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1届高考化学临门试卷(一)(附答案详解)_第1页
辽宁省2021届高考化学临门试卷(一)(附答案详解)_第2页
辽宁省2021届高考化学临门试卷(一)(附答案详解)_第3页
辽宁省2021届高考化学临门试卷(一)(附答案详解)_第4页
辽宁省2021届高考化学临门试卷(一)(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2021届高考化学临门试卷(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醛

B.用高锯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澳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2.有机物X——“奥司他韦”能抗病毒,抑制新冠病毒活性,达到治疗肺炎的效果。X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生成匕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x、丫叙述错误的是()

一定条件下

Y

A.X可发生加成、氧化和水解反应

B.-N/可与HC7反应

C.六元环上的6个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D.17noW最多可以与Im。//反应

3.设刈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2.4LC。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A

B.含lm。/HC/的盐酸溶液与足量Fe反应,Fe所失去的电子总数为2限

C.常温常压下,32。。2和32g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2Ml

D.1僧。〃心的氯化钠溶液中,所含Na+离子数为NA

4.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

B.在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肯定不同

C.镁原子由Is22s22P63s2Tl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D.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l的元素,其氢氧化物一定不能溶解氢氧化铝

5.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KO2)呈立方体结构。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

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O2中只存在离子键

B.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02,每个晶胞含4个KO2分子

C.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

D.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阴离子有6个

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Mg2+Na+0H-B.Al3+NOgCl~

C.K+H+HCOgD.Mg2+Ca2+SOl-

7.有X、丫、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r(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16.X、

八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下列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A.X与Z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用来杀菌消毒

B.C极易溶于B中,溶液呈碱性

c.丫与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只含有极性键

D.A和C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8.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甲装置可将HCG溶液蒸干获得RC%晶体

B.乙装置可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

C.丙装置可除去。。2中的HC,

D.丁装置可将NH4G固体中的分离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iz+Fe3+=Fe2++Cu2+

B.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H20

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j-+2H+=H20+C02T

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C。。+CaCl2=CaCO3I+2Cl-

10.在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保持温度不变,通电一段时间后()

A.溶液的pH将增大

B.钠离子数和碳酸根离子数的比变小

C.溶液浓度增大并有晶体析出

D.溶液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

11.四种短周期元素X、八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

子总数的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Y

ZW

A.Z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3周期第族

B.X、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强于X

c.丫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高

D.x与w形成共价化合物x〃2,x的原子半径比丫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即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治

B.在常温常压下,lm。/Ne含有的原子数为刈

C.71gC"所含原子数为N”

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1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装置①中,c为阴极、d为阳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为、N/、。。2等气体

C.装置③若用于吸收N%,并防止倒吸,贝做可为苯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HC/

14.下列关于溶液中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厂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c(H+)=c(CO仁)+c(WCO3)+

C(也。。3)

B.0.1mol"T的NH4/和0.1mol的N/•也。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

c(C/-)>c(N咫)>c(H+)>c(。『)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7,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c(CH3COO-)

D.0.1mol-『1的NaHCR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g)+2c(。。歹)+c(W2CO3)

15.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2NO(g)+2CO(g)U

2c02(g)+N2(g).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和C。,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的

浓度如表:

时间/S012345

c(NO)/x10~3mol-LT11.000.450.250.150.100.10

c(CO)/x10-37noz•LT13.603.052.852.752.702.7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Af2)=1.875xKT&mol.L-i.s-i

B.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5

C.若将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NO转化率大于90%

D.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单位时间CO和NO的处理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1.0分)

16.水合册(心4•”2。)是一种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的精细化工原料,具有强碱性和强还原性。

()

实验室一般采用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氧化尿素(|)制备水合阴,制备过程可分

NH-C-NH

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备次氯酸钠。

(1)某同学欲从图中选择部分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其连接次序为:a-o(按气流方

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实验中选用G装置作为次氯酸钠的合成装置,并采用冰水浴的原因是。

(第二阶段)制备水合肿。

LM

将第一阶段制备的次氯酸钠碱性溶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加到盛有尿素的仪器m中,并不断

搅拌;然后取下分液漏斗换上X装置,快速升温,在108冤的条件下回流5771讥;将混合物转移到

蒸储装置中进行蒸馈,收集108〜储分,得水合助产品。

(3)请写出此阶段制备水合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X装置最好选用上图中的。(填或“M”)

(5)用分液漏斗加入次氯酸钠碱性溶液时,慢慢滴加的目的是。

(6)水合册还原法制取碘化钠固体,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NaOH溶液水合肿NJi,•HQ

在“还原”过程中,主要消耗“合成”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也可用硫化钠或铁屑还原碘酸钠制备碘化钠,但水合脚还原法制得的产品纯度更高,其

原因是O

17.氮的氢化物N%、N2H4等在工农业生产、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1)已知25。(: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物CU(0H)2尸e(0H)3Fe(0H)2Mg1。。

Ksp2.2X10-204.0x10-388.0xIO』1.8xIO-11

向C“2+、Mg2+、Fe3+、Fe?+浓度都为0.01m。,.厂】的溶液中缓慢滴加稀氨水,产生沉淀的先

后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

(2)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工业上,制备肿02“4)的方法之一是用次氯酸钠溶

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氨气反应.以石墨为电极,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3)在3L密闭容器中,起始投入4mo/N2和9加出“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平衡时仅改变温度测

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K)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zn。/)

A2.4

2.0

T2

已知:破坏ImoZN2(g\^3mol/(9)中的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破坏2血山NH3S)中的化学

键消耗的能量.

①则7172(填“>”、“<”或"=")

②在T2K下,经过10m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贝〜lOmin内42的平均速率以也)=,平

衡时N2的转化率以此)=,若再增加氢气浓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

③下列图象分别代表焙变(△")、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均体积分数0(%)和气体密

度(p)与反应时间关系,其中正确且能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18.硫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请回答硫酸工业生产中的如下问题:

(1)早期生产硫酸以黄铁矿为原料,目前很多国家都已经限制以黄铁矿为原料而以硫黄为原料,以硫

黄为原料的优点是.

(2)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3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压强及温度对SO2转

化率的影响如下表(原料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为:SO27%;O21/%;N282%);

'压强

0.10.5110

温度C

40099.299.699.799.9

50093.596.997.899.3

60073.785.889.596.4

利用表中数据分析.在实际生产中选择的适宜生产条件是:温度℃;压强MPa.

(3)为提高SO3吸收率,实际生产中用吸收SO3;这样做的优点是.

(4)在催化反应室中设有热交换装置,以下叙述与热交换装置的作用有关的是(选填序号

).

A.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8充分利用热量,降低生产成本

C.升高温度,提高SO2的转化率D.防止催化剂中毒.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19.高分子材料PE7聚酯树脂和PMAM的合成路线如下:

PET单体«化川,△一

CpHq④APET聚酯

BfCCl,I-

乙烯0)*

DCHj

PMMA

f

EOjj-p-|iHCN/OH;单体⑧a”沁

Cu/ZLJHp/H*,©

(CjH,O)UGCOOCHj

(PMMA)

己知:

I.RCOOR/+B"^OHRCCP'OR"+R,OH(R、R\R"代表炫基)

OOH

nH、代表炫基)

C'R-2-COOH(RR'

R-

R,

(1)①的反应类型是.

(2)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PMM4单体的官能团名称是、.

(4)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G的结构简式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⑦为酯化反应

b.B和。互为同系物

c.D的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烷嫌高

COOCH:

d.Imo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NaOH

COOCH,

(7)写出由PET单体制备PET聚酯(化学式为Cion“8nO4"或Cion+2H8n+6。4n+2)并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4、钠与乙醇反应,与乙醛不反应,正确;8、烯燃能被高镒酸钾氧化,正确;C、

苯密度比水小,澳苯密度比水大,正确;。、甲酸甲酯和乙醛都有醛基,错误。

考点:主要考查物质在实验中的特殊化学现象。

2.答案:C

解析:解:4X中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酰胺键和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

B.氨基具有碱性,H以具有酸性,所以氨基能和4C/反应,故B正确;

C.六元环上只含单键的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所以六元环上的6个C原子一定不共平面,故C错

误;

D.y中碳碳双键和氢气以1:1发生加成反应,丫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所以la。汗最多可以和1加0,氢

气反应,故D正确;

故选:Co

A.X中含有酰胺键、氨基、碳碳双键、酯基和酸键,具有酰胺、氨、烯烧和酸的性质;

B.氨基具有碱性;

C.六元环上只含单键的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

DY中碳碳双键和氢气以1:1发生加成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氨、烯煌、酯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C

解析:解:4体积一定影响气体分子数目的因素有温度、压强,CO和(?。2的混合气体所处状态不一

定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22.4L/moZ,22.4LC。和。。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故A

错误:

B.含1MOZ的盐酸溶液与足量Fe反应,完全反应,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氢气中

0价,铁失去的电子等于氢离子获得的电子,故铁失去的电子为1m山*(1-0)*限瓶0厂1=以,故

B错误;

C.O3和。2都由氧原子构成,32g为氧原子质量,故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僦嬴=2m。/,故含有氧原

了,数目为2/noZx必7叱)1-1=2NA,故C正确;

D.l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Na+离浓度为lmo,/L,1L该溶液中氯离子的数目为以,氯离子的数目与

溶液的体积有关,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确定氯离子的数目,故D错误;

故选:Co

A.C。和。。2的混合气体所处状态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22.M/m。,;

B.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铁过量,盐酸完全反应,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

氢气中0价,铁失去的电子等于氢离子获得的电子,据此计算;

仁。3和。2都由氧原子构成,32g为氧原子质量,根据n=/计算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以计

算氧原子的数目:

D.lmo〃L的氯化钠溶液中Na+离浓度为17HO//Z,,钠离子数目与溶液的体积有关.

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4选项为易错点,容易忽略气体摩尔体积22.4L/rno,

的使用条件.

4.答案:A

解析:解:4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所以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

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故A正确;

B.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两个电子,自旋方向肯定不同;但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

有可能相同,如2P能级只容纳2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故B错误;

C.基态Mg的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电子能量增大,需要吸收能量,故

C错误;

D.子最外层电子排布是5sl的元素,其氢氧化物可以溶解氢氧化铝,如:Rb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5s。

RbOH为强碱,能溶解4(0H)3,故D错误;

故选:Aa

A.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

B.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有可能相同,如2P能级只容纳2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

C.由能量最低原理可知基态Mg的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当变为

Is22s22P63P2时,电子发生跃迁,需要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

D.Rb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5s‘,RbOH为强碱,能溶解々(OH%

本题考查元素电负性含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明确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答案:D

解析:解:AK+离子与0]离子形成离子键,。5离子中0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故A错误;

B.K02为离子化合物,不含分子,故B错误;

C.K+离子位于顶点和面心,数目为8xJ+6x;=4,。5离子位于棱心和体心,数目为12x;+1=4,

oZ4

即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K+和4个05,该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超氧化钾化学式为《。2,故

C错误;

D.由晶胞图可知,以晶胞上方面心的K+离子为研究对象,其平面上与其距离最近的。]有4,上方和

下方各有一个,共有6个,故D正确。

故选:D。

AKO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键;

B.为离子化合物,不含分子;

C.根据均摊法计算;

D.由晶胞图可知,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有6个。

本题考查晶胞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把握均摊法的理解

以及晶胞的空间结构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B

解析:解:4Mg2+、。”-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S/3+、NO]、C厂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

C.H\HC。]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a2+、S。:-之间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难度不大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

子之间等。

7.答案:C

解析:解:4根据以上分析,X为氧元素,Z为氢,则X与Z形成的为。2可用来杀菌消毒,故A正确;

B.B为m。、C为N“3,则C极易溶于B中形成氨水,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

C.y为氮元素,Z为氢,y和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有N/、N2H4,氨气分子中只含极性键、肿中含有极

性键和非极性键,故C错误;

D.A为NO、C为NH3,则氨气与NO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与水,故D正确;

故选:C0

B和C均为10电子分子,考虑为氢化物,由转化关系可知,Z为氢,X、八Z原子序数之和为16,则X、

y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5,原子半径y>x,则y为碳元素、x为氟元素或者y为氮元素、x为氧元素,

由转化关系,单质x、y反应生成4,单质八z生成氏贝”应为氮元素、x应为氧元素,贝州为N。、

B为“2。、c为N,3,验证符合转化关系,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元素及无机物的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与物质是解题的关键,注

意掌握常见10电子物质,利用猜测验证法进行推断。

8.答案:B

解析:解:4加热促进铝离子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应在气流中蒸发获得4c卜晶体,故A

错误;

B.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滨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现象可

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故B正确;

C.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可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加热碘升华、氯化镂分解,遇冷又恢复混合物,不能除杂,故D错误;

故选:B.

A.加热促进铝离子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

B.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滨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二者均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加热碘升华、氯化铉分解。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盐类水解、实验

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解:4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3+=2Fe2++C/+,故A错误;

B.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水,可用〃++。”-=”2。表示,故8正确;

+2+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

H2O+CO2T,故C错误;

D.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Ca2++。。.=CaCO31,故D错误;

故选:B。

A.得失电子不守恒;

B.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表示:

C.碳酸钙为难溶物,不能拆开:

D.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氟化钙为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应拆写。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

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原

子团,题目难度不大。

10.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电解及饱和溶液的浓度,注意电解水相当于饱和溶液的蒸发,明确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

浓度不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保持温度不变,通电时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氢氧根

离子放电生成氧气,即电解水,

A.因温度不变,溶剂减少后还是饱和溶液,则浓度不变,pH不变,故A错误;

B.因温度不变,溶剂减少后还是饱和溶液,则钠离子数和碳酸根离子数的比不变,故B错误;

C.因温度不变,溶剂减少后还是饱和溶液,则溶液浓度不变,故C错误;

D.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剂减少时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故D正

确;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解:X、八z、〃为短周期元素,根据图示可知,x、y位于第二周期,z、VW立于第三周期,

Z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aZ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2+8)x:=5,为P元

素;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为s、X为c、y为N元素,

A.Z为P元素,原子序数为15,位于周期表中第3周期V4族,故A正确;

B.X、W分别为C、S元素,非金属性C<S,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S)强于X(C),

故B正确;

c.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形成氨化物的状态越不稳定,所以y元素气态氯化物比z元素的稳定,故c正确;

D.X、勿分别为C、S元素,C和S能够形成共价化合物CS2,但C、S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分别为2、3,

S的原子半径大于C,故D错误;

故选:D.

x、八z、w为短周期元素,根据图示可知,x、丫位于第二周期,z、山位于第三周期,z元素的最

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Z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2+8)x^=5,为P元素;根据

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叩为s、X为c、丫为N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解答。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结构

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12.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结构和公式的运用是解

题关键。

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m。],故常温常压下,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

故分子个数小于0.5%个,故A错误;

B、颊气是单原子分子,故1molNe含有的原子数为NA,故B正确;

C、n(C/2)=Imol,CL为双原子分子,则73以2所含原子数为2惧,故C错误;

D、气体有双原子分子和单原子分子,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

但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解:4由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c与a相连,c为阳极,故A错误;

B.短导管进气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长导管进气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则装

置②可用于收集“2、N%。。2等气体,故B正确;

C.X为苯时,不能隔绝气体与水,不能防止倒吸,故C错误;

D.HG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与碱石灰反应,干燥、收集均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Bo

A.由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

B.短导管进气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长导管进气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

C.X为苯时,不能隔绝气体与水;

D.HC2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与碱石灰反应。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电解原理、气体的收集、实验技能

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C

解析:解:4、依据碳酸钠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分析判断,0.1mol■厂1的N&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c(H+)=2c(COf-)+c(HCO^)+c(O/T),故A错误;

B、0.1mol-L的NHQ和0.1mol-L的N%•七。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大于

镂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c(NHj)>c(C「)>c(OH-)>c(H+),故B错误;

C、结合溶液中电荷守恒判断,c(C“3COO-)+c(OH-)=c(Na+)+c(H+),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

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c(O/r)=c(H+),C{CH3COO-}=c(Na+),故C正确;

D、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n(Na)=n(C),0.1m。1•L的NaHt2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Na+)=c(HCO])+c(COf-)+c(H2CO3),故D错误;

故选C.

A、依据碳酸钠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分析判断;

B、0.1mol"T的NHRZ和mol-L的N%-%。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大于

钱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

C、常温下,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使溶液的pH=7,结合溶液中电荷守恒判断;

D、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n(Na)=7i(C).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分析判断,溶液中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的分析应用,掌握

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5.答案:B

解析:解:42s内△c(NO)=(l-0.25)*10-360小厂1=7.5*10-460入厂1,则△c(N2)=:A

4-1)

c(N0)=3.75x10-mol-Z,,贝心(72=3.75XI黑moi/L=1875*10-4moi.L-i.s-i,故A正确;

B.4s时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时NO为0.1x10-3mol-L-1,则:

2NO(g)+2co(g)U2CO2(g)+/V2(g)

起始量(xl(r3mo/.『i):1

变化量(x10-3^0'.『I):0.9

平衡量(x10-3mol-L-1):0.1

C2(CO2)C(N2)_(0.9X10-3)2x045x10-3

则平衡常数K==5000,故B错误;

C2(WO)C2(CO)(0.1X10-3)2X(2.7X10-3

C.原平衡时N。转化率为空当竽鲁%x100%=90%,若将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增大压强,

lxiO~3mol/L

平衡正向移动,N。转化率增大,故新平衡时N。转化率大于90%,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CO和N。的处理量,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反应速率计算与含义、化学平衡常数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

三段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应用.

16.答案:erfTCidThTgit防止次氯酸钠在较高温度下分解CO(NH2)2+20H-+

CIO-=N2H4-H20+cr+COj-M水合肺还原性很强,防止次氯酸浓度过大将其氧化3N2H『

H20+2NaIO3=2NaI+3N2T+9H2O被氧化后的产物为N2和从。,不引入杂质

解析:解:(1)通常实验室用二氧化钵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由于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

所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然后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氯气,最后用氢氧化

钠溶液做尾气吸收装置,所以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ierfTCTdThigri,

故答案为:etf

(2)氯气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氯酸钠和氯化钠,减少了次氯酸钠的生成,且次氯酸钠受热

容易分解,所以通常氢氧化钠放在冰水浴中进行反应,

故答案为:防止次氯酸钠在较高温度下分解;

(3)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氧化尿素NHL8_NH2制备水合明'次氯酸钠碱性溶液与尿素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CO(N“2)2+20H-+CIO-=N2H&-H20+Cl-+COj~,

故答案为:CO(N“2)2+20/7-+Cl0-=N2H4-H20+Cl-+CO广;

(4)冷凝回流时,为了增大蒸气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通常使用球形冷凝管,故选择

故答案为:M;

(5)水合腓还原性很强,所以要慢慢滴加,防止次氯酸浓度过大将其氧化,

故答案为:水合脚还原性很强,防止次氯酸浓度过大将其氧化;

(6)根据流程可知,副产物/0]与水合脱生成碘离子和氮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2“4•”2。+

2NalO3=2NaI+3/V2T+9W2O;刈儿•也。被氧化后的产物为'2和%。,不引入杂质,水合明还原

法制得的产品纯度更高,

故答案为:3N2H4'"2。+2NalO3=2Nai+3%T+9%。;N2H4•%。被氧化后的产物为N2和外。,

不引入杂质。

(1)装置4用二氧化锌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由于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所以用饱和食

盐水除去氯化氢,然后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氯气,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尾气

吸收装置,据此连接仪器,注意洗气瓶通常为长进短出;

(2)温度较高时,次氯酸钠受热容易分解;

(3)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氧化尿素NH2_g_NH2制备水合胧’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4)冷凝回流时,球形冷凝管可增大蒸气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增强冷凝效果;

(5)水合腓还原性很强,次氯酸浓度过大能够氧化水合助;

(6)用水合阴(可2,4・”2。)还原法制取碘化钠固体:加入氢氧化钠,碘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2+

6NaOH=5NaI+NaIO3+3H2O,加入水合肿得到氮气与Na/,即发生反应为3^^•“2。+

2NaIO3=2NaI+3N2f+9H2O,得到的Na/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Na/。

本题考查制备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化

学实验基本方法及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

化学实验能力。

17.答案:Fe(0H)3、Cu(0H)2、Fe(0H)2、Mg(0H)2;2NH4Cl+Ca(OH)2—CaCl2+2NH3T+2H2O;

_11

2NH3+20H--2e-=N2H4+2H2O;<;O.lmoZ-L-min-;25%;不变;BC

解析:解:(1)向C“2+、”g2+、尸03+、Fe2+浓度都为0.01?no>L-i的溶液中缓慢滴加稀氨水,

开始生成Cu(OH)2沉淀时,c(O"-)=]«:篇==V22x10~9mol-L~x,

开始生成尸e(OH)3沉淀时,c(OH~~)=-=V4x10-12moZ-L-1'

开始生成Fe(OH)2沉淀时,c(OH-)=(y:=V8X10~7mol-L-1,

开始生成Mg(OH)2沉淀时,c(OH-)==V18x10~5mol-L-x>

开始生成沉淀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小,则该物质越容易沉淀,所以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Fe(OH)3、CU(OH)2,Fe(OH»Mg(OH)2;

故答案为:Fe(OH)3、CU(OH)2、Fe(OH)2、Mg(OH)2;

(2)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铉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氯化镂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氯化

A

钙和水,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T+2H2O;原电池中N也失电子,

在负极上反应生成Na%,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3+20H--2e-=N2H4+2H2O;

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T+2%。;2/VH3+2OH--2e-=N2H4+2H2O;

(3)①破坏16。加2(。)和3mo,“2(g)中的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破坏2?no,NH3(g)中的化学键消耗

的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氨气的物质的量减小,已知A时氨气的物

质的量大,说明A时温度低,则71<72;

故答案为:V;

②在T2K下,经过10M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2nwl,则反应的氢气为2MOEX

11

|=3mol,v=X==o.lmo/-r-min-;岫的转化率a(M)=需x100%=

把吧X100%=2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再增加氢气浓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将不变;

4mol

故答案为:O.lmol-L-1-min-1;25%;不变;

③A对与固定的反应婚变是固定不变的,与平衡状态无关,故A错误;

B.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气体的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

当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即是平衡状态,故B正确;

C.随着反应的进行,N2体积分数0卬2)逐渐减小,当中(凡)不变时即是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容器的体积不变,气体的质量守恒,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

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1)根据各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计算出开始沉淀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再判断:

(2)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镂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原电池中N2H4失电子,在负极上反应;

⑶①破坏1瓶。地(。)和所0%(。)中的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破坏而。火也⑷中的化学键消耗

的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②根据生成的氨气的量求出氢气的浓度变化量,再求反应速率;股的转化率a(M)=喑喘黑x

100%;根据影响K的因素分析;

③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

量等不再发生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结合图象

分析.

本题考查了溶度积常数的应用、原电池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反应速率的计算等,题目涉及

的知识点较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溶度积的含义和公式

应用、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18.答案:生产流程短,设备简单,三废治理量小,劳动生产率高,易于设备大型化;400〜500;0.1;

98.3%浓硫酸;防止吸收过程中产生酸雾,提高S3吸收率和硫酸的产率;B

解析:解(1)第一步:SO2的制取.主要原料是黄铁矿和空气,在高温下燃烧,使硫元素转变成SO2气

体,生产流程短,设备简单,三废治理量小,劳动生产率高,易于设备大型化,故答案为:生产流

程短,设备简单,三废治理量小,劳动生产率高,易于设备大型化等;

(2)工业上利用2s。2(。)+02(g)2SO3(ff),△H=-98.3口•moL反应制备5。3,该反应为可

|Sj温局压

逆反应,

正方向为放热反应,从化学平衡移动条件分析应该采用低温高压.而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发现,

压强的增加引起SO2转化率的变化并不明显,所以工业上直接采用常压:同时反应中使用催化剂,为

了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强,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应该采用400K~500℃,

故答案为:400℃~500℃:0.1;

(3)吸收塔中SO3如果用水吸收,发生反应:SO3+H2O=H2SO4,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易

导致酸雾形成,阻碍水对三氧化硫的吸收;而浓硫酸的沸点高,难以气化,不会形成酸雾,同时三

氧化硫易溶于浓硫酸,所以工业上从吸收塔顶部喷洒浓硫酸作吸收液,最终得到“发烟”硫酸,

故答案为:98%的浓硫酸;防止吸收过程中产生酸雾,提高S03吸收率和硫酸的产率;

(4)4从沸腾炉中出来的气体,温度较高,进入催化反应室中的热交换装置,对催化剂进行预热,当

催化剂达到一定温度时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可以充分利用热量,降低生产成本,

故A错误;

B.从沸腾炉中出来的气体,温度较高,进入催化反应室中的热交换装置,对催化剂进行预热,当催

化剂达到一定温度时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同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一方面维持自身的

运行另一方面也可预热进入催化反应室的气体,故B正确;

C.S02和。2反应生成S0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促使平衡逆向移动,不会提高SO?的转化率,故C错

误;

D.从沸腾炉中出来的气体,含有碎硒化合物,可以导致催化剂中毒,但在进入催化反应室前,先要

经过净化、除尘处理,以除去碎硒化合物,所以不会发生催化剂中毒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分析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适宜条件和原因.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去确定温度

的选择,从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设备的耐压性、控制成本等角度考虑;

(2)正确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催化剂可影响反应速率而不能导致平衡移

动;

(3)吸收塔中吸收液的选择从实际吸收效果考虑不采用水而采用浓硫酸,可防止产生酸雾;

(4)硫酸工业尾气中SO2净化处理方法很多,S4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常用碱液吸收,如氨水、氢氧化

钠溶液、石灰水等.

本题考查工业接触法制硫酸的相关细节,如原料的选择、反应条件的选择、热交换器的作用、工业

尾气的处理等内容,只要了解基础知识都能迎刃而解,难度一般.

H2O

19.答案:加成反应;CH-CH:-2NaOHCH2-CH2-2NaBr.碳碳双键;酯基;

RrRrOHOH

OH

OH0I

;

>2CH3-S-CH3+2H2O时一$一COOH;四;

CH,

COOCH:CH:OH

人液化剂

:O-Pc—C—O-CH-CH—OH*(n-l)CH—CH:

nflF-HOCH:CH:::I:

°OHOH

COOCH?CH?OH

解析:解:乙烯和漠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人为CHzBrC/Br,4在Na。〃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

COOCH^H:OH

反应生成B为HOC”2cH2。乩由信息n及PET单体的分子式可知,PET单体为0],则。为

COOCHTCH^OH

C”30H.e发生信息n中交换反应进行的缩聚反应生成PET树脂为

00

HOCH;CH;Op!-HQ>—C-O-CHr-CH^C^-H-由PMM4的结构,可知PMM4单体为

CH2=C(CH3)COOCH3,而。与/反应得至IJPMMA单体,故J为CH?=。(。”3)。。。“,F发生信息HI中

的反应得到G,G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则E为?H,F为G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