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教育集团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教育集团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教育集团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教育集团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教育集团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教育集团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对国家交响乐团来说,“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不是一句口号,不仅要把自己扎下,还要让音乐也扎下去,将“送文化”变成“种文化”。但是,来自西洋的乐器,会不会“水土不服”?种下的音乐梦,能不能开花结果?A.种下的音乐梦,怎么不开花结果呢?B.种下的音乐梦,肯定能开花结果。C.种下的音乐梦,不知能否开花结果。D.种下的音乐梦,怎能开花结果呢?2.(2分)下列对于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闰土、菲利普、杨志、夏洛克、胡屠户分别是鲁迅、莫泊桑、施耐庵、莎士比亚、吴敬梓小说中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C.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D.“记”“说”“铭”“表”“序”都是古代的文体。其中,“说”和“铭”这两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3.(2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贮藏(zhù)提防(dī)空穴来风(xuè)B.褴褛(lán)蓓蕾(lěi)人才济济(jǐ)C.贸然(mào)狭窄(zǎi)相形见绌(chù)D.创伤(chuàng)笨拙(zhuō)一泻千里(xiè)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师鼓励他,考试不要紧张,要漫不经心地答题,确保正确率B.孩子阅读传统经典,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辨析。C.他在沙漠中跋涉了半个月,眼看就行将就木到达森林了,他却支持不住倒下了。D.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5.(2分)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近期,向青年人提出了八字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B.观众们纷纷疑惑,怎么了?电视剧为何越做越长。C.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在你们面前出丑得很了!D.社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居民签订《文明公约》。6.(2分)语言运用——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沉默的原因各有不同:因为不便说而不说,_____________;因为不该说而不说,____________;因为不必说而不说,___________;因为不屑说而不说,____________。A.那是礼貌或者虛伪那是审慎或者世故那是默契或者隔膜那是骄傲或者超脱B.那是审慎或者世故那是礼貌或者虚伪那是骄傲或者超脱那是默契或者隔膜C.那是默契或者隔膜那是审慎或者世故那是礼貌或者虚伪那是骄傲或者超脱D.那是礼貌或者虚伪那是默契或者隔膜那是骄傲或者超脱那是审慎或者世故7.(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人生如戏,充满讽刺,在拥有时忘却珍惜,在失去时渴望拥有,没人可以真的大彻大悟。B.他以为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结果还是露出了破绽。C.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D.咱们跟咱们的祖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忘本罗18.(2分)下列句子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刚刚举行的全国广场舞大赛总决赛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文化旅游。B.张老师希望孩子们在训练中多探讨,多交流,互帮助,提早了解体育文化,让体育文化得以传承。C.没有人否认治理“车窗抛物”行为的正当性和正义性,但是谁来治理、怎么治理等问题,同样非常重要。D.在这个全民健身的时代,健身成为了茶余饭后所谈论热议的话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之中。9、(4分)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①善,是一种内质,一种品德,一种操守。②在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团体内部,_________善成为所有人的行为主导,_________这个社会、这个单位、这个团体就有了发展的基因和传承的血脉。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既是对人的良苦劝诫,也应是人的言行规范。④但善亦有度,很多时候,良好愿望不一定带来如意效果。⑤倘若超过某种限度,即使你的出发点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也完全是为他人着想,可结果却可能事实与愿望相反。(1)第②句的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3)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替换第⑤句中的画线内容:___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雕》)(2)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桃花源记》)(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5)__________________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小石漂记》)(6)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7)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闽山第一鼓山俞镜淇“鼓山高耸闽江头,面貌威严障福州。纵有台风声猖獗(jué),从来不敢到闽侯!”①福建福州市的鼓山以其巍峨的山势,深厚的历史底蕴,如一尊石佛千百年如一日地坐镇于闽江入海口,享有“闽山第一”的美誉。①初到鼓山,人们往往会惊讶这登山古径的热闹非凡。鼓山古道指的是从福州市区廨(xiè)院到涌泉寺古道,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全程3.5公里,有石阶1500多级。途中每隔一里就设一亭,共计有仰止、观瀑、乘云、半山、茶亭、更衣和驻锡7个亭。这些古亭不仅为游山玩水平添了不少乐趣,更让游客随时随地都有地方歇脚,大大降低了登山难度。道旁常有本地商贩就地摆摊,出售闽地各色稀奇物件。其中有闽南牛角梳、漳州漆器等手工艺品,还有福清光饼、福州橄榄等特产小吃。小摊琳琅满目,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古朴的山路上。登鼓山,游人喜欢拾级而上,忽而小憩,忽而疾行。纵使景随时迁,也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乌云密布,不变的是道上行人——春夏秋冬,络绎不绝的奇异景观。其中有登高健身的,有前来赏碑的,有闲亭会友的,更有没事就来的。对于热爱鼓山的福州人来说,鼓山俨然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②顺着古道登上半山腰就来到了涌泉寺。涌泉寺建于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初名华严寺。1407年改称涌泉寺。明代时,该寺曾两次毁于火灾,后多次修复、扩建,形成今天规模,1983年重修至今,再无损毁。历经多次灾害与重修,如今的涌泉寺以其历史悠久、寺貌宏伟坐实了“闽刹(chà)之冠”的美名。涌泉寺建筑格局十分奇特,被称为“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禅堂、念佛堂、库房、客堂、斋堂等组成。从半山腰出发,顺着一条石头小径蜿蜒前行,忽然柳暗花明,寺门一览无余。进入寺门,走过一对“千陶佛塔”,穿过天王殿,就来到了大雄宝殿。殿内释迦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汉装,端坐其中;殿后,有尊重约1.15吨的“三圣像”,像前是一张被称为镇寺之宝的桑丝木长桌。据说殿内曾遭遇多次火灾,唯有此桌至今仍完好如初,故而成名。虽然大雄宝殿几经损毁,但寺内的藏经阁却未曾遭遇过灾祸。阁内藏有佛经两万多册,其中最珍贵的当属在国内已十分罕见的元刊本《延祐藏》。而涌泉寺方丈道霈(pèi)法师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也在其中,这是康熙年间极为重要的佛学著作,十分珍贵。藏经楼内所藏的佛经、佛像雕板共13375块,驰名中外,曾被于1929年前来考察的日本佛教学者常盘大定博士誉为“中国的第一法窟”。值得一提的是参观完涌泉寺,可以在寺旁的涌泉寺斋菜馆一饱口福。馆内菜品有炒面、青菜汤等寺居素味,还有素鸡鸭、素海鲜等美轮美奂的豆制佳肴,让游客在体验寺庙内一日三餐的同时过足了嘴瘾,可谓是两全其美。③游览完涌泉寺,别急着下山,只要顺着山路到处转转,就会发现路旁的峭壁灵石上布满了摩崖石刻。这些石刻或雄奇或古怪、或灵秀或朴素,天下名人笔迹荟萃于此,龙吟虎啸。灵源洞是全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处,有宋以来的真、行、草、隶、篆书体的题刻100多段,被誉为“东南碑林”。其中喝水岩壁上,有朱熹所留径达四米的“寿”字;松关亭边上有文天祥所留“忠、孝、廉、节”四字;全山最早的石刻为北宋大书法家蔡襄所刻“游灵源洞”。而清代书法家秦箎(chí)所题“虎”字的故事最为离奇。传说古时鼓山上常有恶虎出没,当地百姓找到虎穴,用砖石封住,并请秦箎在石上写“虎”字警示游人。但没想到秦箎的字因为太活灵活现成了“虎精”。幸好,一名法师路过此,在“虎”字旁刻上“南无增福寿佛”,镇压住了虎精。从此,鼓山再无恶虎。听那听不完的故事,看那看不完的风景,鼓山不愧是历史文化名山,总能令游客回味无穷。——选自2019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选文有增改)[注释]①此诗由朱德于1961年2月4日立春日视察福州时游鼓山而作。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鼓山古道上,古亭不仅为游山玩水平添了不少乐趣,更让游客随时随地都有地方歇脚,大大降低了登山难度。B.涌泉寺建于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明代时,该寺曾两次毁于水灾,后多次修复、扩建,形成今天规模。C.藏经楼内所藏的佛经、佛像雕板共13375块,驰名中外,曾被日本佛教学者常盘大定博士誉为“中国的第一法窟”。D.灵源洞是全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处,有宋以来的真、行、草、隶、篆书体的题刻100多段,被誉为“东南碑林”。2.摘抄文中的四字短语作为小标题来概括作者的游踪,填写在文中横线上的①②③处。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鼓山高耸闽江头,面貌威严障福州。纵有台风声猖獗,从来不敢到闽侯!”这是一首七言绝句。B.“其中有登高健身的,有前来赏碑的,有闲亭会友的,更有没事就来的。”这句看出福州人爱鼓山。C.作者顺着古道登上半山腰,进入涌泉寺寺门后,抓住寺内具有代表性的大雄宝殿及藏金阁进行详写。D.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站在鼓山古道上游目四望,变换视角来写。4.本文与梁衡《壶口瀑布》中所写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请用一个字提炼出来,再以本文为例用概括性的语言简析。12、(1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甲)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有删改)(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根据对太阳和自然界的观察形成的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体系。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物候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七十二物候基于二十四节气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战国至西汉期间《逸周书·时训解》中首次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七十二物候:以五日为候,_____________,六气为时,_____________。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乙)。(选自陶妍洁《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有删改)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对照图(春季部分)(材料三)德国人伊纳早在1859年就建议把一年分为八个物候季节。其他物候学者也主张这样划分,并且认为它必须从当地植物种属中选出适合于这目的的植物用来说明各季的特征。这样的分季,用之于农业生产,(丙)是显而易见的。以多年日平均气温和多年物候现象的平均日期为指标,北京全年共分为十一个季段。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制定了便于安排农活的一种新的日历——自然历。北京自然历(部分)月份物候现象平均日期(日/月)观测年数最早日期(日/月)(年份)最晚日期(日/月)(年份)多年变幅(天数)仲春4月榆树始花山桃始花加拿大杨始花连翘始花杏树始花玉兰始花探春花始花小叶杨始花碧桃始花19/329/32/42/44/44/45/45/46/4122413724135969/318/325/330/325/325/32/425/32/4(1976)(1963)(1968)(1973)(1975)(1963)(1963)(1973)(1975)29/38/411/44/413/415/410/420/412/4(1964)(1964)(1964)(1976)(1957)(1964)(1976)(1965)(1976)2021175192182610自然历制作后,自然现象的顺序不会改变,人为的耕作制度改变时,只是农活日期有了改变,仍可根据自然现象作农时预测。在没有气象记录的地方,根据自然历和当年的物候观测,即可预测农时。不仅如此,反过来还可由物候现象推算温度的高低。这对于农业生产有很多便利。(选自宛敏渭《论北京物候季节的划分与农时预测》,有删改)1.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只填序号),使文意准确连贯。①必然性②必要性③重要性(甲)__________(乙)__________(丙)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的文字与图片,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两个恰当的句子,分别说明候(物候)和气(节气)、时(季节)和岁(年)的对应关系。(句式要与前文保持一致,每空限4个字)3.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农业气象预报也更加及时准确,但从二十四节气到七十二物候,再到地方的自然历,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析物候观测不可替代的原因。13、(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大理苍山的美①大自然创造了有感知、能思考的人类,先民们敬畏自然,崇尚自然,选择在最美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大理白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四季风景如画、美丽多姿、艳丽迷人的自然环境中。②住在大理城里的人背靠苍山,面对洱海,青山抱绿水,湖光映山色,像一幅规模宏大的山清水秀长轴展铺在大地上。背后的山叫苍山,山不高峰多,苍山十九峰,峰不高雪厚,沟壕塞满积雪。苍山属于滇西北的横断山脉,起源于剑川云岭山的南端,延伸至下关的西洱河。从北至南边连绵50多公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19座山峰从山顶陡升上去,却又互相接连,互相掩映,互相衬托。有的雄伟,有的俏丽,有的幽邃,有的粗犷,形状不同,但各有各的英姿。当所有山峰银妆玉簇,白雪皑皑的时候,苍山像一条白色的巨龙蜿蜒着,起伏着,展示最美的风采。③雪是什么,当空气中的水汽在摄氏零下的气温中凝结而成的冰晶就是雪。自古以来,雪是大自然的骄儿,以她素洁的灵魂,高贵的气度、迷人的姿色、神奇的变幻博得人类的钟爱。苍山的雪景也有动人故事。相传在古时候,有一群瘟神跑到大理坝子,抢劫百姓财物,宰杀当地畜群,瘟疫很快在平川传播,十人得病九人死亡。看到这残酷的场景,一对白族兄妹,去南海观音山学习法术。兄妹俩学成归来,使法将瘟神赶到苍山顶上,为了使它们永不复生,妹妹变成雪人峰,傲立山顶,让苍山之冰雪冻死瘟神,永远镇住。我生长在雪域高原,从来爱雪,我曾爬苍山看雪景。在山顶,洁白的雪花像粉碎的沙粒互不粘连,悄然无声地撤落在闪着银光的雪地上。我站在挂满冰柱的断崖旁,一脚踩上去就陷下半尺来深。看远处,一排冰封的山峰连接起来,个个像身披银盔银甲的武士。再仔细看,有的像伞顶,有的像尖盔,有的像斗笠,各有装束。突然山背后腾起一片雪雾,乳白色的,灰暗色的,浓度越来越大,冷风疾速地推向前行,逐渐笼罩着山顶上空。接着,风呜鸣地吼起来,凛冽的冷空气夹着飘来的大雪花,劈头盖脸地落下来。好像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断崖,都躲藏在一片雪帘雾障里。不久雪雾渐渐稀散,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散发出微热的光芒。一触即发,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间,从峭壁断崖上飞溅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④苍山十九峰,有十八条溪水顺着山势,不分昼夜,泛起微波,涟漪荡漾,向着广阃的大理平川奔流,滋润着鲜花盛开的大地,最后进入洱海。绕着苍山走,常常被溪流拦住去路,但阳光下看着活泼的溪流,闪着银色的碎光,听着哗哗的流水声,如歌如诉,飞练泻下,愉悦的心情就像盛开的美丽花朵。⑤苍山令人目眩神迷的奇丽景象还有曼舞轻飘的横云玉带,千变万化的腾云百态。晴朗的天空,50里苍山沉浸在阳光下,连绵不断的云带既像一条白色的银河,又像一条柔绵的轻纱,也像一条飘浮的哈达,缠绕在山腰。如果一阵强风吹来,云带摇动着,轻轻地翩翩摆舞,似乎是微醉的神态。有时候,山顶布满变幻莫测的白云,云朵变化着形状,幻成各种兽形,像一条蛟龙,像一头狮子,像一只猛熊俯瞰着大地。当夕阳落山不久,苍山顶上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霞光映照雪峰,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云海被霞光染成了红色,又红又亮,又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渐渐变成绯红,浅红。我听说,苍山顶上还可以看到佛光,我去大理几次看到的是彩虹,有一次太阳已经偏西了,下着急骤的阵雨,突然雨收云散,一道彩虹横跨苍山至洱海的上空,洒下金黄色,酱紫色,淡绿色为主的绚烂彩带,衬托着洁白的雪山。⑥风花雪月,山水云月,大自然既简单又复杂,以自己博大精深的内涵,似乎偏袒着苍山,给了苍山太多的美和爱。大理人的回报也只有一句,不能在叛逆自然中自掘坟墓,而要在大自然中和合万世,颐养天年。(选自旦增《大理风花雪月》,有删改)1.选文第③段作者通过描写苍山雪景的哪些景象来表现苍山雪景的美的?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3.作者借写苍山的美告诉我们人和自然应如何相处?4.选文第④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三、写作。(50分)14、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请以“不该丢失的”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C【解题分析】

“能不能开花结果?”中“能不能”是两面,对应C项中的“能否”,故选C。2、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A《战国策》是我国一部国别体史书。B鲁迅的散文中也有“闰土”这个人物形象。D“说”一般不用韵的。3、B【解题分析】

A.“穴”应为xué;C.“窄”应为zhǎi;D.“创”应为chuāng;故选B。4、B【解题分析】

A.“漫不经心”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不合语境;C.“行将就木”意思是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不合语境;D.“戛然而止”是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不合语境。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B.观众们纷纷疑惑:怎么了,电视剧为何越做越长?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A【解题分析】

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此题根据横线的前一句来辨析句子,“不便说而不说”出于“礼貌或者虚伪”,“不该说而不说”出于“审慎或者世故”,“不必说而不说”出于“默契或者隔膜”,“不屑说而不说”出于“骄傲或者超脱”,理解句子间的对应关系,就好排序了。故选A。7、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D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配合、辅助,互相促成。不能用于两件并不同时存在的事物之间。这里可用“薪尽火传”: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A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B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C袖手旁观:在这里指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8、C【解题分析】

A.成分残缺,加上“的知名度”;B.不合逻辑,“探讨”“交流”互换;D.语意重复,“谈论”“热议”删掉共中一个。故选C。9、(1)如果那么(2)将“勿以善小而不为”后的逗号放在引号外面。(3)事与愿违【解题分析】

(1)考查对关联词语的理解。根据后一句中的“就有”,前后句之间是假设关系,假设“善成为所有人的行为主导”,会出现一个结果“这个社会、这个单位、这个团体就有了发展的基因和传承的血脉。”关联词语“如果……那么”。(2)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辨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逗号应放在引号外面。(3)考查对成语的理解。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10、窈窕淑女阡陌交通潭影空人心心忧炭贱愿天寒佁然不动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解题分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窈、窕、愿、佁、涯”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二、阅读理解。(42分)11、1.B2.①鼓山古道(或“登山古径”)②闽刹之冠③东南碑林(或“游灵源洞”)3.D4.(1)景物特征:奇;(2)简析:①鼓山古道不论何时何季道上行人总络绎不绝;②涌泉寺建筑格局及大雄宝殿内的佛、长桌奇特;③摩崖石刻雄奇、“虎”字故事离奇。【解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依据“明代时,该寺曾两次毁于火灾”可知,选项B中的“该寺曾两次毁于水灾”的说法与原文不符。故选B。2.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要给文本取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可以依据文本叙写的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来拟写;也可用写作对象拟写。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依据题目要求“摘抄文中的四字短语作为小标题”,可筛选“人们往往会惊讶这登山古径的热闹非凡”“历经多次灾害与重修,如今的涌泉寺以其历史悠久、寺貌宏伟坐实了‘闽刹之冠’的美名”“灵源洞是全山摩崖石刻最集中处,有宋以来的真、行、草、隶、篆书体的题刻100多段,被誉为‘东南碑林’”中的作者游历的具体景观,其四字短语“登山古径”“闽刹之冠”“东南碑林”作为文章的小标题。3.考查对文章结构内容的安排。D.这是一篇游记,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依次游历了“登山古径”“闽刹之冠”“东南碑林”,依据“顺着古道登上半山腰就来到了涌泉寺”“只要顺着山路到处转转,就会发现路旁的峭壁灵石上布满了摩崖石刻”可知,D项中的“站在鼓山古道上游目四望,变换视角来写”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4.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突出了壶口瀑布的雄奇的特点。而本文则抓住了鼓山古道上,无论什么时间和什么季节,古道上总是有络绎不绝的行人;涌泉寺建筑格局十分奇特,被称为“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殿内释迦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汉装,端坐其中;殿后,有尊重约1.15吨的“三圣像”,像前是一张被称为镇寺之宝的桑丝木长桌;涌泉寺建筑格局及大雄宝殿内的佛、长桌奇特;摩崖峭壁灵石上布满了摩崖石刻。这些石刻或雄奇或古怪、或灵秀或朴素,天下名人笔迹荟萃于此,龙吟虎啸等内容,突出了其“奇”的特点。故两篇文章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可以用“奇”字来概括。12、1.【甲】③【乙】①【丙】②2.答案示例:三候为气四时为岁3.答案示例:①物候观测用的仪器是活的生物,复杂而灵敏;②物候观测的数据综合全面且应用简便;③物候观测不断发展,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细;④物候观测是对农业气象预报的有益补充和参照;⑤在没有气象预报或记录的地方,物候观测能够预测农时。【解题分析】1.必然性:指由事物本质决定的事物发展变化的必定趋势。必要性:达到一定目标所需要的条件。是相对于选择性而言的一种事物倾向。是达到一定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因素。重要性:被认为有很大价值和影响的性质。甲处谈的是物候对于农业的价值和影响,所以选“重要性”。乙处是说明七十二物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必定趋势,所以选“必然性”。而丙处谈的是分季是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必要条件,所以选“必要性”。2.要求根据材料二的文字材料与图片材料,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两个恰当的句子。特别要分析好文字材料“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为七十二物候”与“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对照图”。要搞明白,“气”是节气,“时”是季节,五天是一候,三候是一个节气,六个节气是一个季节,四个季节是一年。可以用顶真的结构拟四字句,答案变为“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3.要求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析物候观测不可替代的原因。应学会筛选信息。其方法是:速读材料,整体把握;认真审题,明确目的;缩小范围,提高效率;严密分析,准确把握。如可直接提取材料一“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等句作为答案,还可分析材料二的“七十二物候基于二十四节气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材料三“在没有气象记录的地方,根据自然历和当年的物候观测,即可预测农时”等句,这些语句说明物候观测越来越丰富与精细,物候观测是对农业气象预报的有益补充和参照,物候观测能够在没有气象预报或记录的地方预测农时。【题目点拨】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材料)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13、1.①苍山雪景动人的故事;②山顶洁白的雪花;③山背后腾起一片雪雾;④从山间和峭壁断崖上飞溅下来雪水。2.过渡句既开启下文写苍山的云,又总写了苍山云的特点。3.既要欣赏自然的美,又要回报自然,不能在叛逆自然中自掘坟墓而要在大自然中和合万世颐养天年。4.①善用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如比喻句:“愉悦的心情就像盛开的美丽花朵。”拟人句:“但阳光下看着活泼的溪流。”②整散句结合,使语言富于变化。如“苍山十九峰,有十八条溪水顺山勢,不分昼夜,泛起微波,涟漪荡濃,向广的大理平川奔流,滋润着鲜花盛开的大地,最后进入洱海”。【解题分析】1.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苍山的雪景也有动人故事。相传在古时候……让苍山之冰雪冻死瘟神,永远镇住”是写苍山雪景动人的故事;“在山顶,洁白的雪花像粉碎的沙粒互不粘连,悄然无声地撤落在闪着银光的雪地上……”是写山顶洁白的雪花;“突然山背后腾起一片雪雾,乳白色的,灰暗色的,浓度越来越大,冷风疾速地推向前行,逐渐笼罩着山顶上空……”是写山背后腾起一片雪雾;“一触即发,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间,从峭壁断崖上飞溅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是写从山间和峭壁断崖上飞溅下来雪水。2.考查语句的作用。“苍山令人目眩神迷的奇丽景象还有曼舞轻飘的横云玉带,千变万化的腾云百态”一句在第5段的开头,承接上文写的雪、雾、水,开启下文写云。并通过“曼舞轻飘的横云玉带,千变万化的腾云百态”把苍山的云的总体特点勾勒了出来。在这一段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3.探究题,要求答出作者借写苍山的美告诉我们人和自然应如何相处。可分析最后一段“大自然既简单又复杂,以自己博大精深的内涵,似乎偏袒着苍山,给了苍山太多的美和爱。大理人的回报也只有一句,不能在叛逆自然中自掘坟墓,而要在大自然中和合万世,颐养天年”等句,这句话告诉我们,既要欣赏自然的美的同时要回报自然,不能在叛逆自然中自掘坟墓,而要与大自然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人类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应该从经济理论上、从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研究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生态平衡,增加自然对我们的赐予,避免自然对我们的报复。4.欣赏文句。“但阳光下贛活泼的溪流”中的“活泼”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听着哗哗的流水声,如歌如诉,飞练泻下,愉悦的心情就像盛开的美丽花朵”运用了典型的比喻手法,前者把溪流拟人化,生动有趣地刻画了流水的调皮可爱;后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心情。当然,也可从其它角度赏析,如整散句结合,从语言效果上看,可以使语言富于变化,起到增强气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