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思想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5000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大量的考古研究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是一部丰富多采的文化史,充满着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积淀,建筑本身随着各个时代的不同而互异;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建筑又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高台、木构架、大屋顶的外观形式以及庭院组合模式一肋相承,未曾间断。这就表明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持续的普通的观点或经验的核心,决定着建筑的发展.也就是说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体现了古代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以及现实社会条件下,比如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发展的价值取向。1从“聚落”到“城”的建筑思想发展所反映的“国家”的出现!要谈中国的建筑思想,则必须对中国的建筑历史有所了解,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大概要从史前文化说起了。中国史前文化大概分为有巢氏、燧人氏、伏牺氏、神农氏、黄帝五个阶段。而真正意义上建筑是从黄帝开始的,如《新语》说: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鸟兽同域,于是黄帝伐木构材,筑做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以聚落为单位的居民点。聚落中以居民的居室建筑为主,还有居民公共活动的大房子,广场等建筑设施,这些设施是服务于全体居民的,因此它们都是开放型的,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人们是没有等级差别的。为了氏族成员活动方便,大房子,广场大多修建于聚落中间位置。而后的史前文化末期,出现的一些大房子,他们成为了部落首领办公或居住地。如甘肃大地湾F901就是这种大房子,他也就成为了中国宫殿建筑的最早雏形,具有了后期宫殿建筑的必备功能。但是这些房子周围却没有修筑墙,所我认为这时的聚落还不是城。这时为了居民安全,在聚落周围挖掘了壕沟,里面撒了白灰,但这并不是为了管理者服务的,更多的它是为了防止猛兽的和其他部落袭击而做的!大概在公元前21年,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奴隶社会),最早的国家以城的建筑形式诞生了。而这时的城已不同于史前,它已成为了军事设施,政治中心,是统制者进行政治活动的舞台。也就是在那时,就有了“筑城以卫君”的说法,城作为人民的对立面出现,城的所有设计都体现了上述思想。已经考古勘探的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在其中心发现了数十座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这些大多为宫室建筑基址,其周围围有城墙形成宫城。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庭院建筑是封闭的,不同于史前的大房子和广场。在里面,宫殿和南门南北相对,宫殿在院落北部中央,南门在院落南墙或南廊中央。而这种建筑格局,是统治者政治中心观念的体现。随着国家的发展,统治集团增加,卫君之城不够居住,于是城外就出现了郭城,郭城中居住的是一般居民,即所谓的“郭以居民”。2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所体现的人的等级中国古代“文明形成”,进入“国家”,城亦随之出现,当时的城是国家的统治中心,夏商西周的“城”就是这种情况,往后直到清朝也是这种情况。这是整个古代等级制的体现。春秋时期地方诸侯强大,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城市大量出现就体现了这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局面。先秦时城已分不同等级,《周礼。考工记。匠人》就将城分三级,第一级王城,即王国都城,第二级诸侯城,即封国都城,第三级即宗师与士大夫采邑,这种三级城制,再建筑上反映为各城规模的不同,它们包括建筑大小,高低,数量多少的不同,按级别递减。在先秦之后,各朝都是中央集权制,虽没了分封的城,却实行了郡县制,在这些城里也体现了等级。例如,唐长安城,其东西长9721,南北8651米,周长36.7公里,面积83平方公里。而那时的地方城市则根据等级大小不同,一般大的州城16坊,中等州城四个坊,县城一个坊。且不同等级城市城门数量城门门道多少跟据等级也所不同。自汉以来,都城一般设十二城门,每面城墙置三座城门,每个城门三个车道.其他城市一般设四城门,个别设八城门,每面城墙个辟一座城门,个别有两座城门.唐代子城正门辟二门,称双门,此制延宋代.3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居中思想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谓中庸之道。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谓以中为贵。《荀子。大略篇》就有“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说法。从建筑群到建筑物的选址,再到建筑形制结,居中择中思想无不体现。如都城的选址,就有“择天下之中以立国,择国之中以立宫”的说法,择也是中国古代伦理等级制度的体现。《周礼。考工记》中就有说明。例如,西汉的长安城,就体现出了居中的思想,在西汉的皇城里,重要建筑物,建筑群与都城中轴线的关系。汉长安城的中轴线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建筑的社会功能与建筑形制有机结合,体现出了建筑设计思想的“天人合一”理念。如祭天的天坛与地坛的圆形与方形平面,是天与地的再现。如清代北京天坛,其坛体平面是圆形,天坛主体建筑——祈年殿及屋顶均为圆形,天坛每层坛体直径均取一三五七九阳数数列,天坛周施栏板360块对应周天360度。凡此种种,都反映出设计者将祭天建筑的圜丘与“天”的最大限度对应,北郊地坛是祭“地”的建筑,是相对天坛而建的,地毯的主体建筑是方泽坛,地毯平面是方形,为上下两层,每层各八级台阶。地毯建筑均取偶数,与天坛比较,地坛以六、八之数为地,天坛以九之至尊之数代表天,天坛平面为圆,地坛平面为方,充分突出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中国古代天坛设于南郊,地坛设于北郊,宫城又在天坛与地坛南北之间,使人处于天地之间,使天地人成为一体,把天人合一发展到了最高境界。在同一建筑里,通过“天圆地方”,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屋顶是圆的,喻“天”,屋地面是方的,表“地”,人居其中,从而表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思想,是把天地作为“二元”处理,人为其主体,如“左祖右社”与“中”为“宫殿”,“左祖”居东为“阳”、为“天”,“右社”居西为“阴”、为“地”,宫殿为天子所居,形成“天地人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测量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汉川市金益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语文试卷
-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 铝塑板挑檐施工方案
- 辽宁电镀线施工方案
- 娱乐休闲产业发展蓝图
-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现状与挑战
- 【高中语文】《哦香雪》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大学新教师试用期转正个人工作总结字
- 涞水防火聚苯板施工方案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和护理
- 国际金融学 第一章 国际收支 南京大学商学院
- HY/T 087-2005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
- GB/T 556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
- GB/T 3600-2000肥料中氨态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 GB 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
- OA流程表单案例
- 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申请表
- 《边坡稳定性分析》课件
- 刮板输送机-课件
- 深信服防火墙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