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_第1页
人教部编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_第2页
人教部编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_第3页
人教部编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_第4页
人教部编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人教部编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kūlōnghùnluànwéichízhìxùkěbēi

gǎngwèizhǔzǎipōukāidiàoqiǎnchuānsuō

窟窿;混乱;维持;秩序;可悲;岗位;主宰;剖开;调遣;穿梭

拼音;字形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窟。窿、维、秩、宰、剖、遣”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解析为:窟窿、混乱、维持、秩序、可悲、岗位、主宰、剖开、调遣、穿梭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查字典填上空。

“遣”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遣”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派;打发;②排解;发泄。在下列词语里“遣”应选择哪种解释?(填序号)派遣消遣

Q;qian;辶;10;①;②

字义;汉字查字典

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述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派遣:派往某特定目的地。遣:派;打发。消遣: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消闲解闷。遣:排解;发泄。

故解析为:Q、qian、辶、10、①、②

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

3.照样子,写词语。

(1)例:阴森森(ABB)。

(2)例:小心翼翼(ABCC)。

(3)例:许许多多(AABB)。

(1)干巴巴、乱蓬蓬、黑沉沉

(2)得意扬扬、大腹便便、风尘仆仆

(3)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词形

(1)从给出的词语“阴森森”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从给出的词语“小心翼翼”来看,是ABCC式结构,即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从给出的词语“许许多多”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故解析为:(1)干巴巴、乱蓬蓬、黑沉沉

(2)得意扬扬、大腹便便、风尘仆仆

(3)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4.选择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神态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环境描写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2)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吆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3)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1)D

(2)B

(3)C

修辞手法

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A.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B.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C.动作描写(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D.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故解析为:(1)D(2)B(3)C

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根据课文内容填上空。

(1)这篇课文的是(国家)的。

(2)《“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了“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遇难的事,其中对哈尔威船长进行了描写和描写,塑造了一个的船长形象。

(1)法国;维克多·雨果

(2)语言;动作;略

课文内容理解

(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测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A.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B.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C.动作描写(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D.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故解析为:(1)法国、维克多·雨果(2)语言、动作、略

(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6.选词填上空。

(1)威严严肃

①就在这时,船长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

②李老师态度地批评了小明。

(2)违背违抗

①没有一个人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②学生不能有学生守则的行为。

(3)竟然偶然依然

在一个机会里,我在黄山又碰到了二十前小学教我的刘老师,他年过半百身体那么强健。

(4)只要……就……虽然……但是……只有……才——

哈尔威特长葬身大海,他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因为勇于为人民做出牺牲的,他能得到人们永久的怀念。

(1)威严;严肃

(2)违抗;违背

(3)偶然;竟然;依然

(4)虽然;但是;只有;才

词汇运用

(1)选词填上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威严:①严厉;严肃。②权势。③尊严。严肃:①神态、气氛庄重,使人敬畏。②指作风态度认真。

(2)违抗:是不听指挥,不服命令。违反:是不遵守规则。

(3)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偶然: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依然:照往常,依旧。

(4)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虽然……但是……”;②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只有……才……”;

故解析为:(1)威严、严肃(2)违抗、违背(3)偶然、竟然、依然(4)虽然、但是、只有、才

(1)—(3)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解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4)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7.根据课文内容填上空。

(1)这篇课文的是(国家)的。

(2)《“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了“诺曼底号”轮船的事,其中对哈尔威船长进行了描写和描写,塑造了一个的船长形象。

(1)法国;维克多·雨果

(2)在海上被撞遇难的;语言;动作;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测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的写作目的或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解析为:(1)法国、维克多·雨果

(2)在海上被撞遇难的;语言;动作;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8.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十七岁,是1863年造的。

(2)沉沉夜雾的黑点,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是一座山峰。

(3)哈尔威船长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1)拟人

(2)比喻

(3)反问

修辞手法

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把船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2)把“沉沉夜雾的黑点”比作“一个幽灵、一座山峰”,是比喻。(3)用反诘的语气表述一个肯定的意思,解析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故解析为:(1)拟人(2)比喻(3)反问

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9.对课文中“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他自己忘记了。”这句话,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最恰当()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也有点慌,一时忘了船上的确切人数。

B.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C.天黑、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清点人数,60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嘈杂,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B

课文内容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这句话说明了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故解析为:B

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二、阅读理解

10.课内阅读。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1)用波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选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震荡的可怕。

(3)在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

①这句话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混乱场面。

②写场面的混乱,更能烘托出哈尔威船长镇定、沉着、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1)震荡可怕极了

(2)人;海水;轮机火炉

(3)②

语段阅读

(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开头。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解析为:(1)震荡可怕极了;

(2)人、海水、轮机火炉;

(3)②

(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1.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为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伯诺德夫人知道,①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里的秘密就会_______(显露__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宣告结束。她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她轻轻把蜡烛吹灭。

轻松的心情没有_______(持续连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儿子杰克伸手端起烛台:“天真冷,我去抱些柴来生个火吧。”中尉一下夺回烛台:“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②孩子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抱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③烛光摇着,发出_______(微弱__细微)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④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找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词句赏析,判断对错。

①句①中两个“秘密”的意思是相同的。

②句②中“厄运”是指法国要打败仗。

③句③属于环境描写,烘托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④句④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伯诺德夫人紧张、憎恨的心情和德军的凶恶。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的具体行动。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灭蜡烛。

大儿子,。

小女儿,。

(4)说说母子三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1)暴露;持续;微弱

(2)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

(3)借口抱柴;端起烛台;推说睡觉;拿走烛台

(4)镇定、勇敢、机智。

记叙文

(1)选词填上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显露微微的露出,而暴露是露出很多。持续:保持了一段时间。连续:一次性完成的。微弱:又小又弱;指优势不大(形容人的外表,体态为主)。细微:十分精确的,精密计量的,敏锐分析的;细小隐微;卑贱。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①句①中两个“秘密”的意思是不相同的。第一个“秘密”是情报在蜡烛里;第二个“秘密”是情报的内容。②句②中“厄运”是指孩子明白德军一旦发现藏在蜡烛里的秘密情报,一家三口就会结束生命,情报站也会遭到破坏。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选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解析。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解析为:(1)暴露;持续;微弱;

(2)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

(3)借口抱柴、端起烛台、推说睡觉、拿走烛台;

(4)镇定、勇敢、机智。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三、语言表述

12.电影院里,一场火灾不幸降临,观众乱成一片。如果你是电影院工作人员,你必须在五分钟内指挥观众有序退场。请把你要和观众说的话写下来。(不超过60字)

同志们,大家不要慌乱,我是电影院的工作人员,请大家根据地面和墙上的箭头指示,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依次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动作要快,我们只有五分钟的时间。

语言表述

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写作,考生答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根据既定的写作条件写作。

故解析为:同志们,大家不要慌乱,我是电影院的工作人员,请大家根据地面和墙上的箭头指示,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依次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动作要快,我们只有五分钟的时间。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13.小练笔。

后来克莱芒成了船长,经常经过哈尔威船长牺牲的海域。有一天,他给哈尔威船长写了一段话,请你补充完整。

亲爱的哈尔威船长,我的师傅,您昔日的见习水手克菜芒长大了。。

您知道吗?我已经成了一名船长,走的就是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我们从前走的那条航线。每当驶过这里,我总会鸣笛三声,作为对您的问候。哈尔威船长,您的孩子看您来了。夜深了,海雾升起来了。透过这薄雾,我似乎又回到了1870年3月17日,又回到了那个刻骨铭心的夜晚。啊,我永远忘不了……此时此刻的我,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十年之前,那个灾难突降的深夜,如果没有您,船上的人们就不能顺利逃生,我也活不到今天。我真想叫您一声“父亲”!向您敬礼!

语言表述

写的写作要求: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统一性。就是主题的统一,人物的统一,线索的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在续写时紧扣所给原文的中心,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不得脱离原主题而另起炉灶。续写部分与原文有机结合,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就是说所续之文与所给之文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衔接处要自然、圆滑。前文交代的情节,后面要照应,结构上不残缺。因此读懂、读透所给原文是续写最关键的一环。一般来说,对于所给文至少要读三遍,划出人物,找出线索,抓住细节,然后再认真分析原文主题进行合理想象。

故解析为:您知道吗?我已经成了一名船长,走的就是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我们从前走的那条航线。每当驶过这里,我总会鸣笛三声,作为对您的问候。哈尔威船长,您的孩子看您来了。夜深了,海雾升起来了。透过这薄雾,我似乎又回到了1870年3月17日,又回到了那个刻骨铭心的夜晚。啊,我永远忘不了……此时此刻的我,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十年之前,那个灾难突降的深夜,如果没有您,船上的人们就不能顺利逃生,我也活不到今天。我真想叫您一声“父亲”!向您敬礼!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故事结尾的能力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23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kūlōnghùnluànwéichízhìxùkěbēi

gǎngwèizhǔzǎipōukāidiàoqiǎnchuānsuō

2.查字典填上空。

“遣”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遣”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派;打发;②排解;发泄。在下列词语里“遣”应选择哪种解释?(填序号)派遣消遣

3.照样子,写词语。

(1)例:阴森森(ABB)。

(2)例:小心翼翼(ABCC)。

(3)例:许许多多(AABB)。

4.选择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神态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环境描写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2)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吆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3)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5.根据课文内容填上空。

(1)这篇课文的是(国家)的。

(2)《“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了“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遇难的事,其中对哈尔威船长进行了描写和描写,塑造了一个的船长形象。

6.选词填上空。

(1)威严严肃

①就在这时,船长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

②李老师态度地批评了小明。

(2)违背违抗

①没有一个人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②学生不能有学生守则的行为。

(3)竟然偶然依然

在一个机会里,我在黄山又碰到了二十前小学教我的刘老师,他年过半百身体那么强健。

(4)只要……就……虽然……但是……只有……才——

哈尔威特长葬身大海,他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因为勇于为人民做出牺牲的,他能得到人们永久的怀念。

7.根据课文内容填上空。

(1)这篇课文的是(国家)的。

(2)《“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了“诺曼底号”轮船的事,其中对哈尔威船长进行了描写和描写,塑造了一个的船长形象。

8.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十七岁,是1863年造的。

(2)沉沉夜雾的黑点,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是一座山峰。

(3)哈尔威船长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9.对课文中“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他自己忘记了。”这句话,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最恰当()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也有点慌,一时忘了船上的确切人数。

B.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C.天黑、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清点人数,60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嘈杂,哈尔威船长情急之中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二、阅读理解

10.课内阅读。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1)用波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2)选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震荡的可怕。

(3)在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选项()。

①这句话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混乱场面。

②写场面的混乱,更能烘托出哈尔威船长镇定、沉着、临危不乱、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

11.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为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伯诺德夫人知道,①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里的秘密就会_______(显露__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宣告结束。她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她轻轻把蜡烛吹灭。

轻松的心情没有_______(持续连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儿子杰克伸手端起烛台:“天真冷,我去抱些柴来生个火吧。”中尉一下夺回烛台:“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②孩子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抱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③烛光摇着,发出_______(微弱__细微)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④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找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词句赏析,判断对错。

①句①中两个“秘密”的意思是相同的。

②句②中“厄运”是指法国要打败仗。

③句③属于环境描写,烘托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④句④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伯诺德夫人紧张、憎恨的心情和德军的凶恶。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的具体行动。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灭蜡烛。

大儿子,。

小女儿,。

(4)说说母子三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三、语言表述

12.电影院里,一场火灾不幸降临,观众乱成一片。如果你是电影院工作人员,你必须在五分钟内指挥观众有序退场。请把你要和观众说的话写下来。(不超过60字)

13.小练笔。

后来克莱芒成了船长,经常经过哈尔威船长牺牲的海域。有一天,他给哈尔威船长写了一段话,请你补充完整。

亲爱的哈尔威船长,我的师傅,您昔日的见习水手克菜芒长大了。。

解析解答部分

1.窟窿;混乱;维持;秩序;可悲;岗位;主宰;剖开;调遣;穿梭

拼音;字形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窟。窿、维、秩、宰、剖、遣”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解析为:窟窿、混乱、维持、秩序、可悲、岗位、主宰、剖开、调遣、穿梭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Q;qian;辶;10;①;②

字义;汉字查字典

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述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派遣:派往某特定目的地。遣:派;打发。消遣: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消闲解闷。遣:排解;发泄。

故解析为:Q、qian、辶、10、①、②

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

3.(1)干巴巴、乱蓬蓬、黑沉沉

(2)得意扬扬、大腹便便、风尘仆仆

(3)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词形

(1)从给出的词语“阴森森”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从给出的词语“小心翼翼”来看,是ABCC式结构,即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3)从给出的词语“许许多多”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故解析为:(1)干巴巴、乱蓬蓬、黑沉沉

(2)得意扬扬、大腹便便、风尘仆仆

(3)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平平安安

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4.(1)D

(2)B

(3)C

修辞手法

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A.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B.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C.动作描写(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D.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故解析为:(1)D(2)B(3)C

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1)法国;维克多·雨果

(2)语言;动作;略

课文内容理解

(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测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A.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B.语言描写(是一种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C.动作描写(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D.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故解析为:(1)法国、维克多·雨果(2)语言、动作、略

(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6.(1)威严;严肃

(2)违抗;违背

(3)偶然;竟然;依然

(4)虽然;但是;只有;才

词汇运用

(1)选词填上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威严:①严厉;严肃。②权势。③尊严。严肃:①神态、气氛庄重,使人敬畏。②指作风态度认真。

(2)违抗:是不听指挥,不服命令。违反:是不遵守规则。

(3)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偶然: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依然:照往常,依旧。

(4)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故选“虽然……但是……”;②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只有……才……”;

故解析为:(1)威严、严肃(2)违抗、违背(3)偶然、竟然、依然(4)虽然、但是、只有、才

(1)—(3)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解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4)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7.(1)法国;维克多·雨果

(2)在海上被撞遇难的;语言;动作;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课文内容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测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的写作目的或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解析为:(1)法国、维克多·雨果

(2)在海上被撞遇难的;语言;动作;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8.(1)拟人

(2)比喻

(3)反问

修辞手法

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1)把船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2)把“沉沉夜雾的黑点”比作“一个幽灵、一座山峰”,是比喻。(3)用反诘的语气表述一个肯定的意思,解析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

故解析为:(1)拟人(2)比喻(3)反问

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9.B

课文内容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这句话说明了灾难刚降临,哈尔威船长就已经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故解析为:B

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0.(1)震荡可怕极了

(2)人;海水;轮机火炉

(3)②

语段阅读

(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开头。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解析为:(1)震荡可怕极了;

(2)人、海水、轮机火炉;

(3)②

(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1.(1)暴露;持续;微弱

(2)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

(3)借口抱柴;端起烛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