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湖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仰韶文化的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除农耕外,仰韶文化时期的人显然还进行渔猎。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制的鱼钩、鱼叉、箭头等。在发掘的动物骨头中,除猎取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大量狗和猪的骨骼,羊比较少。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①已经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和农业②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③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④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考古发现,仰韶文化的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除农耕外,仰韶文化时期的人显然还进行渔猎,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处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期,已经开始出现原始畜牧业和农业,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①②符合题意。③: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新石器时期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③不符合题意。④:封建社会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私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原始公社的瓦解而产生,是产生阶级和剥削的基础。在人类历史上,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A.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B.生产工具归家庭私有C.个体劳动逐渐盛行 D.氏族成员地位不平等〖答案〗A〖解析〗AB: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了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故A正确,B不选。C: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但这不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故C不选。D:氏族成员地位平等,故D不选。故本题选A。3.在奴隶社会,存在着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大对立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在阶级社会中,划分不同阶级的主要标准是A.依据人们在劳动中创造财富的多少B.依据人们对历史发展的不同贡献C.根据人们获取财富的方式以及多寡D.根据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答案〗D〖解析〗D: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是划分不同阶级的主要标准,D符合题意。ABC:该三项均不是划分不同阶级的主要标准,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恩格斯说,在原始社会,生产发展到社会第一次大分工时,就已经有奴隶出现,而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奴隶已成为农业、手工业的主要劳动力,这时国家尚未出现。只有阶级形成,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这表明①阶级出现是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②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阶级性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④国家由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集团组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①:生产力的发展是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①错误。②③:只有阶级形成,当两个对立的阶级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这表明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阶级性,也说明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②③正确切题。④: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但不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集团组成,④错误。故本题选C。5.下图是封建社会金字塔式的等级制度。根据图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封建等级制度阻碍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森严的等级制度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③与氏族制度相比封建等级制度是历史的倒退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形成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③: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主要标准是看其是否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封建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封建等级制度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氏族制度相比,封建等级制度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①③错误。②④:封建等级制度是指各地封建主之间依附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关系。古代被许多国家的多数君主采用以管理和巩固自己的统治范围。说明形成封建等级制度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据图示判断,也能得出相同结论,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挺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这反映了①资本家追逐利润过程和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性②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劳动价值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过程充满侵略、征服和掠夺④资本逐利的本性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③:材料反映了资本家的贪婪性,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其形成过程充满侵略、征服和掠夺,充满罪恶,①③符合题意。②: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②错误。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资本逐利的本性促使资本家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④错误。故本题选B。7.法国经济学家圣西门(1760~1825年)看到当时法国劳苦大众所遭受的苦难,立志做“工人阶级的代言人”。他的理想是依靠说服的办法,建立一种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实业制度”。为此,他把赚来的钱用于科学研究、结识教授虚心求教以及四处游历,但终以失败告终。圣西门失败的原因有①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资本剥削的秘密②仅从理性和正义角度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没有找到建立新社会的依靠力量和正确途径④仅仅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资本剥削的秘密,①错误。②:他的理想是依靠说服的办法,建立一种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实业制度”,说明仅从理性和正义角度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②符合题意。③: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建立新社会的依靠力量和正确途径,③正确。④: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④错误。故本题选C。8.170多年前,伴随工业革命的滚滚车轮,蒸汽机的轰鸣声淹没了无产者的苦难诉求,也唤醒了他们带着自己的政治要求大步走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冲破思想的侄桔,写出划时代巨著《宣言》,这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壮丽的日出”,开辟了人的精神原乡,擎起了全人类解放的一面光辉旗帜。《宣言》①宣告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②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③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③④:《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③④符合题意。①: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是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在《宣言》发表以前,①不符合题意。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之所以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称为“伟大跨越”,是因为这个国家①实行按需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②建立起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③实现了所有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④变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实行按需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且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是按需分配,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是按需分配,①排除。②④:十月革命建立了建立起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变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④正确。③:实现了所有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故本题选B。10.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但这个转折是一个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②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③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④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④→②→③〖答案〗A〖解析〗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传播马列主义,②排第一。①: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①排第二。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③排第三。④: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④排第四。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④。故本题选A。11.2023年7月1日,是成立102周年纪念日。102年前,红船破晓,东方日出。如今,巨轮巍巍,百川向海。一百多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多少巨变天翻地覆,多少进步日新月异,多少史诗震古烁今。回望来时路,那个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更加熠熠生辉。的诞生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③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②③:近代中国,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21年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2.某班同学就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力图用一句话反映三幅图的联系,下列描述最切题的是A.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B.1956年底我国成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群众踊跃参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作出的选择〖答案〗D〖解析〗AB:本题考查“三幅图的联系”,即要求从三幅图片联系角度对选项进行判断,A、B两项是对图1的描述,AB不符合题意。C:该选项是对图2、图3的描述,C不符合题意。D:该选项是对三幅图间联系的准确描述,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回答下列小题。13.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下列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①这一时期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创造性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③实现了“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和总任务④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目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面对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党领导人民筚路蓝缕,励精图治,以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英雄气概,有条不紊进行国家治理,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①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②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③教育医疗事业等得到了长足进步④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强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3.C14.A〖解析〗【13题详析】②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我国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创造性地开辟了适合于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和总任务,②③符合题意。①:我国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①错误。④: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上提出了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因此并不是在过渡时期实现了这目标,④错误。故本题选C。【14题详析】①③④:在这一时期,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而不是“强国”,故①③正确,④错误。②:材料指向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是精神上的变化,②排除。故本题选A。15.党的八大阐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大力发展我国工业生产 B.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体系C.集中力量调整生产关系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答案〗D〖解析〗D: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D正确。ABC:选项ABC均不是党和全国人民在八大时的主要任务,故ABC不选。故本题选D。1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可见,毛泽东思想是①毛泽东同志个人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④关于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①:毛泽东思想是人集体智慧的结晶,①错误。②③: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可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②③符合题意。④: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④错误。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爆发一次。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此次经济危机中被毁坏的炼铁炉,美国达92座,英国为72座,德国为28座,法国为10座。1933年,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毁在地里,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被销毁,丹麦有117000头牲畜被消灭。这种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并未绝迹。例如美国在1973-1975年的危机中,仅在1974年5月15日和16日两天,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牛奶垄断组织就把38000多加仑的优质鲜奶倒入水沟中。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爆发一次。〖答案〗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经济危机就难以治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回答第二种建国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的原因。(2)运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知识,分析的建国方案何以“最终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答案〗(1)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只有在领导下,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才能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在庆祝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历史得出的科学结论,它深刻揭示了“能”“行”“好”之间的内在逻辑。从党的百年历史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在于它具有真理力量,是“对”的理论;它坚持人民立场,是“好”的理论;它具有实践品格,是“实”的理论;它不断与时俱进,是“活”的理论。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答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开天辟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何完成救国大业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改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