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_第1页
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_第2页
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_第3页
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_第4页
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锁骨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三月内严禁患肢提拉重物。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即使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康复指导(1)患侧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即静力性收缩,每日至少三次,以不引起肌肉疲劳为度。(2)未固定的受伤临近关节做主动活被动运动,以不影响断端稳定为度。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3)应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及早下床并做健身操,以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水平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6.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二、肋骨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不可随意翻身,严禁下床活动,以免肋骨骨折断端刺伤肺脏。强调一定遵照执行,即使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可随意下床活动,不可私自拆除纸夹外固定。吸烟病人强调戒烟重要性,吸烟可刺激呼吸道引起痰液增多,如果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更会加重呼吸困难。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益气血之品,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之品,戒烟酒。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5.康复指导::鼓励有效咳嗽及练习深呼吸等锻炼肺部,以利肺扩张。做到从腹部通过胸腔用力咳嗽,不能只从喉咙干咳,1日2次,1次15~30分钟。锻炼时可手捂痛处或他人帮助固定。症状缓解后教患者吹气球,增加肺活量。6.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三、股骨颈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生活起居: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六淫”致病。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调和四气,谨和五味,富营养,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高钙、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如蛋类、瘦肉、鸡肉、水果、蔬菜、韭菜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之品,戒烟酒。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3页,当前为第3页。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外敷药、熏洗药、中药涂擦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熏洗药要掌握温度,禁止空腹熏洗,进餐前后半小时内不宜熏洗。5.康复指导:主要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和踝关节屈伸,踝关节背伸、跖屈,及足部主动活动,以免长期固定造成股四头肌萎缩、粘连,髌骨及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踝关节及足部其他关节强直等。6.健康指导(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6)定期到医院复查。7.并发症预防的健康指导:(1)肺部感染的预防,指导患者做扩胸运动、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视病情吹气球。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2)压疮的预防,臀下垫海绵垫或水垫,必要时睡气垫床,每2~4小时翻身一次,骨突处用红花酒精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皮肤清洁、舒适,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4页,当前为第4页。(3)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老年人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可用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钙2500单位皮下注射预防,视情况,早期下床活动。(4)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得少于1500ml以上。留置尿管者,防止管道阻塞扭曲,引流袋不得低于尿道口,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时更换引流袋,观察并记录尿液的色、质、量、性状等。(5)便秘的预防①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②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素食物,如:苹果、香蕉、柿子、韭菜、芹菜、青菜、萝卜、菠菜、荸荠、梨子、西瓜等另外可食用一些核桃仁、芝麻仁,忌食油腻、煎炸及胀气食物。③顺时针按摩腹部1次10~15分钟。8.关节置换术后健康指导:(1)日常生活中禁止蹲位,禁止蹲位如厕,使用座便器如厕,禁止坐矮凳子或沙发,禁止交叉双腿、盘腿、跷二郎腿等动作。伤口愈合后可进行淋浴,不可坐浴。(2)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关节,前弯身体不要超过90度,坐时身体向后靠、腿向前伸,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3)每天在床上平躺1~2小时,平躺时双大腿间一定要安放枕头,以保持双腿分开,不可侧卧。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5页。(4)避免在不平整湿滑路面行走。上楼时键肢先上,下楼时患肢先下,若扶拐,即拐先下,患肢随后,健肢最后。(5)不宜作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网球,不宜干重体力活,如挑重担。(6)如有锐痛,受影响肢体有爆裂声,髋有脱臼感,应迅速通知医生。9.髋关节置换术后行走健康指导:(1)助行器行走指导,助行器摆在身前20cm处,先迈术侧腿,再将健侧腿跟上。先用助行器行走,等重心稳后用双侧腋拐行走。(2)双拐行走,前移双拐一足距离,健侧脚落地,前移重心越过双拐连线,健侧足前移越过双拐连线20~30cm,交替进行。四、胫腓骨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抬高患肢,肿胀患肢切勿按摩。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爽,尤其要注意臀部皮肤的清洁,正确使用便盆,便后及时清洁臀部,防止褥疮的发生。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作双手撑床、抬高臀部或双手拉术架吊环,引体向上等活动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6页。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多食富含锌、铁、锰的食物,如黄豆、小麦、芥菜、瘦肉、鸡蛋等。多食含纤维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的食物。骨折中后期宜选补益气血之品,如猪肝、排骨、鸡汤等。戒烟酒。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6页,当前为第6页。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关心体贴患者,承认患者疼痛的感受,鼓励患者提高对疼痛的忍耐能力;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局部贴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过敏者及时揭去。5.康复指导:(1)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作舒缩活动。(2)骨折中期2周后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应逐步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至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3)骨折后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6.健康指导(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7页。(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7页,当前为第7页。(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6)定期到医院复查。五、肱骨外科颈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康复指导:(1)术后第1日,握拳,伸指,腕关节屈曲,被伸。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8页,当前为第8页。(2)术后2-7日,肘关节屈伸,加强手指及腕关节的练习。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8页,当前为第8页。(3)术后1-2周,练习肩关节的前屈、后伸运动(4)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禁忌外展,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禁忌内收。6.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六、肱骨干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避免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扶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9页,当前为第9页。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9页,当前为第9页。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康复指导:(1)术后1周内,做上臂肌肉主动运动,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2)术后2-3周,做悬吊患肢、伸曲肩肘关节,旋转肩肘关节,做画圈运动,双臂上举。(3)4周后,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如举臂摸头,反臂摸腰等。6.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七、肱骨髁上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0页。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0页,当前为第10页。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康复指导(1)复位及固定当日可以做握拳、曲伸手指练习。(2)第二日做腕关节曲伸练习,做肩前后左右摆动练习,1周后增加肩部主动练习。(3)3周后,去除固定,主动行肘关节曲伸,前臂悬前悬后练习。(4)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应轻柔,以不引起疼痛为宜。6.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4)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八、腰椎压缩性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1页,当前为第11页。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患者平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床尾用护足架,防止足下垂。协助患者翻身时,保持躯干上下同时翻动。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1页,当前为第11页。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康复指导:(1)五点支撑法:仰卧硬板床,用头部、双肘及双足跟支掌全身,背部尽力腾空后伸,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轻局部水肿,防止损伤后的软组织粘连和组织纤维化。一般无休克等合并症的单纯压缩性骨折,复位后第二天即可锻炼。(2)三点支撑法:仰卧硬板床,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及双足跟撑起全身,背部腾空后伸。此法根据患者的体力,于伤后3周开始,逐渐加练习次数。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12页。(3)飞燕点水法:患者俯卧,上肢后伸,抬起头肩部,下肢伸直抬起,全身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伸展松弛反复进行,适用于伤后3-4周开始练习。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2页,当前为第12页。6.健康指导(1)脊柱骨折尤其伴随脊髓损伤者,病情严重、病程长、恢复慢,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教会家属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知识。①便秘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训练床上排便,放松紧张情绪;顺时针按摩腹部;多吃蔬菜、水果等。②预防压疮: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碎屑,发现潮湿及时更换;卧气垫床,每2~4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做到肩、髋呈一直线,避免脊柱扭转;每日按摩受压处2~3次。③尿潴留:放松紧张情绪,用诱导法帮助排尿;按摩膀胱区,以助排尿。④预防尿路感染,多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ml;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并用0.25%碘伏消毒尿道口,勤换内裤。⑤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患者行有效咳嗽,应深吸气,并收腹后重咳,将气管深部的痰液咳出;翻身后给予拍背,用空心拳由下而上、由外向内扣拍。(3)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4)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根据个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九、脱位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3页,当前为第13页。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脱位早期局部冷敷。移动患者时,需托扶患肢。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3页,当前为第13页。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康复指导(1)复位后,需用三角巾或宽带悬吊固定,注意保持患肢于功能位。(2)在固定期间,要注意患肢的肌肉收缩活动及未固定的关节功能锻炼。(3)解除固定后,要防止活动过猛及粗暴的被动活动。6.健康指导(1)正确进行关节部位功能锻炼,避免用力过猛、剧烈运动或过早运动而导致习惯性脱位。(2)遵医嘱进行负重活动,若有异常及时就诊。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4页。十、伤筋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4页。辩证分型:气滞血瘀证、风寒湿证、虚寒证。1.生活起居: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四肢扭挫伤者,应抬高患肢,必要时加以固定,限制活动。腰背部扭挫伤者,宜卧硬板床。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宜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气益血食物,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食品,戒烟酒。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服用。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5.健康指导(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如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前,先做好准备运动。(2)弯腰、负重、低头等活动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体位。(3)避免过度疲劳,平时锻炼身体,量力而行,避免发生伤筋。十一、髌骨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5页。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将患肢平放或膝下垫软枕,使膝关节保持屈曲50~150功能位。保持患肢中立位,严禁外旋,禁止膝关节屈曲运动、忌翻身、侧卧及下床行走。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5页,当前为第15页。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牛奶、瘦肉,鸡蛋等。骨折中后期宜选补益气血之品,如猪肝、排骨、鸡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肥厚、油腻、生冷、油炸之品,戒烟酒。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因患者受伤后膝关节剧烈疼痛,心里十分焦虑,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建立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5.康复指导;:入院后开始进行患肢踝关节跖屈背伸锻炼,石膏固定1-2周后开始练习股四头肌收缩,两周后练习直腿抬高。4-6周后去除固定,开始逐步膝关节的屈曲活动并持双拐练习负重。手术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每小时不少于100次,术后第2周开始直腿抬高运动。4-6周后去除外固定后,开始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6.健康指导(1)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骨折。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6页。(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能和身体的协调性,防止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发生。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6页,当前为第16页。(3)指导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4)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时排便习惯,预防便秘。(5)去除牵引和外固定后,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拐杖,防止负重再跌仆。(6)定期到医院复查。十二、骨盆骨折辨证分型:气滞血瘀、气血不和、肝肾亏虚1.生活起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穿堂风。避风寒、慎起居、适劳逸。采用骨盆托带悬吊牵引术,应保持仰卧位,托带离床面约5cm。大小便时,可将便盆置于托带与臀部之间,注意不被污染。出现便秘,不宜行腹部按摩法。2.饮食调理: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以利通便。3.情志护理:注意调摄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4.用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药效及反应。5.康复指导:每日进行腰背肌、双下肢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6.健康指导(1)忌急躁、焦虑情绪,树立康复信心。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7页。(2)腹部注意保暖,防止局部受凉或受碰撞、挤压。康复期可自理日常生活,但不可劳累。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7页,当前为第17页。(3)每日进行腰背肌、双下肢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4)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防止骨折伤口再损伤。十三、腰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分型:气滞血瘀、风寒阻络、肝肾两虚、湿热下阻【气滞血瘀】因腰部扭挫伤引起,腰痛较重,脉弦数或细涩。1.病室环境:环境清静、整洁、舒适、空气清新。2.饮食调护:以清淡、素食、易消化为主,忌油腻、辛辣刺激之品。3.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配合治疗和护理。4.药物内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5.其它疗法:针灸疗法。6.药后观察:.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变化,有无麻木、肿胀感。7.康复指导:指导患者注意劳逸适度,避免闪、挫等诱发因【风寒阻络】腰腿疼痛,有沉重感,遇寒加重,自觉四肢发凉,喜暖恶寒,舌苔白腻,脉沉迟弱。1.病房环境:病室宜温暖,温湿度适宜。2.饮食调护:饮食宜荤素搭配,宜食温热食品,忌辛温燥热及煎炸之品。3.药物内治:散寒祛湿,温经止痛。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8页,当前为第18页。4.其它疗法:针灸、拔罐、热敷、按摩。骨伤科中医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修订版)全文共18页,当前为第18页。5.药后观察:观察记录疼痛部位、性质,用药后的反应。6.康复指导:卧床休息为主,中药宜温服,注意保暖。【肝肾两虚】(气阴两虚)腰腿痛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筋骨萎软,腰疼喜按,遇劳加重,卧则减轻,腿疼软发麻口时有耳鸣耳聋。舌淡苔白,脉弦细尺脉弱。1.病房环境:保持安静舒适,室温适宜,空气新鲜流通。2.饮食调护:营养宜消化,以清淡为宜。如:羊肉汤、木瓜粥等。忌辛辣、肥腻之食,如:辣椒、肥肉等。3.其他疗法:外敷膏药、红外线、针灸。4.药后观察:观察关节活动等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