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时素养评价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时素养评价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时素养评价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时素养评价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课时素养评价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素养评价十六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下图为19992007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耗量、工业增加值及能耗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19992007年,我国工业 ()A.碳排放量逐年下降B.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C.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D.工业增加值增速慢于能源消耗增速2.为了降低碳排放量,短期内我国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对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能耗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C.着力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D.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居民绿色出行【解析】1选C,2选B。第1题,2000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耗量较1999年有所下降;我国工业的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工业增加值能耗曲线逐年下降,说明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也说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快于能源消耗量。第2题,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工业结构使我国碳排放量一直较高,目前要快速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急需对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能耗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A、C、D都为降低碳排放的措施,但不是短期内我国急需采取的措施。读我国某区域图,据此完成3、4题。3.该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①资源储量减少,某些资源面临枯竭②黑土肥力下降③农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④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转型困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有利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全面发展核能C.重点发展轻型工业,实现产业转移D.发展交通,全面利用区外资源以保护本地资源【解析】3选B,4选A。第3题,图示为东北地区,工业发达,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资源储量减少,某些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转型困难,过度开发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第4题,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有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下图为“某制糖集团生态工业园区生产工艺流程图”。读图,完成5、6题。注:虚框内为工业园区生态链完善前的工业生产状况5.如果不建立完善的园区工业生态链,制糖、造纸、酒精等工厂造成的主要污染是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6.该工业园区 ()A.以甘蔗制糖工业为核心,接近消费市场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上游、下游企业间联系紧密,无须与园区外工业进行生产联系D.工业生态链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清洁生产【解析】5选A,6选D。第5题,依据图示,完善后的工业生态链主要对废水、滤泥、废液进行回收,减轻了水污染。第6题,图示工业生态园以甘蔗制糖工业为核心,而制糖业为原料导向型工业,应靠近原料产地。该工业园生产重点仍为制糖工业。其不可能与园区外企业无生产联系,其并不能提供各工厂生产所需的所有原料,且该工业园的产品也是其他工厂的原料。大闸蟹生长要经历多次退壳,其新壳柔软,易受水鸟袭击。江浙一带的养殖户常在蟹池中种植水草以保护大闸蟹。现在许多养殖户改为宽间距种植高秆稻(植株可达1.8m~2.0m)替代水草。据此完成7、8题。7.以高秆稻替代水草的原因最可能是 ()A.扩大蟹的活动空间 B.阻挡水鸟视线C.提高蟹池经济效益 D.降低蟹池水温8.高秆稻种植在蟹池中主要是能够适应 ()A.池水较深的环境 B.土层较薄的环境C.风力较大的环境 D.旱涝频发的环境【解析】7选C,8选A。第7题,水草和高秆稻都可以阻挡水鸟视线,有利于保护大闸蟹;水草和高秆稻都可以减少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水温;对大闸蟹活动范围没有影响;高秆稻的产品为稻米,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第8题,据材料可知,高秆稻高达1.8~2.0m,可适应池水较深的环境,有利于高秆稻的生长;土层薄不利于扎根;受大风的影响,高秆稻易倒伏;高秆稻并不能适应旱涝频发的环境。(2020·天津高一检测)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示意图回答9、10题。9.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10.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 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解析】9选C,10选D。第9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10题,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A、B、C都不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保护环境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北京市某绿色生态度假村水资源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依据图中字母的含义,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①回补地下水②地下热水③污水处理厂(2)该度假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度假村的水资源利用过程可以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增加地热资源 B.提供绿肥C.发展温室农业 D.节约电能(4)该度假村水资源利用促进了其发展旅游,这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A有67℃,给游泳池、洗浴中心和冬季供暖,对应的应该是②地下热水;B是由污水转变来的,最可能为③污水处理厂,然后到农田;C的水来自鱼塘,最可能是①回补地下水。第(2)题,北京市某绿色生态度假村水资源利用示意图中,明显存在不同温度的地下热水,有不同利用方式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有污水处理厂分布,可以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第(3)题,地热资源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因此该度假村的水资源利用过程无法增加地热资源,A错;该度假村的水资源利用过程重点在于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没有提供绿肥,B错;利用一定的水的温度,可以发展温室大棚,发展温室农业,C对;热能的提供,可以为当地节约电能,D对。第(4)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答案:(1)②③①(2)不同温度地下热水的利用污水处理后再利用(3)CD(4)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2000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11年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解析】1选D,2选B。第1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读图可看出,2011年后小汽车占比明显下降,公共交通占比明显增长,自行车占比略有增长。第2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变化产生的影响。由于小汽车在市民出行方式中占比明显下降,交通的拥堵现象会缓解,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二、非选择题(共20分)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西华县位于河南省豫东平原,地处黄泛区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材料二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在改革开放前,每人每年只有几十斤口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裴庄村依然是“麦茬豆,豆茬麦,改茬就把红薯栽”。2000年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017年3月29日,央视二套《第一时间》以“河南周口:万亩桃花醉游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题,播出了反映西华县黄桥裴庄村发展桃园观光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闻。下图为裴庄村农业生态综合循环利用关系图。(1)分析西华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说明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3)简述裴庄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西华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可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工业排污和农业排污两个方面。第(2)题,读图可知,裴庄村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等。第(3)题,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