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建昌县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到1966年间傅雷及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B.傅雷主张父母应该教给孩子这样的人生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实地再现了前苏联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特点和时代画卷,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D.保尔钓鱼时偶遇丽达,互生好感,但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他与初恋情人丽达感情上产生了裂痕,最终他不得不牺牲爱情。2.(2分)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C.等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真不容易!”D.平凡生活中,常有一些情感不能自已,令我们微笑着俯下身去,细细清点飞珠溅玉般的回忆,诉说对生命的感激。3.(2分)(题文)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沙滩上的贝壳是俯拾皆是,但是肯把垃圾带走的人却屈指可数。B.“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赈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应袖手旁观。C.阳光明媚的西湖岸边,杨柳吹拂似母亲温柔的双手,落枝嬉戏的画眉鸟“喋喋不休”,似乎在诉说有关春天的故事。D.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不能高山仰止。4.(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行辈(xíng)絮叨(xù)
船橹(lǔ)
蹉跎(cuō)B.怠慢(dài)烙印(lào)
家眷(juàn)伛偻(lǒu)C.凫水(fú)旺相(xiāng)
屹立(yì)潺潺(chán)D.竹篙(gāo)晌午(shǎng)
松懈(xiè)舀水(yǎo)5.(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喧哔水墨画风云变换名副其实B.决择口头禅轻歌曼舞一如既往C.帐篷座谈会怒不可遏震耳欲聋D.端详挡箭牌川流不息和言悦色6.(2分)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眼眶(kuàng)枯躁戛然而止(jiá)形将就木B.省(xǐng)察枷锁强词夺理(qiǎng)风云变换C.拙(zhuō)劣漫溢挑拨离间(tiǎo)轻歌曼舞D.绚丽(xùn)镌刻蛮横无理(hèng)人情事故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不知其旨也______(2)虽有至道______(3)然后能自反也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3.《虽有嘉肴》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4.请从修辞的角度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8、(3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光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词中的“漏断”“幽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9、(7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悠哉悠哉,________。《关睢》(2)海内存知己,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李白《宜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5)________,不必为己。《大道之行也》)(6)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虽然身处穷困之境,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7)歌曲《三百六十五里路》里有歌词这样写道“睡意朦胧的星辰/阻挡不了我的行程/多年漂泊/日夜餐风露宿/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下面哪一句诗和歌词有相同之处,请选择并说明理由。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B.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选:____理由: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好生活,并不贵⑴那天早上,阴雨绵绵,我在公交站等车,有个年轻女子吸引了我的目光。⑵只见她打着伞蹲在几株盛开的月季花前,用手机给花朵拍照。她的神情专注,望着面前鲜红的带着雨滴的月季花,一抹淡淡的微笑漾在嘴角。她一连拍了几张,又来回变换着角度,继续选取美艳的花朵。⑶落雨的天气,总会让人心情低落,情绪一如阴沉的天空,有些压抑。可是我想,对那雨中拍照的女子来说,她此时的心情一定是明媚晴朗的,只因她有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美的心。⑷仔细想来,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物,并不一定都是昂贵的。就像这女子路遇的一朵花,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喜悦。⑸我的朋友小李是一个心灵手巧、喜欢做手工的人,因为善于感知美,如今的她,左手是凡俗的生活,右手是诗和玫瑰,让人欣羡。在她家里,到处是她手工做的花卉。瞧,有洁白的栀子花,有淡雅的莲花,有紫色的牵牛花,还有艳丽的玫瑰。这些花卉在她形态各异的花瓶里静静“绽放”,不仅装点了房间,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⑹可是谁又知道,那些栀子花和莲花都是用田间地头再寻常不过的棉花壳做成的,那些牵牛花和玫瑰也是用彩色丝袜做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是这些一文不名的材质,竟然做出了那些惟妙惟肖、姿态万千的花朵。在这个世界上,快乐的、美的生活不是只有住大房子、开好车、周游世界、不停地消费。有时,只要有颗善于感知幸福的心,你就会发现那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无处不在,好生活一点也不贵。⑺有一次,朋友送我一本诗集。翻开看,那些诗句精美,让人赞叹。我不禁想,作者该有一颗怎样热爱生活、诗意盎然的心才能写出这样的诗歌,他的生活也定像诗一样美。朋友说,作者平时的工作是在猪场养猪,这些诗歌都是他在工作间隙写下的。⑻那一刻,我惊讶无比。在那样的劳作环境里,心里竟然还会有诗歌流淌,换作我,做不到。文友说,这位作者写诗好多年了,诗歌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让他感觉活得非常充实。虽然工作艰苦,但只要有一张纸、一支笔,他就感觉很幸福。⑼我感叹诗人对生活的要求是如此简单,对幸福的感觉是这样敏锐。⑽我的文友小李是位勤奋写作的姑娘。这些年,她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写作,发表了许多为人称道的好作品。有次,我和她聊天,她告诉我说,平时忙于写作的她,业余难得有空闲时间,以至于她觉得,如果哪天晚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电视,这样休闲的生活,简直幸福爆满。⑾我笑了起来,她的幸福指数真是太低了,快乐对她来说真是太容易实现了。⑿在生活里,幸福和金钱有关吗?有时关系密切,有时又没有多少关联。这就像宋代无门慧开禅师在一首诗偈里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红尘之中,懂得知足常乐,感恩惜福,你会发现,好生活俯拾皆是,一点儿也不贵。(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7年6期)1.文中写了有关“幸福”的几个生活片断,请依照示例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友小李闲暇时间用来写作2.结合语境,赏析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她的神情专注,望着面前鲜红的带着雨滴的月季花,一抹淡淡的微笑漾在嘴角。(2)这些花卉在她形态各异的花瓶里静静“绽放”,不仅装点了房间,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3.结合语境,赏析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她家里,到处是她手工做的花卉。瞧,有洁白的栀子花,有淡雅的莲花,有紫色的牵牛花,还有艳丽的玫瑰。4.文中第⑿段写到:“在红尘之中,懂得知足常乐,感恩惜福,你会发现,好生活俯拾皆是,一点儿也不贵。”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及从中获得的启示。11、(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烟火里的疼爱①那日回到家时,天色已晚,舟车劳顿的我很是萎靡,原意是想吃点水泡饭就得了,洗洗便睡。②母亲不同意,她说知道我要回来,白天就买好了饺子皮,下午剁肉做馅儿,晚上包好了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饺子,空着肚子的人哪能睡一场好觉?于是,她让我歇着,自己开始了忙活。③虽然一身倦意,但我看着她端来菜肉陷儿,拿出圆筛子,摊开了饺子皮,熟练无声地包着饺子,我不再好阻止。灶台旁放着的花茶,是我过年时带回家给她泡着喝的,常听她说受凉嗓子疼,想着花茶会润喉滋脾。我过去打开一看,还有很多包,撕了一包泡了喝,我问母亲:“怎么没泡呢?”④母亲抬头望了我一眼,继续低着头包饺子,“我喝不惯的,白开水就行了,冲茶多麻烦啊。”“那包饺子不麻烦吗?白开水泡点饭不是很省事吗?”我有些不依不饶。⑤母亲回答道:“你回来了做什么都不麻烦,我一个人哪怕是喝茶都觉得费工夫。”我没有答话,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份她觉理所当然的疼爱,我是既心暖又心疼。⑥我知道,平日她一人在家的时候,若不是过节的日子,很少煮肉烧鱼,常常是炒点自家长的蔬菜,烧一个汤便能完成一日三餐。耗时间费精力的,如包饺子、烙饼这类,她是不愿意忙的。⑦可我回来了,她必然是要大肆在油烟里做各种吃的,从不怕麻烦。⑧回到家的第二个晚上,她捧出了田里留的最老的南瓜,切开,去除掉黄澄澄的囊,打算烙南瓜饼。她笑意浓浓,一遍拍着南瓜一边说道:“南瓜越老越香,特意给你留着,我做南瓜饼的手艺可是从你外婆那里传下来的。”听她得意的语气,真觉得她好像一个等着被夸的孩子。然而我知道的是,做南瓜饼耗时费力,光站在灶台边一个个煎就需一两个小时。⑨母亲愿意用整晩的时光去为我做南瓜饼,她说,每次吃都会想起外婆,每次做出来都会想,味道是否和外婆曾经为她做的一样。我知道,她是想我以后吃到南瓜饼会想到她,吃不到时也会深深想念,她想将她做的味道烙进我的生命里,念念不忘。⑩我看着母亲用不锈钢的勺子一点点将南瓜肉刮下来,每次刮只能刮下一点点,那逐渐堆砌的南瓜肉儿卷着边,在瓷盆里很精致,仿佛是艺术品。再把鸡蛋打在南瓜肉里,放上切好的一堆碎葱,撒上盐,倒上豆油,添点味精。这时去看瓷盆里的南瓜,大片的黄配上新鲜的绿色,没有被破坏的鸡蛋就像娃娃躺在上面,单单去看,我就觉得世界的幸福应该都汇聚在这里了。⑪母亲让我起火热锅,她则将面粉散落在南瓜肉里,和配料搅拌在一起,粘稠稠的。“我们一会儿就可以尝到香喷喷的南瓜饼了,明天中秋节,还可以盛两个放盘子里祭月亮……”母亲站在灶边等着锅热,往窗外看着那轮已经渐圆的月亮,这个中秋她不再是独自一人,应该会挺开心吧。⑫我享受着这样的时刻,母亲在锅边用勺子一个个烙着南瓜饼,锅里的南瓜着面粉一点点变得金黄,散发出沁人的香,她的脸上有着满足的笑容,说着一些寻常的话。我添着柴火,时不时跑到她身边,眼馋着锅里的南瓜饼,嗅一鼻子的南瓜香,体会着油烟里她的快乐。⑬待第一锅的饼熟了出锅,母亲会放在窗边让风吹凉一会儿,然后用筷子夹一块让我张嘴尝。正如她常说的,“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眼里始终是孩子”,所以我就真像一个孩子接受着她的宠溺。母亲做的南瓜饼,有着整个秋天的味道,带着烟火里的深情,无声无息就入了生命里。⑭月亮已经升至树梢,皎洁圆润,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村子里一片宁静而清凉。满满一盆的南瓜饼在屋内散发着清香,我们边烙边吃,早就吃不下了。全部烙好后,母亲收拾碗筷,洗刷锅盆,这才发现刮南瓜肉的时候太过用力,手指都划出了小口子,沾水了会隐隐疼着。⑮我说:“吹吹吧,给你贴上创口贴,怎么那么不小心呢?”母亲憨憨笑着,说:“忙着做好吃的,一点都没觉得。你回来了高兴,一点儿都不疼。”她身上满满的南瓜香,还有岁月静好的味道,一并让回家的我感到心安。⑯母亲在,家才是我日夜思念的地方,她做的所有饭菜,今生难忘其味。我会永远记得母亲在烟火里给我的疼爱,带着温暖走过日后的岁月。1.“母亲在烟火里给我的疼爱”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第⑭段划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月亮已经升至树梢,皎洁圆润,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村子里一片宁静而清凉。3.文章写的是母亲,为什么多次提到外婆?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主旨,试写出两个方面。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A.《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英国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昆虫记》法布尔法国(2)阅读文字后答题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这封信的内容由__________(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颗赤子之心,要真诚。13、(5分)(题文)综合性学习。清明节,在我们传统文化里,人们都会在这一天祭奠亲人,缅怀英烈。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在今年的清明节,我们阳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摄制组先后在湘鄂赣边区红军烈士墓林和仙岛湖两地取景,现场直播阳新清明风俗和大好时光。(活动报道)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准备为此次活动写一则报道,请你补全报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酬英雄壮志。(参观学习)学校准备组织年级50位同学,由李亮老师带队,到位于阳新龙港镇的“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请你以学校(用xx中学代替)的名义写一封介绍信。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宣传)阳新革命老区近年来的发展目新月异,假设你是某校八(1)班的班长,为了让本班同学欣赏到大美阳新,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些年来我们阳新所取得的成就。你打算采用怎样的活动向他们展示昵?请想出三个具体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请以“温暖的回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题分析】
保尔钓鱼时偶遇的是冬妮娅,故选D。2、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C项“深居简出”指平日在家里,很少出门,用法错误。3、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D项使用不正确,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与语境不符。4、D【解题分析】
A.“行辈”的“行”应读háng。B.“偻”应读lǚ。C.“旺相”的“相”应读xiàng。5、C【解题分析】
A.“喧哔”改为“喧哗”、“风云变换”改为“风云变幻”;B.“决择”改为“抉择”;D.“和言悦色”改为“和颜悦色”;故选C。6、C【解题分析】
A.枯躁——枯燥,形将就木——行将就木。B.风云变换——风云变幻。D.绚丽(xùn)——xuàn,人情事故——人情世故。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味美(2)最好的道理(3)反思2.(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2)《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3.教学相长。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4.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对偶又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至道”是“最好、最正确的道理”;“旨”是古今异义词,“味美”的意思。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是故(所以)、知(知道,了解)、困(不理解)”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学(xiào)(教人)、学(学习)、谓(说)”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论证思路和中心论点的理解。本文首先用类比论证方法,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通过“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况,得出“教学相长”的观点;最后又引用《尚书》中的话论证其观点。据此,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4.试题分析: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语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运用了对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既阐述了“学”与“教”的两种困境,又句式整齐,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据此理解作答。【题目点拨】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8、(1)“漏断”:深夜;“幽人”:幽居之人。(2)孤鸿挑遍了寒枝却不肯栖息,甘愿独宿荒冷沙洲,忍受寂寞寒冷,表现了词人被贬到黄州时孤独寂寞(孤高……)和坚守理想(不随波逐流……)高洁志趣(傲岸……)的感情。【解题分析】
(1)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结合整句诗的意思,“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意思是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2)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9、(1)辗转反侧(2)天涯若比邻(3)零落成泥碾作尘(4)欲上青天揽明月(5)力恶其不出于身也(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示例:A无论前路有着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了心中的理想,都依然执着追求。/B都表现了主人公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在追求过程中内心的孤独。【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辗”“揽”“庇”等字词的书写。(7)考查的是现代诗歌的记忆。说明理由时必须理解好诗句的大意。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A年轻女子雨中给月季拍照B朋友小李利用废物做手工C养猪工作者在工作间隙写诗2.(1)漾”字形象地描绘出女子嘴角布满微笑的情态,表现出女子内心的快乐和喜悦。(2)“绽放”本指花朵开放,这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朋友小李手工制作的花朵惟妙惟肖的特点。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好友小李手工制作的花卉种类多、形态各异,赞美了她心灵手巧的特点,增强了语言的气势。4.现代社会中诱惑太多,竞争残酷,人心浮躁,不少人在喧嚣的尘世中追求物质生活的富有,开豪车、住华宅,活得苦累不堪,却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其实,只要你懂得感恩,懂得知足,懂得珍惜,真正的幸福就在你身边。这句话告诉我们:物质并不是幸福的根本,幸福感不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也不是用名利供养起来的,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美与幸福的心,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幸福无处不在。【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所给句子可知格式为:人物+事件。1)结合第一到第四段“只见她打着伞蹲在几株盛开的月季花前,用手机给花朵拍照”可概括:年轻女子雨中给月季拍照。2)结合第五、六段“就是这些一文不名的材质,竟然做出了那些惟妙惟肖、姿态万千的花朵。在这个世界上,快乐的、美的生活不是只有住大房子、开好车、周游世界、不停地消费”可概括:朋友小李利用废物做手工。3)结合第七、八段“作者平时的工作是在猪场养猪,这些诗歌都是他在工作间隙写下的”可概括:养猪工作者在工作间隙写诗。2.本题考查词语赏析。1)解释词语。“漾”是荡漾的意思。语境义。这里指女子看到雨中月季花时,微笑在嘴角荡漾开来。效果。“漾”字生动写出了女子微笑时的情态,富有动感。感情。表现了女子当时的喜悦之情。2)解释词语。“绽放”指花朵盛开。语境义。这里指小李做的假花盛开。效果。假花不能盛开,而用“绽放”一词则特别突出了小李所做的花惟妙惟肖、逼真美丽的特点,表达了赞美之情。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手法。从“有…的…”这个句式出现三次,可判断是排比修辞。2)分析。运用排比修辞,罗列了小李手工花卉的种类,突出了小李手工制作的花卉种类多,而“洁白的”“淡雅的”“紫色的”则突出其手工花形态各异。3)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小李手艺高超的赞美。增强了语势。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1)理解。抓住关键词“俯拾皆是”“一点不贵”,“俯拾皆是”的意思是到处都有,“一点不贵”指不需要付出很多的金钱,结合“在生活里,幸福和金钱有关吗?有时关系密切,有时又没有多少关联。这就像宋代无门慧开禅师在一首诗偈里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知这句话的含义是:俗世之中,有人过分的追求金钱、权利等物质生活,但是却不能获得快乐,实际上,能够懂得知足就能长乐,感恩生活中每一点小的拥有与获得,那么就会幸福。2)启示。结合文章主题谈出自己的一点思考即可。示范:物质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生活可以少一些物质,但是却不能少了对生活美的发现。结合“就像这女子路遇的一朵花,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喜悦”“我感叹诗人对生活的要求是如此简单,对幸福的感觉是这样敏锐”可知,要感知生活的幸福和美,需要一颗感恩的心,需要一颗敏锐的心,有了这些,美好一定会到来。11、1.平日里一日三餐都将就的母亲执意为“我”包饺子;母亲为“我”烙南瓜饼。(意对即可)2.运用景物描写,描写月色的美丽皎洁,营造舒适、宁静、和谐的氛围,烘托出“我”和母亲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气氛。(意对即可)3.外婆也是一位母亲,她当年对母亲也是这般的疼爱,通过做饭这一生活小事来表达母爱。这表明,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都是对自己苛刻,对子女却无私奉献,愿意倾其所有,深化了文章的主题。4.示例:①通过写母亲对“我”的种种关怀和爱,赞美母爱的伟大;②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对母亲的爱和感激。【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事件的概括。仔细阅读文章,划分层次,逐层概括作答。文章①—⑥段写第一件事,“我”舟车劳顿回到家中已经很晚,母亲不怕费事执意为“我”包饺子,而她自己平日里一日三餐却很将就;⑦—⑮段写第二件事,回到家的第二天晚上,母亲不嫌麻烦亲手为“我”烙南瓜饼吃。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月亮已经升至树梢,皎洁圆润,安静地照着屋内的我们,村子里一片宁静而清凉”一句属于环境描写,通过对皎洁月色的描写渲染安静祥和的气氛,映衬着散发着清香的南瓜饼,烘托出“我”和母亲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温馨。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作用的分析。本文表达的是母爱的主题,母亲为了“我”,不嫌繁琐,不惧油烟,为“我”做好吃的,这是母亲爱孩子的本能。外婆也是一位母亲,母亲提到外婆,一是回忆自己享受母爱的温暖,二是表达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说明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的为子女无私奉献,并希望这种爱能传承下去。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仔细阅读文章可知,母亲一个人在家,生活简朴随意,连泡茶都觉得麻烦,对自己从不上心,但她对子女却从不怕麻烦,在油烟中为子女做各种好吃的。这看似矛盾的行为实则体现了母亲细腻而深沉的爱,讴歌了对子女无私奉献的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同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子女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A(2)傅雷家书莫扎特【解题分析】
(1)“《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英国”改为“《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美国”。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傅雷家书》,把握其内容,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文段选自《傅雷家书》,这封信的内容由莫扎特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语重心长,情真意切。13、(1)如:祭无名烈士(2)介绍信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兹介绍我校李亮老师带领学生50人,前往贵馆参观学习,请接洽。此致敬礼XX学校(盖章)2018年4月5日(3)办一期以“大美阳新”为主题的黑板报;举办一次以“大美阳新”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举行一次以“大美阳新”为话题的作文竞赛活动等。【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此题给出了题目的下联,注意要符合“酬英雄壮志”的结构特点,也就是整体上是个动宾结构。还要注意是“缅怀英烈”的内容。(2)写介绍信。在公文纸正中的地方写“介绍信”三个字,字要比正文大些。联系单位“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标题下一行顶格写。正文部分写清被介绍人的姓名、身份、人数。接洽事项和向接洽单位或个人提出的希望。最后可写上“请接洽”、“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广电毕节市2025秋招技能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安徽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国家能源南平市2025秋招计算机与自动化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巴音郭楞自治州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电气工程岗位
- 新闻传播学测试题及答案
- 葫芦岛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行测专练题库及答案
- 汕尾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英语专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遗传咨询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玉林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绵阳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电气工程岗位
- FZ∕T 61002-2019 化纤仿毛毛毯
- 幼儿园社会《让爱住我家》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Z059安全保卫赛项规程+赛题
-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含答案)
- 食品新产品开发 课件 第二章 食品新产品开发流程
- 高中化学374个必备知识点
- 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试程序
- 舟山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及成因分析
- 丝杠安全操作保养规定
- 体育测量与评价PPT课件-第九章 运动员选材的测量与评价
- 《情满今生》读书笔记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