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区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区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区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区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区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如皋市南片区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B.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C.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D.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2.(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凫水(fú)争讼(sòng)幽悄(qiāo)无人问津(jīn)B.亢奋(kàng)狩猎(shòu)追溯(sù)风雪载途(zài)C.潺潺(chán)冗杂(rǒng)磅礴(bàng)黄发垂髫(tiáo)D.腐蚀(shí)领域(yù)灯盏(zhǎn)金吾不禁(jīn)3.(2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彷徨》,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B.《回延安》的作者是叶圣陶,诗歌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小石潭记》是宋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D.《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本文是事理性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物候现象的特点及掌握这些现象的意义等,体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4.(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署名烦琐不知所错暴风骤雨 B.斡旋狡辨相辅相成川流不息C.出轧丰硕分崩离析不修边幅 D.翌日演绎风云变换名副其实5.(2分)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四次为官,又四次辞官,纵然回到了他热爱的田园,嗜酒的他却家徒四壁,只能以菊花为伴。B.他们对想象中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骇人听闻的地步。C.同学们尽情领略了秦始皇兵马俑的雄姿,对兵马俑的写实造型艺术和精美的制作工艺啧啧称奇。D.那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6.(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②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而且对胃、肠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③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④一张一弛之间,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⑤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A.①③⑤②④B.③④⑤②①C.③①⑤④②D.①③⑤④②7.(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就不可能有条有理的思维能力和准确清楚的表达能力。B.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以上。D.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这“新四大发明”,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它们塑造了中国的创新形象,引领了全球创新的新趋势。8.(2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翌日(yì)巉峻(chán)(jùn)教学相长(zhǎng)B.寒噤(jìn)驰骋(chí)(chěng)怒不可遏(è)C.枷锁(jiā)襁褓(qiáng)(bǎo)相辅相成(pǔ)D.穹顶(qióng)蜿蜒(wān)(yán)强词夺理(qiǎng)9、(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①(A.cóngB.chóng)。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甲(A.支撑B.支点)。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已(A行将就木B.朝不保夕)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②kuì(A.溃B.愧)。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有人认为,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就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字母序号。①处___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字母序号。甲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3)文中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就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古诗文默写。(1)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3)《卖炭翁》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5)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牛奶的颜色发白,是因为抗生素吗①有网友问: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国内牛奶的颜色是雪白雪白的,而进口牛奶的颜色是泛黄的。国内奶牛是打了抗生素才这样的吗?②这是个很好的科普话题,能说到不少科学知识。③首先说说为什么牛奶整体上都是白的。④牛奶里有87%以上的水,还有3%-4%的脂肪,可是为什么牛奶中的脂肪就不会分层上浮,也不会看出黄色呢?这是乳化作用的缘故。乳化作用的关键,是要有一种“表面活性剂”,它的分子中,有一部分特别喜欢水,另一部分特别喜欢油。它就像和事佬一样,一只手拉住水,另一只手拉着油脂,让它们不能分家单过。这样,水和油就能完美融为一体。比如蛋黄酱、千岛酱,其中既含水,也含脂肪,却显得非常均匀和谐,其实都是乳化作用的缘故。牛奶的脂肪如果分离出来,就是黄油了。它的黄色来自胡萝卜素。但是,一旦乳化之后,这种黄色就不容易看出来了,而微小脂肪球的光学散射作用使它呈现乳白色。乳白色不是一种色素造成的,而是一种光学现象哦。即便是农药,不是牛奶,只要乳化好了,都可以呈现出乳白色的。⑤当然,牛奶的颜色其实和季节、饲料都有关系。牛吃的类胡萝卜素比较多,比如饲料中有很多胡萝卜和绿叶菜,牛奶的黄色就会明显一些。在牧场啃草的牛更明显,因为夏天吃青草比较多,所以牛奶在夏季颜色略黄一些,冬季就颜色淡一些。⑥进口牛奶为了漂洋过海长途运输,就需要很长的保质期。延长保质期的方法并不是添加防腐剂,而是大力度的高温灭菌处理,把活着的微生物和最耐热的细菌芽孢全部灭掉,同时无菌灌装到盒子里。既然里面的菌和芽孢都死光光了,外面的菌也进不来,自然就能在室温下放一年而不坏。然而,经过120℃以上,甚至高达140℃的高温灭菌处理之后,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让牛奶微微发生“褐变”。虽然褐变不那么明显,用“色差计”测定一下还是会发现,灭菌处理让牛奶的白度下降了。所以,那些能在室温存放12个月的进口灭菌牛奶,和加热温度只有80多度,保质期只有几天到十几天的国产巴氏奶相比,颜色肯定就没那么白。⑦总之,牛奶颜色白不白这事儿,和给牛打不打抗生素没有半点关系哦。它也不能作为挑选牛奶产品的唯一标准。(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对本文写作思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从网友对国产牛奶和进口牛奶的颜色不同的质疑说起,引起下文有关牛奶颜色知识的介绍。B.③-⑤段文字介绍了牛奶整体上呈现白色的原因以及牛奶颜色略有不同的原因。C.第⑥段主要说明进口牛奶保质期可以长达一年的原因。D.最后一段照应开头,回答了网友的疑问。2.对第④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牛奶的成分构成。B.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表面活性剂”比作“和事佬”,形象生动地说明乳化作用的过程。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大家常见的蛋黄酱、千岛酱为例来说明乳化作用的成果。D.使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牛奶呈现乳白色的现象做具体的描写,使说明更生动。3.下面说法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A.乳化作用就是使牛奶中的油脂分离出来,所以牛奶的颜色呈现乳白色。B.牛奶的脂肪分离出来就是黄油,它的黄色来源于胡萝卜素。C.进口灭菌牛奶颜色不那么白是因为高温灭菌使牛奶微微发生“褐变”。D.牛奶的颜色与是否给牛打抗生素没有关系。12、(16分)(材料一)上古时期,没有文字,人们结绳记事。后来,要记的事多了,有的还需长久保存,古人就在龟甲兽骨上刻画记事,产生了“甲骨文”商周时期,随着治铜技术的进步,人们又将文字刻写在青铜器上,出现了“钟鼎文”,也称“铭文”,但甲骨难得,青铜器也只有贵族才有,依然满足不了书写需求,于是,勤劳而智慧的古人又发现竹片可以用于书写,而且竹子很容易获得。这样,由竹片穿连成的竹简就开始使用了,也称“简牍”或“尺”。同时,因为最平发明了养委绿丝,绢帛也在春秋末期开始被达官贵人用来书写信件和文书。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记载了汉朝古人的书信载体一一尺素,即长约一尺的白绢。(材料二)东汉蔡伦在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发现将废弃的树皮、麻头及废弃的破布、破渔网等捣烂或蒸煮成浆状物,在席子上摊成薄片,再在太阳底下晒干后,可以制作出表面更为平整的植物纤维纸。于是他就在公元105年上奏皇帝,将这种纸在民间广泛推广,百姓遂称之为“蔡侯纸”。(材料三)18世纪后,古老的中式造纸术走向了衰落。明清时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受重农抑商的来缚,我国造纸业一直停留在手工作坊生产阶段,未能实现质的突破这时西方则正在经历工业荜命浪潮的洗礼,汲取中国造纸术原理和工艺精华,发明了新式杋械打浆杋和长网造纸机,造纸的功效和质量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此,机械纸开始风行。洋务运动时期、我国虽然学习西方,开设了一些机械造纸厂,但造纸设备和纸浆等核心工艺及原材料都依赖进口,造纸质量也很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造纸业才开始走向复兴。1.选出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A.竹简开始使用的原因是古人发现竹片可以用于书写,而且竹子易得。B.尺素,即长约一尺的白绢,它是最早的书信载体。C.18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受重农抑商的束缚。D.我国的造纸术历史悠久,曾经领先世界,但明清时期走向衰落,深刻地启示我们科技进步需要创新精神,需要深入的交流和借鉴。2.“蔡侯纸”在民间得以推广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13、(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那年的欢喜郑彦英①应该是1966年,我上高小,暑假的时候,咸阳北塬上的马庄逢集,母亲给了我两毛钱,叫我带三个弟弟到集上逛逛,顺便买一斤盐。②一到集上,小弟弟兴奋地指着吃食摊子嚷嚷:“油糕,麻糖,还有馄饨。哥,妈不是给你钱了么!”③我一声喝住了:“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④小弟弟没敢再吭声,二弟和三弟见我瞪眼,也都噤了声。⑤集市东头是百货店,那里卖盐,但是要到那里,必须穿过叫卖各种吃食的街道。我就在街道上走得很快,唯恐哪个弟弟被哪个美食勾住了。当然最担心的还是我的小弟弟,就抓着他的手走,没想到他走到一个炒凉粉摊跟前,猛然挣脱我的手,坐在凉粉摊前的条凳上。⑥二弟和三弟都看着我,其实我也被炒凉粉那特别的香味馋得直咽口水,但我还是去拉小弟弟:“走,买盐去。”⑦小弟弟不走,死犟着坐在凉粉摊子前,我把他提起来,他又坐下去,如一摊泥。⑧凉粉摊师傅很懂公关,知道我主事,就不看我,有意大声叫卖:“吃一口能解一年馋,才五分钱一盘!”说着就开始炒,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⑨我不再吭气,心里盘算着,吃一盘凉粉,就要少称二两半的盐!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⑩但是小弟弟铁了心,我吓不倒他,他硬着头死坐着,不看我。(11)我实在没法了,捏着口袋里的两毛钱,转过身,背对着三个弟弟和凉粉摊子。但是,炒凉粉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特别是炒到最后,铲锅底那一层黄灿灿的凉粉锅巴的时候,师傅有意铲得浅,铲得慢,一下一下地,引诱着一街的人。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12)我还是不转身,我知道三个弟弟这时候肯定都看着我,等我发话。(13)二弟拽拽我的衣服,小声地:“哥!”三弟见我不吭声,走到我面前,怯怯地看着我。我低下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14)这时候小弟弟说话了:“哥,闻着把人香死咧,我只吃一口,剩下的你三个吃。”(15)小弟弟这一句话感动了我几十年。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他立即笑了,拿起筷子,却只夹了小小一点,放到嘴里,没敢嚼,似乎在等着凉粉化在嘴里,等到咽的时候,声音却很大,我知道那是和着口水咽下去的。(16)小弟弟站起来,把筷子递给我,真诚地说:“哥,好吃得不得了,里头还有豆瓣酱呢!”我说:“我不爱吃凉粉,你三个吃。”说着把筷子递给二弟。(17)二弟和三弟推让着,一人吃了一口,又让我吃,我自然还是推。小弟弟夹起一筷子炒凉粉送到我嘴前面,那棕红的酱色,那飘忽的白色蒸气,顿时攻破了我的所有防线。我吃了,我有意咽得很快,却不张嘴,让那美味在嘴里回旋。同时把筷子递给小弟弟。小弟弟又推,我便把凉粉在盘子里分成三堆,让他们一人吃一堆,然后把筷子咯噔往矮桌上一放,说:“你们吃,我去付钱。”(18)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19)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从这天开始的几个月里,我总觉得饭菜的味道淡了,少放了盐。我悄悄地问几个弟弟,他们也说感觉出来了,不敢问。(20)多年以后,我问母亲那天掂出盐的重量没,母亲笑着说:“咋能掂不出来?!”(21)我又问:“你知道我们把钱花在啥地方了?”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么!”1.在买凉粉的过程中,“我”的态度行为发生了很多变化,请按照提示填写这些变化。喝止一(________)一(________)一(________)一推让2.第③段中“我”的一声严厉地喝止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结合上下文。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凉粉铲到盘子里了,筷子重重地放到矮桌上,随后,放凉粉盘子的咯噔声响在小弟弟的面前。(2)当我转过身来的时候,看见小弟弟眼巴巴地看着我,我软软地说了一句:“吃吧。”4.母亲笑笑说:“五分钱买了四个娃的欢喜,还有比这便宜的事吗?”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含义?5.今天生活的富足和文中提到的“那年的欢喜”对比,你有何感受?并简要谈谈你“那年的欢喜”。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人生是一次长途旅行,当一扇门关上了,你千万不要把自己也关在里面。因为世界上不止一扇门,一定还有另一扇门,你要做的就是去寻找并打开那扇门。请以“我打开了那扇门”为题作文。要求:①要有具体事件,尝试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可空发议论或抒情;②书写认真,写楷体字,卷面整洁。;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解题分析】

D.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D错误,选D。2、B【解题分析】

A.幽悄(qiāo)-(qiǎo);C.磅礴(bàng)-(páng);D.金吾不禁(jīn)-(jìn)。故选B。3、D【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积累。文学常识的判断要注意易错点: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A.《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选项错误。B.《回延安》的作者是贺敬之。选项错误。C.《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4、C【解题分析】

A.不知所措。B.狡辩。D.风云变幻。故选C。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B选项中使用语境明显错误。改为“诚惶诚恐”等词。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6、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考查句子顺序的排列。阅读文本内容可知,这五个句子是说明笑的功用的。中心句是第①句,应排在首句;第③句是对第①句的具体说明;第⑤句是连接第③句和第②句的过渡句;第④句是归结说明笑的效果的,当放在最后。据此,句子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⑤②④。故答案为A。7、D【解题分析】

A.缺少谓语,在“有条有理”前加“具有”。B.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C.重复累赘,去掉“超过”或“以上”。故选D。8、C【解题分析】

襁褓(qiǎng)(bǎo);相辅相成(fǔ)。故选C。9、(1)BA(2)AA(3)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解题分析】

(1)①处“推崇”的“崇”正确读音是“chóng”;②处正确的字形是“崩溃”。故答案为①B;②A。(2)甲处,支撑:顶住使不倒,或指用以顶住之物,或指支持局面使不崩溃。支点:指事物的关键。根据语境,应该选用“支撑”。乙处,行将就木: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朝不保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根据语境,是说人将要到老的时候,所以应该选用“行将就木”。故答案为甲-A;乙-A。(3)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有……就”不搭,把“就”改为“才”。10、(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气蒸云梦泽(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4)禅房花木深(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解题分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歧、沾、愿、禅”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二、阅读理解。(42分)11、1.C2.D3.A【解题分析】1.C.第⑥段主要说明进口牛奶颜色泛黄的原因。2.D.摹状貌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第④段并没有对牛奶呈现的乳白色的现象做具体的描写,所以说第④段没有使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3.A.回答此题要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第④段说“乳化作用的关键……让它们不能分家单过。这样,水和油就能完美融为一体”。这才是乳化的作用。而不是A项所说“使牛奶中的油脂分离出来,所以牛奶的颜色呈现乳白色”。12、1.B2.原材料廉价易得,纸的质量有所提高。【解题分析】1.原文只是说“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记载了汉朝古人的书信载体一一尺素,即长约一尺的白绢”,并没有说“它是最早的书信载体”。故选B。2.应学会筛选信息。其方法是:速读材料,整体把握;认真审题,明确目的;缩小范围,提高效率;严密分析,准确把握。可分析材料二“发现将废弃的树皮、麻头及废弃的破布、破渔网等捣烂或蒸煮成浆状物,在席子上摊成薄片,再在太阳底下晒干后,可以制作出表面更为平整的植物纤维纸”等句,说明原材料廉价易得,纸的质量有所提高。13、1.担心矛盾感动2.“我”的喝止,点出时代背景,突出了当时物质的极度匮乏,点明了“我”不随便花钱的原因;为下文写买凉粉的波折以及一家人融融泄泄的亲情作铺垫。3.(1)“响”,生动形象突出了凉粉对我们的诱惑之大,表达了我们对凉粉的喜爱之情。(2)“软软地”靠吼和威吓来制止小弟弟,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在小弟弟的耍赖、凉粉的诱惑和少称二两半盐的矛盾中我的内心快顶不住了。4.(1)“欢喜”包含母亲对几个儿子的包容和爱,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教育了孩子,让孩子感觉生活中快乐。(2)“欢喜”包含了几个孩子之间小时的淘气纯真,有年少的天真,兄弟之间的相互的谦让,对母亲的感激,孩子和母亲一家人在艰难环境中的快乐生活,对生活的无限希望。5.结合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仔细阅读相关段落,找出关键词语即可。“集市东头是百货店,那里卖盐,但是要到那里,必须穿过叫卖各种吃食的街道。我就在街道上走得很快,唯恐哪个弟弟被哪个美食勾住了。当然最担心的还是我的小弟弟”,“我”的态度行为:担心;“凉粉摊师傅很懂公关,知道我主事,就不看我,有意大声叫卖:‘吃一口能解一年馋,才五分钱一盘!’说着就开始炒,油在鏊子里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拱得我肚子里的馋虫乱爬。”“我”的态度行为:矛盾;“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三个弟弟吃了两堆,剩下一堆,让我吃,我问是谁没吃,二弟说是小弟弟没吃,留给我。我没有再说话,其实也就小小三块,我吃了一块,夹起两块,一下子喂到小弟弟嘴里。”“我”的态度行为:感动。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作用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喝止”的内容分析即可。“还要买盐呢!一斤盐两毛钱,能吃半年。一碗馄饨两毛钱,一吧嗒嘴就没了!”写出了出了当时物质的极度匮乏,点明了“我”不能随便花钱的原因;同时为下文兄弟四个买凉粉的波折以及一家人融融泄泄的亲情作铺垫。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响”指响亮,在这里生动形象突出了凉粉对我们的诱惑之大。体现出了我们的欢喜之情。“软软地”与前文“于是我吼:‘走,不走不要你了!’”相照应,同时也写出了我也快忍不住了。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回到家里,母亲见我们弟兄四个满面红光,就招呼我们吃饭。我把盐袋放到盐罐子上,母亲掂了一下,笑着说:‘吃饭。’”分析。欢喜有母亲对我们的爱和特殊的教育方式;结合“吃凉粉的过程”,欢喜饱含着兄弟之间相互谦让纯真之情。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本文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欢喜即可。三、写作。(50分)14、范文:我打开了那扇门打开那扇门抬起头,透过门缝,照进了一道光。打开门,一眼望去,看见的是精彩。我看见,那一个个,为梦想,而在拼搏的人们。他们在最艰险的环境中,做出最大的付出,因为梦想,因为责任。因为梦想与责任,他们探索,与深海。随着潜艇一米一米的下潜,他们的信念与目标越来越坚定。六千多米,潜艇工作与六千多米的深海,第一次下潜,他们的生命随时都会发生危险。但是他们无惧,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为梦想而拼搏的精神。因为梦想与责任,他们守护,于边疆。那里立着一排排的白杨,迎着烈日,顶着狂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风吹雨打,但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