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的理解及培养资料_第1页
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的理解及培养资料_第2页
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的理解及培养资料_第3页
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的理解及培养资料_第4页
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的理解及培养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意识的理解及培养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英语学习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当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来增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同时加深其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呢?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一、如何理解二级文化意识目标?《标准》在文化意识的培养上提出的三个分级目标,即二级、五级和八级。其中二级是小学毕业应达到的目标。表格一列举了二级文化意识目标具体描述以及作者的举例。从以上表格一看出,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定的语言表达一定的生活背景,了解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前提。但是,长期以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教好听、说、读、写和词汇、语音和语法,学生就可以进行交际。实际上,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就容易产生误解甚至是“文化休克”现象,从而直接导致语言使用上的失误。《标准》明确规定了二级文化意识的目标,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文化意识方面的教学内容,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具有可操作性,而且把文化意识作为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一部分,使社会文化能力也纳入了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描述,老师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甚至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当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或句子。如关于二级文化目标中的问候语,小学阶段接触到的就有“Hi!Hello!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areyou?etc”又比如,节日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中的重要节日除了“ThanksGivingDay,ChristmasDay”外,还有万圣节(Halloween),复活节(EasterDay),Mother’sDay,Father’sDay,AprilFool’sDay等。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努力挖掘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实现二级文化意识目标。二、了解教材中文化知识的介绍在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编者都会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各个年级的教材中通过故事或活动的方式介绍中西方的文化,或者是在设置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意识的渗透文化因素。以《PEP小学英语》为例,该教材在其八册书中,有意识地介绍了中西方的文化知识,为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载体。作者对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中出现的文化知识作了概括,具体内容如表格二。从上表可以看出,《PEP小学英语》的一个特点是比较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介绍,该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编写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文化。其中三年级的教材以“Culture”的形式介绍文化知识,四、五、六年级的教材以“GoodtoKnow”的形式介绍文化知识。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了解教材在总体上是如何渗透文化意识的,才能在文化意识的培养上有整体性和连贯性。三、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文化意识的渗透,不但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进行。1.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渗透文化意识语言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及时向学生提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很重要的。教师要主动地把教材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以渗透文化意识。比如,在讲到“Thankyou”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而在英美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在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都要道一声“Thankyou”,也是非常得体的。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事物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教学中,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熟悉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2.通过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以渗透文化意识例如,在学到“horse”一词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英语文化中,horse的习语与赛马、赌马有很深远的渊源关系。另外在早期的英国,马是英国人心目中强壮的伙伴。如darkhorse(出人意外获胜的参赛者),back/betonthewronghorse(估计错误,判断失误)worklikeahorse(卖力干活),strongasahorse(强如马),flogadeadhorse(徒劳),awillinghorse(肯干的人)。在中国文化里,马的习语很多都有战争的影子。如“戎马生涯”、“单枪匹马”、“兵荒马乱”、“马到成功”等。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词汇既是语言的心脏,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载体。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感悟到英语不是一门枯燥的语言,而且可以巧妙地渗透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同样的一个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意义,如龙(dragon)在我国是吉祥和智慧的象征,但在西方却是邪恶的象征,是不幸与厄运的预兆。词汇有多种意义,包括词汇意义、结构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教师要挖掘的,正是词汇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小学生教材中常见的动物、数字和颜色等话题,就是很好的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的材料。颜色在汉英两种文化中也有不同之处,表达不同的涵义。如red,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都与庆祝或喜庆日子有关。但是在两种语言中,红色还有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汉语中的面红耳赤。yellow在西方表示懦弱、胆小,而在中国,黄色是帝王的象征。让我们再看看数字词。英语国家的人们认为单数吉利。如表示更深程度时,往往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加上“一”:onehundredandonethanks(千恩万谢),haveonethousandandonethingstodo(日理万机)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双数表示吉利。如好事成双,双喜临门,四通八达,十全十美。西方人最忌讳的数字是13,因为传说耶酥在这天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有意识地进行跨文化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通过词汇渗透文化意识外,还可以在语句和对话中渗透文化意识。如教“Howoldareyou?”时,就应该适时告诉学生,中国人对年龄问题没有太多的禁忌,但是要尽量避免向英语国家的人打听他们的年龄,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对别人的赞美,如“You’repretty!”时,我们用“你过奖了”表示谦虚,而英语国家的人则用“Thankyou!I’mverygladtohearthat.”等表示认同或高兴。这样,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适时了解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3.通过英语活动课,使学生亲自参与,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比如,在学习有关“Christmas”的内容时,首先组织学生讨论Christmas的由来,在这一天人们会做什么,会说什么,要唱什么歌曲,并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及用品。如Christmastree,Christmascards,Christmasgifts,stocking(长筒袜)等等。然后,让学生围绕Christmas这个文化主题,举行意趣盎然的ChristmasEve的活动。在ChristmasEve活动中,我让学生听圣诞歌《平安夜》(SilentNight),体会圣诞的宁静和祥和,然后许个心愿并互相赠圣诞礼物,感受友情和亲情。活动课的组织,可以以主题为线索进行。教师根据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知识,以主题为类别进行归类,然后围绕主题来开展。如举办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以认识发达国家标志性建筑物为主题的活动,模仿英语国家交往礼仪为主题的交际活动等。通过活动,学生在做中学,在真实的氛围中感受和体验西方文化。4.通过英语课外活动渗透文化意识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各种不同的途径。课堂教学是渗透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获取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另外一种途径是课外活动。课外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如果课外生活充满了英语气息就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师可以创设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和文化感知的良好氛围,使课外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如学校定期举办外国文化节/周,每一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如:澳大利亚嘉年华、英国文化节、神奇的世界文化遗产等。在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可以组织观看图片展览,竞选涉外小导游,自编自演英语课本剧,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实实在在地体验异国文化。这种文化活动为学生学习英语、积累跨文化底蕴编织了一个立体多维的情境世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课外活动渗透文化意识,除了外国文化节活动外,还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园地、英语广播、英语之角等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富有英语文化的、符合学生水平的报刊、新闻、故事等,加强英语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文化要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还要注意文化教学应遵循基本原则,那就是文化教学必须遵循实用性、阶段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