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及其代谢调节课件_第1页
黑色素及其代谢调节课件_第2页
黑色素及其代谢调节课件_第3页
黑色素及其代谢调节课件_第4页
黑色素及其代谢调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3/11黑色素及其代谢调节2024/3/12

人的肤色不同???2024/3/13

thevariationsinpigmentationofthehair,eyes,andskinarethemostnobviousphenotypesthatdistinguishhumanpopulations

黑色素是动物皮肤或者毛发中存在的一种黑褐色的色素,由一种特殊的细胞即黑色素细胞生成并且储存在其中正是由于黑色素的存在,皮肤才有了颜色。肤色(skincolor)被认为是与人种差别具有重要关系的标志。黑色素颗粒的其数量、密度、分布等决定着肤色。

2024/3/14黑色素的代谢过程:

2024/3/15在酪氨酸酶上的调节

SLC24A5andSLC45A2

albino(TYR)

酪氨酸家族brown(TRP-1/gp75)

slaty(TRP-2/DT)Pmel-17(stablin)

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基因1(Melanocortin1receptor,MC1R)

抗坏血酸紫外线基化合物2024/3/162024/3/17

2024/3/182024/3/19radiationisconsideredbecausedarkskinoffersmoreprotectionfromUVirradiationatorneartheequator,andpaleskinprotectspeoplefromvitaminDdeficiencyathigherlatitudes

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产生麦拉宁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多巴黑色素层层移动,肌肤表皮层形成雀斑、晒斑、黑斑等TheproductsencodedbyboththeSLC24A5andSLC45A2genesarepredictedtofunctionastransportersandmaytakepartinmelaninsynthesis人类和斑马鱼在这个基因的序列及功能上有很高的同源性。最近发现斑马鱼SLC24A5基因突变导致斑马鱼由灰色突变为金色。推测SLC24A5基因位于黑色素小体或其前体的细胞膜上,可能调节了黑色素细胞内pH并影响到酪氨酸酶的成熟和催化活力,进而造成了斑马鱼的金色表型。2024/3/110MCR编码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家族,与黑色素合成有关的受体主要是MC1R。MC1R又称促黑素细胞激素受受体,也是由毛色扩展位点编码而成,犬MC1R基因定位到犬5号染色体上,它是一种由317个氨基酸构成的肽类物质,当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G蛋白)结合时,激活膜上的环腺苷酸酶系统,产生cAMP,进一步激活酪氨酸激酶,它们二者的结合实现了对毛色的调控。2024/3/111

以抗坏血酸(维生素C)为例,如在这一反应中加入抗坏血酸,就会阻止多巴进一步氧化为多巴色素,并使已合成的多巴酶被还原为多巴,并能降低血清中的氧化酶的含量,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以致黑色素不能合成紫外线:一般情况下,紫外线能使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增强,使黑色素细胞增多,黑色体生成旺盛,移动加快。铜离子:酪氨酸酶是以铜离子作为辅基的,其活性与铜离子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白癜风患者血液和皮肤中铜或铜蓝蛋白值低于健康人对照组,至于铜、铜蓝蛋白值降低的原因可能与营养紊乱、或是铜的体内代谢失调及遗传缺陷等因素有关。基化合物:人体表皮内有一种有机化合物—基化合物,特别是其中的谷光甘肽,能通过络合铜离子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有人测定皮肤基含量,发现白癜风患者受损皮肤中基含量比正常人高。2024/3/112常见皮肤病皮肤癌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特发性出血性肉瘤、汗腺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血管肉瘤等黑素瘤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原发性黑素瘤均由黑素细胞增生所致,其表现为色素浓重的逐渐增大的结节,周围可绕以红晕。其发病率虽较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低,但恶性度大,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

2024/3/113白癜风

通过坏境、遗传、和精神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自身免疫性黑色素细胞损伤(最近发现部分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有酪氨酸酶抗体),且与白癜风临床类型和分期密切相关表现的皮肤或头发的白色斑块.病因复杂,大多无家族历史,患者同胞和其他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8%。较普通人群高9倍已定位的白癜风易感基因分别位于染色体17pB(VAMAS1),1p(AIST),7(AIS2),8(AIS3),4(AIS4),但至今未确定其致病基因2024/3/114白化病一种皮肤及其附属物色素缺乏的遗传病。可分全身性白化病和局部性白化病两种,以前者最为常见。患者皮肤呈白色,毛发银白或淡黄色;虹膜呈淡红色或淡灰色,半透明,瞳孔淡红,视网膜无色素、羞光,眼球震颤,视力下降;病人对阳光很敏感,日晒后,皮肤可增厚并发生鳞状上皮癌。白化病遍及全世界,总发病率为1/10000~1/20000,禁止近亲结婚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对此病也可作产前诊断

白化病的发病是由于黑色素代谢障碍所致。正常人体内的黑色素由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细胞内有黑素小体,它含有酪氨酸酶,这种酶能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白化病患者体内黑色素细胞数目正常,细胞内也有黑素小体,但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于是黑素小体中酪氨酸酶缺乏,不能使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2024/3/115色斑

色斑就是周围颜色不同的斑点。色斑包括雀斑、黑斑、黄褐斑和老年斑等,属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一般来说雀斑大多出现于皮肤较白的脸上,脸部的表皮层最薄,毛细血管最丰富,也最易形成色素沉着雀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常幼时出现,多见于青少年面、颈、手背等暴露部位。为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多散在对称分布,具有遗传倾向。春夏加重、秋冬变浅。黄褐斑:是一种后天性局限性色素增多疾病,是在一种女性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皮肤病,尤其是怀孕第2~5个月的女性,以称蝴蝶斑、妊娠斑、肝斑等,这几种是同一种病,根据形态、年龄段特征等不同而命名。2024/3/116原因遗传因素:有可能是隔几代遗传。荷尔蒙分泌失调。避孕药、怀孕后胎盘分泌雄孕激素增多,所以孕期女性面颊部常见对称分布的黄褐斑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结核病等会导致酪氢酸酶活性增强曝晒于阳光下:阳光中的紫外线一方面刺激皮下的色素细胞活动频繁,制造出大量的麦拉宁色素;另一方面损伤皮肤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令黑色素无法顺利排出而残留在皮肤上,甚至沉积在真皮中。所以过度的日晒会加重、加深雀斑,但到了冬天雀斑又会逐渐变淡。精神因素:精神压抑忧郁,心浮气燥,导致气肌紊乱,气血不和,过氧化酶增加,诱发黑色素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