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国一等奖)_第1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国一等奖)_第2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国一等奖)_第3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国一等奖)_第4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国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格尔木市第九中学陈丽丽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暴风雨把杜甫的茅屋上的茅草吹得七零八落,导致一家人在冷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此情此景让杜甫感慨万分,于是写诗抒怀。“歌行体”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体裁介绍任务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关于“歌”的体裁。任务2、能正确流利的朗诵诗歌。任务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中所包含的感情。任务4、背诵诗歌。任务清单1:听录音。要求:(1)注意字音(2)把握感情基调(3)注意节奏、重音语速2:大声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本诗,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诗歌中的杜甫:1.诗歌中,他是个怎样的人?2.诗歌中,他过着怎样的生活?3.他为何会有这样的生活?阅读感悟品读文本,倾听心声倾听八月风声——感诗人心中之_____请用一个字对诗人的心境进行评价,并填写在横线上。探究问题:1.诗人有哪些烦恼呢?2.哪些内容能体现出八月秋风的声、力、形?品读文本,倾听心声聆听诗人心声——品味诗人心中之_____请用一个字对诗人的生活进行评价,并填写在横线上。链接材料一:公元760年,杜甫流浪到成都,经亲友帮助,耗时几个月,好不容易才在成都浣花溪盖起这间勉强供家人栖身的茅草屋,暂时结束了四处漂泊的苦难生活。761年秋,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流寓成都的诗人又一次遭受厄运而写下此诗。品读文本,倾听心声品读诗人襟怀——品味诗人情怀之_____请用一个字对诗人的情怀进行评价,并填写在横线上。链接材料二: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俄·别林斯基链接材料三:1.“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宋·黄澈)2.此老襟抱自阔,与蝼蚁辈迥异。(《杜诗五家评》卷四引清·邵子湘)3.“安得”三句,因屋破而思广厦之庇,转说到独破不妨,想见“胞与”意量。(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鉴》卷五。胞与:指以民为同胞,以物为朋友;后以“胞与”指泛爱一切人和物。拓展延伸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秋风破屋群童抢茅夜雨湿屋心情苦痛无可奈何忧思不绝惨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