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导学案_第1页
《扬州慢》导学案_第2页
《扬州慢》导学案_第3页
《扬州慢》导学案_第4页
《扬州慢》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教师:2023-12-31《扬州慢》导学案目录CONTENCT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词牌特点与写作技巧文化知识拓展与延伸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01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扬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扬州的文化特色扬州的历史事件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扬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园林、戏曲、美食等文化著称,是江南文化的代表之一。扬州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战乱和兴衰,如隋唐时期的繁华、明清时期的衰落以及近代以来的复兴。扬州历史文化概述姜夔的生平姜夔的文学成就姜夔的音乐成就姜夔生平与成就姜夔工于诗词和散文,其词风清空峭拔,被誉为“宋词四大家”之一。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姜夔精通音律,擅长自度曲和演奏,对南宋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音乐作品流传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他一生坎坷,多次科举不第,但文学和音乐成就卓越。时代背景01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姜夔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国家前途渺茫和个人命运多舛。个人经历02姜夔曾多次游历扬州,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当他再次来到扬州时,却发现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已经破败不堪,心中感慨万分。创作动机03基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扬州兴衰的感慨,姜夔创作了《扬州慢》这首词,通过描绘扬州的荒凉景象和抒发个人的悲凉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创作背景及动机02文本解读与赏析80%80%100%《扬州慢》篇章结构词作采用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开篇点题,接着描写扬州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转而抒发怀古之情,最后归结到对当朝的讽喻。词中运用对比手法,将扬州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进行对比,突出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词人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融入对扬州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使得词作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意蕴。起承转合对比手法情景交融意象描绘审美特征意象描绘与审美特征词中通过“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冷寂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对扬州战乱后的哀痛之情。词作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手法,将词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情感表达词人在词中抒发了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对当朝统治者的讽喻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主题思想词作通过描写扬州战乱后的荒凉景象和抒发怀古之情,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兴亡、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忧国忧民、关注民生的高尚情怀。情感表达及主题思想03词牌特点与写作技巧全词共一百零二字,前片五十字,后片五十二字,各九句五平韵。双调慢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上下阕结构《扬州慢》词牌格式全词押韵,韵脚为平声韵,一韵到底,不换韵。词的平仄安排灵活多变,既有规律可循,又富有变化。押韵、平仄等音韵特点平仄安排押韵规则比喻词中大量运用比喻手法,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等句,以具体形象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情感或景象。拟人词人还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如“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句,表达了词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04文化知识拓展与延伸

中国古代城市风貌变迁城市形态演变从古代城市的起源、发展到繁荣,城市形态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的演变过程。建筑风格变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风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特点,包括宫殿、庙宇、民居等不同类型的建筑。城市规划思想古代城市规划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理念,强调城市的整体布局和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水乡自然环境优美,为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提供了自然条件。水乡自然环境江南水乡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包括水上交通、渔业生产、水乡民俗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水乡社会生活江南水乡文学艺术源远流长,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家,如唐诗宋词中的江南水乡描绘等。水乡文学艺术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特色扬州人文景观诗词中也涉及了扬州的人文景观,如古运河、琼花观、大明寺等,反映了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扬州自然景观诗词中大量描绘了扬州的自然景观,如瘦西湖、个园、何园等,展现了扬州独特的自然风光。扬州风情民俗诗词中还描绘了扬州的风情民俗,如扬州的戏曲、美食、手工艺等,展现了扬州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诗词中扬州元素挖掘05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了解扬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如隋唐时期的繁华、明清时期的衰落等。扬州历史沿革扬州文化特色扬州历史事件探究扬州独特的文化特色,如园林、戏曲、饮食等,并分析其与历史背景的关系。研究扬州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030201与历史学科:探究扬州历史变迁扬州地理环境与城市发展探究扬州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如交通、经济、文化等。江南水乡生态保护讨论江南水乡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和建议。江南水乡地理环境特点分析江南水乡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如气候、水文、地形等。与地理学科:分析江南水乡地理环境了解扬州地区的音乐文化特色,如扬州清曲、扬州评话等。扬州音乐文化特色欣赏与扬州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扬州慢》、《烟花三月》等,并分析其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相关音乐作品欣赏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创作与扬州相关的音乐作品,如歌曲、器乐曲等。音乐创作实践与音乐学科:欣赏并创作相关音乐作品06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扬州慢》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问题一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对表达主题和情感有何作用?问题二你认为这首词中最能体现词人匠心独运的是哪一句或哪一段?为什么?问题三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通过阅读《扬州慢》,我深刻体会到了词人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景象的感慨。心得一词中运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让我感受到了词人情感的细腻和表达的巧妙。心得二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词人的情感和表达技巧,还对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心得三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体会123借鉴《扬州慢》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