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国策•东周》中有这么一句话:“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仅凭一个人的三寸之舌就能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吗?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左传》相关知识,积累重要文言
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烛之武说秦伯的思路和技巧,赏析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文章善用伏笔、曲折有致、详略得
当的叙事技巧。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
精神。教学目标《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或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他以《春秋》为本,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体例 特征史书举例 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史记》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汉书》《后汉书》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的历史事件《资治通鉴》《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史记》作品背景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国和乘匪道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公元前630年郑新郑函陵氾水秦晋晋军秦军烛之武:本名武,此处指烛地叫武的人。退:使撤退。秦师:秦国军队烛之武退秦师解题:文言文高考考点1、断句2、文化常识3、内容4、翻译文言实词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①一字多义②通假字③古今异义④词类活用⑤偏义复词文言虚词(18个)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第一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重耳作公子时流亡经过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之事。③贰:对晋有二心,与楚亲近。晋、楚城濮之战时,郑国曾派兵援助楚国。④军:驻扎。函陵: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⑤泛(fán)南:水之南。译文: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泛水之南。第二段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①于:介词,对。(言于郑伯):状后,对郑伯说。②若:如果。③师:军队。
④辞:推辞
⑤犹:尚且
⑥为:动词,做。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①用:任用②而:表因果。③是:代词:这。④过:过错。⑤然:表转折,然而。译文: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烛之武的牢骚、郑伯的刚柔并济第三段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①缒(zhuì):系在绳子上放下去。②鄙:边疆,这里作动词,意为开辟边疆。③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后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④行李:外交使节。⑤共:同"供",供给。⑥乏困:在食宿方面的不足。译文: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敢以烦执事"又译为:冒昧地以此事来打扰您)。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①版:这里指防御工事。②厌:同"餍",饱,满足。③封:疆界,这里作动词,意为疆界。④阙:通"缺",损害。⑤说:同"悦",喜悦。⑥戍:防守。译文: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1)示弱和动之以情。“……郑既知亡矣。”先稳住秦伯,使人听了可怜,又让秦伯有好奇。(2)晓以利害。用郑亡对谁有利启发秦伯。(3)以利往之。亡郑只有利于晋,而保留郑国,“若舍郑…君亦无所害”。秦强郑弱,留郑对秦来说是百利无一害,秦伯自然心动。(4)追溯历史,晋不足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抓住敌人的弱点,达到分化敌人的目的,让秦伯深思。(5)积极推理,劝秦防晋。“夫晋……唯君图之。”晋亡郑后,定会与秦产生矛盾。秦伯更需警惕。第四段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①微:非,无。夫人:此人,指秦穆公。②敝(bì):动词,害。③所与:同盟者。④知:通"智",明智。⑤乱:分裂。⑥整:联合,团结。译文: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也撤离郑国。(1)“子犯请击之。”无论从见识、个性还是当时的形势,子犯都不可能主张“击之”,可见子犯是为君主找台阶。(2)晋侯“不可……吾其还也。”冷静、周全,当时局急转直下时君臣默契配合。
叙事结构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秦晋退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足智多谋深明大义爱国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人物形象
烛之武,有能力,言语率直,识大体,顾大局,爱祖国,切中要害,分析问题,阐明利弊,言辞恳切佚之狐,善于发现人才,推荐人才郑伯,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1、为何烛之武的一席话就能成功说服秦伯而分化秦晋联盟?春秋无义战。其根本目的是称霸。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也是看似强大的秦晋联军被分化的原因。文中“子犯请击之”就印证了这一点。2、秦国撤军并协助郑国守城,晋文公不攻打秦军并从郑国撤军,这是烛之武离间秦、晋联盟的必然结果吗?观点一:从文章本身来看,《烛之武退秦师》意在褒扬烛之武的智勇精神,至于最终解救郑国是否因烛之武一人之力则不必苛求。《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而《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注解,它也秉承了“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烛之武退秦师》之所以被后人关注并广泛传播,最重要的原因是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精神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而这些正是左丘明所褒扬的。观点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晋文公撒军是因为不愿意同时与秦、楚发生冲突,两面树敌。联系当时背景,晋、楚刚刚进行了城濮之战,虽然最终是晋国获胜,晋文公也成就了他的霸王地位;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有强秦觊觎,南方有强楚威胁。因此,据当时的社会形势来看,在烛之武的诱导下,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后,老谋深算的晋文公不愿两面树敌,也冠冕堂皇地下了撤军命令。观点三:从晋文公的个人修养来看,晋文公不打秦军,是不想背负忘恩负义和贪得无厌的恶名。晋文公在多年的流亡生涯中,见识了很多险恶的人心,经历过各种波折风险,这使他的处世经验极为丰富,应变能力极强。假如晋文公攻击秦师,则完全应验了烛之武在秦穆公面前给晋国所下的断语:晋国总是出尔反尔,忘恩负义;晋国总是贪得无厌;晋国存有狼子野心,得陇望蜀。攻打秦军,树立新敌,是富有心计的晋文公所不愿看到的。
读史的三个境界
境界一:“外行看热闹”,跳过艰难晦涩的内容,着重品味史书中有趣的故事,把史书当成故事书看。境界二:分析故事背后的内涵,史书中的君主臣僚都不能用单纯的好人,坏人来评价,他们的行为往往有着复杂的政治因素,要以辩证思维读史。境界三:品读故事和人物行为背后的环境和格局因素,根据史书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1.前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写作特色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培训体系构建及在线学习平台
- 雨后的彩虹桥写景童话作文15篇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大学彭孝军院士团队专职研究员招聘2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招聘若干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企业培训材料标准化制作指南
- 2025年宝应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3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安徽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面向校园招聘2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乌兰牧骑招聘事业编制舞蹈演员2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湘西州泸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招聘高校见习生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InfiniBand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水资源利用与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资源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宅基地争议申请书
-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A)含答案
- 重庆通信安全员c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颈椎骨折护理围手术期管理方案
- 新型建筑材料的实验检测技术与创新进展
- 2025年德州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应急预案方案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