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初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_第1页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初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_第2页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初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_第3页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初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_第4页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初高中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初高中音乐

学科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

中学科三

初中音乐

单项选择题

1、古曲《十面埋伏》是下列哪件乐器演奏的()。

A、琵琶

B、古筝

C、二胡

D、古琴

答案:A

解析:《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以楚汉相

争的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

2、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出自哪位音乐家作品?()

A、***

B、华彦钧

C、杨荫浏

D、冼星海

答案:B

解析:谱例中的旋律为华彦钧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故本题选B

3、下列谱例中的**出自哪首歌曲?()

B、《******》

C、《祖国,慈祥的母亲》

D、《唱支山歌给党听》

答案:D

解析:谱例中的旋律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第一句,

由姚筱舟(笔名蕉萍)作词,朱践耳谱曲的。故本题选D。

4、下列哪部作品是作曲家叶小纲创作的?()

A、《土楼回响》

B、《地平线》

C、《炎黄风情》

D、《黔岭素描》

答案:B

解析:B项《地平线》为叶小纲创作的交响乐作品。A

项《土楼回响》、C项《炎黄风情》、D项《黔岭素描》

般认为较著名的均为作曲家鲍元恺创作的《中国民歌主题24

首管弦乐曲》中的作品。故本题选B。

5、下列谱例中的旋律出自哪首歌曲?()

11i•'••i・•B•Ia-Ia•I

♦i,■wiIufc_iIi-Ii-I

A、《太阳出来喜洋洋》

B、《****》

C、《槐花几时开》

D、《康定情歌》

答案:C

解析:谱例中的旋律是《槐花几时开》的第一句,是四

川民歌。故本题选C。

6、在我国民族乐队中有一种乐器,音色清脆响亮,琴

体较大,外观是梯形,用琴槌击奏,一般位于乐队中间的位

置,这种乐器的名称是().

A、古筝

B、扬琴

C、**

D、木琴

答案:B

解析:扬琴,又称洋琴、打琴,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

乐队中经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

乐器。扬琴由共鸣箱、山口、弦钉、弦轴、马子、琴弦和琴

竹等构成,琴竹又有琴觉、琴签和琴才垂之称,是两支富有弹

性的竹制小才垂,用以敲击琴弦发音。题干描述为扬琴,故选

Bo

7、下图是哪部***传统剧目的演出照?【缺图】

A、《***》

B、《贵妃醉酒》

C、《桃花扇》

D、《帝女花》

答案:

解析:

8、《甘洒热血写春秋》是***的唱段,它出自哪部**现

代戏?()

A、《智取威虎山》

B、《沙家浜》

C、《**》

D、《杜鹃山》

答案:A

解析:《甘洒热血写春秋》出自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

《智取威虎山》,原唱李仲林。

9、管弦乐《雷鸣电闪波尔卡》是哪位作曲家的?

A、贝多芬

B、***

C、约翰•施特劳斯

D、肖邦

答案:C

解析:《雷鸣电闪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

特劳斯创作,是其最著名的波尔卡舞曲之一。故本题选C。

10、图4中的响板是哪种***舞蹈音乐中常用的乐器?()

A、波尔卡

B、北吹出

C、塔兰泰拉

D、弗拉门戈

答案:D

解析:响板主要用于歌舞的伴奏,以贝壳形的两块乌木

或红木碰击发音,为弗拉门戈伴奏乐器,拥有清脆透亮的音

色和复杂跳跃的节奏。

11、下面谱例的**是

A、***

B、4/4

C、7/4

D、4/43/4

答案:D

解析:根据谱例中的小节划分,第一小节是四拍子,第

二小节是三拍子,第三小节是三拍子,第四小节是四拍子。

整个旋律的节奏由3/4拍和4/4拍交替出现。故本题选D。

12、下列谱例中,②是①的变化形式,它运用了哪种旋

律发展手法?

A、加花变奏

B、节奏缩小

C、节奏扩大

D、倒影模仿

答案:A

解析:旋律②是在旋律①的基础上加花进行变奏。故本

题选A。

13、下面谱例的调性是()

A、F大调

B、A大调

C、d小调

D、#c小调

答案:C

解析:根据谱例可判断旋律为小调,排除AB两项。旋

律为一个降号,符合C项d小调的调号;D项升c小调的调

号为四个升号,旋律中出现的升F、升G.升C均只出现了一

次,在整个旋律中并不稳定,故排除D项。故本题选C。

14、下面谱例的旋律发展手法是。。

A、转调模进

B、衍生发展

C、变化模仿

D、原样重复

答案:A

解析:根据旋律可知,第二行旋律是把音组的动机连旋

律音带节奏原封不动的在第一行旋律上进行重复,属于转调

模进。故本题选A。

15、下列哪种织体适合为进行曲风格的**编配伴奏?()

答案:C

解析:柱式和弦的节奏变化以及奏法、力度、速度的不

同,会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适合进行曲这种节奏鲜明、结

构方整,有强烈行进感的风格。A项为琶音;B项为分解和

弦;C项为柱式和弦;D项为半分解和弦。故本题选C。

16、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

面哪项内容属于“加*”领域?()(题干不完整)

A、探索音响与音乐

B、识读乐谱

C、音乐表现要素

D、音乐情绪与情感

答案:B

解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

容的“表现”领域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

读乐谱。A项探索音响与音乐属于“创造”领域的内容;C

项与D项属于“感受与欣赏”领域的内容,故本题选B。

17、”林老师在讲解变换节拍的知识点时,在钢琴上即

兴演奏乐曲,要求学生当感受到节拍律动为1拍子时,拍手

中的网球;感受到节奏律动为2拍子时,则抛接网球。,,上

述教学行为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达尔克罗兹的“****"

B、奥尔夫的“原本性”

C、柯达伊的“手势训练”

D、综合乐感的“创造性音乐体验”

答案:D

解析:教授音乐的任务之一就是介绍各种不同的音乐演

奏和安排声音的方法。倾听、节奏游戏、唱歌以及弹奏乐器,

组成了创造性音乐体验的基本内容。通过这些活动,节奏、

音色、力度、形态、旋律、和声这些音乐元素组织成了能够

与我们的思想和身体交流的作品。故本题选D。

18、“音乐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谱聆听、分辨格

里格《在山妖宫中》的旋律、音色和力度的特点及变化,并

进一步**、排列出整首乐曲的结构。”这一教学过程主要体

现了哪种音乐美学理论?

A、**主义

B、所指主义

C、形式主义

D、后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形式主义认为:"如果要找出音乐作品的意义,

就必须要到音响本身当中,需要从旋律、节奏、和声、音色、

织体、力度、曲式中注意那些音响活动。"题干中的教师引

导学生从旋律、音色、力度等方面分析《在山妖宫中》,体

现了形式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C。

19、"陈老师以全校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音乐

欣赏偏好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听赏中国**、*南出***和通

俗歌曲三类音乐作品。调查结果显示,89%的初中生喜欢****,

56%喜欢中国民歌,33%喜欢外国艺术歌曲。”此项研究是()

A、量化研究

B、质性研究

C、文献研究

D、个案研究

答案:A

解析: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

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

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定量,就是以数字化符号

为基础去测量。题干中89%,56%是数学化符号,故为量化研

究.

20、”为更好地了解全班学生的音乐素质,李老师在新

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上,让学生做了一套音乐*****。”这

种**是().

A、***评价

B、过程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定性评价

答案:C

解析:C诊断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

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题干中新学期的

第一节进行测试,属于诊断性评价。

21、“徐老师在音乐课《****》的拓展环节,为学生播

放了我国藏族踢踏舞《****》的音乐片段。"这一教学行为

的作用是().

A、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丰富学生的****

B、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

的自信心

c、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

起来

D、启发学生在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关注并

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答案:D

解析:题干中徐老师在拓展环节为学生播放音乐片段,

未体现A项中的“创造性活动”、B项中“实践活动”和C

项中“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D项的表述符

合这一教学行为的作用。故本题选D。

22、下表是杜老师的《锦鸡出山》欣赏教学安排,它存

在的主要问题是()

教学内容时间

介绍湖南土家族的风土人情15分钟

介绍知识点•打溜子”15分钟

听赏乐曲.分组讨论并用打击乐器即兴创编10分钟

A、过于****

B、时间分配不合理

C、导入环节过于简单

D、缺少教唱环节

答案:B

解析:每个教学环节安排时间相差不多,主次不明显,

重难点不突出,故选B。

23、"合唱团在排练《****》时;"指挥要求:第一遍所

有声部同时演唱同一旋律,第二遍男低音和男高音先后依次

进入,以1拍的间隔演唱同一旋律。”上述****分别是().

A、**、出*

B、领唱、齐唱

C、齐唱、轮唱

D、合唱、轮唱

答案:C

解析:第一遍同时演唱为齐唱,第二遍男低音和男高音

先后依次进入是轮唱。

24、小林与同学们在音乐会上演奏铜管五重奏《****》,

下面谱例是小林演奏的F调圆号谱。这首五重奏的调性是。.

耗弓I:一L,八建

•・I♦T♦

■・・V

A、B大调

B、***

C、F大调

D、G大调

答案:D

解析:谱例为C调,F调圆号的实际音高是C调下方纯

五度,故记谱音高应记为C调上方纯五度,故为G调。故本

题选D。

25、在《****》单元教学中,童老师引导学生欣赏了《乌

苏里船歌》后,适合编创环节的****是()o

A、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B、学习东北大秧歌的****

C、听辨东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歌曲

D、请学生将歌曲改编为3/4拍并演唱

答案:D

解析:D项符合创编的要求。A项为巩固;BC两项为拓

展。故本题选D。

音乐编创题

26、为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要求:

(1)使用两种不同的******,并在乐谱上注明乐器名

称。

(2)两个伴奏声部为****。

・・•・・一•,

小拜年(片段)

uu।22d•«»>11■»I»»»uI<-I

小洋年(片版)

U(1azltiiss>2|>s»UIiIfIi-i

IIXXIIXO|XjXX|KO|XXXXX。;XXXSI**II

vxx|xoxxXO|XI|XO|XX|IOII

参考答案:

(1)《本草纲目》明李时珍

(2)《伤寒杂病论》汉张仲景

(3)《千金方》唐孙思邈

(4)《神农本草经》

(5)《黄帝内经》

(6)《难经》

(7)《脉经》

音乐作品分析题

27、分析下列谱例

要求:

(1)写出****名称。(3分)

(2)画出****图示。(4分)

(3)写出乐曲的****。(4分)

(4)写出旋律的两种主要****。(4分)

参考答案:

(1)再现单三部曲式

(2)

ABA,

IIfIII

aa'bb'aa"

222223

(3)C自然大调转a和声小调转C自然大调

(4)变化重复、自由模进

教学设计题

28、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

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

教学对象:八年级论里

教学内容: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要

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

中至少包对话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10分)

G大UI・荻小・■

tfl--

|A

«tJI

■••.J

■■■••

•••

t*二

?■

1•

•・•・

教学材料:这是一首室内乐作品,体现了梦的音乐风格

特征一优美、清新、流畅,充满活力。室内乐最初是指在贵

族的客厅里演奏的音乐,是和教堂音乐剧场音乐相对而言的。

近代的室内乐是指使用两种以上的乐器,而每种乐器占有同

等地位的小型音乐演奏形式。

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体验室内乐的特点,学

生能够对西洋室内乐感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拓宽音乐

文化视野。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

活动,主动探究,提高音乐感知力与分析能力。

知识与技能:理解乐曲的主要音乐主题,认识和了解维

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重点:欣赏弦乐合奏《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

体验室内乐的特点。

(2)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不想长大》与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

比较其音乐主题,使学生了解《不想长大》的部分旋律源自

于《第四十交响曲》的音乐主题,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莫扎

特音乐作品的强烈兴趣。

2.学生展示并介绍课前收集的莫扎特相关资料。教师结

合学生的表现进行补充或总结。

3.完整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一边

欣赏,一边利用课件展示不同主题的旋律线条,引导学生熟

悉主要的音乐主题。

4.教师介绍乐曲的结构形式及乐曲的风格特征。歌嘎

5.欣赏主题一

提问:这样的旋律进行给你怎样的感受?(节奏鲜明)

6.教师介绍:主题一音乐为那不勒斯风格,以主和弦及

属和弦的分解和弦音构成旋律,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

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

7.欣赏主题二。

提问:这段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能联想到什么场景?

(给人们一种庄重典雅的印象,使人很容易地联想到宫廷舞

蹈的场面。随后,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

中)

8.哼唱主题二,感受倚音带来的不同效果。教师简介旋

律的发展手法。

9.欣赏主题三和主题四,边听边思考:用怎样的词汇形

容这首作品最贴切?(优美、抒情、温柔、靓丽、富于青春

气息等)

10.完整欣赏,思考:室内乐和交响乐在听觉效果上有

什么不同?学生相互交流后回答。

11.教师介绍室内乐的基本知识。

12.拓展欣赏谭盾的第一弦乐四重奏《风雅颂》,感受

这类体裁的中国作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13.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课后欣赏各类

室内乐作品。

(3)设计意图

本课欣赏的是莫扎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引导

学生深入了解西洋古典音乐的重要作品,所以设计了较为充

分的体验与深入的分析,包括初听、复听、整体听、分段听;

学习作曲家、音乐体裁、表现形式、分析音乐要素等等。因

为这种深八的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至关重

要。从而达到《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

念的要求。

案例分析题

29、孙老师本学期组建***参加全市比赛,虑到排练时

间与人员都可能不足,孙老师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在上半学

期的音乐课上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并适当的利用****进行排

练。期中考试后,她选择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组校合唱团集训,

最终,合唱团在全市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

本理念,分析孙老师教学中的**(7分),并说明理由(8

分)。

参考答案:

(1)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基本

理念。孙老师在上半学期时在课上开展合唱教学,在期中考

试后选择优秀学生组建合唱团的做法体现了这一点

(2)符合“强调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孙老师带领

学生们学习、排练合唱曲目,并参加比赛的做法,符合这一

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强化和加深学生

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习

金字塔这课为例)

课例点评题

30、依据《义务教育一月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

理念,对教学设计中展开阶段*****进行分析。(7分),并

提出**建议。(8分)

【课程名称】《丝路花雨》片段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主要目标】

1.能熟练地用竖笛合奏《丝路花雨》片段【教学过程片

段】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基础训练

(1)C大调音阶练习

(2)G大调音阶练习

(3)G大调长音音阶练习:每个音持续4拍,第一遍一

个音换一次气,第二遍两个音换一次气币

(4)半音阶练习

(5)半音阶长音练习:方法同(3)

(6)平行三度分声部练习:全班分为两组,两组起始

音相差三度,各自开始以音阶形式练习吹奏。(7)平行五

度分声部练习:方法同(6)

2.分声部练习乐曲

(1)两组学生,一组练习第一声部,一组练习第二声

部。

(2)练习10分钟后,再两声部互换,继续练习

练习提示:1.演奏时注意换气与分句。

2.吐音保持足够的时值,清晰有力。

3.介绍《丝路花雨》的创作背景

4.欣赏舞剧《丝路花雨》片断

参考答案:

优点:

(1)教师引导学生首先进行竖笛基础训练的做法符合”

强调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

(2)教师的做法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问题:

(1)教学重点放在了练习上,忽略了对乐曲的审美体

验,不符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2)在展开阶段中基础训练花费时间较长,训练方式

单一,不符合“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3)授课过程中没有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活动,不

符合"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

改进建议:

(1}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授课逻辑体现以‘音乐审美为

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2)展开阶段除了基础练习的方式、分声部练习的方

式以外,可开展师生合作、即兴编创等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理解音乐内容。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可能存在偏差。

202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

中学科三

高中音乐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首歌曲是为**女音创作的?()

A、《打起手鼓唱起歌》

B、《***》

C、《祖国,慈祥的母亲》

D、《玛依拉变奏曲》

答案:D

解析:花腔女高音指美声唱法中具有花腔技巧的女高音,

主要在高音区的炫技演唱,音域比一般女高音还要高。A项

《打起手鼓唱起歌》属于女中音作品;B项属于男高音作品;

C项属于男中音作品。故本题选D。

2、下列哪件乐器在演奏中通常使用****()

A、钢琴

B、古钢琴

C、小提琴

D、管风琴

答案:C

解析:钢琴在演奏中通常按照十二平均律来进行演奏;

手风琴,兼具独奏和伴奏的键盘乐器,右手是以十二平均律

结构的钢琴键盘形式,左手是键钮的手风琴;小提琴,是一

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管风琴,气鸣式键盘乐器,流传

于欧洲的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故本题选C。

3、下面谱例中,1-4小节为A段,5-8小节为B段,

谱例***是()

A、两段体A

B、两段体AB

C、三段体ABA

D、三段体ABB

答案:B

解析:1-4小节为A段,5-8小节为B段,由两个明显

的段落组成,前后形成对比,属于二段体AB的形式。故本

题选Bo

4、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

订)》,下列哪个模块属于高中音乐模块必修课程?()

A、唱歌

B、音乐创编

C、音乐与舞蹈

D、合奏

答案:D

解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

订)》中课程涉及以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

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六大模块为必修(选学)课程,以合

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

六个模块为选择性必修课程。故本题选D。

5、“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情感,尤其用来表

达内心的挣扎等极端感情,忽略对信息的描绘",这句话体

现的***是()

A、极简主义

B、后现代主义

C、表现主义

D、结构主义

答案:C

解析:C项是指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

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的扭曲和抽

象化,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A项极简主义是指在于极

力追求简约,并且拒绝违反这一形态的任何事物;B选项把

语言符号所表示的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D项是20世纪50

年代美国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以知识结构为中心

的课堂理论,也称结构主义课程论。故本题选C。

6、在歌唱教学中,小红同学有一个变化音程始终唱不

准,于是何老师在她的“音乐成长记录册”上写下评语:"

该名学生音乐素养不足,不建议继续学习音乐。”教师的这

一行为违背了***的哪些原则?()

A、指向性

B、能动性

C、可操作性小

D、发展性

答案:D

解析:因为学生音没有唱准,老师直接判定该学生不适

合学习音乐,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没有认识到学生

是发展中的人。因此该教师的行为违背了发展性评价原则。

故本题选D。

7、老师在音乐编创课程上对比分析了《****》和《好

汉歌》,其主要教学目的是()

A、引导学生体会创作歌曲与民歌的关系

B、讲授和声与钢琴伴奏织体等相关知识

C、讲授曲式、配器等相关知识

D、引导学生了解民歌的体裁形式

答案:A

解析:教师在音乐编创课程上对比分析两首作品,是培

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和审美感知的体现,学生通过对比分析

乐曲,能从整体上认知音乐艺术的音响特征和文化背景,从

作品本体和音乐表现要素体验音乐美感,领悟作品表现的意

图;从文化角度关注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认知作品产生的

历史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故本题选A。

音乐编创题

8、将下面谱例中的音乐材料发展为8小节的乐段。

要求:

(1)至少运用一次模进的创作手法。(4分)(2)**

调性明确。(2分)

(3)运用***的旋律发展手法。(4分)

参考答案:

二二二卅f『卜白"匕

音乐作品分析题

9、分析下面谱例。(缺图)

要求:

(1)写出乐曲的**.(2分)

(2)写出全曲的**结构名称。(5分)

(3)写出176小节的曲式**名称。(5分)

(4)写出合唱曲两个声部间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bE大调

(2)再现一段休士地15间歌(这里不对,看不懂)(3)

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4)两个声部呈现出主调的特点,上下声部歌词一致,

节奏一致,旋律主要以三度音程关系构成为主,中间偶尔使

用同度、四度和五度音程,增加音响上的色彩感。

教学设计题

10、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

修订)》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

高中必修"音乐编创"模块学生。教学内容:以歌曲《清明》

为例,运用“起承转合”手法为古诗词《江雪》创作旋律。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与**其中至少包

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10分)

教学材料: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洲一^

/播

,r声仝?区©川也&_!?厂/£五曲

%「海鼠饵处方,改1,号衣凡

起承转合:中国传统曲式结构原则之一。'起"主题

最初陈述;“承”承接主题的乐思;“转”通过**的方法

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合”对音乐的*与总结。

参考答案:

(D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起承转合”的发展手

法,并对《江雪》进行创作旋律。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

创编、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探究

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将音乐用于生活,从而提升对传

统音乐的学习兴趣。难点:运用“起承转合”进行旋律编创。

(2)

一■、导入

老师朗诵《清明》诗词,并提问:”朗诵的作品是什么?

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从而引出本课。

二、新课教授

(一)初听歌曲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聆听思考:这个旋律给你一种什么

感觉?旋律中的歌词是谁的作品?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旋律呈现出波浪式进行,舒缓,悲凉,有民

族特点,歌词是杜牧的《清明》;

(二)哼唱旋律

1.学生哼唱旋律,并对曲谱进行乐句划分。学生自由回

答。教师总结:旋律由四个乐句构成。

2.小组观察讨论每个乐句间的特点。

教师总结

5.学生根据课前资料搜集,讲解起承转合相关内容。

教师总结

6.学生朗读歌词并体会歌词与旋律的关系,然后进行模

唱。

(三)拓展延伸

播放李叔同《送别》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学生思考这两首作品中的起承转合句以及有什么特点。

(四)创编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为《江雪》进行创编,要求运用“起承

转合”的手法。创编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教师给予

肯定性评价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总结今日所学。

(3)导入:诗词导入不仅与语文知识相关联,同时也

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引入

本课,符合“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的课程基本理

念,做到了“课未始,兴已浓”的作用。

初听环节: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对歌曲进行初步感知,

感受歌曲的特点与情绪,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做到了

“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的基本理念。

哼唱旋律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乐句构成以及观察乐

谱特点的方式引出起承转合的概念,这种教学的方式具有引

导式、启发式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学

习重点。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创编环节: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江雪》进行编创,

通过这种实践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也

培养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做到了“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

潜能”的基本理念。

案例分析题

11、王老师在本学期**模块最后一节音乐课上,组织全

班进行笔试,并告诉学生这次考试的分数将作为本学期的总

评成绩。考试过程中,王老师发现小兰趴在桌子上,她的试

卷放在一边,卷面一片空白。王老师走过去拍醒了她,轻轻

地问:你怎么不答题?小兰回答:“不是唱歌、弹琴这些最

重要吗?为什么不考这些,只考音乐理论知识?我不喜欢被这

些知识。”王老师说:'好吧,那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不做题,这学期就没有音乐成绩。"

问题: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基本理念,分析王老师存在的问题(7分),并针对问题提

出改进建议。(8分)

参考答案:

(1)违背了“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的基本

理念。学生通过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情

感体验,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王老师在期末考试

时只对音乐理论知识进行考核,忽略了音乐实践性,因此该

行为不符合"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的基本理念。

(2)违背了“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

理念。高中音乐课程对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评价,应从音乐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出发,对应各模块学业质量水平,依

据具体课程内容和不同模块教学实施方式,科学构建具有音

乐学科教学及音乐艺术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王老师只用笔

试对音乐理论知识进行考查,且笔试成绩为最终的评价结果,

评价较片面,不符合"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的基

本理念。

(3)违背了“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的基本

理念。音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过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动力,是提升审美情趣的重要

前提。小兰同学不喜欢只考音乐理论知识,没有答题的行为

可以看出她对本次考核的方式不满意,这会影响她对今后音

乐课失去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当小兰同学说完自己的不想答

卷的理由后,王老师的回答会让小兰同学不仅对今后的音乐

课失去兴趣,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该老师的行为

是错误的。

(4)违背了“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的基本

理念。学校开设丰富多样的音乐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切实满足学生对音乐艺术不同形式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

展需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

分展现音乐教学的生动活力,凸显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定

教的教育理念。而与之对应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采

用与教学相符合的内容和形式。小兰同学对唱歌、弹琴更感

兴趣,而王老师只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查,没有满足学生

发展的需求,故而违背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改进建议:

(1)评价方式多元化,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2)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实践活动并重。

(3)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反馈要进行认真反思,积极

调整,多关心学生,切不可向案例中对学生说出伤害师生情

谊的话。

课例点评题

12、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

修订)》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展开阶段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