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统计分析(评审人员继续教育XXXX)_第1页
事故统计分析(评审人员继续教育XXXX)_第2页
事故统计分析(评审人员继续教育XXXX)_第3页
事故统计分析(评审人员继续教育XXXX)_第4页
事故统计分析(评审人员继续教育XXX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中心电话:

E-mail:事故统计分析1课程简介第一部分企业事故统计分析中的常见问题;第二部分事故统计的相关标准介绍(部分

与发达国家的对比)第三部分系统化的事故原因分析第四部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条例(简介)2第一部分企业事故统计分析中

的常见问题3歪曲了事故统计中所谓的“统计”二字——浮躁的结果;几乎可以制订出“标准”的事故原因分析——隐瞒的心态;安全事故简单等同于“伤”和“亡”——敷衍的心态;有关标准的老化——依据的滞后;安监部门与工伤保险部门的统计结果差异——。。。。。无语;4第二部分事故统计的相关标准介绍(部分与发达国家的对比)

5一、伤亡事故、职业卫生统计和报送相关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统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统计[2012]111号);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安监总统计[2012]98号)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统计制度(试行);6二、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事故类别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7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害分析受伤部位:指人体受伤的部位,查表确定;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查表确定。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查表确定。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查表确定。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查表确定。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查分类表确定。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查分类表确定。8四、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害程度分类及事故程度分类9伤害程度分类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死亡;事故严重程度分类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9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0010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的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百万工时伤害率(A)=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0011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伤害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伤害严重率(B)=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0012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伤害平均严重率(N)=B/A=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13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

适用于以吨、立方米产量为计算单位的行业、企业使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吨)×万米木材死亡率=死亡人数/木材产量(立方米)×10000

14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重要提示:1、上述公式中,“平均职工人数”的真正含义是“处于工作危险中的人数”我国原劳动部门规定的千人率的分母称为“平均在册职工人数”,近似地等于上班的职工人数。

15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重要提示:2、同一个单位的职工,不同期间内其上班的时间不尽相同,即处于危险中的时间不同;不同单位的职工,其工作时间更不相同。有时,某些企业还会因一些原因停产一段时间。因此,严格地说,某期间内具有相同职工人数的单位,其真正处于危险中的劳动时间会千差万别。因此,以人为基数是有明显缺陷的。

16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重要提示:3、基数使用工时较为合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使用百万工时或千工时这样的基数,国际劳动统计会议早在1948年就通过使用频率、严重率的建议,其计算公式为:频率=丧失劳动能力伤害的件数/全部工时数×某期间某部门每工作一百万工时所发生的丧失劳动能力伤害的件数

17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重要提示:4、记录界限与计算界限为了预防事故,应当对造成轻微伤害的事故,甚至未造成伤害的“未遂”事故或“接近”事故,都应记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于事故发生情况的真实了解。从国家或行业的角度考虑,难以将轻微伤害的各种情况标准化成统一的尺度以使基层一致掌握,也容易出现不如实上报的情况。此外,对于伤害事故,还是应适当考虑不同程度伤害的相对重要性。

18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重要提示:5、作为国家或行业的统一要求,应当规定报告一定伤害程度以上的情况。不同国家规定的计算界限不同,俄罗斯和美国为1d,法国和印度为2d,德国和英国为3d,日本和马来西亚为4d。对企业,建议普遍提倡记录所有的伤害事故,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计算事故发生率。

19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重要提示:6、出勤率是计算总工时数的重要依据当出勤率是对全部职工而言时:总工时数=全部职工满勤的工时数×出勤率-因停产造成的非工作小时数+加班工时数当出勤率仅对工人而言时:总工时数=全部工人满勤的工时数×出勤率+全部职员的工时数-因停产造成的非工作小时数+加班工时数

20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重要提示:7、工时数的计算方法计算频率、严重率的难点在于分母的计算。总工时数的精确计算一般是比较复杂的。国外精确计算工时的依据是“时钟”(定时器)或“工资单”,但多数还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近似计算方法。21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重要提示:8、损失工作日计算方法:死亡或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定6000日。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分别按“截肢或完全失去机能部位损失工作日换算表”、“骨折损失工作日换算表”及“功能损伤损失工作日换算表”计算。未在表中规定数值的暂时失能伤害按歇工天数计。对于永久性失能伤害不管其歇工天数多少,损失工作日均按换算表中数值计算。各伤害部位累计超过6000日者,仍按6000日计算。22五、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规定的伤亡事故计算方法(续)重要提示:9、对于死亡和永久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美国等国家规定6000d,日本等国家及国际劳动统计会议规定为7500d。23六、GB/T15499-1995《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简介规定了定量记录人体伤害程度的方法及伤害对应的损失工作日数值。标准共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计算损失工作日:肢体损伤,眼部损伤,鼻部损伤,耳部损伤,口腔颌面部损伤,头皮、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骨盆部损伤,记住损伤,其他损伤。在每一类中又有许多小的类别,在计算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时,可以从大类到小类分别进行查表得到。24第三部分系统化的事故原因分析25一、事故的发生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

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作业环境的缺陷。有时,把作业环境的缺陷归入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的间接原因:

即管理原因或称为系统原因。请注意:间接原因是造成直接原因的原因!26二、企业对事故(包括日常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原因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作为评审人员,评审时该如何对待这些问题?请注意,安全生产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