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曲靖市沾益区大坡乡语文八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B.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侯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奋斗过来的,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C.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子背上和璘璘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D.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璋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2.(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武当山景区陆续投资千万元对太子坡、紫霄、琼台、金顶和古神道沿路等处28座公厕进行全面改造、维修和扩建。B.6月5日上午,十堰市市举行“美丽十堰,我是行动者”庆祝世界环境日、助力三大攻坚战暨万人徒步公益行。C.丹江口沧浪洲生态湿地步行桥的主桥由56个红色钢环累积而成,彰显全国56个民族坚定不移跟党走、携手共筑中国梦。D.在首届“湖北工匠”表彰大会上,十堰市绿松石雕刻大师常东方、刺绣大师沈昌慧、茶艺大师李晓梅在展区现场展示了。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学习雷锋,奉献爱心”的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触动。B.中国足球能否走向世界,关键在于我们的足球队伍要具有崇高的足球精神。C.中学生迷恋手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班主任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4.(2分)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提纲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记在脑子里。②写之前要多想想,不要就动笔写。③总之,想得差不多了然后写。④想得差不多了,有了个轮廓了,就拟个提纲。⑤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用词不当的地方,大致可以听出来。⑥总之,要多念多改,作文的进步才快。⑦写好以后,念它几遍,至少两三遍,念给自己听,或者念给朋友听。A.①②④⑤⑥⑦③ B.②⑤①③④⑦⑥ C.②④①③⑦⑤⑥ D.②④①⑥⑦⑤③5.(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束缚翡翠川流不息不知所错B.烦燥赋予分崩离析纷至沓来C.帷幕模糊察颜观色人情世故D.骨骼严峻大彻大悟怒不可遏6.(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B.霍金是科学界耀眼的明星,他创立了现代宇宙学,激发了数百万人的眼球。C.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及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假日的到来,使各地将迎来旅游旺季。D.我一上午看了大约60页左右的故事书。7.(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的梦想﹣﹣这些卑中至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需要微细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A.匮乏深远而且 B.匮乏远大乃至C.贫困远大何况 D.缺憾长远乃至8.(2分)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20岁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称之为“弱冠”。“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B.世界文学名著《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罗曼•罗兰、托尔斯泰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的经历,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C.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被贬到黄州。D.《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红海(阿拉伯海)、地中海、大西洋等海域后到达南极。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武夷岩茶大红袍是福建武夷山的一大特产,因早春茶芽萌①(A.ménɡB.míng)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仿若红袍披树,故名“大红袍”。其条形壮硕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兼有红茶的甘chún②(A.醇B.淳)、绿茶的清香。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甲(A.精湛B.精美)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茶界泰斗陈椽老先生认为武夷岩茶乙(A.精彩绝伦B.无与伦比)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值得中国人民骄傲。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___(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2)求之不得,_________。(3)微君之故,_________。(4)_________,天涯若比邻。(5)气蒸云梦泽,_________。(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7)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8)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感知母爱①我对于她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我不记得那时我几岁,但我知道我的身体和灵魂与她的双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双手是我母亲的,她是一个盲人。②我记得有一回,我在餐桌上画一幅画。“妈妈,看,我的画。”我画完后欢叫道。“喔,太好了!”妈妈答道,继续忙她手上的活儿.。“不,我要你用手‘看’我的画嘛。”我固执地说。她走到我身边,我拉着她的手触摸画的每一部分。她赞美画时发出的惊呼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③她不是用眼晴看,而是用手摸我的脸,摸我想让她看的东西。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虽然我知道没有人用手“看”东西。④我记得她给我梳头的方式。她先用左手的拇指按在我的眉心上,用食指搭住我的头顶,然后用右手握住梳子梳我的头发。她总是把我的头发梳得很整齐。我嬉戏时,跌了跟头,弄破了膝盖,哭着跑回家。她用双手轻柔地洗净我的伤口,然后灵巧地进行包扎。⑤我曾经低估计过她的能力。一天,我看到餐桌上有一盘刚出护的甜饼,我偷偷地拿起一个。我想只要不用手摸,她是不会知道我在赶什么的。可是,我没有意识到,她可以听到我嚼甜饼的声音。当我从她身边走过时,她拽住了我的胳膊。“下次,想吃就跟我说,”她说,“你可以吃掉所有的甜饼,但要跟我说一声。”⑥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但是,我们都不知道母亲是如何掌握我们的一举一动的。一天,哥哥带回一条流浪狗,悄悄地把它弄到了楼上的卧室里。不一会儿,母亲就上了楼,走进卧室说,狗窝可以安在院子里,但绝不能安在卧室里。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她是怎么发觉的。⑦还有一回,我一个人在起居室一面做作业一面看电视,她走进来说:“凯丽,不要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我赶紧关掉电视,继续做作业。我始终搞不明白,她怎么知道看电视的是我,而不是我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后来,我问她这个问题,“孩子,”她抚摸着我的头说,“即使你不说话,你还要呼吸呀,我听出来的。”⑧那年,我17岁了。我站在镜子前一面打扮,一面问母亲:“妈妈,你知道我是什么样子吗?”母亲答道:“我当然知道,从你出生后护士将你放在我怀里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了你的模样。我抚摸了你细柔的头发,抚摸了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我知道你很善良,因为你爱你的父母;我知道你很有爱心,因为你从来没有为有我这样一个盲人母亲而流露出自卑。所以,孩子,我知道你是什么样子的人,在我看来,你非常漂亮。”⑨十年过去了,我也成了一个母亲。当护士将我的儿子放在我怀里时,我和我的母亲当年一样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同的是,我用我的眼睛。我急切地要求关掉所有的灯,用我的手触摸孩子,用我的嗅觉和听觉来感知他,或者说——感知母爱。(选自《环球时报》第1648期,文章有改动)1.“我”对于母亲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为什么?2.文中的母亲总是能掌握“我们”的一举一动,主要体现在哪三件事上?3.文中②段划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明了什么?请结合语境回答。
她赞美画时发出的惊呼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4.文章结尾写道:“我急切地要求关掉所有的灯,用我的手触摸孩子,用我的嗅觉和听觉来感知他,或者说——感知母爱。”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2、(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国人玩手机日前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去年12月,中国网民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5.69小时,比2017年增加1个小时。每天长时间对着电子产品似乎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常态,但这种生活方式却与健康相背离。沉迷手机导致“数码痴呆症”手机可以随时搜索到你需要的信息,但随着信息搜索比你自己的记忆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相关大脑区域就会变得越来越懒,导致记忆力下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何江弘解释,人的记忆主要由大脑海马体部分负责,但如果不使用记忆力,会引起海马体萎缩,最终导致记忆容量减少。这种影响对于脑部仍处在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影响最为严重。由瑞士热带与公共卫生研究所主导、发表在美国《环境状况观察》月刊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手机的射频电磁场会对图形记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这是研究人员调查了约700名12岁至17岁瑞士青少年一年内接触手机情况后得出的结论:图形记忆能力主要由右脑半球负责,若大脑常受高频电磁场的影响,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具体形象的记忆能力将会降低。“过度沉迷手机会占用人们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且属于被动接受信息,这是引发认知障碍,加速记忆力衰退的原因之一。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还会导致睡眠不足甚至失眠,这同样也会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何江弘说,要想摆脱“数码痴呆症”,最需要适当的休息和养成练习记忆力的习惯。重要的电话号码、人名等尽可能去记忆,并培养手写、计算等习惯,多参与集体性脑力游戏(如打牌、下棋),这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牢记“四电小于二”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不少家长会在自己正忙的时候把手机丢给孩子,让他们安静会儿”,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杨永升表示,相比电脑、电视,手机屏幕较小且必须近距离操作,眼睛所承担的注视负担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手机是谋害儿童视力的“主犯”。“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看电子书,虽然很方便,但我还是更建议大家看纸质书。因为书不像液晶屏,是实物,其光线是经过反射进入眼睛的,同样的使用时间,眼睛不会那么疲惫。”杨永升建议成年人和孩子都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牢记“四电小于二”原则,即每天坐着看电视、玩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间少于2小时。另外,5岁以下幼儿不要超过1小时,而1岁以下婴儿最好完全不看电子屏幕。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有报告显示,2018年12月中国网民平均每天用手机上网5.69小时,比2017年增加1个小时。B.由瑞士热带与公共卫生研究所主导、发表在英国《环境状况观察》月刊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手机的射频电磁场会对文字记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C.过度沉迷手机会是引发认知障碍,加速记忆力衰退的原因之一。D.玩手机眼睛所承担的注视负担相比玩电脑、看电视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手机是谋害儿童视力的“主犯”。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主要说明了国人沉迷手机的现象、沉迷手机的危害以及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原则。B.文章第一段主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国人沉迷手机的现象越来越令人担忧。C.划线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中的“接近”一词如果删去不会影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文章多次引用专家的话,希望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年轻家长们的重视。为了我们的健康,让大家适当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3.请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沉迷手机的危害及你的感悟。[链接材料]专家称,长时间玩手机已成为年轻人脑卒中发作的诱因之一。“前段时间就有一位年轻的女士,因在火车上连续玩了七八个小时手游,起身准备下车时突发脑卒中。多亏就医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13、(12分)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谈安静季音①每天生活在喧闹的城市里,再加上工作的繁忙,生活节奏的紧张,安静似乎很难做到。但安静对每个人却很重要。②我国古人在谈到人的修养时,十分重视一个“静”字。《皇帝内经》里说:“静则神藏,燥则消亡。”又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是说,人只要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精神和体力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把生活节奏不要绷得太紧,尽量争取一些安静的时间,这对健康、对事业,都大有益。③提倡安静,不是让你与世隔绝,不问天下事,把一切大小事都置之度外。不是这样。古人所说的“静”,主要指人的心情要安静,要心平气和,即所谓“静以养生,俭以养性”。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安静有利于恢复疲劳,休养生息,增强体力。同时,“静”是思考问题的最佳时机。清代学者薛文清在他的《读书录》里说:“静中有无限妙理皆见”。意思是说,人一旦安静下来思考,就能涌现出许多“妙理”,即深刻的见解。他的这个体会是符合实际的。④确实,许多人平时每天工作忙忙碌碌,不是处理这件事,就是接待那个人,有时甚至忙得晕头转向,这时候处理问题往往来不及仔细思考,由此很容易出现一些差错。这种情况是常见的。在忙碌了几天之后,安静地休息几天,反思一下前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哪些事做得对,哪些问题处理欠妥,心平气和地扪心自问,想想前些日子可能发生过的某些过失,这种反思会使人头脑更清醒,很有好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及时察觉了,改了过来,就是好事。古人说的“静则养身”,就是在安静的条件下,冷静地思考些问题,达到身心俱受益。⑤要做到安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排除各种私心杂念的干扰。有的人整天牢骚满腹,这也不顺心,那也不满意;有的人缺乏宽容的气度,听到一点不同意见就烦躁,听不进去;更有些人为追名逐利,整日琢磨着一些歪门邪道。这些人当然做不到安静。安静与节制是相联的。各种不正当的私欲是安静的大敌。一个人要力求做到淡泊名利,如古人所说的那样,“富贵于之我,如秋风之过耳”。排除了外来的种种诱惑,心也就真正“静”下来了。⑥尽可能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克服内心的焦躁,静下心来,就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踏踏实实地做人和做事。1.文中的“静”有几层含义?试概括说明。2.倒数第二段主要运用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再补充一个能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三、写作。(50分)14、请以《生活中充满》为题,写一作文。(提示与要求)(1)从“挫折”、“幸福”、“梦想”、“感恩”中选择一个补全题目,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A【解题分析】
B.“时侯”改为“时候”;C.“璘璘”改为“辚辚”;D.“璋故”改为“掌故”;故选A。2、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B项成分残缺,句尾加上“活动”。C项搭配不当,“彰显”改为“寓意”。D项成分残缺,句尾加上“各自的作品”。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3、D【解题分析】
A.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两面与一面不能搭配,将“能否”改为“要”;C.并列不当,删去“班主任老师和”。故选D。4、C【解题分析】
这是一个记叙性语段,有两个总结的句子③和⑥,从总结内容上看语段谈两个内容,写提纲和读提纲。由此可以把七个句子分为两个部分,①②③④和写提纲有关,⑤⑥⑦和读提纲有关。④句的“想得差不多了”紧承②句的“写之前要多想想”,故②在前,④在后。①句的“提纲可以写在纸上”紧承④句的“就拟个提纲”,故④在前,①在后。③句总结,故第一个层次顺序是②④①③。⑤句的“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紧承⑦句的“至少两三遍,念给自己听,或者念给朋友听”,先读,然后发现不通的地方,因此⑦在前,⑤在后,⑥句总结,在最后。故选C。5、D【解题分析】
A.不知所错——不知所措;B.烦燥——烦躁;C.察颜观色——察言观色;D.正确。故选D。6、A【解题分析】
B.搭配不当,“激发”和“眼球”搭配不当,可把“激发”改为“吸引”;C.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D.语义重复,去掉“大约”或“左右”。故选A。【题目点拨】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7、B【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第一个空,“匮乏”缺乏,贫乏,困乏,多用以指物资;“贫困”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缺憾”指不够完美、令人遗憾之处。联系后面的句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可知,此处语境是指物资缺乏,故选“匮乏”。第二个空,“深远”“远大”“长远”三个词中,与下文中“梦想”搭配恰当的应该是“远大”。第三个空,“而且”“何况”“乃至”都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一般“而且”使用的时候前面应有“不但”;“何况”是分句间的递进;词语的递进应该用“乃至”。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B与之一致。故选B。8、B【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B项有误,《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历,作者是罗曼•罗兰。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9、(1①A②A(2)甲A乙B(3)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的美誉。【解题分析】
(1)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与书写。“萌”不是取半边字的读音,读作“ménɡ”,“醇”酒味厚。“淳”意为质朴敦厚。应写作“甘醇”。(2)精湛:形容做工良好,极好。精美:精致而美好。“精湛”符合语境。精彩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无与伦比”符合语境。(3)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美誉”。10、(1)落英缤纷(2)寤寐思服(3)胡为乎中露(4)海内存知己(5)波撼岳阳城(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可怜身上衣正单(8)盗窃乱贼而不作【解题分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缤、寤、寐、撼、庇、窃、作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二、阅读理解。(42分)11、1.“我知道我的身体和灵魂与她的双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是通过母亲的手感知到了母爱,所以“我”对母亲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意思对即可)2.①发现”我”偷吃甜饼;②发现哥哥把流浪狗带进卧室;③发现“我”边看电视边做作业.3.通过母亲略带夸张的表扬,说明了母亲善于鼓励孩子。4.“我”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感知孩子,传递了‘我”对孩子”的爱,也更深刻地感知了母亲对“我”的爱。【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文,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从文章开头段和结尾段找到相关内容,稍加整理即可作为答案。“我知道我的身体和灵魂与她的双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是通过母亲的手感知到了母爱,所以“我”对母亲的“第一感知就是那双手”。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文中的母亲总是能掌握‘我们’的一举一动,主要体现在哪三件事上”,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发现“我”偷吃甜饼(第⑤段);现哥哥把流浪狗带进卧室(第⑥段);发现“我”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第⑦段)三个角度进行概括。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常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来回答。“惊呼”一词的意思是吃惊地叫喊。“她赞美画时发出的惊呼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这句话里“惊呼”一词写出了母亲赞美“我”的画时略带夸张的表扬,表明母亲是一个善于鼓励孩子的人。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结尾句的理解。理解句子要遵循“句不离篇”的原则,所以本题要联系上文内容来分析。结尾句往往有深化主题、升华人物情感的作用。回答此题还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和人物的情感,“我”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感知孩子,传递了“我”对孩子的爱,也更深刻地感知了母亲对“我”的爱。12、1.B2.C3.长时间玩手机不仅导致视力下降、伤害眼睛,而且将导致“数码痴呆症”,甚至是年轻人脑卒中的诱因之一,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我们的健康。所以,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牢记“四电小于二”的原则。一定要合理地适当地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解题分析】1.B.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英国”“文字”错。原文是“由瑞士热带与公共卫生研究所主导、发表在美国《环境状况观察》月刊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手机的射频电磁场会对图形记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2.C.“如果删去不会影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错。“接近”一词准确地说明“小学生的近视率”还不到“40%”,去掉之后,就变成了小学生的近视率已经达到40%,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接近”一词不能删去。3.一问,要求答出手机的危害。属于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提取。如可提取文章“随着信息搜索比你自己的记忆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相关大脑区域就会变得越来越懒,导致记忆力下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还会导致睡眠不足甚至失眠,这同样也会导致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数码痴呆症”“相比电脑、电视,手机屏幕较小且必须近距离操作,眼睛所承担的注视负担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手机是谋害儿童视力的‘主犯’”,提取材料“长时间玩手机已成为年轻人脑卒中发作的诱因之一”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二问,可分析文章“成年人和孩子都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牢记‘四电小于二’原则,即每天坐着看电视、玩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间少于2小时。另外,5岁以下幼儿不要超过1小时,而1岁以下婴儿最好完全不看电子屏幕”等句,即可得出答案:高度重视,牢记“四电小于二”的原则。不能过度地不加限制地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题目点拨】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13、1.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不嘈杂吵闹;二是不忙碌,放松,平心静气:三是思想上淡泊名利、拒绝诱惑,心灵安静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了排除各种私心杂念的干十扰对心“静”的重要性3.示例:居里夫人、重视事业、淡泊名利,静心于科学研究、最终获得巨大成就。【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从文章中的“每天生活在喧闹的城市里,再加上工作的繁忙,生活节奏的紧张,安静似乎很难做到”“古人所说的‘静’,主要指人的心情要安静,要心平气和”“要做到安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排除各种私心杂念的干扰……一个人要力求做到淡泊名利……排除了外来的种种诱惑,心也就真正‘静’下来了。尽可能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克服内心的焦躁,静下心来,就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踏踏实实地做人和做事”等语句可知,文中的“静”,既指生活的环境的安静不嘈杂;也指人的内心要放松,心平气和;还指人的思想上要淡泊名利,拒绝外来的诱惑,克服内心焦躁的心灵上的安静。据此理解概括作答。2.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文章第5段(倒数第二段)把“整天牢骚满腹”和“缺乏宽容的气度”“追名逐利,整日琢磨着一些歪门邪道”的人与“力求做到淡泊名利”的人进行对比,突出而有力地论证了排除各种私心杂念的干扰对“心静”的重要作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3.试题分析:考查论点(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文章的中心论点是“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克服内心的焦躁,静下心来,就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踏踏实实地做人和做事”。围绕着论点,选择那些生活中能淡泊名利、静心做事,最终取得成就的事例作答即可。答案是多元的。三、写作。(50分)14、参考例文生活充满阳光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一次又一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肥北城建设投资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装饰施工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江夏学院《知识产权法经典著作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产品开发与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东南亚传统建筑形态比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传媒学院《房屋建筑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欧亚学院《检测技术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数字视频制作艺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科技学院《软件构造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充2025年南充市公安局第一次招聘27名交通辅警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收购芒果协议书模板
- 农业科技与装备应用知识考点
- 双语客运值班员红十字药箱课件
-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市政桥梁工程
- 前厅服务与管理课件 处理客人投诉
- 【长春】2025年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含专项)150人(1号)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注意饮食卫生教育
- 科技公司员工道德与伦理培训计划
- 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 科举制度的演变及认识 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