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12022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质量检测卷(解析)2021-2022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质量检测卷
一.填上空题(共6小题,满分36分)
1.(10分)看拼音,写词语。
zhǎnxīncíxiángróngxìngduànliàntèshū
fánmángnàhǎnyīngtaosuíyìchǐxiào
2.(6分)用横线画出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甜斗浆夹心并干建身器材
军令壮遵重明幌幌
3.(8分)比一比,再组词。
梯载煤施
涕截谋拖
4.(4分)照样子,写词语。
半夜三更(含数字)、自言自语(ABAC式)、
日短夜长(含反义词)、踉踉跄跄(AABB式)、
5.(4分)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往菜上浇,拿着水瓢,把水往天空扬。
(2)一个中国人,在怎样的境遇里,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永远忘不掉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4)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心里很妒忌。
6.(4分)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2)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振得那山冈也动。
(4)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二.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1分)
7.(1分)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童孙未解供耕织。()
A.解释B.理解,懂得
8.(1分)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这句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A.机智灵敏B.豪爽大气C.勇敢无畏
9.(1分)我国四大名著相关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B.《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
C.《西游记》—(唐代)吴承恩
D.《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10.(1分)我们要搬家了,很多旧东西对我来说已经是“()”。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D.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三.语言表述(共3小题,满分16分)
11.(10分)按要求写句子。
(1)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缩句)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们就开始叫起来。(改为拟人句)
(3)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4)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5)邱少云同志不但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修改病句)
12.(2分)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要他多做一些测试卷。小华请求你帮助他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13.(4分)综合实践。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2021年10月,随着电影《长津湖》的上映,某市开展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的纪念活动,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进行了回顾。如果你也参加了此次活动,面对战斗英雄们的雕像,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8分)
14.(8分)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也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呆于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海灯,为我做了一条蓝色连衣裙,裙于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变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菌小道上飞来飞去。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下“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了怎样才能飞得更高。”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个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几个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诚挚的向往。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妈妈在陪伴“我”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对蒲公英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
A.“我”家小木屋后的小山坡上有很多蒲公英
B.蒲公英的花儿白白的,怪逗人的
C.蒲公英最喜欢飞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D.“我”的梦境里经常会出现蒲公英
(2)“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妈妈看着蒲公英飘飞远去,对女儿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
B.妈妈非常不舍得蒲公英飘飞远去,所以一直看着
C.妈妈非常欣赏蒲公英飘飞时那轻盈飘逸的样子
D.妈妈觉得“我”唱的歌像飘飞的蒲公英般美妙,很激动
(3)第一自然段,抓住蒲公英的和,以及它时的动态描写,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
(4)围绕蒲公英,文章写了五个场景,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把内容补充完整。
童年“我”上山坡,妈妈带“我”去看蒲公英。→“我”上小学,妈妈。→“我”考上中学,妈妈。→“我”考上大学,妈妈带“我”看蒲公英时眼含泪花。→“我”上大学一年后,寄诗给妈妈,妈妈。
(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
跟随——
兴奋——
茂盛—
(6)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一说妈妈的“向往”是什么?
15.(8分)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人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着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挨枪。”“那你说怎么办?”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②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③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
(2)文中画线句子中第一个“休息”指;第二个“休息”指。
(3)吉鸿昌英勇就义时,他向敌人提出了哪两个要求?
(4)这篇短文主要抓住吉鸿昌的、、进行了描写,我们从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吉鸿昌的高尚品质。
(5)题目“死也不倒下”有什么含义?
16.(8分)阅读。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上空。
①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②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2)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颤抖”“汗珠滚滚”写出了沃克医生在手术中反常的表现,从侧面表现了。
(3)“七十二刀。”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七十二”这个数字的理解。
(4)选文中哪些语句最能突出刘伯承将军的“军神”形象?请钞写下来。
(5)文中画“”的句子分别是对沃克医生和的描写,表现了。
五.习作(共1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0分)
17.(20分)习作。
在第三单元(五年级下册)我们遨游了神奇的汉字王国,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过许多与汉字有关的事情,如:猜字谜、对对联、练书法、成语接龙……请从中选一件令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下来。
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2021-2022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质量检测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填上空题(共6小题,满分36分)
1.(10分)看拼音,写词语。
zhǎnxīn崭新cíxiáng慈祥róngxìng荣幸duànliàn锻炼tèshū特殊
fánmáng繁忙nàhǎn呐喊yīngtao樱桃suíyì随意chǐxiào耻笑
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语文中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故解析为:
崭新慈祥荣幸锻炼特殊
繁忙呐喊樱桃随意耻笑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字词。
2.(6分)用横线画出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甜斗浆斗——豆夹心并干并——饼建身器材建——健
军令壮壮——状遵重遵——尊明幌幌幌幌——晃晃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辨析判断。
甜豆浆:一道美味可口的中国传统小吃,四季都可饮用。故“甜斗浆”的“斗”错误。
夹心饼干:两片饼干中间用奶油或巧克力酥等干粘合成。故“夹心并干”的“并”错误。
健身器材:常以训练功能多少来分为单功能和综合型多功能两大类,常用的有划船器、健美车、健步机、跑步机、美腰机等。故“建身器材”的“建”错误。
军令状: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故“军令壮”的“壮”错误。
尊重:尊敬、重视。故“遵重”的“遵”错误。
明晃晃:光亮闪烁的样子。故“明幌幌”的“幌幌”错误。
故解析为:
斗——豆并——饼建——健
壮——状遵——尊幌幌——晃晃
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8分)比一比,再组词。
梯梯田载装载煤煤气施施肥
涕涕泪截截图谋计谋拖拖地
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如“梯”与“涕”,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梯:像梯形的。可组词“梯田”。涕:指眼泪猛。可组词“涕泪”。
故解析为:
梯田装载煤气施肥
涕泪截图计谋拖地
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1、从字音区别。2、从字形区别。3、从字义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4.(4分)照样子,写词语。
半夜三更(含数字)三言两语、五湖四海自言自语(ABAC式)百发百中、人山人海
日短夜长(含反义词)舍近求远、舍生忘死踉踉跄跄(AABB式)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作答此题重点是找出所给词语的特点,然后据此仿写。
故解析为:
三言两语五湖四海百发百中人山人海
舍近求远舍生忘死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整理。
5.(4分)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把水往天空扬。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无论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都永远忘不掉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4)因为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所以周瑜心里很妒忌。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不是……而是……”相连。
(2)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无论……都……”相连。
(3)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无论……都……”相连。
(4)分句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
故解析为:
(1)不是而是;
(2)无论都;
(3)无论都;
(4)因为所以。
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6.(4分)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反问
(2)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比喻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振得那山冈也动。夸张
(4)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排比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答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1)用疑问的句式,表述肯定的观点,运用了反问的手法。
(2)把“他”比作“发怒的豹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3)“振得那山冈也动”,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4)“在……”引导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句子出现了四次,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故解析为:
(1)反问;
(2)比喻;
(3)夸张;
(4)排比。
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述效果。
二.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1分)
7.(1分)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童孙未解供耕织。()
A.解释B.理解,懂得
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结合诗词表述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翻译句子的大概意思。
“童孙未解供耕织”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意思:儿孙们还不懂得怎么样耕田、织布。解:理解,懂得。
故选:B。
诗歌翻译与赏析古诗是一门学问,掌握到了其中的精髓,那么在阅读古诗时就更能与产生共鸣。
8.(1分)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这句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A.机智灵敏B.豪爽大气C.勇敢无畏
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景阳冈》该文是施耐庵。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由“拿起碗,一饮而尽”可知,这句话表现了武松豪爽大气的特点。
故选:B。
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9.(1分)我国四大名著相关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B.《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
C.《西游记》—(唐代)吴承恩
D.《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
A、B、D正确。
C.有误,应为:《西游记》—(明代)吴承恩。
故选C。
经典名著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10.(1分)我们要搬家了,很多旧东西对我来说已经是“()”。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D.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B.梁山泊的军师——无(吴):一般用来说某人或事物没有用处。
C.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形容禁锢的思想、思路一下子开窍了。
D.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比喻在做事之前先把条件或规则说在前面。
根据题干语境,应选B。
故选:B。
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歇后语的本意,很容易找到解析。
三.语言表述(共3小题,满分16分)
11.(10分)按要求写句子。
(1)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缩句)
焰火构成了图案。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们就开始叫起来。(改为拟人句)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们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4)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为了回家,凡卡不得不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
(5)邱少云同志不但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修改病句)
邱少云同志虽然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考查了缩句、改写句子和修改病句。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1)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五彩缤纷的”“在夜空中”“一幅美妙无比的”,留下主干,即:焰火构成了图案。
(2)考查了改写拟人句。可以给“蟋蟀”赋予人的行为“弹琴”。
(3)考查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我”改为“他”,“他”改为“诸葛亮”。
(4)考查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把“只好”改为“不得不”。
(5)考查了修改病句。关联词语运用不当,把“不但”改为“虽然”,“而且”改为“但是”。
故解析为:
(1)焰火构成了图案。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们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3)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4)为了回家,凡卡不得不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
(5)邱少云同志虽然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掌握了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12.(2分)小华的家长反对他阅读文学名著,理由是“那都是闲书,没什么用”,要他多做一些测试卷。小华请求你帮助他说服家长,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阿姨,那不是闲书。文学名著能让我们在懂得知识的同时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提高作文水平,还能领略大文豪的风采,所以文学名著不是闲书。
考查了劝告慰勉。认真阅读所给句子,写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故解析为:
阿姨,那不是闲书。文学名著能让我们在懂得知识的同时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提高作文水平,还能领略大文豪的风采,所以文学名著不是闲书。
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13.(4分)综合实践。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2021年10月,随着电影《长津湖》的上映,某市开展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的纪念活动,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进行了回顾。如果你也参加了此次活动,面对战斗英雄们的雕像,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你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考查了口语交际。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进行作答,注意句意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
表述自己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们的敬仰即可。
故解析为: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你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8分)
14.(8分)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也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呆于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海灯,为我做了一条蓝色连衣裙,裙于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变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菌小道上飞来飞去。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下“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了怎样才能飞得更高。”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个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几个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诚挚的向往。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妈妈在陪伴“我”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对蒲公英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C。
A.“我”家小木屋后的小山坡上有很多蒲公英
B.蒲公英的花儿白白的,怪逗人的
C.蒲公英最喜欢飞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D.“我”的梦境里经常会出现蒲公英
(2)“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A.妈妈看着蒲公英飘飞远去,对女儿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
B.妈妈非常不舍得蒲公英飘飞远去,所以一直看着
C.妈妈非常欣赏蒲公英飘飞时那轻盈飘逸的样子
D.妈妈觉得“我”唱的歌像飘飞的蒲公英般美妙,很激动
(3)第一自然段,抓住蒲公英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它飘飞时的动态描写,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
(4)围绕蒲公英,文章写了五个场景,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把内容补充完整。
童年“我”上山坡,妈妈带“我”去看蒲公英。→“我”上小学,妈妈给“我”缝了一个绣有蒲公英和“会飞的蒲公英”字样的花书包。→“我”考上中学,妈妈为“我”做了一条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我”考上大学,妈妈带“我”看蒲公英时眼含泪花。→“我”上大学一年后,寄诗给妈妈,妈妈为“我”做了一条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
(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飘荡
跟随——追随
兴奋——激动
茂盛—茂密
(6)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一说妈妈的“向往”是什么?每个孩子都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本文围绕蒲公英,写了五个场景,分别是童年“我”上山坡,妈妈带“我”去看蒲公英;“我”上小学,妈妈给“我”缝了一个绣有蒲公英和“会飞的蒲公英”字样的花书包;“我”考上中学,妈妈为“我”做了一条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我”考上大学,妈妈带“我”看蒲公英时眼含泪花;“我”上大学一年后,寄诗给妈妈,妈妈为“我”做了一条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
(1)考查了文章内容理解。
A.有误,只是表明小木屋后的山坡上有很多蒲公英,不足以说明妈妈对蒲公英情有独钟;
B.有误,只是介绍了蒲公英的颜色;
C.正确,表明了妈妈对蒲公英情有独钟的原因;
D有误,只是说“我”的梦境里经常出现蒲公英,跟妈妈对蒲公英的情有独钟没关系。
故选:C。
(2)考查了理解句子含义。
句子“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中的“小白花”不只是表示蒲公英,还代表了妈妈的期望。表明了妈妈看着那飘飞远去的蒲公英,认为女儿的未来就像这些飘飞远去的蒲公英,对女儿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
故选:A。
(3)考查了句子赏析。
文中“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这段话写了蒲公英的形状,颜色;从“飞”字可以知道这是描写蒲公英飘飞时的动态描写。
(4)考查了对内容的概括。
从第一段的内容可知:童年“我”上山坡,妈妈带“我”去看蒲公英。从第三段的内容可知:“我”上小学,妈妈给“我”缝了一个绣有蒲公英和“会飞的蒲公英”字样的花书包。从第五段的内容可知:“我”考上中学,妈妈为“我”做了一条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从第七段的内容可知:“我”考上大学,妈妈带“我”看蒲公英时眼含泪花。从第八段的内容可知:“我”上大学一年后,寄诗给妈妈,妈妈寄给“我”一幅画着山坡上开满蒲公英的画。
(5)考查了近义词。
飘扬:在空中随风舞动。近义词:飘舞、飘荡。
兴奋:因高兴或受某种刺激而精神激奋。近义词:激动、欢喜、快活、得意。
跟随:在后面跟着。近义词:随同、追随、跟从。
茂盛:植物生长得繁多而茁壮。近义词:旺盛、兴盛、繁茂、茂密。
“飘荡”出现在文中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追随”出现在文中的第三段最后一句;“激动”出现在文中的第三段最后一句;“茂密”出现在文中的第四段。
(6)考查了分析句子的含义。
从第二段妈妈说的“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可以知道这是妈妈的“向往”。蒲公英身上的“小白花”是蒲公英的种子,就像是妈妈的孩子。蒲公英让自己的种子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妈妈也像蒲公英那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到外面的世界闯荡。
故解析为:
(1)C;
(2)A;
(3)形状;颜色;飘飞;
(4)给“我”缝了一个绣有蒲公英和“会飞的蒲公英”字样的花书包;为“我”做了一条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寄给“我”一幅画着山坡上开满蒲公英的画;
(5)飘荡;追随;激动;茂密;
(6)每个孩子都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说所表述的主旨,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认真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15.(8分)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人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着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挨枪。”“那你说怎么办?”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张口结舌
②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从容不迫
③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遍体鳞伤
(2)文中画线句子中第一个“休息”指睡觉;第二个“休息”指死亡。
(3)吉鸿昌英勇就义时,他向敌人提出了哪两个要求?
不能跪下挨枪;不能在背后挨枪。
(4)这篇短文主要抓住吉鸿昌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了描写,我们从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吉鸿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
(5)题目“死也不倒下”有什么含义?
因为吉鸿昌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在死亡面前能够从容不迫。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吉鸿昌被逮捕后,面对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仍从容不迫,体现出吉鸿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
(1)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
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
(2)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有人劝他休息一下”可知,第一个“休息”指睡觉;结合“我就要永远‘休息’了”可知,第二个“休息”指死亡。
(3)考查了对内容的分析。
结合“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挨枪”可知,吉鸿昌英勇就义时,他向敌人提出的两个要求是不能跪下挨枪;不能在背后挨枪。
(4)考查了对人物的描写。
结合“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人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等内容可知,这篇短文主要抓住吉鸿昌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了描写,我们从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吉鸿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
(5)考查了对题目的理解。
结合“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等内容可知,以“死也不倒下”为题目,体现出吉鸿昌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在死亡面前能够从容不迫。
故解析为:
(1)①张口结舌;
②从容不迫;
③遍体鳞伤。
(2)睡觉;死亡。
(3)不能跪下挨枪;不能在背后挨枪。
(4)语言神态动作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忠于革命
(5)因为吉鸿昌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在死亡面前能够从容不迫。
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说所表述的主旨,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认真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16.(8分)阅读。
军神(节选)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上空。
①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一声不吭
②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起敬
(2)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颤抖”“汗珠滚滚”写出了沃克医生在手术中反常的表现,从侧面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
(3)“七十二刀。”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七十二”这个数字的理解。
这个数字,说明了病人很冷静,更衬托出他惊人的毅力。
(4)选文中哪些语句最能突出刘伯承将军的“军神”形象?请钞写下来。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5)文中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417:2025 EN Leather -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 - Determination of the static absorption of water
- 深深的友情写事抒情作文10篇范文
- 2025河北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选聘工作人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创新产品技术攻关保证承诺书6篇范文
- 2025-2026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三区联考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 医疗卫生行业疾病预防控制承诺书4篇
- 智能科技类设备持续稳定运行承诺函8篇范文
- 合同审批流程标准化模板提升合同管理效率
- 2025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违纪违规处理意见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进1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母婴分离护理常规
- 污泥池清理管理制度
- 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五五”规划-(2025-2025年)-根据学校十五五
- 保护环境的课件
- 华电集团就业协议书
- 拆旧建屋合同协议书
- 图深度强化学习在配电网故障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 (2017)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装修工程综合定额交底资料
- 拆除重建工程施工方案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考试题库大全-上部分(6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