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采矿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_第1页
露天采矿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_第2页
露天采矿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_第3页
露天采矿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_第4页
露天采矿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露天开采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简介.................................................1

1.2设计范围和设计依据.......................................2

1.3设计原则.................................................3

1.4矿区位置、交通...........................................3

1.5自然地理和周边环境及现状.................................4

1.6主要设计内容概述.........................................5

第二章地质................................................10

2.1矿区地质特征............................................10

2.2矿体特征................................................11

2.3矿石质量特征............................................11

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2

2.5矿区矿产资源概况........................................12

第三章采矿................................................14

3.1矿床开采方式............................................14

3.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4

3.3开拓运输方案............................................15

3.4露天矿采场技术参数......................................16

3.5露天采场开采境界........................................16

3.6基建工程量与基建期......................................17

3.7主要设备及选型..........................................19

3.8矿床开采................................................19

第四章矿山机械..............................................25

4.1运输设备................................................25

4.2挖掘机.................................................26

4.3穿孔设备................................................26

4.4压气设备...............................................27

4.5供、排水................................................27

第五章矿山供电与通讯........................................29

5.1供电电源................................................29

5.2矿山电力负荷计算.......................................29

5.3变电与配电..............................................30

5.4矿山通讯...............................................31

第六章总图运输..............................................32

6.1区域概况................................................32

6.2总体布置................................................32

6.3平面布置................................................33

6.4矿区运输...............................................33

6.5矿山绿化................................................34

第七章环境保护..............................................35

7.1设计依据................................................35

7.2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35

7.3绿化....................................................37

第八章投资预算及技术经济分析................................38

8.1投资预算................................................38

8.2产品成本................................................39

8.3财务分析................................................39

第九章安全专篇..............................................42

9.1设计依据................................................42

9.2工程概述...............................................46

9.3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51

9.4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53

9.5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58

9.6供配电、通讯和机械安全可靠性分析........................59

9.7供排水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61

9.8安全管理................................................61

9.9预评价报告对策措施采纳情况..............................65

9.10存在问题和建议.........................................66

第十章职业卫生防治专篇......................................68

10.1设计依据...............................................68

10.2矿山职业卫生及危害防治.................................68

附件:

1、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

3、营业执照

4、审查意见

5、专家评审意见

6、修改说明表

附图:

1图纸目录01

2地形地质及总平面布置图02

3储量估算图03

4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04

5露天采场终了剖面图05

6米矿方法图06

7基建终了平面图07

8供电系统图08

9矿区现状实测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简介

XXXXXXX义位于XXXXXXXXXXXX村,法人

代表XXX,是一家以经营XXXXXX、销售为主的个人独资

企业;XXXXXXXXXXXX矿位于义XXXXXXXX村

境内。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XXXXX又按照有关规范要

求对该矿区范围内所蕴藏的XX义矿产资源进行了地质勘探,于

2006年8月编制提交了《河南省XXXXXXXXXXXX矿

资源储量报告》,资源储量义xX万n?,矿石体重2.6t/m3,即X

XX万to

2006年12月企业委托XX义地质XX编制了《XXXXX

XXXXXXX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并于2009年3月通

过评审,2011年11月XXX国土资源局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

号XXX,矿区面积XXXkm?,生产规模为2.36万n?/年,有

效期至2014年4月2日。2011年12月委托河南省义义X义有

限责任公司编制了《XXXXXXXXXXXXXXXXXXX

X矿露天开采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2012年1月委托我公

司编制《XXXXXXXXXXXXXXXXXXXX矿露天开

采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矿区范围由四个拐点组成,其拐点坐标如下(1980西安坐

标):

拐点号X坐标Y坐标

1XXX142.93XXX7349.50

2XXX049.92XXX7611.46

3XXX962.92XXX7549.46

4XXX059.93XXX7307.46

2

矿区面积为XXXkm,批准开采深度+xXXm〜+XXXm0

1.2设计范围和设计依据

1.2.1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的矿区范围内露天矿开拓运输系

统、矿床开采、供风系统、供排水系统、矿山机械与供配电等安

全设施设计。矿山破碎站已建成,本次设计仅对破碎站供配电进

行校核。

1.2.2设计依据

1)设计委托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采矿许可证;

4)《河南省XXXXXXXXXXXX矿资源储量报告》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XXXXXX2006年8月)

5)《XXXXXXXXXXXX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

案》(XXX地质XX.2009.12);

2

6)(XXXXXXXXXXX义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

案》评审意见(2009.3)

7)^xxxxxxxxxxxxxxxxX矿露天开采建

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河南省XXXX有限责任公

司,20n.i2);

8)设计人员现场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1.3设计原则

1、充分利用地质资源,在考虑到资源质量满足需要的前提

下贫富兼采,难易兼采;

2、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采矿工艺和配套的矿

山设备;

3、贯彻执行国家对工矿企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三同

时”的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4、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矿山露天生产安全的规程和规定。

1.4矿区位置、交通

该矿山建设项目位于XXXXX义XXX村境内,东距义义

X城5km。209国道从矿区东南方向通过,距矿区2.7km,矿区

有矿山道路与其相连接,交通十分便利。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

矿区交通位置图

3

1.5自然地理和周边环境及现状

1.5.1自然地理

矿区为中低山区,山峦起伏,地势北高南低,地面标高+600〜

+790m,相对高差190m,地面坡度大,沟谷发育,有利于大气降

水的径流和排泄。

矿区属于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3.6℃,元月份

平均气温-1.5℃,7月份平均气温25.6℃O年平均无霜期164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891mm。

区内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为烟叶、小麦、玉米、豆类。特

产有木耳、香菇、核桃、天麻等。

1.5.2矿区周边环境及现状

经现场踏查,矿区位于XX义村西北侧近南北走向的沟谷

内,沟谷内有季节性地表径流。

该矿为山坡型露天矿,位于沟谷东面,面西南,目前尚未进

行开采。矿区南部有一条原县城至潘河的公路,现已改道。西南

距209国道2.7km。最近的村庄XXX村在矿区1km处。矿区东

南60m处有一老采场,长130m,宽80m,目前已废弃。

高压线:矿区北侧有高压线从矿区最终境界600m外穿过。

该矿山已建成破碎站、部分生活区及变配电室等生产生活设

施。

矿山现有设备:1台22m7min的BJ-22/8G型空压机、1台

110kW的锤式破碎机、1台132kW反击式破碎机、1台37kW的筛

4

分设备、3台5.5kW的传送带、4台4.5kW的传送带、1台4kW

KQJ120型气动式潜孔钻机、1台S11-630/10变压器、1台

S11-250/10变压器、4辆15吨自卸运载汽车、1台925D型挖掘

机、1台ZL50型装载机。

1.6主要设计内容概述

1.6.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矿山最终产品为公路和民用建筑设施所需的各种规格石料,

主要用于当地县乡公路及居民住宅等民用建筑设施建设。目前,

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形势喜人,

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公路建设用石料需求较高,石料

生产仍供不应求。

1.6.2矿产品价格分析

本次设计的石料厂是就地生产石料供应当地公路建设使用,

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就销售情况看,XXX路段建筑用石料矿产

品销售价在25元/t左右。本次设计开采的石料属露天开采,成

本较低,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只要厂家重视技术,加强生产管理

和安全管理,矿山将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6.3采矿

开采范围为已经进行过储量核查的矿体,采用的开采方式为

露天开采。

经计算本次设计利用储量为10.6万m3,矿石体重2.6t/m3,

即27.56万t,服务年限为XXX。

5

工作制度:年工作300天,每天1班,每班8小时。

产品方案:最终产品为各种规格石料。

开拓运输方案: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

开采标高:XXXm-XXXmo

该矿山为山坡露天矿,开拓方式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

式,线路布置为区内折返式。

采矿方法:根据该矿地形、矿体赋存条件决定采用自上而下

台阶式开采,单台阶推进。

矿体共分为6个台阶,即690m、680m、670m、660m、650m

及XXXni,基建时对6901n平台进行采剥。

采场最终边坡要素:

台阶高度:10m

台阶坡面角:75°

最终边坡角:58°

安全平台宽度:4m

清扫平台宽度:6m

露天开采爆破安全距离:200m,下坡方向300m。

采剥工艺包括:穿孔、爆破、边坡处理、装载、运输等。

选用潜孔钻机穿孔、中深孔爆破的方法松动矿岩,然后用挖

掘机铲装,将矿岩分别装车,矿石运往破碎站。

1.6.4矿山机械

运输设备可利用已有的4台15吨自卸汽车。

6

装载设备利用已有的925D型挖掘机(主要参数为:斗容为

1.2m:回转速度11.5rpm,爬坡能力35°,最大挖掘高度9.72m)。

穿孔设备选用KQJ120(耗气量6m3/min)型潜孔钻机,钻孔

直径60T00mm,炮孔倾角60-90°,工作气压0.5-0.7Mpa,钻

孔深度0-30mo

供风设备利用最大供气量为22m3/min的BJ-22/8G型空压

机。

1.6.5矿山供电和通讯

矿区工业场地变配电站及矿山破碎站供电均为外部引入的

6kV高压输电线路,利用已有的S11-250/10和S11-630/10变压

器。

矿部安装一部程控电话,实现矿部与外部联络。矿区移动电

话信号较好,管理人员配备手机,值班人员配备对讲机,保持空

压机房、露天工作面、值班室等处联络畅通。

1.6.6工业场地

未来露天开采中,设计拟建矿山简易公路将露天采场采场与

矿区外部的公路相通,并连接至各采矿平台,用汽车运输开拓。

设计职工宿舍、办公室等建在矿区西部的老卢潘公路旁,利

用矿区南部的S11-250/10变压器、空压机房及矿区东部老采场

内的S11-630/10变压器及配电室。

设计在矿区西部道路旁修建一个避炮室,避炮室的开口背向

采区。

7

1.6.7矿山基建

按二级矿量平衡关系,露天采矿的开拓矿量保有年限为1年,

备采矿量的保有年限为3个月,按照此要求,开拓矿量应不小于义

X万3备采矿量不小于1.53万t。矿体根据开采推进方向,则

在680m标高以上进行开拓,形成运输道路,形成开拓矿量约9

万t;690m标高形成长50m,30m宽的平台,即可完成备采工

程,形成备采矿量约1.84万t。

1.6.8利旧工程

该矿山已建成破碎站及配套设施,生活区及变配电室等已建

成可为本次设计利用。

已有设备:1台22m3/min的BJ-22/8G型空压机、1台110kW

的锤式破碎机、1台132kW反击式破碎机、1台37kW的筛分设

备、3台5.5kW的传送带、4台4.5kW的传送带、1台4kWKQJ120

型潜孔钻机、1台S11-630/10变压器、1台S11-250/10变压器、

4辆15吨自卸运载汽车、1台925D型挖掘机、1台ZL50型装

载机,以上设备均可为本次设计所利用。

1.6.9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露天边坡滑坡或坍

塌、爆破伤害、地表水危害、物体打击、高出坠落、车辆伤害、

触电、火灾、容器爆炸、粉尘、噪声、震动。

1.6.10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根据矿山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采用白班工作制度,年工作

8

300日,每日1班,每班8小时,初步确定矿山人员编制为18

人。

1.6.11投资估算

总投资:35.38万元

年销收入:153.4万元。

年总成本:79.786万元

附加费及税金:20万元

年净利润为:XXX万元;

投资回收期:0.66年

9

第二章地质

2.1矿区地质特征

2.1.1矿区地层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台西南边缘,杜关向斜南翼,铁

岭北翼。因矿区面积很小,区内地层单一(只出露中元古界蓟县

系管道口群杜关组),倾向no。,倾角约28°,构造较为简单。

为便于对周围地质情况了解,本次工作地层和构造的范围主要以

所附地质形图的范围进行描述。

(1)蓟县系杜关组

分布于工作区中部及西部,为本矿区出露的主要底层,也是

矿区开采和本次工作的对象。主要岩性可分为:下部燧石条纹及

细条带状XXX,该层顶部为厚层状XXX,岩层为灰白色,燧

石条带颜色为灰色、灰白色,成条纹、细条带状,薄层状和厚层

状构造,微-隐晶结构,成分为白云质和硅质;中部为粗燧石条

带状XXX和团块状XXX,灰白色、灰色,中厚层状微-隐晶

结构,条带状或块状结构,成份为白云质、硅质;上部为密集燧

石条纹及细条纹带状XXX夹厚层状XXX,局部夹燧石条带X

XX、夹豆状XXX,含较稀疏粗燧石条带或块团。

(3)第四系

为坡积物含岩块、砂土、亚砂土、河床冲击沙砾石层。主要

分布于矿区南部及沟谷低洼地带。

10

2.1.2构造

区内构造发育。南部有双槐树-朱阳关-夏馆大断裂,将秦岭

群岩石向北推复,形成构造残片。其与五里川盆地的上白垩系砂

砾岩呈断层接触。北部与上三迭系延长群砂板岩以断层相隔。断

裂走向280°〜305°o北倾角45°〜60°。

2.1.3岩浆岩

区内未发现岩浆岩出露。仅个别地段有斜长角闪岩脉分布。

2.2矿体特征

矿区矿体为浅灰色厚层状细粒XXX,连续性好,拟开采的

矿体厚度大。矿体产状110°Z28°o开采标高为:+XXX-+

XXXmo矿体全部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呈层状,规模大,分

布广。

依据原储量报告,该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型矿床,矿体形态为

山体形态。

矿石体重2.6t/m3,岩石坚固系数48。

2.3矿石质量特征

矿石为XXX,粒状、块状结构。成分以石灰石为主,含少

量石英、方解石。矿石致密坚硬,抗压强度86MPa-98MPa,具

有良好的工业加工利用性能,是优质建筑石料,可满足高速铁路

和其它等级公路建筑用石料的要求。

11

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4.1水文地质条件

矿体为秦岭群XXX,致密坚硬,为弱含水层。拟采矿体位

于侵蚀基准面以上,为地上露天开采,区内未发现大的含水构造。

地表水受季节变化而变化,在雨水集中的6-9月,要加强防洪。

由于地行较陡,降水期集中,大部分降水以地表流水的方式排泄,

形成地表水,就地排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2.4.2工程地质

XXX具有明显的层状特征,致密块状构造,岩石坚硬,硬

度8(摩氏)。各矿层中基本上无明显的夹层存在,矿床顶、底

板稳固性能好,适合露天台阶开采。在采石过程中要注意台阶的

设置和边坡的稳定。

2.4.3环境地质

矿区地处山坡中上部,采区周边开阔空旷,远离居民区。开

采过程中剥离的废石可就地用于修路,成品料堆放不会造成周围

环境污染,也形不成对环境保护的潜在危害。总之,开采该石料

不会影响地质环境。

2.5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2.5.1资源储量估算及范围

本次资源储量估算为资源储量报告提供的矿区四个拐点坐

标圈定的矿体,开采标高+XXXm〜+X义Xm,XXXXXX

XXXXXX矿保有资源储量为(333类)乂义义万疗,矿石体

12

重2.6t/m3,即32.42万t。

2.5.2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根据相关规范,同时结合我国同类矿山经验,本设计将(333)

类矿石资源储量设计利用系数取值为85%,则该矿区内设计利用

XXX资源储量为32.42X85%=27.56万t,根据XXXXXX

XXXXX义矿体产状特征和矿体赋存条件,按照该矿山实施露

天开采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类似矿山相关统计资料,

本此设计开采矿石综合回采率为95%。可采储量为:10.07万IT?,

矿石体重2.6t/m3,即可采储量为26.18万to

13

第三章采矿

3.1矿床开采方式

矿区范围内矿体连续性好,厚度较稳定,设计范围内的矿体

赋存标高为XXX〜XXXm。矿体形态简单,沿走向和倾向矿

体变化不大,比较稳定。

根据矿体赋存情况,显然露天开采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

本设计确定采用露天开采。

3.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根据该矿资源储量,结合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矿石加工技术

性能,类比相邻矿山,综合考虑采矿生产能力、运输能力、外部

建设条件等多种因素,拟定矿山生产规模为2.36万//年,矿石

体重2.6t/n/,即义义万t/年。

矿山服务年限;

按下列公式计算矿山服务年限

T=QK/A

式中:T-服务年限年;

Q「设计利用储量Qt=27.56万t;

A-设计年开采规模A=XX万t/年;

K-矿石综合回采率K取95%;

T二义XX

产品方案:矿山开采的主要矿石为XXX矿,本设计确定产

品最终方案为公路和民用建筑设施所需的各种规格石料。

14

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00天,每天一班,班工作时间为8

小时。

3.3开拓运输方案

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线路布置为折返式。

设计采用露天开采方法,台阶开采方式。矿(废)石、材料

(不含爆破器材)等均由汽车运输。

设计共分6个台阶,即+690m、+680m>+670m、+660m>+650m

和+XXXm工作平台,台阶高度10m。

道路设计:设计露天矿山道路等级为三级公路。

根据确定的运输车辆,车宽类型为二类,矿山固定线路设计

为单车道路面,路面净宽度5.0米,路肩宽度0.5米(填方1.0

米),局部生产支线为双车道,错车道路面宽度按二级路面双车

道布置,确定为9nl(不含路肩)。错车道布置在道路纵坡不大于

4%的路段,停车视距确定为30m,会车视距确定为60m。车速控

制在15km/h以内。干线设计行车速度为20千米/小时,最小曲

线半径25米,最大坡度控制在9%。

路面设计:面层类型为泥结碎石路面,在道路上面铺10厘

米面层,面层材料可采用现场的废弃碎石铺筑、压实。

回车场:料仓等卸车处,在道路的尽头等设回车场,卸车地

点应设置挡车设施,其高度为运输车辆最大轮胎直径的2/5。

15

3.4露天矿采场技术参数

3.4.1台阶高度和坡面角

根据生产规模开采深度及矿岩特性,参照类似矿山实际,台

阶高度确定为10mo设计台阶坡面角为75°,安全平台宽度为

4.0m,清扫平台宽度为6.0m,每隔2个安全平台设置1个清扫

平台。

3.4.2最终边坡角确定

最终边坡角确定:

tg0=SHi/{Sbi+S(ctgB'h)}

B-最终边坡角;

b-安全平台(清扫平台)宽度,4(6)米;

B工作坡面角,75°;

h-台阶rWj度,10米;

tg0=SHi/Sbi+S(ctgB'hi)

F.6

8g58°(即最终边坡角约为58°)

(详见露天采场终了剖面图)

3.5露天采场开采境界

露天境界按照开采的底部界线作为开采露天境界的最底边

界,四周界线为露天界线;安全平台宽度4米,清扫平台宽度6

米,依此设计露天境界,最终边坡角58°。

16

矿体露天境界参数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

采场长度m160

1采场宽度m96.0

采场面积m215360

2采场最高标高mXXX

3采场最低标高mXXX

4工作坡面角o75

5最终边坡角o58

3.6基建工程量与基建期

按二级矿量平衡关系,露天采矿的开拓矿量保有年限为1年,

备采矿量的保有年限为3个月,按照此要求,开拓矿量应不小于义

X万t,备采矿量不小于1.53万t。矿体根据开采推进方向,则

在680m标高以上进行开拓,形成运输道路,形成开拓矿量约9

万t;690m标高形成长50m,宽30m的平台,即可完成备采工

程,形成备采矿量约L84万t。

基建工程:

1)新修至+690m平台的矿山道路。

2)+690标高长50m,宽30m的平台的修建。

3)供、排水设施的施工。

4)设备安装、调试

基建工程表

T1口

序号工程名称JL桂里备注时间

新修至+690m平台的矿山道

11000m10m/d3个月

+690标高长50m,宽30m

21.84万t204.5t/d3个月

的平台的修建

3降尘设施1个月

4设备安装、调试1个月

按设计开采技术条件和能力,需整修部分运输道路,平整采

场工作平台及设备的安装、调试。

基建工程进度计划表

18

3.7主要设备及选型

序号名称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挖掘机(l.Znf)台1已有

2自卸汽车(15吨)柄4已有

3潜孔钻机台2新增一台

4BJ-22空压机(n?/min)台1已有

5SU-630/10变压器台1已有

6SI1-250/10变压器台1已有

7装载机辆1已有

8锤式破碎机(UOkW)台1已有

9反击式破碎机(132kW)台1已有

10筛分机(37kW)台1已有

11传送带条7已有

12洒水车台1自制

3.8矿床开采

采矿许可证批准的开采深度+xX义一+XXXm,垂高

60m,根据储量报告提供的矿体范围,矿体主要赋存于XXXm

以上,因此本次设计开采标高为X义Xm—义XXm。根据地形

地质特点,选择自上而下台阶开采,单台阶推进。台阶高度10m,

工作坡面角75°。

19

3.8.1首采段选择

基建时对+690m平台以上进行开采,矿体开采从+690m平

台由东部至西部推进,形成工作平台后,由上至下台阶开采。

3.8.2开采顺序

自上而下台阶顺序开采。

3.8.3回采工艺

回采工艺:穿孔-爆破-采装-运输。

3.8.3.1穿孔工作

作业前应清理上方危石、浮石。用KQJ120型潜孔钻穿孔,

炮孔倾角75°,孔距4m,单排孔爆破,底盘抵抗线3.5m,炮孔

深10.6m,超深0.5m,孔径@90mm。

每个炮孔完工后,孔口盖严,防止碎石和其它杂物掉入,中

深孔穿孔,必须采用降尘措施,以防产生粉尘。潜孔钻穿孔前,

稳定好钻架,严禁支架下垫石块。开钻时扶稳钻机,防止钻头伤

脚和支架倾倒伤人。

3.8.3.2爆破工作

设计阶段台阶炮孔主要参数为:炮孔孔径为d=90mm,孔距

a=4m,孔深上二10.6m,中深孔装药长度H=7.1m,炮泥充填长度

3.5m,超深0.5m,炮孔填塞长度3.5m,设计单排炮孔微差爆破。

(1)单位炸药消耗量根据岩石的坚固性f=8,使用粉状乳

化炸药,炸药单耗设计取0.56kg/m3。

(2)底盘抵抗线按W二(25-45)d计算,取W=3.5m

20

(3)单孔装药量Q=qaHW=60.4kg

(4)填塞长度按(0.9-10)W计算,取L=3.5m

(5)装药:装药采用单一装药结构,临近最终边坡,采用

不偶合装药结构。

(6)设计每周爆破一次,每次爆破四个孔,填塞采用人工

填塞。

(7)炸药:选用粉状乳化炸药。

(8)雷管:电雷管。

(9)起爆:KQ-100型矿用起爆器,起爆方法采用非电导爆

管毫秒微差爆破网路,采用电雷管击发引爆。

(10)二次破碎:崩落的矿石,如有个别大块,可用破碎锤

破碎,不得使用爆破法进行二次破碎。

爆破器材堆放,应在安全、干燥处,远离火源、电源。装药

前必须严格检查爆破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完好无损。同一起爆网

络应使用同厂、同型号的电雷管,电雷管的电阻值差,不得大于

产品说明书的规定。爆破网络应与大地绝缘,网络线路不得有裸

露导线,网路与电源之间设置中间开关。起爆电源功率应保证全

部电雷管起爆,一般爆破时,流经每个雷管的电流应满足:交流

电不小于2.5A,直流电不小于2A。严格爆破器材领用制度,未

用完者回收上交。

严禁碎石或其他材料充填。发现盲炮及时报告、处理。不能

及时处理时,应设明显标志,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按有关规定执

21

行。

凡爆破工作,爆破前发出警戒信号,并在爆破安全警戒线外

站岗放哨,防止道路行人和车辆通过。其他工作和值班人员均应

撤离至安全地点。

爆破网络连接应由专门中深孔爆破员操作执行,另一人检查

无误后,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最后一次信号起爆。

靠近最终边坡的爆破,采用光面爆破,加密炮孔,减少药量。

降低爆破对边坡的震动。每次爆破后应由专人对边坡进行检查。

3.8.4露天矿爆破安全警戒的圈定

矿山设计采用中深孔爆破,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要求》

(GB6722-2011)的规定“中深孔爆破时爆破飞石安全允许距离

为200m,下山方向为300m”。

3.8.5采装运输作业

设计利用现场1台斗容为1.2n?的925D型挖掘机和ZL50型

装载机进行装载作业。

925D型挖掘机(925D型挖掘机主要参数为:斗容为1.2n?,

回转速度n.5rpm,爬坡能力35°,最大挖掘高度9.72m),台

阶高度10m,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挖掘机或

装载机铲装时,爆堆高度应不大于机械最大挖掘高度的1.5倍。”

挖掘高度符合规程要求,装载机配合挖掘机作业。

汽车不应装载过满或装载不均,也不得将大块矿石装入车

内,以免发生事故。

22

运距1km,汽车直接进入采场,与挖掘机匹配作业,可满足

生产需要。

矿山道路在急弯、陡坡、危险处,设警示标志。

雨雪天路滑,路面应铺撒沙石或炉渣,防止汽车打滑。下坡

和转弯处应慢行。

3.8.6采场与边坡管理

进入采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和防护工作服及防尘口

罩,穿孔时应采用防尘措施。

放炮后,必须洒水、整理场地,检查边坡,然后进行装运作

业。在高度超过2m或在30°坡度以上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

边坡管理是露天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工作。因此,在日常生产

中,应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1、首先在穿孔、爆破时就必须采取控制爆破和减震措施。

因此,在最终边坡处,炮孔适当加密,减少炸药量,降低装药密

度,确保边坡的整体结构不受破坏。每次爆破后应由专人对边坡

进行检查。

2、防治水,必须做好防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流入边坡使边

坡稳定性受到影响。

3、矿岩破碎、边坡不稳定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加强日常观测与警戒,定期用仪器测量,确定边坡稳定

性。

5、在边坡作业场所设立警示标志牌,并有专人记录边坡数

23

据,确保边坡稳定安全。

3.8.7露天采矿主要技术指标

露天矿生产能力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

1生产能力t/d204.5t/d2.36万m3/a

2回采率%95

3.8.8劳动定员

矿山人员编制共18人,矿山年工作300日,每日1班,每

班8小时。

名称单位数量名称单位数量

矿长人1挖掘机司机人2

穿孔及放炮工人2采购销售及材料管理人1

专职安全员人2机电维修人2

汽车司机人4炊事员人2

技术人员人1空压机工人1

合计18人

24

第四章矿山机械

4.1运输设备

矿区内为汽车运输,根据生产能力204.5t/d及运输距离1km

计算,运输设备可利用现有的4台15吨自卸汽车。

汽车运输能力计算:

汽车台班运输能力:

G一汽车额定载重量,t;

T一汽车往返一次周转时间,min;包括:tl―装车时间;t2

一走行时间;t3一卸车时间;t4一掉头时间;t5一停留时间。

T=tl+t2+t3+t4+t5

K2一载重利用系数;取0.9

K1—时间利用系数。取0.85

一辆15吨自卸汽车台班运输能力计算:

tl=4.6min(40s/斗),t2=10min(12km/h),t3=lmin,t4=lmin,

t5=3mino

即:T=19.6minA15=281t/台班

4辆15t自卸汽车的台班生产能力为1124t/台班,1辆汽车即

可满足每天204.5t的运输要求,剩余汽车备用或用做外销石子运

输。

25

4.2挖掘机

设计利用现场斗容为L2nr‘的925D型挖掘机(主要参数为:

斗容为LZn?,回转速度11.5rpm,爬坡能力35°,最大挖掘高

度9.72m),即可满足运输需要。

参照矿山设计资料,按下式计算挖掘机台班生产能力(Qw):

Qw=3600・V・Km・T・n/Ks•t

=3600-1.2•0.85•8•0.85•/1.69­30

=492m3

式中V——铲斗容积,L2m3;

t--------次挖掘循环时间,取30s;

T——台班工作时间,取8h;

%——满斗系数,取0.85;

Ks——松散系数,取1.69;

n——班工作时间利用系数,取0.85。

挖掘机的台班生产能力492m3(1279t),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矿山已配备ZL50型装载机辅助作业、平整工作平台和道路等,

装载机工作参数为:斗容2.7作,最大卸载高度2.95m,最小转

弯半径7.23m,爬坡能力为30°。

4.3穿孔设备

设计利用KQJ120(耗气量6m3/min)型气动式潜孔钻机,钻

孔直径60-100mm,炮孔倾角60-90°,工作气压0.5-0.7Mpa,

26

钻孔深度0-30m,穿孔速度150-250mm/min,台班速度估计为

47m,能够满足每周46.4m钻孔量的要求。

4.4压气设备

现场最大供气量为22m3/min的BJ-22/8G型空压机为气动式

潜孔钻机供气。

空压机最大供气量确定qm=mqiksk]khk

3

qm-----空压机站最大供气量,m/min

ni——同型号气动机械的台数,1台

qi-----同型号气动机械的耗气量,m3/min,KQJ120型气动

式潜孔钻机为6.0

ks-----同型号气动机的同时工作系数,1〜0.85

kw——气动机械因磨损引起的增加系数,潜孔钻机取1.15

I——管道泄漏增加系数,1000m取1.14

k——为计入的少量用气增加系数,1.06

3

qm=lX6.0X0.85X1.15Xl.lX1.11X1.06=7.6(m/min)

现场最大供气量为22m3/min的空压机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4.5供、排水

4.5.1供水系统

该矿山露天开采用水主要包括工业场地、生产、消防、除尘

等。

矿区南部有河流通过区,生产用水可直接取自河流,在小河

27

断流期间矿区可在区外拉水供应,矿山配备7吨洒水车一台。

供水的目的:防尘、灭火、其他。

防尘用水点:装运矿岩、洒水湿润、装卸点喷雾、其他

灭火点用水:采场设备、地面防火。

在进入680m平台的道路旁设一20m3高位水池,生活区设

一20m3的水池,由洒水车拉水供应。

水池储水供给穿孔等设备需要,矿山配备7吨洒水车一辆,

用于采矿工作面、运输道路等作业场所的除尘需要。

4.5.2排水系统

根据地形条件和露天采场的布置形式采用自流排水。

28

第五章矿山供电与通讯

5.1供电电源

矿区工业场地变配电站及矿山破碎站供电均为外部引入的

6kv高压输电线路,经过变压至380V/220V后分供给矿山各用电

单位。

5.2矿山电力负荷计算

该采石厂的用电设备为一台UOkW的锤式破碎机、一台

132kW反击式破碎机、一台37kW的筛分设备、三台5.5kW的传

送带、4台4.5KW的传送带,由S11-630/10变压器供电;一台

132kW的BJ-22/8G型空压机、一台4KW气动式潜孔钻机,照明、

机修估算功率10kW,生活用电10kW,由S11-250/10变压器供电。

露天采场用电负荷校验

P3O=KdPe£(KW)

Q3O=P3Otge(Kvar)

S30=VP30+Q;0(KVA)

P3。、Q3。一该用电设备组有功和无功计算负荷

S3。一该用电设备组视在计算负荷

PeX—该用电设备组总容量之和

S11-630/10变压器校核表

设备Kdcos6tg6PeS(Kw)Pav(Kw)Qiiv(Kvar)

锤式破碎机0.750.780.811082.566

反击式破碎机0.750.780.813097.578

筛分机0.60.71.023722.222.64

传送带0.750.780.834.525.920.72

29

设备Kdcos(1)tg<l>PeZ(Kw)P“,(Kw)Qav(Kvar)

同时利用系数0.90.9

合计205.3168.6

S3o(KVA)265.9

SI1-250/10变压器校核表

设备Kdcos<1)tg<l>Pes(Kw)Puv(Kw)QaV(Kvar)

空压机0.70.820.713292.464.7

照明、机修0.90.801090

生活用电0.90.801090

潜孔钻机0.750.780.8432.4

同时利一用系数0.90.9

合计102.160.4

SM(KVA)118.6

根据验算结果,现场的S11-630/10生产用变压器和

S11-250/10变压器可以满足矿山生产生活需要。

5.3变电与配电

变压器安装矿区东侧及南侧,配电室内安装厢式配电柜,高

压6kV,动力电源电压380V,照明电压220V。从变电所至采场

边界以及采场内爆破安全地带的供电线路,应使用固定线路。变

压器安装避雷器、过电压、过电流保护装置,低压侧各回路设置

能自动断开电源的漏电保护装置,配电室的门向外开,窗户四周

围上金属网栅防止小动物窜入;矿山电气设备、线路,设置可靠

的防雷接地装置。电气设备和装置的金属框架或外壳、电缆和金

属包皮、互感器的二次绕组,进行保护接地。接地线采用并联方

式,6kV馈出线有过负荷、短路保护和单相接地保护,接地电阻

应每年测定一次,测定工作宜在该地区地下水位最低,最干燥的

季节进行。低压母线及送至工作面的馈线,设置断开电源的装置。

30

5.4矿山通讯

矿部安装一部程控电话,实现矿部与外部联络。矿区移动电

话信号较好,管理人员配备手机,值班人员配备对讲机,保持空

压机房、露天工作面、值班室等处联络畅通。

31

第六章总图运输

6.1区域概况

矿区位于河南省XXX境内XXX村一带,矿区东距XXX

城5km,209国道从矿区东南方向通过,距矿区2.7km,矿区有

矿山道路与其相连接,交通便利。

矿区为中低山区,山峦起伏,地势南高北低,地面标高

600m-790m,相对高差190m,地面坡度大,沟谷发育,有利于

大气降水的径流和排泄,矿区属于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

温13.6C,元月份平均气温-L5C,7月份平均气温25.6C。年

平均无霜期164天。年平均降水量为891mm。

6.2总体布置

6.2.1总体布置的原则

1)满足采矿及相关专业工艺要求,保证各运输环节顺畅;

2)充分考虑民办企业特点;

3)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6.2.2矿山规模、开拓方式、工作制度

XXXXXXXXX矿设计采用:露天开采、公路开拓、汽

车运输,矿山设计生产规模2.36万m7a,矿石体重26/n?,即

生产规模为XX万t/a,采用间歇工作制,年工作300天,每天1

班,每班8小时制。

32

6.2.3总体布置

1)露天采场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分布特征,设计露天采场近东西走向,

基本垂直矿区地形。

2)工业场地

根据矿体分布及露天采场位置,矿山配套工业场地就近布置

于矿体南部及西南部的矿区道路附近,具体见附图。

6.3平面布置

未来露天开采中,设计拟建矿山简易公路将露天采场采场与

矿区外部的公路相通,并连接至各采矿平台,用汽车运输开拓。

设计职工宿舍、办公室等建在矿区西部的矿区道路旁,利用

矿区南部的S11-250/10变压器、空压机房及矿区东部老采场内

的S11-630/10变压器及配电室。

由于矿体基本无覆盖层,少量风化岩石可用于修路,故本次

设计不设排土场。

设计在矿区西部道路旁修建一个避炮室,避炮室的开口背向

采区,采用混凝土现浇结构,面积不小于2m2,高度不小于1.8m。

6.4矿区运输

1、运输方式:全部采用汽车运输

2、运输设备:

1)15吨自卸汽车4辆

33

2)925D挖掘机1台

3)ZL50转载机1台

3、道路设计标准

1)线路等级:露天矿二级

2)道路类型:公路型;

3)路面宽度:单车道5m、错车道9m

4)路面结构:泥结碎石路面

6)最大坡度:9%

6.5矿山绿化

在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四周种植树木,在一些空地上种植花草

等,以改善和美化工业场地的环境和减小污染。

34

第七章环境保护

7.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颁布;

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1998.11国务院第253号文;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

4、《XXXXXXXXXXXX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006.12,XXX地质XX;

5><XXX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