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十二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十二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十二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十二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十二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第41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业质量评价初三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做选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做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工场 C.现代工厂 D.手工业作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从13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农业出现了租地农场,手工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2.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A.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C.绘画艺术蓬勃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奠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因此会出现“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B项正确;租地农场的出现和文化无关,排除A项;绘画艺术与文学无关,排除C项;近代自然科学奠基是16世纪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3.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A.船队中船员的航海日记 B.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C.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 D.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船队中船员的航海日记属于第一手资料,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当时的历史史实,属于最为可信的资料,A项正确;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属于视觉艺术创作,容易有夸大和不真实的成分,不是第一手资料,排除B项;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属于后人创作的第二手史料,不是研究麦哲伦史实的最可信的资料,排除C项;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也具有很多不真实和夸大的部分,不是研究历史的最可信的资料,排除D项。故选A项。4.塞缪尔·亨廷顿认为,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17世纪,推动英语成为世界语言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 C.圈地运动 D.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英国夺取海上殖民霸权,扩大海外市场,英语成为国际重要通商语言和众多殖民地官方语言,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的时间是15、16世纪,排除A项;英国圈地运动是指发生在英国15至19世纪的一次历时持久、影响深远的土地变革运动,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5.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欧洲殖民者从事黑奴贸易,赚取高额利润B.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C.欧洲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土著居民采取种族灭绝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欧洲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属于对西方殖民扩张的评价,因此属于历史观点,C项正确;ABD项都是对事件的描述,属于历史叙述,不是观点,排除ABD项。故选C项。6.物理科代表巧用电路图表示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如图:打开S1,闭合S、S2,L灯亮)。其意指()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7世纪后期某国家最高权力转移”和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国王统而不治,国家最高权力属于议会,B项正确;17世纪后期时,美国还没有独立,排除A项;17世纪后期时法国国王拥有最高权力,不符题意,排除C项;17世纪后期时,日本还处于幕府统治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7.美国费城的“自由钟”是独立的象征。它的钟声曾在1776年7月4日和1783年4月16日响起。这两次钟声代表的深刻含义分别是()A.独立战争开始,独立战争结束B.独立战争开始,取得萨拉托加大捷C.美国诞生,独立战争结束D美国诞生,建立联邦制国家【答案】C【解析】【详解】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1783年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结束。C项正确;1776年4月,在来克星顿英美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排除AB项;1787年美国制定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排除D项。故选C项。8.某史学家在《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中说:“法国的革命,尽管是后来居上,但并没有使英国革命本身的伟大少了一些;它们都是“同一个战争的胜利。”这里所说的“同一个战争”是指()A.农奴制改革 B.民族解放战争 C.殖民侵略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法国的革命,尽管是后来居上,但并没有使英国革命本身的伟大少了一些;它们都是‘同一个战争的胜利。’”及所学可知,17世纪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斗争,D项正确;1861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使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排除B项;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与殖民侵略战争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14克左右的煤可以运载两吨煤行驶一英里。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驰过铁轨,漂过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给工业提供了动力。”材料所述现象得益于()A.工厂制度的确立 B.内燃机的出现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计算机的问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改良蒸汽机的运用和蒸汽机车的运用,煤成为了新型能源,材料中“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驶过铁轨”指的是煤为蒸汽机车提供动力,C项正确;工厂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产生的管理方式,与材料所述运输煤无关,排除A项;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而材料内容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排除B项;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材料所指“宣言”的发表A.表达了工人阶级要求取得普选权的愿望B.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伟大尝试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C。11.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②处时间是187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836--1848年,与1871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间是1848年,与1871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法国巴黎公社建立于1871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C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与1871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根据“英国的三角贸易、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斗争”等内容,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A.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B.殖民掠夺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C.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D.殖民体系的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分析可知,英国的三角贸易指的是英国的殖民掠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斗争指的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所以“英国的三角贸易、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斗争”等内容,归纳出的学习主题是殖民掠夺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3.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资本”“劳动力”“国内市场”依据这些关键词可知,农奴制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局限性,故排除ACD项。故选B。14.有人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分别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其中“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指的是()A.英国殖民统治和农奴制度B.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C.英国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D.封建专制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美国历史上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维护了国家统一。第一次是美国独立战争,最终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第二次是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故此题选择答案C。15.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A.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体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可知,这属于经济领域,这使明治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因此明治维新在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B项正确;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这是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排除A项;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项;日本没有确立共和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16.1870年,英格兰的剧院数量差不多有200家,其中伦敦有44家、利物浦有9家、曼彻斯特3家。音乐厅的数量也迅猛增长。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A.电力照明已经普及 B.城市化进展显著加快C.贫富差距基本消除 D.工人生活条件迅速改善【答案】B【解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所以英格兰的剧院、音乐厅数量不断增加,体现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电力照明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贫富差距基本消除、工人生活条件迅速改善与当时的历史事实不符,排除C项、D项。故选B项。17.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科学技术领域居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和德国。美国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8.科学文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繁荣。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相符合的是()①巴尔扎克——《物种起源》②牛顿——万有引力定律③达尔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④梵高一《向日葵》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物种起源》作者是达尔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牛顿。①③错误;②④对应是正确的,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9.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意大利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C.正义的一方获得战争的胜利 D.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中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比如在索姆河战役中,西式武器坦克在战役中首次使用,D正确,符合题意;一战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A错误;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B错误;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不是正义的战争,C错误;故选D。20.“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各国人民展示了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材料评述的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作用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苏联模式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各国人民展示了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故A符合题意;1921年到1928年的新经济政策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排除B;1942年7月到1943年1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与题意无关,排除C;苏联模式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此时“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排除D。故选A。21.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这两次会议”A.被英、法、美等大国所操纵B.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与独立C.形成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D.为世界持久和平奠定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是一战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召开的国际会议,被英,法,美等大国所操纵,确定了战后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正确;两次会议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如巴黎和会上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B排除;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是指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此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已经瓦解,C排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体系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注定其不能维持世界长久和平,20年后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D排除。故选A。22.“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该材料主要说明苏联模式A.侧重工业化,忽视了民生幸福 B.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C.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D.导致苏联农业生产落后【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知,苏联模式侧重重工业,而忽视了民生幸福。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促进苏联经济快速发展、苏联农业生产落后的内容,排除BCD。故选A。23.甘地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家庭,主张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战胜暴力。为此倡导了A.印度民族大起义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华夫脱运动 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甘地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家庭,主张用自我牺牲去感化敌人,用自己的爱去召唤敌人心中的爱,战胜暴力。为此倡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群众斗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选项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甘地无关,排除;故选B。24.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大危机,各国采取的办法是()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③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④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大危机,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场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没有席卷苏联,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25.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是()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政治影响,不是经济影响,排除A项;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属于罗斯福新政的经济影响,排除B项;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罗斯福新政的经济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26.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完全体现各个国家相互合作的选项是①波茨坦会议②诺曼底登陆③雅尔塔会议④莫斯科保卫战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此后各国联合抗击法西斯的事件有波茨坦会议、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①②③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发生在《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之前,④排除。所以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择C。27.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阶段时间概况第一阶段1939年至1942年末德日法西斯国家获得胜利和扩张第二阶段1942年末至1943年反法西斯同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第三阶段1944年至1945年反法西斯同盟国取得最后胜利A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所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C.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D.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中、美、苏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理解表格的内容,抓住第一阶段朝着第二、第三阶段转化的时间是1942年末至1943年,结合此时间之前的重点事件解答问题。28.下面年代尺上呈现的是“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B.②——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C.③——欧洲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联合D.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复存在。故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39——1945年是二战的时间,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故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45年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故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9.下侧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目录(部分)。其中①处应为()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西欧国家走向联合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联合国作用的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冷战开始、盟友变为对手①”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故①对应杜鲁门主义出台,A项正确;题干目录没有涉及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联合国作用的增强的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30.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其共同原因不包括A.美国的援助 B.科技革命的推动C.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D.区域的联合【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BC都不是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只有D是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后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国际地位,进行的联合,日本没有这一政策,这是不同点。所以答案选D。3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是A.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 B.把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C.没有根本突破苏联模式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先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没有根本突破苏联模式。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加之,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2.下列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叙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B.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打击了美国殖民者C.在纳赛尔领导下埃及赢得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打击了英国殖民者,B项符合题意;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在纳赛尔领导下埃及赢得独立;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33.“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B.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所以,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34.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大国群体体系”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故A项正确;B与实际不符;C错误,国际政治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D在材料中未体现。35.近期日本要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发热议,有网友创作漫画(图)讽刺日本的所谓“文明”,观看到把核污水排入大海。此事件提醒人类要关注的问题是()A.人口增长过快 B.世界粮食短缺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态环境恶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近期日本要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导致热议,因此有人创作漫画来讽刺日本的所谓“文明”做法,因为核污染废水排入太平洋,会给太平洋以及周边国家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人类和海洋生物的生态平衡,破坏环境,因此通过这个事件来提醒人类要关注生态环境的恶化。故选D;ABC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第Ⅱ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个材料题,共30分)36.为更好地了解世界文明史,某班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下资料。请你共同参与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人权宣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确认了某些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一是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二是有限政府原则;三是代议政府原则。——摘编自何勤华《外国法制史》材料二……无疑体现了列宁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实事求是态度和正确抉择,它使红色苏俄迅速度过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有了基本保证,社会逐步安定。而且它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即摆脱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而以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条件为根本标准。这对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改革都有一定的启发性。——刘景华《人类六千年》材料三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在历史的黎明时期,古代世界繁荣着许多大河文明……与此类似,还有海生文明……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摘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在内容上有何共同之处?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取得的不同政治成果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红色苏俄迅速度过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和图表中A点到B点美国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布罗代尔认为影响文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文明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答案】(1)主张人人生而平等;肯定了人权利;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制(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罗斯福新政渡过经济危机,就业人数逐步增加,失业率下降。(3)因素:地理位置;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还有:伟大的历史人物;国际环境的变化、先进的思想等【解析】【小问1详解】共同之处:根据“人人生而平等”“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可归纳出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根据“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可归纳出肯定了人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无疑体现了列宁从本国国情出发的实事求是态度和正确抉择,它使红色苏俄迅速度过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有了基本保证,社会逐步安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红色苏俄迅速度过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图表中A点(1933年)到B点(1937年)美国失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933年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慢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渐增加,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逐改善。【小问3详解】因素:根据“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可归纳出地理位置;根据“历史的黎明时期,古代世界繁荣着许多大河文明……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