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所有知识点
高中数学专题一集合
一、集合有关概念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
R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一子集
注意:ZqB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
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
A3或B2A
2.“相等”关系:A=B(525,且5W5,则5=5)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cA
②真子集:如果AqB,且Aw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
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cB,BcC,那么AcC
④如果A=B同时BcA那么A=B
3.不含任,可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中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
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T个真子集
♦高考试题
♦3.不等式(l+x)(l—|x|)>0的解集是()
♦A.{xI0<X<1}B.{*|%<0且工工-1}
♦C.{x|-l<x<l}D.{%|%<1且*#-1}
k1
♦5.设集合M={x|x=^+Z},N={x|x=Q+5,%eZ},贝U(
A.M=NB.MuNC.MnND.MCN=0
6.设A、B、I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AQBCl,则下列各式中第送的是(
A.(C/A)UB=IB.(CzA)U(CzB)=l
C.ACl(C/B)=。D.(C/A)n(GB)=C/B
(2)设/为全集,,、S]、S3是/的三个非空子集,且S|US2US3=/,则下面论断正
确的是()
(A)GS]c($2D$3)=①(B)5,£(C/52nC/53)
(C)GWCC/S2CC/S3=0>(D)5,C(C/52<JC,S^)
⑴、设集合M={小2-x<0},N={x||x|<2},则()
A.MnN=0B.MC\N=M
C.MUN=MD.MUN=R
5.设集合{l,a+b,。}={0,2,处,则b-a=()
a
A.1B.-1C.2D.-2
1.函数y=Jx(x-l)+4的定义域为()
A.{x|x2o}B.{x|xNl}
C.{x|xNl}U{。}D.{x|OWxWl}
(1)已知集合4={1,2,3,4,5},B={(x,y)\xeA,yeA,x-yeA},则8中所含元素
的个数为()
(A)3(B)6(C)8(D)10
2.已知全信U=(1,2,3,4,5),集合4=*€2k-3|<2},则集合C队等于()
(A){1,2,3,4}(B){2,3,4}(C){1,5}(D){5}
2.已知全集。={1,2,345},集合Z={x|x?—3x+2=0},5={x|x=2a,aeA},则
集合乐(NUB)中元素的个数为()
A.1B.2C.3D.4
1.设不等式x40的解集为M,函数/(x)=ln(l—|x|)的定义域为N,则McN为
()
(A)[0,1)(B)(0,1)(C)[0,1](D)(-1,0]、
1.集合A={x|-l<x<2},B={x|x<l},则〃n(58)=(D)
(A){x|x>l}(B){x|x>l}(C){xI1<X<2}.(D){xI1<X<2}
1集合M={"lgx>优Af={x|?<4)则"nN=
)
(A)(L2)(B)区2)©(L2]⑺)[L2]
1、设全集为R,函数/(*)=JI二7的定义域为M,则C«M为()
A、[—1,1]B,(-1,1)(—<»,—l]U[l,+°°)(—U(1,+°°)
答案DBCBC-D
答案BBADC-
高中数学专题二复数
一.基本知识
[11复数的基本概念
(1)形如a+历的数叫做复数(其中a,beR);复数的单位为i,它的平方
等于一1,即i2=-i.其中a叫做复数的实部,,叫做虚部
实数:当b=0时复数a+bi为实数
虚数:当吐0时的复数a+8i为虚数;
纯虚数:当a=0且办0时的复数a+6i为纯虚数
(2)两个复数相等的定义:
q+4=c+di<=>a=。且6=d(其中,b,c,d,wR)特另U地〃+/〃'=0=a=Z?=0
(3)共掘复数:z=a+bi的共规记作N=
(4)复平面: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复平面;z=a+bi,对应点
坐标为p(a,b);(象限的复习)
(5)复数的模:对于复数2=。+次,把忖="2+从叫做复数z的模;
[2]复数的基本运算
设z]=q+&i,z2=a2+h2i
(1)加法:Zi+z2=(%+〃2)+(4+4)i;
(2)减法:z]—z?=(q—a2)+(4—4)”;
(3)乘法:z)-z2=^aAa2-b1b2)+^a2b]+a]b2)i特别zN="+〃。
(4)基运算:i'=ii2=-1i3=-ii4=\i5=ii6=-1.......
[3]复数的化简
z--------(a,b是均不为0的实数);的化简就是通过分母实数化的方法将分母
a+bi
c+dic+dia—bi(ac+bd)+(ad-be)i
化为实数:z—-------=-----------------=----------------------------
a+bia+bia-bia2+b2
对于z=丝@g.bHO),当£=《时Z为实数;当z为纯虚数是z可设为
a+br'ab
Z=仁生=羽,进一步建立方程求解
a+bi
二.例题分析
【变式2](2010年全国卷新课标)已知复数2=*二,则z・1=
(1-V3/)2
11
A,-B.-C.lD.2
42
【例4】已知4=2-J,z2=-3+2z
(1)求4+Z2的值;
(2)求Z1"2的值;
(3)求I%.z2].
【变式1]已知复数z满足(z-2)i=l+i,求z的模.
【变式2】若复数(1+3)2是纯虚数,求复数1+出的模.
[例5](2012年全国卷新课标)下面是关于复数2=上的四个命题:其中
—1+/
的真命题为()
2
.Pi:回=2p2:z=2ip3:z的共轨复数为1+iP4:z的虚部为-1
(A)p2,pi(B)p{,p2(C)p2,pA(D)P3N
【例6】若复数z=9(ae&)(i为虚数单位),
1-2/V7
(1)若z为实数,求a的值
(2)当z为纯虚,求a的值.
【变式D设a是实数’且号+子是实数,求。的值..
【变式2】若z="(x)eR)是实数,则实数刈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
1+XZ
【例7】复数z=cos3+isin3对应的点位于第---象限
【变式1】i是虚数单位,(3)4等于()
1-1
A.iB.-iC.1D.-1
【变式2】已知7彳=2+i,则复数z=()
1+i
(A)-l+3i(B)l-3i(C)3+i(D)3-i
【变式3】i是虚数单位,若——=a+bi(a,beR),则乘积曲的值是
2-z
(A)-15(B)-3(C)3(D)15
【例8】(2012年天津)复数z=3=(
)
3+z
(A)2+i(B)2—z(C)—2+i(D)-2-i
2i3
【变式4](2007年天津)已知i是虚数单位,
l^i)
A1+iB-1+iC1-iD.-1-i
【变式5】.(2011年天津)已知i是虚数单位,复数匕卫=(
)
1-Z
A2+zB2-/C-l+2zD-l-2z
【变式6](2011年天津)已知i是虚数单位,复数土卫=(
)
1+2/
(A)l+i(B)5+5i(C)-5-5i(D)-l-i
高中数学专题三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
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导数)
第一章、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y=f(x),xGA.自变量x;定义域A;函数值y,函数值的集合{f(x)|x
GA}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
关):②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2.值域:先考虑其定义域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5.映射
A、B集合,对应法则f,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
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就称对应f:ATB为从集合A
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对应关系):A(原象)7B(象)”
对于映射公4f6来说,则应满足:
(1)集合力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方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2)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8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集合6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6.分段函数
补充:复合函数
如果y=f(如(uGM),u=g(x)(xGA),则y=f[g(x)]=F(x)(xGA)称
为f、g的复合函数。
二.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
(1)增函数
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X2,当x〈X2
时,都有f(xi)<f(xz),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区间D
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i,xz,当xKx;时,都
有f(xi)>f(X,,那么就说f㈤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D称
为y=f(x)的单调减区间.
(2)图象的特点
增函数上升,减函数下降.
(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定义法:
(t)任取x”XzCD,且XKX2;
②作差f(xj—f(X2);
(C)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其规律:“同增异减”
注意: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8.函数的奇偶性(整体性质)
(])偶函数
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
(2).奇函数
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①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确定f(-X)与f(x)的关系;
③作出相应结论:若f(—x)=f(x)或f(-x)-f(x)=0,则
f(x)是偶函数;若f(—X)=—f(X)或f(―x)+f(x)=0,则f(x)
是奇函数.
注意: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对称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
若对称,(2)由士或/)=±1来判定;(3)
利用定理,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
9、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对应法则,二是定义
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凑配法
2)待定系数法
3)换元法
4)消参法
10.函数最大(小)值(定义见课本p36页)
①(配方法)
②利用图象
@利用函数单调性
题目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6-215(2)卜=卜_(02
)卜+3卜3-Vx+r
2.设函数/(x)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x?)的定义域为_____
3.若函数/(x+1)的定义域为[-2,3],则函数/(2x-l)的定义域是
x+2(x<-1)
4.函数/(X)=_2(T<X<2),若〃x)=3,则》=----------
2x(x>2)
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l)y=%2+2%一3(XGR)(2)j;=x2+2x-3xe[1,2]
(3)y=x-\/\-2x(4)y=V-x2+4x+5
6.已知函数/(工一1)=/一4工,求函数的,/(2x+l)的解析式
7.已知函数用满足M»+/(f)=3x+4,则f(x)=o
8.设用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X£[0,+8)时,/(x)=X(1+A/X),则当X£(-8,0)时/(%)二_
在R上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y=x2+2x+3(2)y=yj-x2+2x+3⑶=x2-6|x|-1
10.判断函数y=-x3+l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11.设函数"x)=E判断它的奇偶性并且求证:/(l)=_/(x)
I-XZX
高中数学专题三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
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孱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导数)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一、指数函数
2.分数指数幕
正数的分数指数幕的意义,规定:
m____
anwN*,n>l)
-%]1*
an=——=.—(a>0,加,〃wN\n>1)
♦0的正分数指数幕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累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基的运算性质
(1)ar•ar=a'a
(a>0,r,seR);
⑵(优)』”
(a>0,r,sGR);
(3)(ab)r=aras
(a>0,r,5eR).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指数函数的概念:歹=屋(。>0,且awl),函数的定义域为R.
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l0<a<l
\
/\
定义域R定义域R
值域y>0值域y>0
在R上单调递增在R上单调递减
非奇非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图象都过定函数图象都过定
点(0,1)点(0,1)
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x=log„N(a-底数,N—真数,log“N
一对数式)
说明:(D注意底数的限制a〉0,且aHl;
(2)a*=N=log“N=x;
两个重要对数:10g“N
①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IgN
②自然对数: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的对数InN.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a>0,且awl,A/>0,N>0,那么:
①loga(Af•N)=log„M+log„N;
M
②7=log."—log”;
n
③logaM=nlognM(wGR).
注意:换底公式
log,b=fg。—(。>0,且4声1;。〉0,且。,1;6>0).
log"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1
(1)log=—nlogZ>;(2)logb=-------.
mafllog"
(-)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y=log„x(a>0,且aHl),函数的定义
域是(0,+8).
②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伍>0,且awl).
2、对数函数的性质:
a>l0<a<l
1I一一
——
1/
ijX/i
1
~~0]'10
11
定义域x>0定义域x>0
值域为R值域为R
在R上递增在R上递减
函数图象都过函数图象都过定点
定点(1,0)(1,0)
(三)黑函数
1、基函数定义:丁=》[(“6&),其中a为常数.
2、基函数性质归纳.
(1)图象都过点(1,1);
(2)a>0时,幕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
增函数
(3)a<0时.,募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8)上是减函数.
例题:
25310g$27+22
2.计算:①log、2=;②24+|°«=3=
log2764
3.函数y=log।(2X2-3X+1)的递减区间为
2
4.若函数/(工)=10自耳0<4<1)在区间[q2a]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a=
5.已知/(x)=i°g与°>0叱1),(1)求/(力的定义域(2)求使/“)>o的X的取值范围
421-X
高中数学专题三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
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导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一、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把使/(x)=0成立的实数x叫做函数
y=f(x)(xG。)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y=/(x)的零点就是方程/(x)=0实数
根,亦即函数y=/(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x)=0有实数根=函数歹=/(x)的图象与x轴有交
点=函数y=/(x)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①(代数法)求方程/(x)=0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
y=/(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y=ax2+bx+c(a丰0).
(1)△>0,方程ax2+bx+c=0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
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以2+队+。=0有两相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
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ax?+bx+c=0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高考试题
8.(2007)若函数f(x)的反函数为/(X),则函数f(x-l)与/(X-1)的图象可能是(D)
11(2007).f(x)是定义在(0,±8)上的非负可导函数,且满足疗冈+/仞WO,对任意正数a、
b,若a<b,则必有(C)
A.af(b)^bf(a)Q.bf(a)Waf(b)
C.af(a)^f(b)D-bf(b)^f(a)
13(2007),Umf---------------------]=1/3•
7(2008).已知函数/'(x)=2"+3,/T(x)是/(x)的反函数,若加〃=16(m,ne,R+),
则/T(加)+/々(〃)的值为(A)
A.-2B.1C.4D.10
y21,
10(2008).已知实数x,y满足<yW2x—1,如果目标函数z=x—y的最小值为—1,则实
x+yW加.
数加等于(C)
A.7B.5C.4D.3
11(2008).定义在R上的函数/(x)满足/(x+y)=/(x)+/(歹)+2肛(x,yeR),
/(I)=2,则/(一3)等于(B)
A.2B.3C.6D.9
3.(2009)函数/(%)=J2x-4(x24)的反函数为(B)
(A)/-1(X)=1X2+2(X>0)(B)/-'(X)=1X2+2(X>2)
.1,
(C)/-1(X)=-X2+4(X>0)(D)
/-I(X)=1X2+4(X>2)
5.若3sina+cosa=0,则——-——!-------的值为(A)
cosa+sin2a
(A)—(B)-(C)-(D)-2
333
3(2011).设函数f(x)(xeR)满足/(-x)=/(x),/(x+2)=f(x),则函数N=/(x)
知B,D符合;由/(》+2)=/(%)得>=/(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选项D的图像的最小正周期是
4,不符合,选项B的图像的最小正周期是2,符合,故选B.
6.(2011)函数/(X)=五一cosx在[0,+8)内()
(A)没有零点(B)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C)有且仅有两个零点(D)有无穷多个零点
【解】选B(方法一)数形结合法,令f(x)=Vx-cosx=0,则4=COSX,设函数y=4和
y=cosx,它们在[0,+8)的图像如图所示,显然两函数的图像的交点有且只有一个,所以函数
/(0)=—1,f(―)=>0,所以/(x)=—cosx在xe[。,万]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12(2011).设〃eN+,一元二次方程x2—4x+〃=0有颦藜根的充要条件是〃=.
12.设“€忆,一元二次方程x2—4x+〃=0有颦数根的充要条件是〃=.
【分析】直接利用求根公式进行计算,然后用完全平方数、整除等进行判断计算.
【解】户4土16二4〃=2±J””,因为x是整数,即2±J4--为整数,所以,4一V为整
2
数,且〃”4,又因为〃eN+,取“=1,2,3,4,验证可知〃=3,4符合题意:反之〃=3,4时,可推
出一元二次方程x2-4%+〃=0有擎数根.
【答案】3或4
高中数学专题三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
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孱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导数)
第四章、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
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
用k表示。即%=tana。
当a=90°时,左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左=之二2"(王。/)
x2一项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y-必=-x-X|)直线斜率k,且过点(X],M)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产力。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它的方程是X=Xi。
②斜截式:y=kx+b,直线斜率为A,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6
③两点式:)»=二二(x产X2,%H%)直线两点(不乂),(x2,y2)
%一%々一的
④截矩式:-+^=1
ab
其中直线/与x轴交于点(4,0),与y轴交于点(0力),即/与x轴、y轴的截距分别为a,6。
⑤一般式:Ax+By+C=Q(A,8不全为0)
注意
平行于x轴的直线:y=b(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x=a(a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4)x+8v+Co=O(4,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
4x+g)y+C=0(C为常数)
(二)过定点的直线系
(i)斜率为k的直线系:、一乂)=左(、一%),直线过定点(x°,%):
(ii)过两条直线4:4x+8/+G=0,l2: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
为
(A{x+Bxy+Cj+A(A2x+B2y+C2)=0(4为参数),其中直线乙不在直线系中。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y=+4,,2:y=+4时,
lx/〃2=0二-2,&W_2;ZjJ_/2<=>kxk2——1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前,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7)两条直线的交点
4:4%+Ay+G=0/2:421+32^+。2=0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4X+8J+G=°的一组解。
[J2x+B2y+C2=0
方程组无解=/J〃2;方程组有无数解=与4重合
(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七,必),8(马,巴)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则|48|=>/-2—否)2+(8—%)2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尸(X。,打)到直线/1:(X+川+C=0的距离一出+打tC|
•JA2+B2
(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
题目练习
例2.设曲线歹=^—在点(3,2)处的切线与直线4*+卜+1=0垂直,则。=(D)
X-1
A.2B.LC._LD.-2
22
14
例3.曲线y=+/+x在点(1,-)处的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A)
33
例4.已知直线人为曲线y=,+x—2在点(1,0)处的切线,乙为该曲线的另一条切线,
且4±/2,
(I)求直线4的方程;
(H)求由直线。和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高中数学专题三函数
(定义域、值域、映射、抽象函数、单调性、
奇偶性、最值、极值、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导数)
第五章三角函数
1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⑴sii?a+cos2a=1⑵包4=tana
cosa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l)sin(2^+6z)=sina,cos(2Z4+a)=cosa,tan(2Z〃+a)=tana(A:£Z).
(2)sin(〃+a)=-sina,cos(^+cr)=-cosa,tan(%+a)=tana.
(3)sin(-a)=-sina,cos(-a)=cosa,tan(-a)=—tana.
(4)sin(4一a)=sina,cos(乃一a)=-cosa,tan(7r-a)=-tana.
(5)sin-a)=cosa,cos('-a]=sina.
(6)sin[£+aj=cosa,cos^y+=-sina.
14、函数歹=sinx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网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y=sin(x+。)的图象;再将函数^=sin(x+p)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
短)到原来的十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5诂(3+0的图象;再将函数
y=sin(ox+e)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
变),得到函数^=Asin(0x+。)的图象.
函数y=sin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工倍(纵坐标不变),
CO
得到函数
y=sin0r的图象;再将函数^=5亩。、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右)平移回个单
CO
位长度,得到函数歹=sin(0x+0)的图象;再将函数歹=sin(sx+8)的图象上所
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y=Asin(0r+°)的图象.
函数y=Asin(0r+0(A>0,69>0)的性质:
①振幅:A;②周期:T=女;③频率:/=-=—;④相位:a)x+(p;⑤初相:
coT2%
夕.
函数y=Asin(ox+9)+B,当时,取得最小值为Bin;当x=W时,取得
曰、11T
最大值为%ax,则A=5(为ax7min),B=~(ymax+ymin)»§=Z一石(玉<马).
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y-cosxy=tanx
y=sinx
图
yu1
72
象0/i
定
义.R*r
RR<XXWk兀+—,a6Z►
域
[T』Hl]R
当x=2Z:^+y(ZeZ)当x=2k7r(kwZ)时,
时,乂3=1;当Kx=1;当x=2k兀+兀
最1a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值
X-2k7T--例Z)时,y=-l.
2min
(丘z)时,wn=-l.
周2417t71
期
性
奇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
偶
性
在2女万一工,2左万+色
_22
在\lkn-兀,2k兀](kGZ)上
单(kEZ)上是增函数;在是增函数;在在
调
性[2%肛2左左+柯
,万…3兀
2k兀+—,2k兀H——(左eZ)上是增函数.
(左eZ)上是减函数.
(k€Z)上是减函数.
对对称中心对称中心
对称中心(就,0)(%eZ)
称倍,。卜叼
性对称轴GZ)
无对称轴
x=k7r+%{keZ)对称轴x=左九(AwZ)
24、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cos(6Z-/?)=cosacos+sin(7sinfi;
⑵cos(6T+=coscos/?-sin(7sin0;
⑶sin(a-0=sinacos夕一cosasin0;
⑷sin(a+/)=sinacos/?+cosasin;
⑸tan®—0=tana—tan/?
tana-tan0=tan(a-^)(1+tantanm);
1+tancrtanft
⑹tan(a+/)=(tana+tan/?=tan(6r+^)(1-tan6rtan/?)).
25、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⑴sin2a=2sinacosa.
cos2a+1
(2)cos2a=cos26f-sin26r=2cos2a-l=l-2sin2acos2a
2
.l-cos2a、
sin2a------------).
2
2tana
(3)tan2a=
1-tan2a
2
26、Asina+Bcosa=JA+B。sin(a+0,其中tan夕
27.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在A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有
JL_L_2R
sinA=sinB=sinC=
△ABC,余弦定理可表示为:
c2=a2+b2-2abcos(y)
同理,也可描述为:
b2=c2+a2-2cncos(p)
a2=b2+c2-2bccos((r)
高考试题
4(2007).已知sina=手,贝ljsin”。-cos4a的值为(A)
I3i3
(A)M⑻M©I①)y
16、(201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a=(cosx,-,),b=(V3sinx,cos2x),XGR,设函数/(x)=a•).
2
(I)求f(x)的最小正周期;
兀
(II)求/(x)在[0,7]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17.(200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x)=o-b,其中向量。二(m,cos2x)力=(l+sin2x,l),x£R,且函数y=/(x)的图象经过点
(I)求实数m的值;
(II)求函数/(x)的最小值及此时x的值的集合.
解:(I)/(x)=atb=>(1+sin2x)+cos2x,
(7t\人・兀、兀c/1
—\=m\l+sin—H-cos—=2,得加=l.
由已知f⑷I2)2
得/(%)=I+sin2x+cos2x=l+V2sin!2%+-^-j,
(II)由(I)
・••当sin2x+;J=-l时,/(x)的最小值为1-7份,
由sin|2%+二=-1,得x值的集合为=E———9keZ>.
I48
17.(200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x)=2sin—cos--2>/3sin2—+>/3.
444
(I)求函数/(x)的最小正周期及最值;
(H)令g(x)=/(x+m),判断函数g(x)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解:(I)•:/(x)=sin二+百(l-2sin2')=sin'+百cos±=2sin(土+乌
2422123
/./(x)的最小正周期T=芋=4兀.
2
当sin1+扑-1时,/(x)取得最小值-2;当5喟+1=1时,/(x)取得最大值2.
X兀•又g(x)=/(x+/J.
(H)由(I)知/(x)=2sin
23
/.g(x)=2sin
2cos—=g(x).
函数g(x)是偶函数.
17.(200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x)=/sin(0r+9),xe火(其中4>0,0>0,0<夕<5)的图象与x轴的
交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看,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M(F,-2).
(I)求/(x)的解析式;(II)当工€[专,5],求/(x)的值域.
解(1)由最低点为M(g,-2)得A=2.
由x轴上相邻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工得二=工,即T=〃,«=—=—=2
222T兀
947r
由点〃(5•,一2)在图像上的2sin(2x『+夕)二一2,即sin(g+夕)=一1
故加+夕=2左万一工,左wZ:.(p=2k兀一史上
326
又3E(0,y),:.§=%故/'(x)=2sin(2x+令
(2)VXG[二,刍,.•⑵+二4二刍
122636
当2x+^=&,即》=工时,/(x)取得最大值2;当2*+巳=主
62666
即X='时,/(X)取得最小值;,故/(X)的值域为卜1,2]
17.(201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聚5(3+百)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
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且与B点
相距20近海里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达到
D点需要多长时间?
解:由题意知/8=5(3+百)海里,北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电焊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技术培训题库及答案大全(可下载)
- 2025年技工资格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电气实操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市场营销师资格考试《市场营销策略与渠道管理》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内科常见慢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手术室器械消毒灭菌操作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电工中级理论考试试卷(2篇)
- 塑料家具制作工持续改进测试考核试卷含答案
- 钛渣冶炼工岗前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训练专题27 最值模型之胡不归模型(原卷版)
- 2025抖音房产生态白皮书
- 水质检测委托合同6篇
- 学校食堂食品验收制度
- 动火作业施工方案
- TCECA-G 0330-2024 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 技术条件
-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课件
-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管理方案幻灯片
-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
- 吉林大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