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学案_第1页
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学案_第2页
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学案_第3页
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学案_第4页
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17课明朝的灭亡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知道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学习难点】知道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环节一:自主预习1.明朝中后期,皇室贵族,宦官等大肆兼并土地,朝廷不断增加赋税,针对这一问题,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提出“________均田免赋________”的口号。1664年,明朝被起义军推翻,明朝皇帝___崇祯__自尽,殉国。2..1644年__李自成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___崇祯_____逃至煤山,自缢而死,明朝至此灭亡。3.打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的明军将领是__吴三桂______。4.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的首领是____努尔哈赤____。环节二:精讲点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乙卯(1615年)……上既削平诸国(女真各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甲喇设一固山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黄、白、蓝镶红边,红镶白边),共为八旗。——《清实录》材料二满洲制度规定,“八旗子弟,人尽为兵。”请回答:(1)这是哪一少数民族的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2)这个少数民族是由谁统一的?(3)这个少数民族何时建立何政权?历史上这一少数民族还由谁在何时建立过哪一政权?(4)这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后来是谁改变的?他改族名的目的是什么?(1)女真族(满洲)。八旗制度。八旗的编制是军事的编制。(2)努尔哈赤。(3)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完颜阿骨打在12世纪初建立了金朝。(4)皇太极先改族名为满洲,次年又改国号为清。目的是有意抺掉女真人曾臣服明朝的历史,以表示清与明是平等的,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鼓舞将士的斗志。环节三:合作探究在历史长河中,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明朝走向灭亡。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明朝灭亡的原因。(采取措施,强化皇权)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1)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为此,他是怎样做的?(2)明太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监视臣民,恐怖统治)材料二明初大学士宋濂一次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地说:“你没有欺骗我。”说着拿出一幅画,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3)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改革科举,思想控制)材料三以经学文艺为内容,以八股为形式的科场文章,自是束缚人们思想和才华的陈词老调……清朝通过实行科举考试……但这样考取的文士进入官僚的行列,政治日趋腐败,也是必然的。——《中国通史》(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的科举考试有哪些新变化?据材料三回答,这样的“科举考试”带来了怎样的弊端?(农民起义,明朝灭亡)材料四“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引自《石匮书后集》(5)“闯王”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6)“闯王进京图”暗示着什么?(1)认为相权威胁皇权;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废行省,设三司。(3)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授权亲军锦衣卫,监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所以宋濂在自己家里请客的情况皇帝是通过锦衣卫知道的。锦衣卫的职责是监视、侦查、逮捕和审讯发表不满言论或从事反抗活动的百姓和官员。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是明朝加强君权的重要特务机构。(4)明朝统治者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是来自四书五经,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有八个部分组成,因此形成了八股文;弊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华,使政治日趋腐败。(5)原因: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打开官府的粮仓金库,放粮发钱,救济饥民。(6)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环节四:巩固训练1.自17世纪始,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渐增多,农业收成锐减。与此同期,中原气候与北方农牧带的降水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四起。这段资料表明,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是A.政治腐败 B.天灾不断 C.土地兼并 D.法纪松弛2.“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明末起义军的欢迎与支持。“闯王”指的是A.陈胜 B.吴广 C.张献忠 D.李自成环节五:测试评价1.明朝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走向覆灭的原因不包括。A.皇室内部勾心斗角,大臣结党营私 B.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C.赋税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D.地方军事实力增强,威胁中央2.下图是“中国历史部分纪年表”(a、b、c、d代指4个朝代),说法都正确的是①a和b之间的这段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②c和d这两个朝代,封建皇权高度强化③a、b、c、d都是大一统的王朝④b、d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⑤a朝代出现了开皇之治,d朝代出现康乾盛世。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3.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不到两天就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下列各项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①朝政腐败,宦官专权②土地兼并严重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⑤大规模农民起义⑥吴三桂引清军人关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4.将女真改为“满洲”的是哪位人物?()A.努尔哈赤 B.顺治 C.皇太极 D.康熙5.中国历史上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是A.秦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