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二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共10页,五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澄清贮蓄盔甲吝啬sèqínìtǎng干分笑倜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4分)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①解释词语宛转:应和:②造句呼朋引伴: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太公湖被打扮得花枝招展,迎接各方游客的到来。B.他实在想不起把那本书放在哪儿了,在桌洞里翻来覆去地找了好几遍也没有找到。C.森林里有两条岔路,我选择人迹罕至的那一条,这本身就关系重大。D.杭州游泳馆内人声鼎沸,各国选手竞相登场,为荣誉而战。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D.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自创办至今,临淄齐文化节先后举办了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世界足球文化高峰论坛、祭姜大典、齐文化博览会暨民间收藏展等品牌活动。B.通过开展“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淄博市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C.伴随着喜庆的乐曲,第十六届淄博市读书节启动仪式在海岱楼钟书阁举行,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围观。D.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发展并继承了韩愈的古文理论。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的言谈、逸事。B.“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这句话中的“打”是动词,“荷叶”和“水珠”是名词。C.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D.“家父”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尊”是敬辞,尊称对方的父亲。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①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②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③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⑤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A.④①②⑤③B.②④①⑤③C.⑤③④①②D.③④①②⑤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30分)8.默写填空。(10分)(1),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2),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3),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7),以德报德。(《论语·宪问》)(8)投我以木桃,。(《诗经·卫风·木瓜》)(9)友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现友情的连续两句:—,。9.阅读马致远《秋思》,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对本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B.这首散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高度统一。C.“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全部都是名词的连排,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开,关联看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2)仿照示例,从炼字的角度给“古道西风瘦马”中加点的字做批注。(3分)批注示例:“枯”“老”两字妙!既写出“藤”“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10.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世说新语·政事》【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相委而去:③孤往者尝为邺令:④周公不师孔子:(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2处)(2分)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3)参考词典解释,翻译下列句子。(2分)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法”的义项:①法令,法律;②方法;③效法,仿效;④准则,标准。(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元方的应答:【甲】文中他以“①”“②”(用原文回答)指出友人的问题所在。【乙】文则列举了③(用自己的话概括)的事例,两篇文章中元方的回答都体现了他④、⑤的人物形象。(5分)(5)同学们在翻译“君与家君期日中”这句话时,对第一个“君”的解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翻译成“您”,另一种认为翻译成“你”。你认为哪种翻译更符合文意?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2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秋天的怀念》,完成11~15题。(15分)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1.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叙事线索。文章写了三次“看花”,在不同的阶段,“我”对去“看花”的态度是不同的,根据文意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时间去“看花”的态度原因雁阵北归的时候“不,我不去!”双腿瘫痪后,我内心绝望。树叶“唰唰啦啦”飘落时(1)看到母亲“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被母亲一直以来的关心、理解、宽容、隐忍等打动。(2)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文第②段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3分)13.根据提示,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从景物描写的角度)14.“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请分别用“/”(限标3处)和“·”(限标1处)标注出这一句的朗读“停顿”和“重音”,并简述“重音”标注的理由。(3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理由:15.“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16分)往事依依于漪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竞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③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④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⑤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⑥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⑦。16.依依往事中融入了作者缕缕情思,请阅读文章,完成表格。(3分)往事“我”的感受看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身历其境,生动的形象形成深刻的记忆(1)沉浸在诗的意境和美的享受中(2)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结合上下文,根据提示品味下列语句。(4分)(1)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有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2)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18.虽然两位国文老师教授的内容和方法有所不同,但都对作者影响深远。试结合原文分析,他们是如何做到让课堂深入人心的?(4分)19.读完文章,你觉得少年时的于漪是个怎样的人?结合以下背景链接,说说于漪老师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3分)链接一: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70岁时她应《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邀请,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本文曾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年华”)。链接二: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漪“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颁奖词:她已是9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于漪,师者的楷模。20.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给文章补写一个结尾。(2分)四、名著阅读(7分)21.结合《朝花夕拾》阅读体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记录了鲁迅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请结合下面的提示,补写出相关的篇目。(3分)鲁迅的成长历程成年北京任教背年南京求学仙台学医弃医从文少年请医买药童年读《二十四孝图》看五猖会背书看神迎赛会三味书屋学习幼年养隐鼠仇猫感恩长妈妈百草园嬉戏目录狗·猫·鼠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琐记③范爱农创作时间2月21日3月10日5月10日5月25日6月23日9月18日10月7日10月8日10月12日11月18日①②③(2)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追忆了不少人,这些人有的会被鲁迅加入了“朋友圈”,也有的会被鲁迅拉入了“黑名单”。请各举一例,并结合具体情节陈述理由。(4分)“朋友圈”——人名:,理由:“黑名单”——人名:,理由:五、写作(共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在失去双腿后,史铁生变得暴怒无常,向母亲发泄自己心中的悲观绝望,当母亲永远离开后,他终于在北海的菊花丛中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在初春来临的时候,莫怀戚带着一家三口去田野上散步,在处理家人的分歧中感受到了中年人承前启后的责任和使命;在大雨来临的半夜,冰心看着那一张大荷叶覆盖在亭亭玉立的红莲上面,一瞬间,散尽了不宁的心绪,感受到了伟大而真挚的母爱……这些依依往事,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重要的财富。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也一定会有一些美好的往事,让你感觉温馨、激动和喜悦,哪怕带着些许伤感和惆怅,也能让人领略某种精彩与美好。请以“往事依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具体要求: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表达真情实感;②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③书写认真,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初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1.chéngzhùkuīlìn干涩分歧匿笑倜傥2.①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应和:应声唱和(大意相同即可得分)。(2分)②(略)(2分)3.B翻来覆去:①来回翻身;②一次又一次。在此句中,“一次又一次”与后面的“找了好几遍”语意重复。4.C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5.D语序不当,“发展并继承”应改为“继承并发展”。6.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7.A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30分)8.(10分)①温故而知新②博学而笃志③海日生残夜④随君直到夜郎西⑤正是江南好风景⑥应傍战场开⑦以直报怨⑧报之以琼瑶⑨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本题不得分。)9.(5分)(1)D.前三句是名词连排,“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是名词连排。选项中“全部都是名词的连排”的说法是错误的。(2分)(2)示例: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消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0.(15分)(1)(4分)①约定②舍弃③曾经④学习、效仿(2)(2分)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3)(2分)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4)(5分)①无信②无礼③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④聪明(聪慧)⑤机智(机敏)(5)(2分)示例:翻译成“您”更好。因为“您”是敬称,表现了元方的知书达礼,对父亲的朋友表示尊敬,更符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你贤德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的施政方针是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放手使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但他们与世应酬、行动止息,尽管相隔遥远,却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三、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15分)11.(3分)(1)“好吧,就明天。”(2)母亲去世后的一个秋天(3)母亲去死后,我自责愧疚,促使我懂得母亲的心愿,懂得了好好儿活的含义(大意相同即可得分)。12.(3分)插叙(1分)补充交代了母亲当时病情的严重,表现了母亲为了儿子不仅要忍受心理的痛苦,还要忍受身体的痛苦,突出了母亲坚强和对“我”深沉爱(1分);也表达了“我”对自己当时暴怒无常不顾及母亲行为的悔恨和愧疚(1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13.(4分)(1)两个加点词都是叠音词,“悄悄”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包容(1分);“偷偷”写出了母亲担心脾气暴躁的“我”,对“我”的关心与呵护(1分)。(2)景物描写表现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之路,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1分);同时烘托了“我”从痛苦、无望到明朗、坚强的感情变化(2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14.(3分)示例参考: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再也”,是“永远”的意思,重音朗读,抒发“我”对母亲去世的无比痛苦之情。(停顿、重音、理由各1分)15.(2分)示例一:要乐观对待自己的生活;示例二:遇到挫折,不害怕,不畏惧,勇敢面对;示例三: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精彩地生活。(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12-2025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电磁波传输随钻测量系统
- 2025年智能焊接生产线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2025春季中国太平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科研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安全防范工作提升承诺书7篇
- 2025福建漳州市漳浦安然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承诺函5篇
- 2025年湖南师范大学第一批专任教师招聘9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社会工作部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房地产团购合同
- 华润兴光燃气公司招聘笔试题库
- 水泵工安全培训
- 【课件】高一数学《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 GB/T 12152-200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
- 废纸再生新闻纸生产过程及存在问题
- FZ/T 73042-2011针织围巾、披肩
- 优化提升税收营商环境专题讲座课件
- 二十四山年月日时吉凶定局
- 全自动洗车机规格书
- 主动性不够整改措施3篇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