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课件(辽宁省县级优课)_第1页
《登高》课件(辽宁省县级优课)_第2页
《登高》课件(辽宁省县级优课)_第3页
《登高》课件(辽宁省县级优课)_第4页
《登高》课件(辽宁省县级优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杜甫登高诗一、登高望远,思亲怀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怀人客中思乡登高诗二、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怀伤时抒身世之悲登高诗三、登高望远,抒怀励志

登鹳雀楼李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积极进取学习目标一、复习鉴赏诗歌的步骤方法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景情关系三、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杜甫名句回顾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望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兵车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春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读书和漫游时期(712-745)二、困居长安十年(746-755)三、深陷沦陷区和为官时期(756-759)四、西南漂泊时期(760-770)写作背景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诗歌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诗意?

思考悲诗歌前两联出现的“猿鸣”、“飞鸟”、“落木”、“长江”这四个意象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小结猿鸣——使人听到它的叫声感到悲凉飞鸟——在天空中盘旋,说明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落木——落叶飘零,暗喻杜甫的人生也走到了生命的晚秋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

悲秋———作客———

常作客———百年———

多病———登台———

独登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情景交融地之远也久旅也

无亲朋也

高迥处也

衰疾也

暮齿也

羁旅也

时之惨凄也

杜甫醉里眉攒万国愁忧国忧民的文人形象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总结高考链接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2.《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3.《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