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宿迁市沭阳县2022年小升初《语文》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读音全部正确的项是()A.宣告斗蓬笨拙(zhuó)参差(cēn)B.摇篮呻吟伶俐(lín)单薄(bó)C.严竣侵袭瘦削(xuē)正月(zhèng)D.僻静绊脚挑剔(tī)瞪眼(dèng)【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A读音字形有误,斗蓬——斗篷:有帽子披风。笨拙(zhuō):(形)笨,不灵巧。B读音有误,伶俐(líng):形容人物机灵乖巧或是做事干脆利落。C读音字形有误,严竣——严峻:(形)严厉;不宽松。正月(zhēng):农历每年的第一个月。D读音字形都正确。2.下列各组词语、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全神贯注(集中) B.孔子不能决也(判断)C.过犹不及(及时) D.两山排闼送青来(小门)【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A.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贯:集中。B.“孔子不能决也”的意思: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决:判断。C.过犹不及:做事做过了头,跟做得不够,都不好。及:达到。D.“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思: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闼:小门。选项C的加点字解释有误。故选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天,黄海公园里百花齐放,绚丽多姿,真是栩栩如生。B.同学们自制的竹节人可真是别出心裁,大家都拍手叫绝。C.科学家们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D.在紧急关头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的董存瑞死得其所。【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搭配的能力。A.“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画的一样。用在此处,指公园的百花,与语境不符。可改为“光彩夺目”。B.“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C.“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奇。用在此处,与语境相符。D.“死得其所”,形容死得很有意义,有价值。用在此处,与语境相符。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市民“绿色出行”更便利。B.只要为集体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才能更加优秀。C.校运动会上,园园在短跑比赛中拔得头筹,大家都为他喝彩。D.秋天的西湖公园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答案】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A.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使”。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才”改为“就”。C.正确。D.搭配不当,把“季节”改为“地方”。5.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王冰忐忑不安的想:“这件事他能答应吗?不答应该怎么办呢?”B.老师俯下身子,紧盯着我的眼睛,关切地问:“眼睛怎么肿了?”C.陈晓明想:“如果这件事解决不好,那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D.我心里不停地念叨:“一定要沉住气,千万不能慌张!”【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辨析。A主要写的是王冰的内心想法,是心理描写。B主要写的是老师关切地询问我眼睛的状况,是语言描写。C主要写的是陈明内心的想法,是心理描写。D主要写的是我心里的想法,是心理描写。不同的一项就是B,其他三项都是心理描写。6.下列语句,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他的楷书作品运笔自然,具有行书的笔意。B.写倡议书可以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C.搜集辩论材料时,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还可以引用名人名言。D.蓝色路牌设置在高速公路上,地名青海路的拼音是:QINGHAILU。【答案】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A.正确。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稳健大方。B.正确。写倡议书要注意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C.正确。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既要搜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也要搜集能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集辩论材料时,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还可以引用名人名言。D.不正确。通用的名称,要单独写。青海路的拼音是:QINGHAILU。7.下列诗句中,没有表达诗人志向的一句是()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D.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意思的理解。A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一句意思是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没有明显表达诗人的志向。B出自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后两句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C出自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前两句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D出自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后两句意思是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借梅自喻,表达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情操。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8.小明犯了错,被老师批评了,很生气。下列最适合劝告他的一句是()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俗语、名人名言的识记运用能力。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要对前人作品的内涵有确切的理解,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遣词用语的心境、用意,读书必须读字里行间,不能局限于文字的表层含义,而要领会作者的良苦用心。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小明犯了错,被老师批评了,老师批评小明属于忠言,可以用“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9.看拼音写词语。抵yù()chéng()碧嘴chún()棉páo()寂mò()róu()搓【答案】①.御②.澄③.唇④.袍⑤.寞⑥.揉【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御、澄、唇、袍、寞、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10.根据积累填空。(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被初阳____了。《匆匆》(2)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以为_______。《伯牙鼓琴》(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虽与之_______,___。《学弈》(4)“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古代诗歌蕴含着丰富的风俗习惯:“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描绘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则寄托了王建在中秋节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答案】①.轻烟②.薄雾③.蒸融了④.破琴绝弦⑤.终身不复鼓琴⑥.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⑦.鸿鹄将至⑧.思援弓缴而射之⑨.俱学⑩.弗若之矣⑪.总把新桃换旧符⑫.遥知兄弟登高处⑬.不知秋思落谁家【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识记能力。(1)出自朱自清的《匆匆》原文节选: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2)出自《伯牙鼓琴》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出自《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原诗: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诗: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
二、阅读与理解短文阅读。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张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垢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至于忘之。”【注释】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得到佳句。险波处:书法中笔画怪异的地方。垢:责骂。胡:为什么。1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喜欢) B.使侄录之(录音)C.侄罔然而止(迷惑不解的样子) D.执所书问曰(写的字)12.通读全文,你觉得张丞相是一个()的人。A.满腹经纶 B.能说会道 C.才华横溢 D.自以为是13.用自己的句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14.你觉得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______【答案】11.B12.D13.张丞相看了很久,也不认识纸上写的字。14.张丞相自己。他写字不够工整,被人讥笑还不改正改正。【11题详解】本题考查加点字的理解“使侄录之”译:让侄子来抄录。故“录”译为“抄录”。【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认识通读全文结合“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可知他喜好书法却写得不工整。当时人们都讥笑他。张丞相像原来一样不改,说明他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1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熟视:反复地看;亦:也;“张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的翻译是:“张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整体理解结合原文可知张丞相喜好书法却写得不工整。当时人们都讥笑他。张丞相像原来一样不改。一天得到好句,就找笔快快地写下来,满纸龙蛇飞舞,十分潦草。而后就让侄子来抄录。因此主要是张丞相字不够工整,被人讥笑还不改正,而怪别人看不懂,不早问。因此应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自己。“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2020年11月10日,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坐底科考。马里亚纳海沟水压高、温度低、含氧量低、完全黑暗,科学考察难度大,被称为“挑战者深渊”。那么,在深达万米海底的巨大水压下,“奋斗者”号是如何保证“滴水不漏”,保证舱内相机正常工作的呢?“奋斗者”号的钛合金舱球壳直径长达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舱球壳,采用整体冲压加电子束焊接的技术自主制造,标志着我国钛合金材料技术和焊接加工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即使做到这一点,还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因为研究人员在对耐压仓进行研究测试时,发现舱内玻璃窗要顶不住了。当压力罐内压力达到100兆帕时,耐压仓前的玻璃窗会突然破裂,这种高硼硅玻璃的的硬度根本无法承受万米水压。经过反复测试,研究人员发现宝石蓝玻璃是人工制造的蓝宝石,纯度极高,无色透明,耐压性也非常强,是潜水器玻璃窗的最佳选择。适合万米深海探测的蓝宝石玻璃窗诞生了。可是,在漆黑一片的海底。“奋斗者”号如何做到精准定位的呢?首先,“奋斗者”号会利用水声通信技术,在深海之下通过向水面发送声波来向母船“喊话”收发信息,指导智能相机进行拍照、录像。其次,一套“惯性导航装置”可以实时研判“奋斗者”号的行动轨迹,让它能清楚的感应自身的位置、速度、姿态和方向,即便只有一枚硬币厚度的偏移,也可以被检测到。锦上添花的是,“奋斗者”号还携带了一套灯光系统。通常在水下200米以下,太阳光的照度不足水面照度的0.01%,1000米以下的深海更是一片漆黑,想要看清海底的种种情况必须打光。这套灯光系统的每一台照明灯都有独立的编号和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的水下照明需求。解决了玻璃窗和灯光系统,“奋斗者”号舱内的相机便能自如地拍下海洋最深处的情景,甚至通过无线电系统实现了实况直播——原来海底并非一片平坦,而是有火山、河流,甚至瀑布的。海底还有花园、喷泉,也能下起“海雪”,自然景观比陆地毫不逊色。“奋斗者”号正载着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于黑暗的深海中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光明前程。15.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马里亚纳海沟水压低、温度高、含氧量低、完全黑暗,科学考察难度大。B.蓝宝石玻璃是人工制造的蓝宝石,纯度极高,无色透明,耐压性非常强。C.“奋斗者”号携带的灯光系统中,有的照明灯有独立的编号和控制系统。D.海底有瀑布、花园、喷泉,也能下起“海雪”,但自然景观比陆地逊色。16.第六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和______,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17.阅读目的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不同。如果想了解“奋斗者”号怎样精准定位,应重点阅读第____自然段。阅读这一自然段,通过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知道“奋斗者”号精准定位是靠________和_____。18.“奋斗者”号于黑暗的深海中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光明前程。请你联系全文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我们的光明前程会是什么样的?_________【答案】15.B16.①.列数字②.作比较③.具体准确的突出到了海水下一定程度是非常黑暗的,说明“奋斗者”号携带灯火系统很重要。17.①.五②.水声通信技术③.惯性导航装置18.“奋斗者”号体现了国家的强大,科技的进步,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在学习中要努力提升自我,掌握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15题详解】本题考查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A.原文“马里亚纳海沟水压高、温度低、含氧量低、完全黑暗,科学考察难度大,被称为‘挑战者深渊’。”马里亚纳海沟水压低、温度高、含氧量低、完全黑暗,科学考察难度大。错误。B.原文“宝石蓝玻璃是人工制造的蓝宝石,纯度极高,无色透明,耐压性也非常强,是潜水器玻璃窗的最佳选择。”蓝宝石玻璃是人工制造的蓝宝石,纯度极高,无色透明,耐压性非常强。正确。C.原文:“奋斗者”号还携带了一套灯光系统。通常在水下200米以下,太阳光的照度不足水面照度的0.01%,1000米以下的深海更是一片漆黑,想要看清海底的种种情况必须打光。这套灯光系统的每一台照明灯都有独立的编号和控制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的水下照明需求。“奋斗者”号携带灯光系统中,有的照明灯有独立的编号和控制系统。错误。D.原文:原来海底并非一片平坦,而是有火山、河流,甚至瀑布的。海底还有花园、喷泉,也能下起“海雪”,自然景观比陆地毫不逊色。海底有瀑布、花园、喷泉,也能下起“海雪”,但自然景观比陆地逊色。错误。【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作用。原文:“通常在水下200米以下,太阳光的照度不足水面照度的0.01%,1000米以下的深海更是一片漆黑,想要看清海底的种种情况必须打光。”“200米以下,0.01%”“1000米以下”可以知道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水下200米以下”“1000米以下的深海”与“水面照度”作比较。具体准确地突出了海水下一定程度是非常黑暗的,说明“奋斗者”号携带灯光系统很重要。【17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的策略和方法。原文第五自然段:“可是,在漆黑一片的海底。‘奋斗者’号如何做到精准定位的呢?”可以知道第五自然段是在讲“奋斗者”号怎样精准定位。原文:“‘奋斗者’号会利用水声通信技术”“一套‘惯性导航装置’可以实时研判‘奋斗者’号的行动轨迹”可以知道“奋斗者”号精准定位是靠水声通信技术和惯性导航装置。【18题详解】本题考查开放性题型。“奋斗者”体现了国家力量的强大,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心灵折旧费那20元钱,是大哥一生的心灵折旧费。这是五年前的事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的东西。一天,夕阳沉沉地挂在天边。一位看上去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中年汉子,到店里来买烟,并犹豫地提出,想借一辆自行车回去。考虑再三,大哥把那辆“除了铃不响,剩下哪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汉子说最迟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没来得及留下姓名以及村名,就匆匆地骑车走了。嫂子说我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待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就是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到了中午,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绝望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喷头。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自行车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厉声说道:“对不起就有用了?你耽误了我大事了!”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老婆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是,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糊涂了,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大哥说:“你拿20块钱吧。”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十元的纸币,递给大哥。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谢谢你了,俺走了。”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大哥准备把车子往里推一下。忽然,大哥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大哥再仔细一看,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上了油的链条。大哥一下子明白了。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存无从寻觅。阳光刺痛了他的眼……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元钱,是他一生的心灵折旧费。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大哥借车给汉子→()→()→()→大哥还钱不成20.下列对于短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五自然段中,“手足无措”是因为汉子万万没想到大哥会如此生气。B.第六自然段中,“得意”是因为大哥觉得这样做一定可以得到老婆的赞许。C.第七自然段中,“甩”字写出了大哥对嫂子的愧疚以及自己要钱的炫耀。D.第八自然段中,“抢”字写出了大哥对要钱行为的自责和着急还钱的心情。21.短文第五段“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2.短文第六自然段中“那位汉子显然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搞糊涂了”,请联系上下文描述那位汉子当时的心理活动。23.联系全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答案】19.①.大哥盼还车②.汉子还车③.大哥要钱20.C21.环境描写,烘托出大哥绝望(焦急)的心情,为下文汉子还车作铺垫。22.我是因为把你的自行车带去修理,才会还车迟的呀,并不是故意的啊,为了感谢你,我把你的车修好了,怎么还向我要这个折损费呢?23.20元自行车的折旧费使大哥的人品打折扣,这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信任。【19题详解】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写作思路,根据已给出情节找到相对应的段落,从中找出事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情节即可。文章写大哥借车给汉子后,一直盼望汉子能如约还车;日近中午汉子终于来还车,可是大哥在大嫂的抱怨下,大哥想起收磨损费;看到大哥盼还车;看到自己的破车被汉子修了个新,大哥追出去,想要还钱。据此填写即可。【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甩”和“抢”是对大哥动作的描写,形象生动的表现出大哥对嫂子的不满,以及明白真相后着急还钱的心情,表现出大哥心地的善良。【21题详解】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太阳放着刺眼的光芒”,突出了阳光的毒辣,以天气的热来烘托大哥焦急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汉子如约还车的难得作铺垫。【2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展开描述。“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糊涂了”联系上下文: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厉声说道:“对不起就有用了?你耽误了我大事了!”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了一番,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老婆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以知道,大哥一开始惊喜,后来“一股无名之火”,之后,大哥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嫂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汉子内心十分彷徨,联系下文“忽然,大哥愣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大哥再仔细一看,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上了油的链条。”可以看出汉子帮大哥修好了车子,大哥还跟他要“折旧费”,内心十分不解,可以从这方面说起。【23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心灵折旧费”结合内容来看,指的是20元自行车折旧费让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作者借此来表现大哥内心的自责,以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三、课外阅读24.下列对《童年》中人物特点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勇敢正直的阿廖沙 B.善良乐观的外祖母C.忠厚老实的外祖父 D.献身科学好事情【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童年》: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写的是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生活断面。其中的人物特点主要是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两个舅舅(粗野、自私。)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小茨冈(乐观淳朴)格里戈里(正直)、好事情(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阿廖沙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他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所以人物特点描述不恰当的是C,不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是吝啬、贪婪的。25.《城南旧事》中,故事与主要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安馆》(秀贞小桂子) B.《我们看海去》(黄板牙“小偷”)C.《驴打滚儿》(宋妈小栓子) D.《兰姨娘》(兰姨娘德先叔)【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课外积累。A《惠安馆》这个小故事主要讲了,住在北京城南惠安馆附近的英子的生活和两个好朋友。一个是住在惠安馆的疯子秀贞,一个是在油盐店认识的小朋友叫妞儿。原来这两人是母女,为寻找小桂子的亲生父亲,母女俩相依为命死在火车轮下。如此残忍的一幕,点亮了英子的那颗心,从而让英子变得更具有同情心。故事的主要人物就是母女两人——秀贞和小桂子。B《我们看海去》:主人公小英子无意中撞见一个小偷,以收破烂来掩饰自己,又时常躲藏在草丛里。他做小偷是为了养家糊口,供自己的弟弟上学,虽隐约感觉出了对方的身份,但在与他的几次接触后,直觉又告诉她,他并不是一个坏人。后小偷被抓,小英子却有想哭的感觉。故事的主要人物就是小英子和“小偷”。城南旧事中黄板牙是宋妈的丈夫冯大明。C《驴打滚儿》:宋妈的丈夫,一个好吃懒做的赌徒,宋妈生下一双儿女后,就去了林英子家做奶妈了,他丈夫把她的女儿给送人了,儿子据说是掉到河里淹死了。过了好几年,宋妈才知道,之前宋妈还在一直给她的儿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里带呢。几年后宋妈在大雪天又跟了那个丈夫回家去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宋妈和小栓子。D《兰姨娘》:主要叙述了兰姨娘从三岁被卖给人家,十四岁从苏州被人带进了北京,二十岁嫁给一个六十八岁老头的经历。她在这个家庭受尽了欺辱,后来逃离了那里,来到了英子家里,从此打乱了英子家平静的生活,英子从此恨透了兰姨娘。一个叫德先的人,经常到英子家里躲藏,在和兰姨娘接触的过程中与兰姨娘产生了爱情。北京形势吃紧,兰姨娘和德先离开了北京去了天津和上海。从此英子家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兰姨娘和德先叔。26.《三国演义》中跟“智绝”无关的一项是()A.辕门射戟 B.隆中对 C.挥泪斩马谡 D.三气周瑜【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理解。《三国演义》中“智绝”指的是诸葛亮。A.“辕门射戟”讲的是三国名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B.“隆中对”讲的是刘备三顾茅庐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C.“挥泪斩马谡”讲的是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蜀军撤军后,被诸葛亮处死。D.“三气周瑜”讲述了周瑜三次用计都被诸葛亮识破。选项A的故事跟“智绝”无关。故选A。27.《鲁滨逊漂流记》中不是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经历的事情的是()A.救星期五 B.经营种植园 C.做独木船 D.写落难日记【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鲁滨孙漂流记》叙述17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28.《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没有参与的事情是()A.寻找宝藏 B.被困山洞 C.法庭作证 D.救道格拉斯夫人【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文学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阅读情况,要求学生识记作品所叙述的事件。《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梗概中写了墓地试胆、荒岛冒险、鬼屋寻宝、与贝琪山洞迷路和回山洞取出藏宝金币的事件。哈克救了道格拉斯寡妇的故事出自《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二十九章《哈克静心守夜,寡妇幸免遭难》。判断题。(正确的涂√,错的涂×)29.《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被鸡、黑猫和牛欺负过。()30.《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31.《童年》中外祖母是个懂得忍让,有着圣徒一般宽大胸怀的人。()32.《爱的教育》采用书信体的形式,讲述了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成长故事。()33.《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爱丽丝在一个大花园里遇到一副扑克牌。()【答案】29.√30.√31.√32.×33.√【29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作品内容非常熟悉。《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尼尔斯遭到了鸡群的嘲笑与讽刺。尼尔斯遭到了大黑猫的漠视与羞辱。尼尔斯遭到了牛群的控诉与指责。正确。【30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作品内容非常熟悉。《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务合伙协议书
- 巴塞尔协议书杠杆率
- 2025年零售业行业新零售形态与零售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 2025年建筑工程行业智能建造技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矿业工程生产方案
- 高并发访问控制总结
- 弱视矫正方案
- 公共装置制作方案范本
- 粮油购销方案模板范本
- 电商发票开具流程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附答案)
- 高二《复活》课文解读
- 大圆满前行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毕节威宁自治县面向社会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工地垃圾清理与处理方案
- 修井现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2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 企业后备干部培养及管理办法
- 2025年标准服装行业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宜昌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