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铁力市第四中学语文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行辈(háng)砂砾(shuò)行将就木袖手旁观B.瞭望(liáo)斡旋(wò)名幅其实周而复始C.两栖(qī)龟裂(jūn)川流不息接踵而致D.连翘(qiáo)虔诚(qián)漫不经心轻歌曼舞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是哪一项?A.李先生此次演讲旁征博引,文采飞扬,赢得了台下听众热烈的掌声。B.近来台湾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可谓花样百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C.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D.世乒赛女双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3.(2分)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唐代文学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记述了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境界,表达了复杂而微妙的心境。B.《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这篇传记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C.与通讯比较而言,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D.“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的主干是“这是树”,“这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的主干是“这不是记录”。4.(2分)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后果。(将“后果”改成“成果”)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末加上“的服务”)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删去“为的是”)5.(2分)(题文)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村民集中居住区内有医院、幼儿园、便民服务站等,现在的乡村已今非昔比。B.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歌唱比赛的到来。C.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名的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D.中考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6.(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决择乌托邦轻歌曼舞目眩神迷B.追遡鉴定会相辅相承销声匿迹C.辐射茂腾腾世外桃源格物致志D.震撼寒武纪夜深星阑行将就木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伴随中央与地方文化旅游系统相继正式挂牌,诗和远方’从口号走向实际。”这句话是病句。B.4月12日晚,马云更新了个人微博,表示“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同时又强调“年轻人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解析: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正确的。C.“5月16日上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活动举行。D.“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复句。8.(2分)下列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益严重的雾霾天,使得全国10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京津冀、长三角重污染区已连成一片。B.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C.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用品香料等2314个品种。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中国文化崇尚“和①(AhéBhuó)”,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采。“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甲),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和”: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②(AshèBsè)谐和”,而孔子唱导的“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乙),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1)为文中①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①处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波浪线的字字形有误,请将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采改为____________唱改为____________(3)根据语境,为下面这个句子在文中选择正确的位置。(只填甲或乙即可)应放在____________处。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10、填空。(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3)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与小孩都很快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悲悯的心孙君飞①一位作家称:称职的作家应该具备两只翅膀——幽默和悲悯。其实,做人也需要这样,幽默是乐观的智慧,悲悯是至爱的善良。②在交往中,我很看重心有悲悯的人。悲悯绝不是“厚黑学”鄙视的“心慈手软”,而是孕育各种美德之花的肥沃土壤,是对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最后的拯救。悲悯可以表现出一种“以柔克刚”的拒绝的姿态,比如你对贫穷的人、弱势的人、被伤害和侮辱的人、被不公所排挤和打击的人表示悲悯,等于你在拒绝贫穷、弱势、伤害和侮辱、不公的待遇,这表现出你的良知和对希望的坚韧的祈盼。③内心丧失悲悯的人,也许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强,但这种坚强有可能就是一种执迷不悟,一种失重的无望的跌落。这种人,他可以永远对人间的贫穷无动于衷,弱势也只是衬托出他自己的强大,即便他不会接连不断地伤害和侮辱他人,也会有意无意地持久地伤害和侮辱其它生命,比如动物在他眼里永远是美食和交易的工具,花草永远可以被践踏、被粗暴地干涉(让南方的树木“背井离乡”,孤零零地移居到北方,成为荒谬而孤苦的炫耀赏玩对象),他虽然不会制造不公,但一定会在各种不公中麻木不仁、随波逐流,甚至载歌载舞,在暗中坚持不懈地为自己捞取好处,攫取利益,——很容易的,心里面没有悲悯的人,不知不觉中成为人间不公的“帮凶”,将更多人和生命拖入不堪的境地。④悲悯携带着其它美德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良知、希望、救助、和谐与公平,它比智慧更有力量,它比意志更可靠。一个悲悯的人天然地让人亲近。。悲悯让灵魂变得更温煦、润泽和圣洁。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悲悯者从始至终都是得道者和多助者,他虽不多言,但众人为他说话,他虽曾被误解,但行动就是正确的解答,因为多美德而多帮助,或者他一直在帮助他人,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悲悯是一个整体的联接、一个宽大的出口、一个不分彼此的提升。“那种智力发达却无法与人合作协调的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是最为可怜的人,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智力发达却不能跟人合作协调,这其实是大愚蠢,愚蠢的原因在于这种人缺少美德,更不懂悲悯,不修德者、不悲悯者永远是自私自误的可怜人,认为自己很强大、很完美、很坚强,从而远离了人群和人心。⑥悲悯的人从来不会看重金钱、地位和名誉,他不会作茧自缚,他还热忱地帮助别人脱掉枷锁、远离不幸,他喜欢朝人群里走,向其它生命致敬,而当他安静一人时,心里也有他人和其它生命,他不剥夺而习惯给予,他不伤害而习惯抚慰,他不侮辱而习惯敬畏,他只想着帮助别人,却在最后得到了最多的帮助,原来他的手就是众人的手,他的路就是众人的路。⑦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大功臣西乡隆盛,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上野为其树立一尊铜像,据说惟妙惟肖,雕刻出了这位大人物的精气神。但一位前来瞻仰西乡隆盛,却没有见过他本人的西方雕塑家则认为,这尊铜像与西乡隆盛本人并不像。闻者大为吃惊,他解释说:“数万青年为他献出了生命,这样的人眼角、嘴角理应露出慈祥。而这尊像却没有一点慈祥之意,只有坚强的一面,简直像一个恶棍,没有什么人会为这种人奉献生命的。”据后来一些见过西乡隆盛本人的老一辈人讲,这尊铜像确实不像!⑧没有悲悯,只有坚强,这样的人在西方雕塑家眼里无异于恶棍,换言之,对众人的悲悯远比自己一个人的坚强重要得多,何为得道,何为失道,缘何多助,缘何寡助,问一问有无悲悯便可立判明了。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由称职作家应具备幽默和悲悯,引出论点:做人需要具有悲悯的情怀。B.文章第③段从反面列举了内心丧失悲悯的人的种种情形,论证这种人的坚强有可能就是一种执迷不悟,一种失重的无望的跌落。C.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D.第⑦段用西方雕塑家评论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大功臣西乡隆盛的铜像的事例,证明坚强的人就是具有悲悯之心的人。2.如果要在第④段的横线上加一句话,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A.白鳍豚濒危,人们流着眼泪继续做某些让白鳍豚灭绝的事情,包括继续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等。B.杜甫由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而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心声。C.屈原在《离骚》中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足见诗人的悲悯情怀,至今人们怀念他、歌颂他。D.当简·爱重新回到双目失明已经一无所有的罗切斯特的身边的时候,我们体会到的是悲悯。3.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悲悯”的理解和认识。12、(16分)人工智能,有了定制“大脑”①前不久,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围棋程序“AlphaGo”以4∶1战胜了韩国棋手李世石,其中,“AlphaGo”的成功秘诀就是模仿人类通过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②“深度学习是指多层的人工神经网络和训练它的方法。通俗讲就是指计算机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模拟人脑的机制来学习、判断、决策。近年来,这种方法已被应用于许多领域,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它在近期和未来都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说。③陈天石说,“深度学习”能发展到现今阶段,得益于计算系统运算能力的提升,而这种提升正是作为技术支撑的处理器爆炸式发展的结果。目前,“AlphaGo”使用的处理器是在其他领域通用的CPU处理器。2010年,谷歌使用1.6万个处理器运行7天来训练一个识别猫脸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在围棋上战胜了人类的“AlphaGo”则需要更多的处理器,普通人要想使用这项技术是不可能的。④“普通的处理器就好比瑞士军刀,虽然通用,但不专业。如果厨师要想做出像样的菜肴,就必须使用专业的菜刀,而专门的深度学习处理器就是这把更高效、更快捷的‘菜刀’。”陈天石说。⑤深度学习处理器,就是给电脑创造出模仿人类大脑多层大规模人工神经网络的芯片。在深度学习处理器的运行当中,计算系统的运算能力提升是决定深度学习处理效率的关键。而中科院计算所此次发布的“寒武纪”处理器,比“AlphaGo”所使用的处理器在性能上提升两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它能够让人工智能跑得更快、更远。⑥据陈天石介绍,今年课题组和中科院计算所已经孵化了中科寒武纪公司,正式准备进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未来应用瞄准企业、科研院所里的高性能服务器、高效能终端芯片、机器人芯片三大领域,实现更多功能。比如用手机拍照就知道照片中的人是谁,可对众多视频进行智能归类,图片搜索也将更加准确易用,只要在路边随便拍下一棵树,就可以搜索到这棵树的所有资料,而不仅仅局限于现在的文字搜索。据介绍,“寒武纪”未来可服务的领域既包括社会民生,也包括国家重大需求。⑦在不少人工智能专家看来,尽管经过近60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总体上还处于发展初期,依然可以用“方兴未艾”来形容。“当前,面向特定领域的专用人工智能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可以在单点突破、局部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超越人类智能。比如日本仿人机器人、美国猎豹机器人、德国工业机器人,以及我国的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谭铁牛说。⑧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杨生看来,过去几十年,科学家往往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机器人动作的研究上,让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爬、抓、行、跳等。徐杨生打了一个比方:前50年,我们研究的多是机器人“穿衣服”这个动作,却没有让机器人学会“要不要穿衣服”等感知和认知能力。⑨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谷歌、百度等公司陆续推出“AlphaGo”“百度大脑”等深度学习程序,推动着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谭铁牛表示,未来的人工智能研究需要和脑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23日)1.文章第①段从“一场人与智能程序的围棋赛”写起有什么作用?2.文章第③段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文章第⑧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4.结合文章,设想未来哪些行业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会不会被机器取代?13、(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那时·那人·那书张淑娟①十多年前,我出生在农村,我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大清河边度过的。②记得那时,爷爷每天都去河边放羊,我特别愿意跟着爷爷,尤其到了夏天,河堤上的树木枝叶浓密,整条河水都被树荫包围着。我在河边捉蚯蚓找田螺,常常玩得不亦乐乎。爷爷抱着他的收音机,一听就是一下午。有一次,爷爷把我叫到他跟前:“这条河叫什么河,你知道吗?”“大清河”,我脱口而出。“会写吗?”说着,爷爷用手拿起一截小木棍儿,另一只手轻轻抚平被水浸过的沙地,然后一笔一画地写了一个字。“古人啊,早就知道人是最厉害的,他们以人为大,所以,这个字造得很像一个站立的人。”看着地上的字,听爷爷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原来认字也可以这样有意思。③慢慢地,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大概七岁的时候,我就能和爷爷一起听评书了。因为喜欢评书,所以我特别爱看连环画,《岳飞传》《大战爱华山》《小商河》这些好看的小人书,曾让我痴迷了好长时间。有一次,我因为太专心竟然忘记了吃饭。奶奶嗔怪我变成了书呆子,爷爷反而乐呵呵地说:“爱看书是好事儿啊!多读书,别人抢不走。不读书,别人也替不了。”爷爷鼓励我多读书,但是他反对我死读书。小学二年级的那个寒假,爷爷拿起我的小人儿书翻开岳飞激战的一页,他用大手盖住下面的小字然后问我:“这一页讲的是什么?”凭着超强的记忆力,我得意洋洋地复述出那些烂熟于心的文字。满以为爷爷会夸奖我,可是,爷爷却不停地反问我追问我,我只好调动全部词汇,尽力把那张图说得更完整更详细。最后,爷爷用爽朗的笑声肯定了我。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像个顽皮的孩子在我小小的心里上蹿下跳。④这段时光对我来说是难忘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我从未感到过枯燥或孤单。直到后来上了大学,我依然喜欢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图书馆。读书慢慢变得和一日三餐一样重要,一些感触开始在心里慢慢累积,我也开始尝试写一些文字。2001年,我的一首小诗和一篇散文先后在两家刊物发表,我开心地领到了一百多元的稿酬,那次回家,我特意向爷爷炫耀了一番。读大二的那个冬天,外面飘着鹅毛大雪,我赶到家的时候,爷爷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我泪流满面地喊他,他才勉强睁了一下眼,很快,那眼神就望向了奶奶。我只顾伤心地哭,却不知道这临终的一眼饱含着怎样的深意。直到爷爷下葬后的第三天,奶奶才把我叫到屋里,她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钱。“这是你爷爷卖羊剩下的钱,让我留给你……”话还没说完,我和奶奶已经泣不成声。那群羊跟了爷爷很多年,那是他这辈子唯一的积蓄。爷爷子孙满堂却只有我一个人还在读书。直到临终,他什么都没有对我说,可是,他又好像把什么都告诉了我。⑤如今,走到了中年,突然发现,小时候的经历对我的影响竟是那样深远:当初,爷爷用小木棍儿教给我的字,每天还活跃在我的眼前,我依然很享受翻开新书的瞬间。“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读过书才能在琐碎庸常的生活里妥善地安置自己。爷爷只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他没有说过太高深的道理。可是,他却让我明白:世界上没有白读的书,就如同没有白受的苦。爷爷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可是,他给我留下了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清明的世界,还有一个温暖的春天!(选自《河北新闻网》2017-12-12)1.选文写了我与爷爷之间的哪些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选文以“那时·那人·那书”为题有什么作用?3.请从修辞角度简要分析下面的句子。“爷爷用爽朗的笑声肯定了我。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像个顽皮的孩子在我小小的心里上蹿下跳。”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4.选文第④段说“直到临终,他什么都没有对我说,可是,他又好像把什么都告诉了我。”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5.文中的爷爷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三、写作。(50分)14、根据要求写作。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舱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画去描绘心中的愿景。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解题分析】

A.shuò——lì;B.liáo——liào;幅—副;C.致—至。2、B【解题分析】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含褒义,与“诈骗团伙作案”的语境不符。故选B。【题目点拨】成语误用有以下几种情况: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对象不当、不合情景、误解词义、重复用语、自相矛盾、搭配不当等。3、A【解题分析】

A.有误。苏轼是宋代文学家。故选A。4、D【解题分析】

D.“避免”和“不再”表意不明,应该把“不再”改为“再次”,变为“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再次发生。”故选D。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语境运用错误。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6、D【解题分析】

A.抉择。B.追溯、相辅相成。C.格物致知。故选D。7、C【解题分析】

A.不是病句。B.标点错误,“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改为:“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D.“不是……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故选C。8、A【解题分析】

B动宾搭配不当,“描写”不能与“感悟”搭配,最简单方法即是把“描写”改为“写”。C改为:工作能力强的她不但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并且担任初三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D主宾搭配不当。改为:食品添加剂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木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314个品种。【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9、(1)①A②B(2)采改为彩;唱改为倡(3)甲【解题分析】

(1)(2)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和”多音字,hé、hè、huò、huó、hú、huo,这里读作hé,“瑟”读作sè。丰富多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唱”与“倡”可通过部首和语境来辨析。(3)前一句“也……”后一句“更……”,缺少中间的“还……”,构成递进关系,故而放在甲处。10、心忧炭贱愿天寒悠悠我心气蒸云梦泽山光悦鸟性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解题分析】

诗词默写要求:[0-9]{1,}.(9分)[0-9]{1,}.(9分)[0-9]{1,}.(9分)二、阅读理解。(42分)11、1.D2.A3.(1)悲悯是至爱的善良,能孕育各种美德,是对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最后的拯救;(2)悲悯体现的是一种良知,是对希望的坚韧祈盼;(3)悲悯拒绝麻木不仁、拒绝随波逐流;(4)悲悯的人慈祥、让人亲近,他是得道者和多助者;(5)悲悯的人从来都淡泊名利、乐于助人。【解题分析】1.D.“证明坚强的人就是具有悲悯之心的人”错。选项说法绝对。用西乡隆盛的铜像的事例来证明“对众人的悲悯远比自己一个人的坚强重要得多”的道理。2.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A.“白鳍豚濒危,人们流着眼泪继续做某些让白鳍豚灭绝的事情”是假慈悲。所以不能证明第4段“一个悲悯的人天然地让人亲近”的观点。而其它三项都是有“悲悯”情怀的例子,都可用。3.题干要求谈谈你对“悲悯”的理解和认识。作者在文章中充分展现了作者悲天悯人、宽广深厚的人文情怀,是作者对生命的悲悯和救赎,对生命本体的哲学思考。如可提取第1段“悲悯是至爱的善良”,第2段“而是孕育各种美德之花的肥沃土壤,是对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最后的拯救”“这表现出你的良知和对希望的坚韧的祈盼”,第5段“悲悯者从始至终都是得道者和多助者”,第6段“悲悯的人从来不会看重金钱、地位和名誉,他不会作茧自缚,他还热忱地帮助别人脱掉枷锁、远离不幸”“心里也有他人和其它生命,他不剥夺而习惯给予,他不伤害而习惯抚慰,他不侮辱而习惯敬畏,他只想着帮助别人,却在最后得到了最多的帮助”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12、1.(1)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下文。(2)引出文章说明对象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写出一个即可)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处理器爆炸式发展,对“深度学习”的推动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3.“往往”不能删去;因为“往往”一词起限定作用,意思是通常情况下,表示不是所有研究都用在机器人动作上,去掉后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4.答案一:我认为不会,因为很多需要爱心、关怀和创造性脑力开发的行业依然需要人的付出,比如教师、医生等。答案二:我认为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难以预测的,一切皆有可能。【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语段中“一场人与智能程序的围棋赛”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起下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知识的介绍,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此题一定要读懂下文内容,切忌断章取义。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句中“谷歌使用1.6万个处理器运行7天”表明运用的是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处理器爆炸式发展,对“深度学习”的推动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内容。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本句中的“往往”表示通常情况下,并表示不是所有研究都用在机器人动作上,去掉后说法太绝对,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4.第一问设想试题,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将越来越普及,如智能机器人可以代替几百万、几千万的老师,因为每位老师不可能像人工智能系统一样了解6万个知识点,了解6000万道题目、了解所有的高考、中考……,这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人对比,其智能远高于人类智商的智能。第二问开放性试题,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是可以的,无论哪一种观点,都要阐明合适的理由,语句通顺流畅即可。13、1.①爷爷教“我”认字;②爷爷让“我”给他讲连环画等故事并多次提问“我”;③“我”发表文章爷爷夸“我”;④爷爷临终给“我”毕生的积蓄让“我”读书。2.用三个短语加间隔号做标题有含蓄、意韵深远的效果,同时也提示了文章涉及到的内容;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比作“顽皮的孩子”生动形象的写出“我”受到爷爷的肯定时喜悦、骄傲、兴奋的感情,表现了我的幸福感、成就感和开心激动。4.看似矛盾的话语其实大有深意。爷爷临终前由于临近去世,身体虚弱得说不出话,可是我已经在爷爷精心教育下明白爷爷想给“我”说的话“世界上没有白读的书”,他想让“我”继续读书写作,有一个灿烂的人生!5.爷爷是一个有远见、会教育孩子、有智慧的老人。【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爷爷”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爷爷”教“我”认字、让“我”讲连环画等故事、夸“我”文章写得好、给“我”积蓄等事件。2.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后再作答。“那时·那人·那书”从内容上看:提示了文章涉及到的人与物;从结构上看: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语言特点上看:含蓄而意韵深远,令人回味。3.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手法:比喻的修辞。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情感。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含意的理解。首先要读懂此句话上下文的容,最好把握好文章的中心后再作答。这话语看似矛盾,其实大有深意。“他什么都没有对我说”是指临近去世时身体虚弱得说不出话;“他又好像把什么都告诉了我”是说我明白爷爷想说的话“世界上没有白读的书”。这句话很好得突出了文章的中心。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爷爷鼓励我多读书,但是他反对我死读书等情节中概括出爷爷是一个有远见、会教育孩子、有智慧的老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三、写作。(50分)14、范文:恒成功的路上并没有撒满鲜花和阳光,相反却总是要经历坎坷与磨难。只有沿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奋斗,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朝着一定的目标走去是“坚”,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