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时作业-人教版高三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选择题(2014·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读图,完成第1题。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C.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大城市聚集效应减弱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答案C解析注意纵坐标的变化,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先增强后减弱,选项A、B错误;都市圈的形成减弱了城市聚集效应,选项C正确。逆城市化出现在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选项D错误。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读西欧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2-3题。2.下列有关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C.属于发展中国家D.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3.第三阶段该国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A.能源主导型产业 B.劳动力主导产业C.技术主导型产业 D.原料主导型产业答案2.D3.C解析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国城市化水平高,属于发达国家,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第3题,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在第三阶段该国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是技术主导型产业。(2014·苏锡常镇四市模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南高北低 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5.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述正确的是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答案4.B5.A解析第4题,从图甲中的图例可知,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平衡,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第5题,从图乙中看出,区位交通条件在四个城市中对苏州的影响最小,对苏州本身而言,五个因素中动力最小的也是区位交通。(2014·广东汕头一模)读“某市1997-2010年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用水量的变化图”,完成6-7题。6.由图可知 ()A.该市供水总量呈上升趋势B.生产用水量一直小于生活用水量C.城市用水量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D.该市供水充足7.该市生产用水量不断降低,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严控新建耗水量大的企业 B.经济陷于衰退C.节水政策实施 D.企业配置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答案6.D7.B解析第6题,根据图例比较各用水量可知,该市供水量一直大于生活、生产的需水量,城市供水充足;总供水量总体平稳,略有下降,生活用水量在1999年以后低于生产用水量。第7题,该地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说明经济在不断发展。(2014·天津4月联考)下图示意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8-9题。8.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B.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D.制造业重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9.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C.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D.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答案8.D9.B解析第8题,注意阅读图例对比三幅图可知,该城市制造业的分布逐渐从市中心向外围沿高速公路发展,其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第9题,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密集型企业逐步升级为资金、技术密集型,需要的工人数量减少;空间格局的演变受政策、交通的影响显著,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影响着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的发展。(2014·江西宜春三模)台湾企业富士康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等产品的企业。1988年投资祖国大陆,富士康迅速壮大,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排名第60位,其营业额951.9亿美元。到2011年底,在中国已拥有80家大陆子公司,分布于四大片区,读图,回答10-11题。10.富士康子公司四大片区建立时间依次为 ()A.②④①③ B.④②③①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答案C解析结合教材可知,我国对外开放首先是珠三角,然后是长三角,最后是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则富士康四大片区的建设也与此一致。11.在不久的将来,富士康在全国集中四大分布区中,最有可能专注于研发和电子商务的地区为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B解析长三角地区具有技术、市场优势,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最适合发展研发和电子商务类产业。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渐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12题。12.造成该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区位选择变化C.职业收入差异 D.产业结构升级答案D解析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能反映产业构成的变化,图中显示人口职业构成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逐渐上升,说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二、综合题13.(2014·江苏南京模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两个重要城市群,阅读两三角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类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农业应如何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酸性气体排放量,并进行回收利用(推广原煤脱硫技术、工业废气脱硫处理);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污染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一产业);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2)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构建区域核心城市,提高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合作等。(3)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加大蔬菜、肉蛋奶、花卉等城市需求量大的农副产品生产;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解析第(1)题,酸性气体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措施应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减少排放、增加回收等方面归纳。第(2)题,针对问题,从构建城市群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两方面分析。第(3)题,为适应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一方面要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如下表)。影响因子意义第一因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第二因子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反映城镇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镇化第三因子人均GDP、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情况材料二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图。(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镇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次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城镇化水平较高;各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差异很大;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均衡。(2)辽宁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慢,城乡居民收入较少,铁路交通网络密度大,而公路网密度较小,省外人口迁入少;广东省的轻工业比重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迅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