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南京卷)_第1页
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南京卷)_第2页
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南京卷)_第3页
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南京卷)_第4页
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冲刺模拟试卷二(南京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中考考前冲刺模拟卷(南京)历史试卷二注意事项:1.本卷共28题,满分60分,考试用时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劳动工具和耕作方式得到了改进,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这一“劳动工具和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刀耕火种 C.耦犁 D.二牛抬杠2.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材料中率领“和平使团”的是(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班勇3.杜甫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通典·食货典》也载: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粮食收入。可见当时唐朝处于繁盛时期。这一案例表明,历史研究(

)A.无需依据文献记载 B.必须摒弃文学作品C.完全凭借考古发掘 D.应该重视史料互证4.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A.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 B.强化了元朝的正统地位C.激化了元朝内部的民族矛盾 D.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5.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基本价值的认同。下列图片说明了明清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特征是(

)A.儒学的独尊和完善 B.尊师重教的风气C.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D.皇权的不断强化6.1911年,梁启超夜泊马关,在春风楼感慨万千,遂写下:“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据此可知,梁启超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C.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由此可知梁启超主张(

)A.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变革科举推翻清朝 D.改革政治以铸新貌8.从这一刻开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了自己的武装,一路走向辉煌;从这一刻开始,一支新型军队以信仰淬火百炼成钢,一路走向胜利。“这一刻”是在(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9.如图是某代表出席会议的代表证。此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10.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习近平总书记也称赞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这是因为张謇主张(

)A.自强求富 B.科教兴国 C.实业救国 D.贸易富国11.下面四幅图片共同体现的主题,合适的是(

)A.民主与法治 B.社会主义建设C.改革与开放 D.挫折与失误1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新时期”指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出现建交热潮C.中美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中美正式建交13.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领域的成就。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14.在学习古代亚非文明时,九年级(1)班同学组织了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短剧表演,以下场景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首陀罗在田地里辛勤劳动 B.刹帝利在主持祭祀活动C.婆罗门命令军队出兵作战 D.吠舍在法庭上审讯犯人15.牛津大学在1167年因得到了英国王室的大力支持而快速发展,其校徽的主体部分由三颗王冠组成,中间为一本展开的书,书上有一句标语,意思是主照亮我。这反映了(

)A.中世纪大学地位高于王权与教会 B.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大学的产生C.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孕育了大学 D.大学受封建王权和教会的影响16.6世纪,中国文明开始大规模地传入日本┅┅由大陆波海而来的学生、教师、匠人和僧侣,不仅随身携来了新的宗教,还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实施 B.幕府统治的开始 C.幕府将军的形成 D.天皇大权的旁落17.这是一部不朽的名作,它赞美了现世生活,歌颂了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这部作品是(

)A.但丁的《神曲》 B.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D.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18.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是任性的,革命后,国王是认命的。“认命”指的是英国(

)A.殖民掠夺,建立了东印度公司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至上原则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19.从18世纪末开始,借助于蒸汽和钢铁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经济和国际力量的平衡,它作为新技术的先驱全面超越了它的对手,在推动全球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其它任何帝国无法达到的程度。材料中的“它”应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20.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吹响了工人阶级革命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它预示并指导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的发展。”该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拿破仑法典》21.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C.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 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2.某班同学组织主题图片展览,以下图片应确定的主题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交通工具的创新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社会生活的变化23.《帝国主义论》中写道:“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三国协约的形成C.德国进攻波兰 D.三国同盟的形成24.1921年春,列宁基于现实的考虑,决定利用资本主义的形式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这里的“现实”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B.集体农庄损害农民利益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D.苏联已经转变为工业国25.“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更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能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A.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C.是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D.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26.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社会治理、政治制度的安排上凝聚了政治智慧和治国的经验,中国古代是通过特定的政治制度实现了社会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1)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材料二

……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2)据材料指出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钱穆《国史新论》(3)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在下的政治制度”和“在上的政治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概括这两种政治制度的作用。(4)你对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有什么认识?27.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回答每一时代的重大课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摘编自王伟光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党史的精彩华章》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图片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将正确序号填入空格内)图1:___;图2:___;图3:___。(①解放战争②红军长征③抗日战争)(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理论成果。(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次会议谈谈你对其“划时代”意义的理解。(注意史论结合)(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8.近代历史上,英国的崛起之路给各国留下较多的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共产党宣言》材料二

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材料三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大国崛起》(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封建社会崩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英国封建社会最终崩溃的事件。(2)材料二中英王地位的变化源于哪一文件?“宪政体制”指英国哪一政治制度?据材料二分析当前英国政权模式的特点。(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孕育“崭新生产方式”的事件及其标志性成就。“崭新生产方式”是指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英国崛起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启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刀耕火种是原始农耕方式。排除B项;耦犁和“二牛抬杠”是汉朝时期开始出现的一种耕作方式。排除CD项。故选A项。2、A【详解】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西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张骞通西域的路线是长安出发—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A项正确;BCD项人物在张骞之后,并不是“凿空”,排除BCD项。故选A项。3、D【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诗和历史著作《《通典·食货典》的记载完全吻合,他们共同证明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体现了史料的相互印证,D项正确;历史研究必须注重史料,依据史料,排除A项;文学作品也是史料的一种,要善于进行甄别,排除B项;针对不同时期的历史需要不同的史料来印证,仅靠考古发掘是不正确的,排除C项。故选D项。4、A【详解】根据材料“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举措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A项正确;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强化了元朝的正统地位,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元朝内部的民族矛盾,排除C项;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D【详解】根据材料“北京城、锦衣卫印、南京贡院科举考场、军机处”可知,材料体现了明清时期,皇权不断强化。明朝时期,统治中心在北京;为了巩固统治,设置了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时期设置了军机处,使皇权达到了顶峰。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儒学的独尊和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尊师重教,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僚机构日益膨胀,排除C项。故选D项。6、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11年”和“十七年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感慨的历史事件是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A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与题干中“1911年”和“十七年中多少事”不符,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在1851年,与题干所述不符,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是1856年,与题干中“1911年”和“十七年中多少事”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变法过程是先变官制,然后依次是科举、学校、人才,强调了官制变革是所有变革的前提条件,D项正确;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并非梁启超当时主张,因为梁启超认为必须先改官制,排除A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主张,排除B项;梁启超当时不想推翻清朝,排除C项。故选D项。8、C【详解】根据材料“从这一刻开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了自己的武装,一路走向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这一刻”是南昌起义,C项正确;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首义,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武装起义,排除B项;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C项。9、A【详解】根据材料中图片信息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A项正确;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10、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张之洞是清朝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对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1860年开始的洋务运动中提出来的,反应了当时的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后所倡导的国富民强的道路,同时也在寻求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排除A项;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排除B项;题干信息中没有提到贸易富国,排除D项。故选C项。11、B【详解】根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一的“公私合营”反映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片二的毛驴拉大萝卜,反映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的浮夸风,图片三中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图片四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综合四幅图片可知,它们综合反映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B项正确;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主要表现是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只有图片三和图片四能反映出改革与开放的主题,只有图片二能反映出挫折与失误,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2、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表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所以,“新时期”指的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中美关系,中国出现建交热潮是中美关系改善产生的影响,排除B项;1972年,中美还没有建交,“中美确立战略伙伴关系”不符合1972年中美关系的实际情况,排除C项;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D项。故选A项。13、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②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公私合营后工商业界代表向毛主席报喜;③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④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因此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项正确;BCD三项不正确,排除。故选A项。14、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和手工业;因此首陀罗在田地里辛勤劳动,符合题意历史史实,A项正确;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排除B项;婆罗门,掌管祭祀,排除C项;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排除D项。故选A项。15、D【详解】结合材料中“校徽的主体部分由三颗王冠组成,中间为一本展开的书,书上有一句标语,意思是主照亮我”,可以得出,材料反映了大学受封建王权和教会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牛津大学在1167年因得到了英国王室的大力支持而快速发展”、“主照亮我”刻于校徽的中心,可以得出中世纪大学的地位低于王权和教会,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商品经济”,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城市,排除C项。故选D项。16、A【详解】据材料6世纪,中国文明开始大规模地传入日本,结合所学可知,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A项正确;12世纪晚期,镰仓幕府开始,日本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17、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神曲》。《神曲》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各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神曲》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A项正确;《哈姆雷特》是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排除B项;《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排除C项;《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排除D项。故选A项。18、B【详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是任性的,革命后,国王是认命的。“认命”指的是英国保留国王,确立议会至上原则,B项正确;“认命”指的是英国保留国王,确立议会至上原则,与殖民掠夺无关,排除A项;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英国保留了君主制,排除D项。故选B项。19、A【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末开始”“蒸汽和钢铁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确立了工厂制度。工业革命使蒸汽机作为动力机器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A项正确;美国、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飞速发展,排除BC项;材料与日本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0、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开放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使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C项正确;《权利法案》《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均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与“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21、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因此,两次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B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但依然是封建社会。因此,两次改革都没有改变俄国社会性质,排除A项;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的是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排除C项;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22、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诺贝尔发明炸药、白炽灯与汽车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所以,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排除A项;诺贝尔与交通工具的创新无关,排除B项;没有体现社会生活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23、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A项正确;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集团形成后,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排除BD项;德国进攻波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排除C项。故选A项。24、C【详解】当时的“现实”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导致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C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是1932年。排除A项;集体农庄是20世纪30年代,排除B项;苏联转变为工业国是1937年,排除D项。故选C项。25、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正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排除A项;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是冷战时期的格局,排除B项;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26.(1)郡县制;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由皇帝直接任命。(2)权力被削弱;推行推恩令。(3)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4)合理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治,推动社会的发展。【详解】(1)根据材料一“秦统一后,嬴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根据材料一“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可知,郡县制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根据材料一“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可知,郡县制下地方的行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2)根据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被削弱;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3)根据材料三“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结合所学可知,“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科举制;根据材料“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结合所学可知,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三“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可知,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4)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综合分析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如合理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治,推动社会的发展。27.(1)

图一:②;。

图二:③;

图三:①。(2)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任意两项成果即可)(3)“划时代”意义: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从而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党的十八届三中首次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围绕这个总目标进行了“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任选其中一次会议,结合其划时代地位,列举一个以上史实,论述条理清晰)(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走改革发展道路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小题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图一是百姓十送红军,故选②红军长征;抗日根据地军民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图二是敌后战场的地道战,故选③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此时也正值解放战争时期,图三是解放区人民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故选①解放战争。【小题2】根据“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题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