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年味作文_第1页
乡村的年味作文_第2页
乡村的年味作文_第3页
乡村的年味作文_第4页
乡村的年味作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乡村的年味作文乡村年味儿是家家户户门上大红的春联。春联里写满了人们生活的满意与满意,写满了人们对国家的喜爱与感恩,写满了欢乐与幸福,写满了对美妙将来的渴望与向往,红红火火的春联,让人觉得暖和,春天的脚步近了。下面是关于乡村的年味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乡村的年味作文进入腊月,闲了一阵子的农人又忙起来,开头张罗过年的吃食。乡村,便有了年的味道。

腊八是接近过年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传奇,而且腊八这一天忌挑水,做腊八粥也不能用现成的水,要用冰。于是,在腊月初七这天,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穿着厚厚棉衣棉裤的孩子们相跟着,到村边唯一的泉子去刨冰,扳一根冰凌放在嘴里,透心的凉顷刻沁入肺腑,忍不住打一寒颤,通红的小手却再次将冰凌放进嘴里。玩够了,带着大块的冰回家,放在铁锅里。冰消后,母亲会泡上一些菜豆。腊八早晨,母亲早早起床,将大米和去核的红枣放入锅内煮成红豆粥。母亲一边烧火煮粥,一边喊着孩子们的乳名督促着抓紧起炕。还说,太阳出来之后吃腊八粥,会得红眼病。于是,孩子们一骨碌爬起来,洗把脸,等着吃腊八粥,谁也不想得上红眼病啊。吃饭前,母亲会让孩子们端上盛出的第一碗腊八粥去喂门环儿,说门环儿吃了腊八粥,能安心守家护院呢。冒着热气的腊八粥,一粘上去就冻硬了,门环儿尝没尝着腊八粥甜甜的味道,只有门环儿自己知道了。

腊月二十三,麻糖把嘴粘。村里人把腊月二十三叫做过小年,这一天是供奉灶王爷的。母亲从集市上买回一些或长条或圆形的麻糖,除供奉灶王爷的以外,会给每个孩子发上一块,避开孩子多而吵架。好的麻糖嚼起来精到,味道香甜。哥哥吃得快,看着弟弟妹妹津津有味地细嚼慢咽,两只眼睛紧紧盯住他们手中的麻糖,余味未消的舌头不停在嘴里打转,手臂有些蠢蠢欲动。这个时候,弟弟和妹妹会抓紧跑到母亲身边,寻求庇护。有时候,也难免会发生一场麻糖争夺战。年味在孩子们的叫喊声和大人的呵斥声中越来越浓。

腊月二十八,家家要吃发馍馍,说是会发家。发馍馍就是将发酵后的玉米面或小米面和成糊状,加入少许糖精,倒在一个铁制的中间凸起四周凹下的发馍馍烙里,用铲子匀称摊开烤制而成,吃起来松软、顺滑、可口。现在想起来,还觉着很甜、很香。

吃过了发馍馍,母亲坐在炉旁的凳子上,将买来的不多的葵花籽倒在小铁锅里,用黍穗做成的笤帚不停在锅里来回翻炒,锅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淡淡的青烟弥散在虽然简陋但却温和的屋子里。尝尝熟了,倒出来放在炕上的大盘子里晾着,然后再炒大豆。待它们都冷了,母亲就会保藏起来,生怕不到过大年就被几个小馋猫给毁灭掉。大年初一一大早,母亲把炒瓜子、炒大豆取出来,和红枣、点心、糖果等分别倒在一个个小盘里,放在父亲已经放在炕上的小方桌上,等着邻家的大人孩子们来拜年。希望已久的过年就这样开头了。记得有一年到后巷的邻居家去拜年,那家的叔叔在林场工作,家庭条件较好,炕桌上摆放的东西很丰富,其中有一盘暗红色的干果,看上去圆圆的、滑滑的、亮亮的,自己从来没有见过。阿姨从盘子里抓了一把放在我手中。那时候一只小手有多大,也放不了几颗。不好意思地放回盘中,仅留下一颗,说吃完了再取。剥开皮,里面露出一颗圆乎乎的米黄色的果仁,吃在嘴里,质感绵甜,味道香醇,这是我第一次吃到这么香的干果。回到家,我向父亲叙述了干果的形态味道,父亲说,那东西叫栗子,很贵的。看着我一脸馋相,父亲显得有些窘迫,起身干别的去了。我第一次知道这种东西叫栗子。往后过年的时候,我也或多或少地吃到了这种叫做栗子的东西。吃栗子的时候,我留意到父亲和母亲的脸上挂着笑容。

大年三十晚上吃荞面饸饹,所以在腊月里就得压好,而且一压就是十余斤,便利整个正月吃。压饸饹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做了的活儿,需要一家大小齐上阵。母亲会抢在邻家未用之前借到压饸饹用的木制饸饹床子。笨重的饸饹床子放置在宽大的锅台上,正对着下面沸水滚滚的大铁锅。一个人负责拉风箱烧水,一个人负责和面放面,一个人负责压饸饹床子,一个人负责用筷子打断饸饹头并将压在锅里的饸饹搅拌开,防止饸饹结团。热气腾腾的屋子里,家人的说笑声,饸饹床子的吱吱声,风箱的呼呼声,交织在一起,好生喧闹。母亲把压好的荞面饸饹一团一团分开,置于用高粱杆做成的箅子上,放在空房里冻上。吃的时候,取一团冻饸饹用冷水泡开,再用沸水略微一煮,仍旧保持瘦长柔韧的样子,浇上一勺肉丝汤,香着呢!

大年初一吃饺子。饺子是提前一半天包好的,冷藏起来,随吃随消。母亲包的饺子小巧玲珑,大小匀称,皮薄馅多,吃起来满口溢香。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大锅煮饺子的香味和小锅炖家鸡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惹得兄妹几个人的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也难怪,那时候一年当中也不过吃上一两顿白面饺子。

正月十六,遛百病。到了十六这一天,人们都要上街去转转。不论大人小孩,都要吃梨嗑瓜子,说是吃吃吐吐,百病离身。镇里的街道上,处处是拎着鸭梨,嗑着瓜子的人群。卖梨子、卖瓜子的,在这一天也省去了叫卖     声,只顾满脸堆笑地支应着说说笑笑的买货人。甜甜的梨汁润喉、润肺,流进农人的肠胃,只要有一个好身体,明年地里的收成就有了最起码的保证。

过了正月十六,年味慢慢淡去。幼小的心,希望着新的一年早日到来,而农人们却已经在盘算着开春的农事。

乡村的年味作文春节,在一向注意传统节日的中国人眼中,它是重中之重。包饺子,挂腊货,走亲访友都是必不行少的。呆在城市的人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团聚饭,看春晚、抢红包。过了十二点,便迎来了新的一年。好像一切都过得太过平淡无奇。不过在乡村中,团聚饭后的活动可就大不相同。别的不说,在我的家乡,大年三十始终都有一个特别的活动――“送恭喜”。

还没到大年三十,每家每户便开头着手预备大量的糖果饼干,等量分好后找个阴凉处放好便是。家庭富有些的便全家开头包红包,把一元到十元不等的纸币塞到红包中封好,放在一个用红纸包好的密封箱子里,开出一个人手大小的洞,等候大年三十的到来。

大年三十到,下午,还未到四点,离小镇远的人们家里便已经开头做团聚饭,五点左右,只见得每个家中的熊孩子们背着个大书包,有的干脆拿个大蛇皮袋子,带上一些摔炮、小爆竹呼朋引伴,拼了命地往小镇上赶,那架势每个人都只恨爹妈给少生两条腿。

小镇上的人们呢,也是在五点左右便抓紧吃饭,好像每家每户都在赶时间,饭后,大人们也不出门,就拿出预备好的糖果蜜饯,摆在门口的大桌子上,打开家门,坐在门口。孩子们也是拿好包,坐在凳子上,手拿摔炮,双腿待命。小镇,一时间陷入短暂的安静中。

五点半,第一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到了镇上,也顾不上喘气,用力摔一把摔炮,用地方话大喊一声:“恭喜哦,恭喜发财!”便立马冲向最近的一户人家里,嘴上不停地说着祝愿的话,屋内的人笑着把预备好的“贡品”装入前来道恭喜的孩子包中,那孩子再在门口摔一个摔炮,便马不停蹄地冲向下一家。小镇,一下子进入狂欢阶段。

镇上的孩子听了炮声如同运动员听到了哨声,二话不说,夺门而出,径直冲向邻居家。“恭喜哦……”

每个孩子都说着祝愿的话,放着鞭炮,笑着,闹着。每家每户都是喧闹的,家家户户都传出阵阵笑声。

待到子时,当春晚正式放完时,每个孩子掏出剩下的爆竹一并点燃,小镇上的每个人都大喊道:“恭喜哦,恭喜发财!”新的一年,便在鞭炮声中,在人们的祝愿中,来了……

乡村的年味作文过年了!最终盼来了新年的到来。今年,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老家生米镇青岚村,亲身感受了乡村浓浓的年味。

大年三十,我们早早地来到老家,咦!家里怎么会没有人呀?爸爸告知我:每到除夕这天,老家有为祖先扫墓的习俗。大家会带着祭品,给祖先扫墓,以表示对过世亲人的思念。这时我发觉家家户户门口都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了两碗满满的斋饭,饭中插着红萝卜,红萝卜的中间插着一棵小青菜,可美丽了!在饭的后面是两根点着的红烛和一根长香。我想这是为了迎接特别的“客人”吧!

午饭后,大家开头劳碌起来:有的开头预备年夜饭;有的负责打扫卫生;还有的开头张贴对联和年画。我发觉猪圈和牛棚的门上竟然也贴上了对联,奶奶说这是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盛;我问奶奶:“打扫卫生是每天可以做的事,为什么肯定要在今日做呢?”奶奶说:“这是为了扫除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正说着,我又看到两个威猛的门神保卫在大门的左右;厨房里的灶台上也同样贴着一张灶王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