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漱玉飘香天地间-醉花阴导学案学生版(湖北省县级优课)_第1页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漱玉飘香天地间-醉花阴导学案学生版(湖北省县级优课)_第2页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漱玉飘香天地间-醉花阴导学案学生版(湖北省县级优课)_第3页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漱玉飘香天地间-醉花阴导学案学生版(湖北省县级优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醉花阴》导学案(预习用)教材分析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醉花阴》含蓄的述说闺中女子的寂寞哀愁和青年女子对爱情生活得向往。是李清照前期词作的代表,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大多数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后期)多悲叹身世,怀旧悼亡,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词风凄凉低沉,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李清照集校注》辑本传世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醉花阴》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预习练习1.李清照(1084-1155),宋代

婉约

派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

易安

体。

2.李清照的词以

南渡

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

闺情(离愁)

,词风

清丽明快

。后期内容多写

怀旧悼亡

,词风

凄凉低沉

。整体感知,朗读指导。薄(bao)雾浓云/愁永昼,瑞(rui)脑/销/金兽。佳节/又/重(chong)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朗读体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注意停顿。

(二)整体把握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答:“薄雾浓云愁永昼2.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体现出来?

明确: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答:“永昼”“

半夜”“

又”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3.词人为何而愁?答:

思夫

(三)《醉花阴》是一首小令。李清照的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这首词也同样如此。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把它概括出来?答:上片:

重阳思亲而不得

下片

饮酒赏菊愁更愁

1、《醉花阴》一词作于什么季节?说说作者在词中是怎样突出节令特点的?明确:《醉花阴》一词作于重阳节的时候。词中作者写初秋的时候白天还很长,气候已经开始变凉,尤其是夜里会更觉得凉意袭人。这时西风不断地吹卷着窗帘,东篱边的菊花正在开放。作者是紧紧抓住初秋时候气温的变化、西风的吹来、菊花的盛开等自然现象来突出秋天的节令特点的。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借哪些意象来渲染愁苦之情的?明确:“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2、“半夜凉初透”,词人为什么会感觉到“半夜”凉意透过纱厨?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明确: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B、深层面: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孤独凄凉。3、词中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词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句子作者借助哪些意象创造出了什么样的境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明确:借助“西风、黄花”意象创造出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销魂”一词直接指出作者极度悲伤、愁苦,相思愁绝。“人比黄花瘦”作者自比黄花,这个句子勾画出一个以秋菊为伴、孑然一身、多情善感的思妇形象。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苦苦相思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凄婉之情。提问预设指出“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含义。明确: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归纳全词: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它通过悲秋伤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