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2024届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孙少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苏菲的世界》 B.《三体》 C.《平凡的世界》 D.《创业史》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忙碌了一天的爸爸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我立刻给爸爸端上一杯热乎乎的茶,爸爸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B.这些法西斯匪徒竟然把荼毒生灵当作一种乐趣,真令人发指。C.初冬的夜晚寒气袭人,路人行色匆匆,大街小巷一改从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景象。D.如果没有积极的创新就没有扣人心弦的艺术。3、下列关于《名人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B.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英雄交响曲》。C.《大卫》是米开朗琪罗著名的雕塑作品。D.托尔斯泰一生向善,追求真诚的、博大的爱,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他爱的信仰、精神道德的再现。4、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当做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但是不能看成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B.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如:“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D.《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近期热播的电影《侏罗纪世界2》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B.共青团员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活动中,都要首当其冲,起到模范带头作用。C.董婧夸夸其谈,在《奇葩说》节目中深受观众喜爱。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晚会现场出奇的安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狼》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明代文学家。B.“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C.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代表作有小小说《草原》、《套中人》、喜剧《樱桃园》等。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记述了作者早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抒发了其性格和志趣形成的经过。(将“抒发”改为“反映”)B.近来,美国对非洲的石油进口量大幅度下降,美非贸易逆差缩小近10倍:(将“缩小近10倍”改为“缩小到原来的近十分之一”)C.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广开言路,深入调查,发挥好监管。(将“深入调查”与“广开言路”调换位置)格特点,意思对即可)D.由于实行了新的个税方案,使人们对自己的工资收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将“由于”或“使”删去)8、下列关于“酒”的书法作品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1)是行书,飘逸洒脱,如一个人的行。B.(2)是楷书,端庄秀丽,如一个人的坐。C.(3)是草书,灵动奇异,如一个人的舞。D.(4)是隶书,潇洒自由,如一个人的跑。9、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蒹葭》)(2)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3)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4)《卖炭翁》中仅用14个字就勾画出一个长期遭受烟熏火燎、疲惫憔悴的老人形象的肖像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小题。语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时时绽放耀眼的光芒;语文,犹如一片温润的碧玉,常常让人爱不释手。走进语文,就会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会听到藤野先生抑扬顿挫的声音,也会听到闻一多痛斥反动派挑拨离间的慷慨激昂;我们会从胡适母亲那里学得代人接物的和气,会从梁启超那里学得对待事业的心无旁鹜;会认识出身名门旺族的托尔斯泰,也会正襟危坐地等待大师的接见;会像海伦·凯勒一样在月宫仙桂上尽情玩耍,冥思遐想;会和杜小康样感受歇斯底里的暴风雨,当然也会看到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逃窜的鸭群;会感受到菲利普夫妇这对灰色小人物生活的拮据,也会体会到豆腐西施杨二嫂生活的辛苦恣睢……语文,我们深爱的语文,是如此丰富,如此美丽,你的深邃我们无法斗量,你的广阔我们无法丈量,爱你之心难以言尽。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璀璨(cuǐ)挑拨离间(jiān)B.深邃(suì)抑扬顿挫(zuò)C.恣睢(zī)慷慨激昂(kǎi)D.拮据(jū)歇斯底里(xiē)2.文中画线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爱不释手代人接物 B.名门旺族正襟危坐C.冥思遐想仓皇逃窜 D.心无旁鹜尽情玩耍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成语里的歌声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响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⑤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⑥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⑦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选文有删改)1.结合原文,对成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响遏行云”是赞美嘹亮的歌声。B.“余音绕梁”是指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令人久久难忘。C.“高山流水”是说曲艺高妙,而不是为了印证俞伯牙与钟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了“知音”。D.“四面楚歌”是说四面汉军都唱起楚歌,形容遭到各方面而陷入困境。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B.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行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C.第②段“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这句话中的“相传”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传神。如第⑤段中对《高山流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赞美。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眼,其余的拍子叫板。B.“字正腔圆”是指歌唱时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C.“回肠荡气”是形容演唱者表演声情并茂,恰当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内蕴,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D.文章从成语故事入手,讲述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了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1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变色龙输在会变色①变色龙起源于非洲大陆,最初是一种生活在地面的小型灰色爬行动物,后来才缓慢进化成树栖蜥蜴。②变色龙的变色功夫取决于皮肤的三层色素细胞:最内层由载黑素细胞构成,其中细胞带有的黑色素可与上一层细胞相互交融;中间层是由鸟嘌呤细胞构成,它主要调控暗蓝色素:最外层细胞则主要是黄色素和红色素。色素细胞在神经的刺激下,会使色素在各层之间交融变换,实现体表颜色的多种变化,变色龙就能不露声色地融入周围环境之中,既隐藏自己,又能捕捉猎物。③尽管变色龙并不罕见,可要在森林里找到它们并非易事,因为只要一有人靠近,变色龙就会灵敏地感知光线变化和振动,立刻一动不动地贴紧树枝或地表,把自己惟妙惟肖地伪装成一块树皮、一片树叶或是一根枯本,即便近在咫尺,人们也很难发现它们。土著部落有个传说,一天中能从树丛里辨识出三只变色龙的人,会给自己带来一年的好运。④然而,虽然在白天要想找到一只变色龙难比登天,但是在夜间简直是易如反掌。⑤一到晚上,变色龙会爬到马路上取暖,因为柏油路面白天吸热晚上放热,温度高于阴冷潮湿的森林,可以让身体避免冻僵。可是变色龙一旦爬上柏油路,等待它的便是束手就擒。例如,一只罕见的豹纹变色龙,最快的爬行速度也仅有每分钟6米,又缺乏毒液、尖牙、利爪等自卫手段,所以只要晚间打着手电沿着马路搜寻,往往一抓一个准。⑥问题来了,变色龙即使趴在路面,同样会将身体颜色变成灰黑色,就像一块柏油一样,白天发现不了,晚上就能发现得了吗?原来,变色龙在多光谱的自然光线环境中,会通过皮肤的张弛,改变色素细胞排列结构,进而特异性地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因此走到哪里都可以模拟周围物体的颜色和亮度。也正因如此,造成变色龙鳞甲反光率强于花草树木,虽然在自然光线环境中并无差异,可是一旦到了单光谱的灯光、火光等人造光线照射下,就会与四周对比出明显色差。因此,晚上只需带上聚光手电筒,仔细照射路面和两侧树林,反射出明亮颜色的变色龙便会原形毕露。⑦会变色,当然是变色龙防身护体的优势,却没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到底,世上不存在没有破绽的优点,总会有露马脚的时候,我们过于依赖自身的优势,危险也就不远了。1.本文介绍了关于变色龙的哪些知识?2.第③段中引用土著部落的传说有什么作用?3.分析第⑤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分析第⑦段加点的俗语有什么作用。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③代乎?正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释)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③其他的④正:只。1.解释加点的词。(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2)岂借才于异代乎(_______)(3)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4)安可诬一世之人(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安可诬一世之人C.骈死于槽枥之间/岂借才于异代乎D.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3.翻译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4.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_______________。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5.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4、阅读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重修岳阳楼B.登轼/而望之C.野芳/发而幽香D.此中/人语云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人之述备矣(准备)B.小大之狱(案件)C.皆以美于徐公(介词,比)D.行者休于树(介词,在)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①段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叙述滕子京被贬后的政绩卓著,同时交代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作记的缘由。B.选文②~④段在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C.选文第⑤段运用对比突出“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情怀,于此抒发了“古仁人”的远大抱负,揭示出文章的主题。D.选文使用了大量整齐的排比句、对偶勺,使文章节奏和谐,音调铿锵,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感染力。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四、作文(40分)15、根据要求作文。感谢悬崖上的一课,让“我”学会“走一步,再走一步”,慢慢变得坚强勇敢;《阿长与<山海经>》里,感谢粗鲁的阿长对“我”真心的疼爱,她是“我”内心永存的童年温暖。岁月流逝,生命成长。这个过程中,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总有某个触动你内心的情景,让你心怀感激。请以“感谢”为题目,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C【解题分析】
孙少安,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孙少平的哥哥,他是一个身上集农民、暴发户、好丈夫、孝儿子、慈大哥等多重形象的人物。他是一个坚韧不拔,性格沉稳,心地善良,遇事有主见的男子汉。故选C。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C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句中与“人来人往”重复。3、B【解题分析】
B.《英雄交响曲》——《欢乐颂》。故选B。4、A【解题分析】
A.“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是说: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显而易见,“和而不同”既可以当做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据此,A项中的“不能看成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的理解是错误的。5、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趋之若鹜: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贬义词。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使用语境错误。C夸夸其谈:常用来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贬义词。6、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A项错误,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7、C【解题分析】
C.修改不正确。成分残缺,在句末加“职责”。8、D【解题分析】
D.“潇洒自由,如一个人的跑”错。隶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号化;②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③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方笔和圆笔兼用。故选D。9、白露未已其岸势犬牙差互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解题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未已、徙、冥、抟、鬓、苍苍”等字词容易写错。10、1.D2.C【解题分析】1.A.挑拨离间(jiān)-(
jiàn);B.抑扬顿挫(zuò)-(cuò);C.恣睢(zī)-(zì);D.正确;故选D。2.A.代人接物-待;B.名门旺族-望;D.心无旁鹜-骛。故选C。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C2.B3.A【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成语含意。“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因为伯牙和子期之间的知己之情而传诵千年,所以C错误,故选C。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1)①段点明说明对象:成语里的歌声。2)②段主要介绍“引吭高歌”等表现古人唱歌声音嘹亮的成语。3)③介绍“字正腔圆”等表现古人唱歌吐字清晰的成语,介绍以“声情并茂”等表现古人唱歌含情的成语。4)④段介绍“余音绕梁”等表现古人歌声含情产生心理效果的成语。5)⑤介绍“高山流水”等表现古人有高潮演奏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成语。6)⑥段介绍“四面楚歌”等表现古人把音乐融入战争的成语。7)总结全文。从中看不到时间线,不是时间顺序,由歌声特点到演奏和欣赏乐曲的人,再到歌声的应用范围,是逻辑顺序,故B错误,选B。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信息筛选。“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故A错误,选A。12、1.起源、变色原理、晚上容易被发现的原因2.说明变色龙很难被发现,突出了变色龙变色伪装能力强。增加文章的趣味性。3.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变色龙爬行速度之慢,缺乏自卫手段,所以更易被抓。4.写出了变色龙变色既能防身,也能漏出破绽被轻易捉住。通俗易懂,简洁而富有趣味性。【解题分析】1.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找中心句或过渡句,或者各段内容加以组合即可。第一段“变色龙起源于非洲大陆”介绍了变色龙的起源;第二段“变色龙的变色功夫取决于……”介绍了变色龙的变色原理;第三段以下“虽然在白天要想找到一只变色龙难比登天,但是在夜间简直是易如反掌。”介绍了变色龙晚上容易被发现的原因。2.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章分析即可。第三段引用“土著部落有个传说,一天中能从树丛里辨识出三只变色龙的人,会给自己带来一年的好运。”是为了说明“在森林里找到它们并非易事”,因为变色龙善于伪装,人们也很难发现它们。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句中“例如”表明运用的是举例子,“仅有每分钟6米”是运用列数字,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举这些实例和数字,来具体准确地说明变色龙爬行速度之慢,缺乏自卫手段,所以更易被抓的特点。4.考查对引用俗语的理解。“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这里是说明会变色,当然是变色龙防身护体的优势,但是晚上只需带上聚光手电筒,仔细照射路面和两侧树林,反射出明亮颜色的变色龙便会原形毕露,能漏出破绽被轻易捉住。使深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1)通“饲”,喂(2)难道(3)用鞭子打,驱赶(4)怎么2.B3.(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4.托物寓意;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做法;不仅重视人才,而且主张用人要各取所长。5.一个人总会有优点缺点,人才也如此,世上不可能有非常完美的人才,因此,要善于看到其优点,并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解题分析】甲:选自《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年代:唐乙:选自《典故纪闻》作者:余继登年代:明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乙: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封德彝惭愧地退下了。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策”在这里是一个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安”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怎么”的意思。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吃/喂养;B: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C:在/向;D:它的/表示反问语气。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且”“等”“安”“但”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写作方法的辨析以及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马说》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借千里马为喻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意思是: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这句话表明了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要善于发现人才的长处。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此题应该围绕“知人善用”“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来回答。14、1.D2.A3.C4.(1)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能够没有差别吗?
(2)
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5.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D项应为:此中人/语云。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意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A项:“备”是“完备,详细”的意思。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揭示出文章的主题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是古仁人之心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故C项理解不正确。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零转割草机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烘焙店定制饮料搭配销售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能投顾行业监管政策与市场规范化报告
- 2025-203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深度调研及投资潜力与战略规划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特色解析+乡土地理答案)
- 2025年产业政策效应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多方合作协议书
- 电邮的协议书
- 代理协议书合同范本
- 2025贵州盐业(集团)遵义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EMS供应商对比方案报告
- 神奇的加密术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
- 价格波动对利润影响分析-洞察及研究
- 广西检测协会试题(钢结构检测综合)判断题(1-375)
- 医院感染判定标准与流程
- 我的祖国音乐教学课件
- 2025春江苏开放大学大学英语(B)(1)060051过程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
- 企业决策支持系统-项目案例分析
- DB37-T 5310-2025《城镇排水管渠养护维修服务规范》
- 三年级下册32《每天自省五分钟》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