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1》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及代码:中国现代文学101011102课程学分与学时:2分/36学时(课堂讲授30学时,实验实践6学时,自主学习0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师范类)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中国现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研究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至1949年中国文学发展演变历史及创作成就的学科。它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也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文学1》主要学习1917至1927年的中国现代文学。(二)目的与任务:1.系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精读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2.提高学生查找、阅读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能力,使之建立起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3.通过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文学研究论文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编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30学时)第一章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一)(3学时)[教学目的]“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教学重点]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理论的接纳及嬗变[教学难点]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节绪论(1学时)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通常指从1917年到1949年的三十余年间的文学历史。二、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一)“五四”先驱者在坚持文学社会使命的同时,又十分重视文学自身的独特性能。(二)现代作家同时吮吸着西方近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双重的历史营养。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学时)一、“五四”文学革命以《新青年》为阵地,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等,宣扬个性解放、自由平等;提倡白话;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二、与封建复古派的几次斗争三、文学革命取得重大实绩第三节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和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1学时)一、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二、主要的新文学社团主要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新月社等。三、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主要有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理论等。第二章鲁迅(一)(6学时)[教学目的]1.鲁迅的思想发展与创作道路2.认识《呐喊》与《彷徨》的杰出成就3.《野草》与《朝花夕拾》的一般解读[教学重点]《呐喊》与《彷徨》思想和艺术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野草》的解读[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第一节《呐喊》与《彷徨》(2学时)一、《呐喊》作品选讲二、《彷徨》作品选讲三、“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要注意鲁迅小说中常见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四、“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如《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的结构;《鸭的喜剧》的散文化风格;《伤逝》的日记体等。第三节改造民族灵魂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2学时)一、鲁迅的创作思想及对阿Q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二、阿Q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农民,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方法,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妄的精神胜利之中。第一是妄自尊大;第二是自轻自贱,甚至以作践、痛打自己来转败为胜;第三是欺凌弱者;第四是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第五是健忘。三、《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白描艺术手法的运用;独具的批判与讽刺的特色;卓越的语言艺术。第四节《野草》与《朝花夕拾》(2学时)一、“独语体”的散文《野草》:其风格可以用“独语”来概括。二、“闲话风”的散文《朝花夕拾》:其风格为“闲话风”,主要指那种自然、率直、亲切的韵味,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第三章小说(一)(6学时)[教学目的]1.“问题小说”形成及衰落的原因2.乡土小说的成就3.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教学重点]郁达夫的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创作[教学难点]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线索[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第一节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1学时)一、“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首先,它是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其次,与当时作家们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第三,“问题小说”还受了外国文学的深刻影响。二、冰心、王统照的创作1.冰心:最早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借小说发表自己的思想”,尤其是爱的哲学;2.王统照:以小说作为理想的爱与美的象征。三、人生派写实小说:叶绍钧的创作叶绍钧的小说常常揭示下层人民的痛苦和不幸,他写得最好的,就是小市民和具有小市民习性的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如《潘先生在难中》。第三节乡土小说(1学时)乡土小说的特点:首先是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其次,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第三,仍然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第四,其地方色彩主要是通过各地风俗习惯的描绘而表现出来。第四节“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性叙述小说(4学时)一、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沉沦》等(一)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不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二)人物:“生则与世无补,死亦与人无损。”的“零余者”、“多余人”形象。(三)艺术特色:自我表现的主观性、散文化的小说结构。二、郁达夫30年代以前小说的基本特征:强烈的主观抒情,大胆的自我暴露,零余者的形象系列。郁达夫30年代以后小说的变化:以《迟桂花》为例,不仅完美地传达了“人性返归自然”、心灵净化的主旨,而且完成了从感伤美向宁静美的转化。三、庐隐和冯沅君小说的基本特色(一)庐隐小说的基本特色1.笼罩在愁云惨雾中五四青年群体;2、对妇女命运进行了有益的探讨;3、强烈而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二)冯沅君小说的基本特色1.复数主人公“我们”:叛逆之爱的精神同盟;2.话语空缺:“……”难言的隐秘心理;3.爱情神话:情人之爱与母女之爱的两全之策。四、许地山的主观叙事小说:《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春桃形象:她原为财主出身,但后来沦落为捡破烂换取灯儿的劳动妇女。在性格上,她蔑视夫权,坦率豁达,在两个男人之间她处于主导地位。第四章通俗小说(一)(1学时)[教学目的]1.通俗小说与新文学的对立2.通俗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教学重点]鸳鸯蝴蝶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教学难点]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雅俗对立[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一、民国旧派小说主要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代表作家有徐枕亚等。二、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雅俗对立的格局形成。第五章郭沫若(5学时)[教学目的]1.郭沫若的思想发展2.《女神》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教学重点]郭沫若《女神》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教学难点]《女神》的思想艺术与现代人阅读效果的间离[教学方法]讲授法和示范朗读相结合第一节《女神》的时代精神和浪漫主义特色(4学时)一、思想内容:《女神》对封建藩篱进行了猛烈的冲击,表现了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以及追求和赞颂美好理想的无比热力,传达出“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二、艺术特色:《女神》以诗体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彻底的自由创造,呈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三、局限:1.简单地把浪漫主义与革命文学对立起来;2.艺术上的模仿,过分的散文化第二节其它创作(1学时)一、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二、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一)、前期历史剧创作:《卓文君》《王昭君》《聂嫈》(二)40年代的历史剧:《屈原》1.概述:(1)用历史来影射当时的爱国力量与妥协投降派的斗争(2)艺术成就: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壮美的悲剧精神,激越的浪漫主义诗情第六章新诗(一)(4学时)[教学目的]1.“五四”新诗运动2.前期新月派3.早期象征派诗歌[教学重点]前期新月派[教学难点]李金发与早期象征派诗歌分析[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节早期白话诗(1学时)一、新诗的诞生:以胡适和周作人的诗作为代表。二、胡适的《尝试集》艺术特色:明白清楚的语言,自由解放的诗体,平实冲淡的意境。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一)“湖畔诗人”的爱情诗:汪静之、冯雪峰等人诗歌中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二)“小诗体”:冰心的《繁星》和《春水》,表现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内心微妙感受的努力,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的趋于简约化。第二节新诗的“规范化”(2学时)一、前期新月派的诗歌主张:“理智节制情感”;新诗格律化:三美。二、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一)闻一多的诗歌创作:《死水》符合三美理论。(二)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再别康桥》艺术成就:1、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2、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音乐美。第三节早期象征派诗歌(1学时)一、“纯诗”概念的提出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和创造社后期三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崛起于中国诗坛。二、李金发的象征诗歌:《弃妇》和《有感》李金发的诗歌特点:内容:多是伤春悲秋,哀风叹雨,充满消极厌世,抑郁凄凉的愁苦情绪和颓废色彩。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通感、隐喻、联想、寄托等手法,营造出具有朦胧和神秘色彩的氛围和情境。第七章散文(一)(3学时)[教学目的]周作人与朱自清的散文[教学重点]朱自清的散文[教学难点]周作人散文[教学方法]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第一节周作人散文(2学时)一、现代散文的建立与发展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一文,倡导幽默、雍容、漂亮、缜密的艺术性散文二、周作人的散文大致可分两类:1.“浮燥凌厉”2、“冲淡平和”第二节朱自清的散文(1学时)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1.感情真挚醇朴。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第八章戏剧(一)(3学时)[教学目的]1.认识早期话剧的雏形特征2.田汉、丁西林的戏剧创作[教学重点]田汉、丁西林的戏剧创作[教学难点]话剧的初期发展[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一、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1学时)现代话剧是在西方话剧的影响下萌芽、诞生的,和我国传统的戏曲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戏剧表演体系;文明戏或新剧阶段和“爱美剧”阶段。二、丁西林与早期的独幕剧创作(1学时):丁西林独幕剧的代表作是《压迫》。其话剧创作的特色表现在:(1)独特的戏剧观念。(2)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三、田汉的戏剧创作(1学时)田汉五四时期的剧作具有浪漫主义的美学风格,追求抒情性和传奇性,代表作品有《名优之死》等。实验实践(6学时)参观中国现代名人故居,如乐山市沙湾镇的郭沫若故居等。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与讨论。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当讨论一些难点、焦点和学科前沿的问题。2.部分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尝试翻转课堂模式。3.注重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及时获得教与学的信息反馈。四、课程考核方式(1)过程考核: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2)期末考核:闭卷笔试(成绩比例:考试卷面70%,平时30%。)。五、其他(一)作业及自主学习要求平时作业次数2次,全收全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度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妇产护理期末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乡镇员工工作汇报
- 三峡之秋短文讲解
- 员工文化礼仪培训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三墩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血站安全卫生培训
- 国培培训心得汇报
- 企税优惠政策解读
- 综合部日常培训
- 2026届上海市闵行区上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料的燃烧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合理调控化学反应课件
- 发电厂继电保护培训课件
- 校企“双元”合作探索开发轨道交通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 肺癌全程管理
- 2024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信息系统定期安全检查检查表和安全检查报告
- 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道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 质量警示卡模板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含答案(典型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