单位啊?生:想。师:我们已经学过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了。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偶尔候测量的结果正巧是10厘米或者几十厘米,像这样的长度我们还可以用分米(dm)来表示。生:本来还有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啊。师:为了巩固我们刚刚认识的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举行一个抢答环节,我说题目,学生们来抢答。好不好?生:好!师:决定好了吗?生:决定好了!师:第一题:一棵树高约10(),填米、分米、厘米还是毫米?生:米。师:好,第二题,请听题:一张课桌高约8(
)?生:分米。师:第三题:一块橡皮长约4(
)?生:厘米。师:第四题:一枚曲别针长约3(
)?生:厘米。师:第五题:一枚1元的硬币厚2()?
生:毫米。师:最后一题:水杯高约1()?生:分米。师:异常好。(抢答过程中利用好决定的工具,赋予抢答的又快又好的学生奖励。)接下来我们举行下一个环节的比赛。谁能先把练习题做得越快越好的,有奖励哦!板书:一棵树高约10(
米
)
一张课桌高约8(
分米
)
一块橡皮长约4(
厘米
)一枚曲别针长约3(
厘米
)
一枚1元的硬币厚2(毫米)
水杯高约1(分米)练习1:(6分)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小学旗杆高15()教室宽80()哥哥身高1()70()图钉的长约1()数学课本厚约8()一本《新华字典》厚5()分析:练习题比较容易,按照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所给数据的大小可得出答案。板书:小学旗杆高15(米)教室宽80(分米)哥哥身高1(米)70(厘米)图钉的长约1(厘米)数学课本厚约8(毫米)一本《新华字典》厚5(厘米)(二)例题2:(13分)填一填。4厘米=()毫米600厘米=()米80分米=()米3米2分米=()分米92毫米=()厘米()毫米8厘米4毫米=()毫米58分米=()米()分米106厘米=()米()厘米师:我们已经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分离用在哪些物体上了。那它们有什么关系呢?生: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师:很好,那它们之间详细的进率是多少,谁知道?生:我知道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1厘米是1毫米的10倍。师:这位学生讲得异常好。那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大家知道吗?生:不知道。师:那教师来告诉大家,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学生们记住了吗?生:记住了。师:恩,异常仔细,那你们知不知道怎么把米化成分米,分米化成厘米,厘米化成毫米呢?生:乘10就可以了。师:异常棒。那反过来把分米化成米,厘米化成分米,毫米化成厘米呢?生:那就反过来,除以10就可以了。师:是的,看来大家已经没问题了,那我们就来做做题目看,谁控制的最好。教师先来给大家演示一遍怎么做。我们看到第一小题,4厘米=()毫米,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那4厘米是不是1厘米的4倍呀?生:是的。师:所以10毫米也要乘4,4厘米=40毫米,学生们会做了吗?生:会了。师:那好,那学生们做一下剩下的题目。板书:4厘米=(40)毫米600厘米=(6)米80分米=(8)米3米2分米=(32)分米92毫米=(9)厘米(2)毫米8厘米4毫米=(84)毫米58分米=(5)米(8)分米106厘米=(1)米(6)厘米练习2:(8分)填一填。50毫米=()厘米3米=()分米2分米=()毫米67厘米=()分米()厘米4米4分米=()分米3米19厘米=()厘米5分米29厘米=()厘米32毫米=()厘米()毫米分析:这道题目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学生仔细听讲了,懂得举一反三就异常容易,主要还是让学生多练习。板书:50毫米=(5)厘米3米=(30)分米2分米=(200)毫米67厘米=(6)分米(7)厘米4米4分米=(44)分米3米19厘米=(319)厘米5分米29厘米=(79)厘米32毫米=(3)厘米(2)毫米三、小结:(5分)师:认识长度单位,我们可以多多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让学习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们也要在生活中多多思量。长度单位换算时,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单位间的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如:4厘米换算成多少毫米时,用4×10=40(毫米)。学生们听明了了吗?生:明了了。第二课时(50分)复习导入(3分)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我们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还学了它们之间的进率为10。师:异常棒,看来学生们上节课学得都不错。我们数学的计算中,加减法是不是最常见的,同样单位之间也是有加减法的运算。学生们想不想学习?生:想。(出示PPT)二、探索发现授课(42分)(一)例题3:(13分)计算。27厘米+13厘米=()分米24毫米+36毫米=()厘米92分米-32分米=()米3米+5米=()厘米1米-39厘米=()厘米6分米-28厘米=()厘米86毫米-34毫米=()厘米()毫米2厘米5毫米+4厘米3毫米=()毫米师:我们学过了整数的加减,这含有长度单位的加减,该怎么计算呢?生:……师:是的,含有长度单位的加减可以按照整数的加减一样计算,然后在结果的后面加上什么?生:加上单位。师:加上什么单位?生:长度单位。师:那单位倘若不统一又该怎么办呢?生:……师:教师在这里总结一下,单位不相同要统一单位加减,或者相加后再统一单位。为了加强学生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来看一下例题3的第一小题:27厘米+13厘米=()分米,和第五小题:1米-39厘米=()厘米。师:第一小题,27+13大家是不是都会算呢?等于多少,谁能最快地告诉教师?生:等于40。师:异常好,但是带有长度单位的计算,我们要在结果后面加上什么?生:加上长度单位。师:很好,那这里的长度单位是?生:厘米。师:所以答案是?生:40厘米。师:咦,那教师就神奇了,我们求出来的是40厘米,但是题目要求我们填的是多少分米,我们该怎么办?生:把厘米化成分米。师:对,很好,我们用上节课学的知识把厘米化成分米,所以最后的答案是?生:4分米。师:异常好。那现在我们看到第五小题:1米-39厘米=()厘米。这道题目,学生们首先注重到的是什么?生:长度单位不一样。师:对,学生们看见的很仔细,我们发现被减数和减数的单位是不一样的。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教师刚刚讲过的,看谁能想起来,就说明谁上课最仔细。生:单位不相同要统一单位加减,或者相加减后再统一单位。师:异常棒,看来学生们上课都异常仔细。单位不相同,我们要先统一单位,那这道题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把米化成厘米,它们的单位就统一了。师:异常好。所以最后的式子是?生:100厘米-39厘米=61厘米师:异常棒,大家把答案都算出来了。学生们知道怎么做带单位的计算题了吗?生:知道了。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光,把剩下的题目做在练习本上,等会用开火车的方式请学生起往返答。板书:27厘米+13厘米=(4)分米24毫米+36毫米=(6)厘米92分米-32分米=(6)米3米+5米=(800)厘米1米-39厘米=(61)厘米6分米-28厘米=(32)厘米86毫米-34毫米=(5)厘米(2)毫米2厘米5毫米+4厘米3毫米=(68)毫米练习3:(7分)想一想,算一算。4米-2分米=()分米49厘米+31厘米=()分米14毫米+56毫米=()厘米8米4分米-35分米=()分米79分米-29分米=()米1米-87厘米=()厘米46厘米+27厘米=()分米()厘米1厘米7毫米+8厘米9毫米=()毫米分析:这题是带长度单位加减的计算,我们只要按照运算主意计算就可以,倘若单位不相同要统一单位加减,或者相加后再统一单位。板书:4米-2分米=(38)分米49厘米+31厘米=(8)分米14毫米+56毫米=(7)厘米8米4分米-35分米=(49)分米79分米-29分米=(5)米1米-87厘米=(13)厘米46厘米+27厘米=(7)分米(3)厘米1厘米7毫米+8厘米9毫米=(106)毫米(二)例题4:(13分)把一根16分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长多少厘米?师:学生们学会了含长度单位的计算题,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含长度单位的应用题了,大家有没有信心?生:有!师:好,我们看到例题四,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最后有几段绳子。师:对,因为要求每段长多少厘米,我们知道总长度,会想折了3次后,有几段绳子,只要知道有几段绳子,那我们就能求出答案了。学生们说对不对?生:对。师:那究竟最后有几段绳子呢?生:不知道。师:教师也不知道,不过教师想到了一个主意,教师这里有一根绳子,我们来折折看。(带领学生一起折)师:经过我们的实验,学生们发现了什么现象。生1:最后剩下8段。生2:每折一次,段数都变成了本来的两倍。师:异常好,学生们看见的异常仔细。所以我们对折了3次就相当于乘了几个2?生:3个2。师:所以最后的绳子有几段?生:8段。师:我们求的是每段长多少,怎么计算?生:16÷8=2。师:单位是?生:分米。师:计算应用题,单位千万不能忘怀。记住了吗?生:记住了。师:但是现在我们又碰到一个问题,这道题目最后叫我们求的答案它的单位是厘米,而我们求出来的单位是分米。我们该怎么办呢?生:把分米化成厘米。师:怎么化呢?生:1分米=10厘米,所以2分米=20厘米。师: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列式计算?生:16÷2÷2÷2=2(分米),2分米=20厘米。师:我们还忘怀了什么?生:答。师:对了,做应用题千万不能忘怀了答哦。板书:16÷2÷2÷2=2(分米)2分米=20厘米答:每段长20厘米。练习4:(7分)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一共折了4次,每段长2分米,这根绳子本来长多少?分析:这道题目,原理跟例题四一样,不过这道题目知道每段的长度,让我们求本来的长。主要让学生理解逆向思维。板书:2×2×2×2×2=32(分米)答:这根绳子本来长32分米。例题5(选讲):蜗牛从深9分米的桶底往上爬,每爬3分米需要2分钟,再歇息1分钟,蜗牛爬到桶口需要多长时光?师:看来上面的应用题已经难不倒你们了,这里有一只蜗牛碰到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协助它解决这个问题呢?生:能。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例题五。(出示例题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讲解或者借助PPT讲解。)师:倘若我把这条线当做桶底往上爬的路线,现在蜗牛刚好在桶底,现在它开始往上爬,它爬啊爬啊,爬了2分钟,爬到了这里。它爬了多少分米了?(老师在图上表示出来)生:3分米了。师:那它现在要干嘛?生:现在要歇息1分钟。师:对,记住了,等会不要忘了哦。然后我们继续,蜗牛爬啊爬啊,又爬了两分钟,爬到这里来了,到现在为止,它爬了多少分米了?(教师在图上表示出来)生:3+3,它爬了6分米了。师:然后蜗牛要干嘛了?生:要歇息1分钟。师:看来蜗牛也很懒呀,学生们不能跟蜗牛学习哦,我们要做一个勤奋的孩子。蜗牛歇息好了,它又开始爬了,它爬啊爬啊,又爬了两分钟,经过它的不懈努力总算爬出来了。蜗牛一共爬了多少分米呀?生:9分米。师:那蜗牛现在要干嘛了?生:歇息1分钟。师:学生们仔细思量一下,蜗牛还要不要歇息?生:不需要!师:对,不需要了,像学生们一样,一个星期在小学学习了5天,等到了周末我们是不是也想着要到外面去玩,看看优美的大天然。所以蜗牛也是一样,它千辛万苦的从桶底爬了上来,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它不歇息了。师:现在我们来想想,蜗牛从桶底爬到桶口用了多少分钟,首先我们先算蜗牛爬的时光是多少?学生们知道吗?生:9÷3×2=6(分钟)师:是的,桶深9分米,每爬3分米需要2分钟。所以我们用9除以3再乘2就能算出蜗牛爬的时光是多少了。算出来爬的时光是6分钟。那偷懒的蜗牛是不是在中间歇息了几次呢?生:对。师:歇息了几次?生:两次,因为最后爬到桶口时,它没歇息。师:很好。蜗牛每次歇息1分钟,它一共歇息了几分钟呢?生:2分钟。师:所以蜗牛爬到桶口需要多长时光?生:6+2=8(分钟)师:异常棒。板书:9÷3×2+2×1=8(分钟)答:蜗牛爬到桶口需要8分钟。练习5:一根木头长24分米,要锯成4分米长的木棍,每锯一次要3分钟,锯完一段歇息2分钟,所有锯完需要多少分钟?分析:这道题目,原理跟例题五一样,不过这道题目的难度又有提升,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我们锯木头的时候,锯的次数是比段数少1的。理解了这个问题,其他的可以按照例题五一样,慢慢地引导学生理解。板书:24÷4=6(段)6-1=5(次)5×3+4×2=23(分钟)答:所有锯完需要23分钟。总结:(5分)本节课主要是第一节课的延续,关于长度方面的应用题,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实际场景方面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越发感性的认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四、随堂练习:1.连上准确的单位。前门巍峨约2厘米一只大象高3文具盒长大约2米欧拉身高135练习本厚大约2分米粉笔长7米德走一步大约60毫米一块玻璃厚约5板书:前门巍峨约2厘米一只大象高3文具盒长大约2米欧拉身高135练习本厚大约2分米粉笔长7米德走一步大约60毫米一块玻璃厚约5填空。5米=()厘米800分米=()米6米=(
)分米=(
)厘米
15分米=()毫米43毫米=(
)厘米(
)毫米
2分米5厘米=(
)厘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领域中区块链技术的性能优化探讨
- 办公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大数据分析
- 医疗伦理教育培养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 农科教办总结模版
- 变电站值班员年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医疗信息化进程中患者信息安全的保障策略
- 借款合同范例微信
- 保温材料供货合同范例
- 二年级班主任第一学期工作总结模版
- G220安防工程监理工作总结模版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4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消化性溃疡英文
- 内圣外王的修炼智慧
- 个人分期还款协议书模板(5篇)
- 梯子安全使用PPT
- CNAS-CL01:2018(ISO17025:2017)改版后实验室首次内审及管理评审资料汇总
- 智慧树超星尔雅创新性思维和方法网络通识课题库附答案
- 05G515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
- 【培训】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政策解读
- 室外配套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