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质量检测卷(解析)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质量检测卷
一.填上空题(共7小题,满分34分)
1.(2分)书写时行款布局合理能增加作品的美观,请先完成填上空,再将名言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成为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苟利生以死,岂因避趋之。(清)林则徐
2.(10分)看拼音,写词语。
nàhǎnshěnshì
gēngyúnnǐdìng
duànliàncíxiáng
tèshūjuànliàn
dùjìbēnfù
3.(6分)用“____”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始料不急雪中送碳喜出忘外
废寝忘时严阵以侍一声不坑
4.(4分)猜字谜。
(1)半青半紫。谜底:
(2)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谜底:
(3)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谜底: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谜底:
5.(3分)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描写方法。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1)老师的脸上布满了慈祥的笑容。
(2)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
(3)“我才不要跟你一起去!”明明大声说。
6.(4分)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2)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振得那山冈也动。
(4)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7.(5分)猜猜下列加点的字词是什么意思,写在括号里。
(1)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筛下一碗。
(2)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
(3)行到庙前广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
(4)好一个齐整风筝!
(5)咱们拿下他来。
二.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1分)
8.(1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土匪(fěi)万仞(rèn)筹集(chóu)山坞(wù)
B.由衷(zhōng)奔赴(fù)踌躇(zhú)黯然(àn)
C.五岳(yuè)诊所(zhěng)审视(shěn)皮革(gé)
D.施行(shi)慈祥(cí)荣幸(1óng)矜持(jīn)
9.(1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时珍潜心钻研,从一名鲜为人知的郎中成为了著名的医药学家。
B.将军立下军令状,誓用三个月的时间训练出一支强悍的队伍。
C.老兵英勇教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恍然大悟。
D.李浩多才多艺,不仅学习成绩好,还能书善画。
10.(1分)我们要搬家了,很多旧东西对我来说已经是“()”。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D.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11.(1分)我国四大名著相关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B.《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
C.《西游记》—(唐代)吴承恩
D.《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三.语言表述(共2小题,满分11分)
12.(8分)按要求写句子。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用“愿意……就……”的句式写一句话。)
(2)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得的吗?(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处细节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之情。(仿照上面的句子写几句描写人物动作的话,突出人物内心的焦急。)
(4)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快”的情景。)
13.(3分)综合实践。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2021年10月,随着电影《长津湖》的上映,某市开展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的纪念活动,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进行了回顾。如果你也参加了此次活动,面对战斗英雄们的雕像,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21分)
14.(5分)课外阅读
古代记事法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jiējié)。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哪些事儿重(chóngzhòng)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人们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可以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不但如此,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样,他们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几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1)用“\”划去文中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2)读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这本‘书’”在文中指。
(3)短文已经用“//”分成了三段,请写出各段的意思。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有了文字之后的信跟没有文字的信相比,进步在哪里?
15.(8分)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己。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摇动——
空闲——
忧愁——
安静——
(2)画线句子中的“它”指的是。
(3)“明月千里寄相思”,这篇短文中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写家乡的、、、、等表述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4)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那么看到明月你会想起“,”,当秋风起时,你会想起“,”。
16.(8分)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也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呆于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海灯,为我做了一条蓝色连衣裙,裙于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变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菌小道上飞来飞去。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下“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了怎样才能飞得更高。”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个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几个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诚挚的向往。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妈妈在陪伴“我”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对蒲公英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
A.“我”家小木屋后的小山坡上有很多蒲公英
B.蒲公英的花儿白白的,怪逗人的
C.蒲公英最喜欢飞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D.“我”的梦境里经常会出现蒲公英
(2)“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妈妈看着蒲公英飘飞远去,对女儿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
B.妈妈非常不舍得蒲公英飘飞远去,所以一直看着
C.妈妈非常欣赏蒲公英飘飞时那轻盈飘逸的样子
D.妈妈觉得“我”唱的歌像飘飞的蒲公英般美妙,很激动
(3)第一自然段,抓住蒲公英的和,以及它时的动态描写,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
(4)围绕蒲公英,文章写了五个场景,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把内容补充完整。
童年“我”上山坡,妈妈带“我”去看蒲公英。→“我”上小学,妈妈。→“我”考上中学,妈妈。→“我”考上大学,妈妈带“我”看蒲公英时眼含泪花。→“我”上大学一年后,寄诗给妈妈,妈妈。
(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
跟随——
兴奋——
茂盛—
(6)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一说妈妈的“向往”是什么?
五.习作(共1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0分)
17.(30分)同学们,冰心奶奶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对于萧红来说,童年是留在祖父园子里的那份自由;对于季羡林来说,童年是故乡苇坑里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说起你的童年,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请你自拟题目,写一写你的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质量检测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填上空题(共7小题,满分34分)
1.(2分)书写时行款布局合理能增加作品的美观,请先完成填上空,再将名言写在下面的表格中,成为一幅硬笔书法作品。
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故解析为:
国家祸福
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2.(10分)看拼音,写词语。
nàhǎn呐喊shěnshì审视
gēngyún耕耘nǐdìng拟定
duànliàn锻炼cíxiáng慈祥
tèshū特殊juànliàn眷恋
dùjì妒忌bēnfù奔赴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故解析为:
呐喊审视
耕耘拟定
锻炼慈祥
特殊眷恋
妒忌奔赴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3.(6分)用“____”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始料不急急﹣﹣及雪中送碳碳﹣﹣炭喜出忘外忘﹣﹣望
废寝忘时时﹣﹣食严阵以侍侍﹣﹣待一声不坑坑﹣﹣吭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始料不及:已经准备好了,但是面对时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令人措手不及。故“始料不急”的“急”错误,应改为“及”。
雪中送炭: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困难或危急时,给人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故“雪中送碳”的“碳”错误,应改为“炭”。
喜出望外: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故“喜出忘外”的“忘”错误,应改为“望”。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故“废寝忘时”的“时”错误,应改为“食”。
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要来犯的敌人,形容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故“严阵以侍”的“侍”错误,应改为“待”。
一声不吭: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故“一声不坑”的“坑”错误,应改为“吭”。
故解析为:
急﹣﹣及碳﹣﹣炭忘﹣﹣望
时﹣﹣食侍﹣﹣待坑﹣﹣吭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4分)猜字谜。
(1)半青半紫。谜底:素
(2)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谜底:匹
(3)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谜底:明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谜底:曼
本题考查猜字谜,字谜又称文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1)半青,就是“青”的上半部;半紫,就是“紫”的下半部,组合在一起就是“素”字了。故谜底是“素”。
(2)“匹”字是“三边封口一边空”,“一个小孩”是“儿”,组合在一起是“匹”字。故谜底是“匹”。
(3)根据谜面“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指的是“日”和“月”,合在一起是“明”字。故谜底是“明”。
(4)“曼”加个心字旁就是“慢”,当然走不快;加个三点水就是“漫”,漫无边际有好多水,装也装不完;加个草字头,就是“蔓”,蔓藤缠绕着,很难扯开;遇食就是加个饭字旁就是“馒”,馒头是可以食用的。故谜底是“曼”。
故解析为:
(1)素;
(2)匹;
(3)明;
(4)曼。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要多读书,多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5.(3分)给下列句子选择合适的描写方法。
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1)老师的脸上布满了慈祥的笑容。D
(2)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C
(3)“我才不要跟你一起去!”明明大声说。B
考查了人物描写。人物的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突出人物的形象。根据题干给出的细节描写深入体会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1)结合“慈祥的笑容”可知,这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
(2)通过“站”“仰”“望”等动词可知,这是对人物动作的描写。
(3)这是对人物明明语言的描写。
故解析为:
(1)D;
(2)C;
(3)B。
人物描写有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要结合句子和上文的内容来正确判断。
6.(4分)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反问
(2)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比喻
(3)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振得那山冈也动。夸张
(4)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排比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答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1)用疑问的句式,表述肯定的观点,运用了反问的手法。
(2)把“他”比作“发怒的豹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3)“振得那山冈也动”,夸大了事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4)“在……”引导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句子出现了四次,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故解析为:
(1)反问;
(2)比喻;
(3)夸张;
(4)排比。
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述效果。
7.(5分)猜猜下列加点的字词是什么意思,写在括号里。
(1)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筛倒、斟下一碗。
(2)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次、回,几时什么时候见说有大虫老虎。
(3)行到庙前广门上贴着一张印信官府在文告上的压的官印榜文告示、文告。
(4)好一个齐整精致、漂亮风筝!
(5)咱们拿下摘下来、拿下来他来。
考查了对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完成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
(1)出自课文《景阳冈》,筛:倒、斟。
(2)出自课文《景阳冈》,遭:次、回。几时:什么时候。大虫:老虎。
(3)出自课文《景阳冈》,印信:官府在文告上的压的官印。榜文:告示、文告。
(4)出自课文《红楼春趣》,齐整:精致、漂亮。
(5)出自课文《红楼春趣》,拿下:摘下来、拿下来。
故解析为:
(1)倒、斟;
(2)次、回什么时候老虎;
(3)官府在文告上的压的官印告示、文告;
(4)精致、漂亮;
(5)摘下来、拿下来。
平时学习中要背会古诗文,还要懂得字词的意思。多积累文言字词,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4分,每小题1分)
8.(1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土匪(fěi)万仞(rèn)筹集(chóu)山坞(wù)
B.由衷(zhōng)奔赴(fù)踌躇(zhú)黯然(àn)
C.五岳(yuè)诊所(zhěng)审视(shěn)皮革(gé)
D.施行(shi)慈祥(cí)荣幸(1óng)矜持(jīn)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正确。
B.有误,“踌躇”的“躇”应读“chú”。
C.有误,“诊所”的“诊”应读“zhěn”。
D.有误,“施行”的“施”应读“shī”。“荣幸”的“荣”应读“róng”。
故选A。
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9.(1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时珍潜心钻研,从一名鲜为人知的郎中成为了著名的医药学家。
B.将军立下军令状,誓用三个月的时间训练出一支强悍的队伍。
C.老兵英勇教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恍然大悟。
D.李浩多才多艺,不仅学习成绩好,还能书善画。
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A、B、D正确。
C.有误,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与语境不符。
故选C。
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10.(1分)我们要搬家了,很多旧东西对我来说已经是“()”。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C.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D.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B.梁山泊的军师——无(吴):一般用来说某人或事物没有用处。
C.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形容禁锢的思想、思路一下子开窍了。
D.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比喻在做事之前先把条件或规则说在前面。
根据题干语境,应选B。
故选:B。
平时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歇后语的本意,很容易找到解析。
11.(1分)我国四大名著相关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B.《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
C.《西游记》—(唐代)吴承恩
D.《红楼梦》—(清代)曹雪芹
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
A、B、D正确。
C.有误,应为:《西游记》—(明代)吴承恩。
故选C。
经典名著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三.语言表述(共2小题,满分11分)
12.(8分)按要求写句子。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用“愿意……就……”的句式写一句话。)
鸟儿愿意在天上飞就天上飞,愿意在地上跳就在地上跳。
(2)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得的吗?(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得的。
(3)“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处细节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之情。(仿照上面的句子写几句描写人物动作的话,突出人物内心的焦急。)
他焦急地等待,急得满脸通红,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并来回的踱着步,不时向四周环顾,嘴里念叨着:“怎么还不来呢?是有什么事情吗?”
(4)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快”的情景。)
鸟儿飞得真快。它双鸟一蹬,离开树枝,飞快地掠过水面,转眼间就不见了。
本题考查的归纳点是句子仿写、改写句子、情景写话。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然后完成。
(1)考查了仿写句子。结合所给例句,用“愿意……就……”的句式写一句话。
(2)考查了改写句子。将“是能”改为“是不能”,删去“吗”,将“?”改为“。”。
(3)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中,通过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悲痛之情,据此仿写,表现人作的内心的焦急。
(4)考查了情景写话,例句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表现了“天热”的特点,据此描写“快”的情景。
故解析为:
(1)鸟儿愿意在天上飞就天上飞,愿意在地上跳就在地上跳。
(2)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得的。
(3)他焦急地等待,急得满脸通红,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并来回的踱着步,不时向四周环顾,嘴里念叨着:“怎么还不来呢?是有什么事情吗?”
(4)鸟儿飞得真快。它双鸟一蹬,离开树枝,飞快地掠过水面,转眼间就不见了。
完成此类题目后,要注意读一读,看是否通顺,正确。
13.(3分)综合实践。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2021年10月,随着电影《长津湖》的上映,某市开展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的纪念活动,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进行了回顾。如果你也参加了此次活动,面对战斗英雄们的雕像,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你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考查了口语交际。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进行作答,注意句意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
表述自己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们的敬仰即可。
故解析为: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你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满分21分)
14.(5分)课外阅读
古代记事法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jiējiéjiē)。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哪些事儿重(chóngzhòngchóng)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人们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可以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不但如此,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样,他们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几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1)用“\”划去文中加点字错误的读音。
(2)读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这本‘书’”在文中指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
(3)短文已经用“//”分成了三段,请写出各段的意思。
第一部分:人类在文字创造之前用结绳记事或是贝壳记事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第二部分:文字发明之前的通信方法及相关的故事;
第三部分:以古今的理解差异说明有没有文字差别很大。
(4)有了文字之后的信跟没有文字的信相比,进步在哪里?
本文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没有文字),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表现出人类无穷的智慧。
(1)本题考查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打结”的“结”应读“jié”,指条状物打成的疙瘩。读“jiē”时,指长出(果实或种子)。“重要”的“重”应读“zhòng”,指重量;分量。读“chóng”时,指重复。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阅读第三段“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可知,这本“书”在文中指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抓住中心句来概括段意。结合“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从前有一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一封信。”“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可知,第一部分写了人类在文字创造之前用结绳记事或是贝壳记事的方法来帮助记忆;第二部分写了文字发明之前的通信方法及相关的故事;第三部分写了以古今的理解差异说明有没有文字差别很大。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最后一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有了文字之后的信跟没有文字的信相比,使表述变得更简洁,更准确,更易于理解。
故解析为:
(1)jiēchóng;
(2)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
(3)人类在文字创造之前用结绳记事或是贝壳记事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文字发明之前的通信方法及相关的故事写了以古今的理解差异说明有没有文字差别很大;
(4)文字使表述变得更简洁,更准确,更易于理解。
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解析。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5.(8分)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己。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摇动——摇曳
空闲——闲置
忧愁——忧郁
安静——宁静
(2)画线句子中的“它”指的是故乡。
(3)“明月千里寄相思”,这篇短文中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写家乡的小伙伴、老屋、田野、河堤、桦树林等表述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4)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那么看到明月你会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秋风起时,你会想起“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短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把故乡比作恋人,把思乡说成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表述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找近义词的理解。摇动:摇东西使它动。故近义词为文中的“摇曳”。空闲:劳动的休息时间。故近义词为文中的“闲置”。忧愁:忧虑愁苦。故近义词为文中的“忧郁”。安静:没有声息;没有喧哗吵闹声。故近义词为文中的“宁静”。
(2)本道题考查了指代性词语的理解。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从“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可知,“它”指的是故乡。
(3)本道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可知,这段中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小伙伴、老屋、田野、河堤、桦树林等表述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故解析为:
(1)摇曳闲置忧郁宁静;
(2)故乡;
(3)小伙伴老屋田野河堤桦树林;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述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16.(8分)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也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呆于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海灯,为我做了一条蓝色连衣裙,裙于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变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菌小道上飞来飞去。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下“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了怎样才能飞得更高。”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个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几个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诚挚的向往。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妈妈在陪伴“我”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对蒲公英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C。
A.“我”家小木屋后的小山坡上有很多蒲公英
B.蒲公英的花儿白白的,怪逗人的
C.蒲公英最喜欢飞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D.“我”的梦境里经常会出现蒲公英
(2)“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A.妈妈看着蒲公英飘飞远去,对女儿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
B.妈妈非常不舍得蒲公英飘飞远去,所以一直看着
C.妈妈非常欣赏蒲公英飘飞时那轻盈飘逸的样子
D.妈妈觉得“我”唱的歌像飘飞的蒲公英般美妙,很激动
(3)第一自然段,抓住蒲公英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它飘飞时的动态描写,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
(4)围绕蒲公英,文章写了五个场景,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把内容补充完整。
童年“我”上山坡,妈妈带“我”去看蒲公英。→“我”上小学,妈妈给“我”缝了一个绣有蒲公英和“会飞的蒲公英”字样的花书包。→“我”考上中学,妈妈为“我”做了一条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我”考上大学,妈妈带“我”看蒲公英时眼含泪花。→“我”上大学一年后,寄诗给妈妈,妈妈为“我”做了一条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
(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飘扬——飘荡
跟随——追随
兴奋——激动
茂盛—茂密
(6)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一说妈妈的“向往”是什么?每个孩子都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本文围绕蒲公英,写了五个场景,分别是童年“我”上山坡,妈妈带“我”去看蒲公英;“我”上小学,妈妈给“我”缝了一个绣有蒲公英和“会飞的蒲公英”字样的花书包;“我”考上中学,妈妈为“我”做了一条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我”考上大学,妈妈带“我”看蒲公英时眼含泪花;“我”上大学一年后,寄诗给妈妈,妈妈为“我”做了一条绣着蒲公英的连衣裙。
(1)考查了文章内容理解。
A.有误,只是表明小木屋后的山坡上有很多蒲公英,不足以说明妈妈对蒲公英情有独钟;
B.有误,只是介绍了蒲公英的颜色;
C.正确,表明了妈妈对蒲公英情有独钟的原因;
D有误,只是说“我”的梦境里经常出现蒲公英,跟妈妈对蒲公英的情有独钟没关系。
故选:C。
(2)考查了理解句子含义。
句子“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中的“小白花”不只是表示蒲公英,还代表了妈妈的期望。表明了妈妈看着那飘飞远去的蒲公英,认为女儿的未来就像这些飘飞远去的蒲公英,对女儿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
故选:A。
(3)考查了句子赏析。
文中“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这段话写了蒲公英的形状,颜色;从“飞”字可以知道这是描写蒲公英飘飞时的动态描写。
(4)考查了对内容的概括。
从第一段的内容可知:童年“我”上山坡,妈妈带“我”去看蒲公英。从第三段的内容可知:“我”上小学,妈妈给“我”缝了一个绣有蒲公英和“会飞的蒲公英”字样的花书包。从第五段的内容可知:“我”考上中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业灌溉用水高效管理经济效益研究报告
- 淘宝伴娘服租赁合同范本
- 洁净板采购合同协议范本
- 签约祛斑合同协议书模板
- 消防车进口采购合同范本
- 焊工技术入股协议合同书
- 顺义区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自动喷漆厂转让合同范本
- 美容院会费转让合同范本
- 江苏载货汽车租赁协议书
- 楼面找平层裂缝修复方案
- 无脊椎动物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五级人工智能训练师(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征求意见稿)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 (高清版)JTG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 尿道病损切除术术后护理
- 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 2024年02月珠海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公安局2024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66名辅警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题库荟萃带答案解析
- 泡泡玛特营销案例分析
-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二调)英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